朱标指着朱肃的鼻子,骂道:“你疯了?朱肃,你脑子里装的都是浆糊吗?”
“给一国之君送女装?这是奇耻大辱!你这是想逼反高丽吗?”
“你知不知道这会引起多大的外交风波?父皇非扒了你的皮不可!”
朱标越说越气,声音都高了八度。
这个弟弟,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哎呀,大哥你别激动嘛。”朱肃却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这叫极限施压!心理战术!懂不懂?”
“我懂个屁!”朱标是真的被气到了,“我只知道你要是真这么干了,我就得给你去收拾烂摊子!”
“我告诉你,这事我不同意!门都没有!”
朱标看穿了。
这小子哪里是来跟他商量的,分明就是来找个背锅的!
事成了,功劳是他的。
事败了,捅了娄子,父皇怪罪下来,有他这个太子在前面顶着。
说一句“是臣弟年少无知,此事是孤默许的”,朱肃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想得美!
“大哥,你真不帮我?”朱肃的笑脸慢慢收敛了起来,眼神变得有些危险。
“不帮!”朱博斩钉截铁地拒绝。
“行。”朱肃点点头,慢悠悠地站起身,在暖阁里踱步。
他一边走,一边幽幽地开口:“我刚才进来的时候,看大嫂好像不在东宫吧?”
朱标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祥的预感。
“太子妃回娘家省亲了。”
“哦……”朱肃拉长了声音,“太子妃不在,大哥你却在这里陪着侧妃和庶子,享受天伦之乐……”
“啧啧啧,这要是传出去,让朝中那些言官御史们知道了,会怎么说?”
“他们会说,太子殿下宠妾灭妻,德行有亏啊!”
朱肃转过身,笑得像只偷了腥的猫。
“大哥,你说,我要是‘不小心’跟哪个御史喝茶的时候,聊起今天这温馨的一幕,会怎么样?”
朱标的脸瞬间黑了下来。
他死死地盯着朱肃,牙齿咬得咯吱作响。
“你!威!胁!我!”
这三个字,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个亲弟弟,居然会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来拿捏他!
“大哥说的哪里话。”朱肃又换上那副嬉皮笑脸的样子,“弟弟我这是在请求你帮忙啊。”
“你看,我为了国家大事殚精竭虑,你作为兄长,帮我分担一点点压力,不是应该的吗?”
朱标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朱肃的手指都在哆嗦。
他深吸一口气,又深吸一口气,才勉强压下心头的火气。
他还能怎么办?
跟这个滚刀肉弟弟讲道理?
没用。
打他一顿?
他现在是亲王,打了就是兄弟失和,传到父皇耳朵里更麻烦。
朱标颓然地坐回椅子上,感觉心力交瘁。
“我真是上辈子欠了你的!”他咬牙切齿地说道,“好!我答应你!父皇那边,我会帮你周旋!”
“现在,你马上给我滚!我不想再看到你!”
“得嘞!”朱肃立刻眉开眼笑。
“多谢大哥!大哥你真是深明大义,不愧是国之储君!弟弟我先走了!”
说完,他脚底抹油,一溜烟就跑了,生怕朱标反悔。
空荡荡的暖阁里,只剩下朱标一人。
他看着书案上被朱肃刚才喝茶时弄乱的茶具,再想想他那副无赖的嘴脸,只觉得一阵头痛欲裂。
他捂着额头,喃喃自语。
“咱老朱家的祖训,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朱肃从东宫出来,只觉得神清气爽,浑身舒泰。
搞定了大哥这个最大的后盾,他那“女装外交”计划就算是成功了一半。
折腾了一上午,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了。
他也不回自己的吴王府,直接拐了个弯,溜达到了御膳房。
御膳房的管事太监一见这位小爷来了,头皮都发麻。
“哎哟,五殿下,您怎么来了?”
“饿了,找点吃的。”朱肃大马金刀地一坐,毫不客气。
“弄点好酒好菜,快点!”
管事太监一脸为难:“王爷,这……这都是给皇上和娘娘们备着的……”
“废话!”朱肃眼睛一瞪,“我不是父皇的儿子?吃他点东西怎么了?赶紧的,不然我把你这御膳房给拆了!”
在朱肃的威逼利诱下,御膳房的厨子们只好手忙脚乱地给他做了一桌子菜。
朱肃风卷残云一般吃饱喝足,打了个饱嗝,又指挥着太监。
“给咱爹打包一份冬瓜排骨汤。”
提着食盒,朱肃又颠颠地跑去了奉天殿。
朱元璋果然还在批阅奏折,眉头紧锁,一脸的疲惫。
朱肃没敢进去,就在门口探了个头。
“爹!还在忙呢?注意身体啊!我给您带了吃的,放门口了,记得吃啊!”
说完,不等朱元璋反应过来,他人又跑没影了。
朱元璋抬起头,看着门口那个精致的食盒,脸上的线条柔和了许多,嘴里却骂骂咧咧。
“这个臭小子……”
最后一站,坤宁宫。
这才是朱肃今天真正的目的地。
午后的阳光正好,暖洋洋地洒在坤宁宫的庭院里。
马皇后搬了张躺椅,坐在廊下,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纳着鞋底。
岁月静好,安然恬淡。
当朱肃的身影出现在庭院门口时,马皇后有些惊讶地抬起了头。
“老五?你这猴儿,今天怎么有空跑到娘这儿来了?”
“想娘了呗!”朱肃笑嘻嘻地跑过去,搬了个小马扎,紧挨着马皇后坐下。
他从怀里掏出一本书。
“娘,您一个人待着多无聊啊,我给您念书解闷!”
马皇后看着他手里的书,封面上画着才子佳人,不由笑了。
“你这孩子,拿的什么书?”
“《西厢记》!可好看了!”朱肃献宝似的说道。
他清了清嗓子,有模有样地念了起来。
“话说那张生,见了莺莺小姐,顿时神魂颠倒,茶饭不思……”
朱肃念得是抑扬顿挫,感情饱满。
念到张生思念莺莺时,他便是一副愁肠百结的语调。
念到红娘传书时,他又变得鬼灵精怪,活灵活现。
阳光下,年轻的皇子捧着一本讲述男欢女爱的闲书,为自己的母亲大声诵读。
而大明的皇后,则眯着眼睛,一边听着,一边飞针走线,脸上挂着满足而慈祥的微笑。
朱肃念得兴起,速度不自觉地快了起来。
马皇后伸出手,用手里那只没做完的鞋底,轻轻敲了一下他的脑袋。
“慢点念,娘听不清了。”
“哎,好嘞!”朱肃一点也不恼,反而笑呵呵地放慢了语速,声音也愈发温柔。
这样平淡而幸福的画面,在这深宫之中,并不常见。
一针一线,一字一句,都融化在了这暖融融的午后阳光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