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夏日,湿润闷热,前进纺织厂的车间里更是如同蒸笼。但比天气更炽热的,是工人们心头那股久违的干劲和希望。机器昼夜不停地轰鸣,一匹匹靛蓝的坚固呢和印着简洁几何图案的布料,如同汩汩流淌的财富,从经过初步改造的老旧织机上诞生,被打包、装车,运往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南方特区。
龙西念在镇上的招待所房间,已然成了他的临时指挥部和书房。桌上摊开着工厂的生产报表、鹏城传来的市场信息、还有他密密麻麻写满规划和计算的笔记本。他像一台精密运行的机器,高效地处理着双线作战的庞杂信息。
鹏城方面,陈小刀和苏晚晴成了他最可靠的前哨。陈小刀凭借其混迹市井磨练出的敏锐和龙西念提供的资金,不仅稳固了“龙腾贸易”的销售,还开始尝试接触更上游的渠道,甚至打听到了关于二手剑杆织机的模糊信息。而苏晚晴,则展现出了超出龙西念预期的细致和学习能力。她不仅将店铺账目打理得清清楚楚,还主动承担起了信息中转和分析的角色。她会将顾客对面料的反馈、市场上新出现的花色款式、甚至竞争对手的动向,分门别类地记录下来,定期通过长途电话(费用昂贵,但龙西念认为值得)或信件向龙西念汇报。
“……龙大哥,最近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从石狮过来的印花布,花色更大胆,价格和我们差不多,对咱们的简单几何图案冲击不小。”
“晓芸姐寄来的新样品收到了吗?那种带有暗纹的提花布,徐师傅他们能尝试吗?”
“林老板那边的赵助理前天来店里坐了坐,没说什么事,但我觉得……他好像挺关注咱们这边的进展。”
苏晚晴轻柔而清晰的声音从电话那端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这些碎片化的信息,经过龙西念的梳理整合,往往能拼凑出市场变化的清晰图景,成为他决策的重要依据。
“收到,辛苦了晚晴。提花布技术难度大,暂时不动。让刀哥重点关注石狮那边的货源和价格变化。林老板那边……保持正常往来即可,不必主动接触。”龙西念对着话筒,言简意赅地指示。他欣赏苏晚晴的成长,这种超越简单雇佣关系的默契与信任,让他感到一种难得的安心。
挂断电话,龙西念的目光落在生产报表上。产量在稳步提升,但质量稳定性依然是最大的挑战。老设备的局限性开始凸显,不同批次的布料在色差、纬斜等方面存在细微差异,虽然在低端市场尚可接受,但若想提升利润和品牌形象,必须解决。
他再次扎进车间,与徐师傅等技术骨干泡在一起。没有条件大规模更换设备,就在现有基础上“抠”细节。调整染料配比,优化浆纱工艺,加强各工序的质量巡检……龙西念将他在废土世界培养出的那种对细节的偏执和系统化思维,运用到了生产管理中。他设立了简单的质量追踪卡,每一批布从原料到成品,关键工序都有记录,出了问题可以追溯源头。
同时,他启动了酝酿已久的“技术比武”和“师傅带徒弟”计划。设立专项奖金,奖励那些出布率高、次品率低、还能提出有效改良建议的工人。鼓励老师傅将手艺传授给年轻学徒,并给予师傅带徒津贴。物质激励与精神荣誉双管齐下,车间里悄然掀起了一股钻研技术、提升技能的热潮。
这种实实在在的投入和看得见的改变,让工人们对龙西念的信服达到了新的高度。他们不再仅仅视他为发工资的老板,更视为能带领他们走出困境、过上好日子的领路人。
就在工厂内部渐入佳境之时,外部环境的微妙变化,再次将龙西念推到了抉择的关口。
王镇长带着县里最新的政策精神找到了他。上面鼓励乡镇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试点,明确产权,吸引社会资本,激发活力。王镇长的意思很明确,希望前进厂能成为试点,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理顺与乡里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可能为工厂引入新的发展资金。
“西念啊,这是个机会。”王镇长推心置腹,“股份制改造后,你就是名副其实的大股东,经营自主权更大。乡里占一部分股,也算保留了集体资产,对上对下都有交代。而且,如果做得好,将来或许有机会接触到更广阔的融资平台。”
龙西念瞬间就明白了这其中的深意。股份制改造,意味着他将真正拥有这家工厂的大部分所有权,而不再仅仅是承包经营者。这无疑是一颗定心丸,能让他更放手地去规划长远发展。但同样,这也意味着他需要投入更多的真金白银来购买股份,并且,乡里作为股东,依然会对工厂拥有一定的影响力。
几乎在同一时间,陈小刀从鹏城发来加急电报,内容简短却震撼:“认购证黑市价崩,股市大跌,速归!”
龙西念心头一凛。他预料到股市的疯狂难以持续,却没想到调整来得如此迅猛和剧烈。这意味着,依靠股市快速积累资本的道路暂时被堵死,他之前投入的资金虽然大部分早已安全撤离,但后续的一些布局难免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这印证了他坚持实业根基的正确性,也让他更加意识到现金为王的重要性。
双城的消息几乎同时抵达,一个代表着长远制度红利和潜在束缚,一个预示着短期资本寒冬和风险。龙西念站在招待所的窗前,看着窗外小镇渐起的灯火,陷入了深思。
他需要权衡。前进厂的股份制改造,需要钱。鹏城股市暴跌,资金链需要更加谨慎。是收缩战线,巩固现有成果?还是冒险一搏,趁政策窗口期拿下工厂控股权,为未来铺路?
良久,他眼中闪过一丝决断。风险与机遇永远并存。股市的钱来得快,去得也快,唯有扎实的产业和清晰的产权,才是抵御风浪的压舱石。
他立刻行动起来。首先,给陈小刀回电,指示其暂停一切非必要投资,收紧现金流,稳住“龙腾贸易”的基本盘,静观股市变化。其次,他与王镇长进行了深入沟通,明确表示愿意参与股份制改造,并开始着手核算资产评估、股权划分等具体方案。他计划动用大部分储备资金,甚至考虑在必要时,将鹏城店铺的部分股权进行抵押,以换取足够的资金来确保自己对前进厂的绝对控股权。
这将是一场豪赌。赌的是他对未来趋势的判断,赌的是他能够带领这家工厂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在忙碌的间隙,他给苏晚晴写了一封长信,没有谈及具体的商业决策,只是描述了工厂里工人们技术比武的热闹场景,徐师傅琢磨出新方法时孩子般的笑容,以及他对江南雨季的一点感受。信的末尾,他写道:“……实业之基,如垒土之台,虽慢却稳。鹏城风急,望汝与刀哥谨守门户,静待风平浪静。”
他知道,苏晚晴能懂。
数日后,龙西念登上了返回鹏城的列车。他需要亲自回去坐镇,处理股市暴跌的余波,筹措资金,并与陈小刀、苏晚晴面对面地规划“龙腾”下一阶段的发展战略。江南的根基已初步打下,但鹏城依然是了望前沿、汇聚资源的核心。
列车南下,窗外景物飞逝。龙西念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他的脑中,已然勾勒出一幅更清晰的蓝图:以鹏城“龙腾贸易”为销售和信息前端,以江南前进厂(或许很快将更名为“龙腾纺织”)为生产和研发基地,工贸结合,双轮驱动。未来,还可以依托这个基础,向服装品牌、甚至更上游的原料领域延伸……
双城之间,一条无形的纽带已然连接。龙腾之翼,在江南的扎实根基与特区的汹涌浪潮共同托举下,正积蓄着力量,准备迎接更高、更远的翱翔。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未知的挑战,但他目光坚定,心无旁骛。
这盘跨越双城的棋局,他已落子中盘,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