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首峰提亲的风波彻底平息,大竹峰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祥和。田灵儿与张小凡之间,因那份朦胧的情愫而多了一份心照不宣的默契,两人一同修炼、砍竹,日子平淡却充满温情。大竹峰上下,也因会武的辉煌战绩而士气高昂,修炼氛围空前浓厚。
然而,吕大信的心,却并未完全沉浸在这份安逸之中。七脉会武的桂冠,于他而言,更像是一个阶段的圆满,一个新征程的起点。他清晰地感觉到,自己以“筑基”理论重塑的根基已无比稳固,上清境一层的修为也已臻至圆满,进无可进。前方,便是那虚无缥缈、在此界几乎无人涉足的金丹大道。
这一夜,月华如水,万籁俱寂。吕大信并未在房中静坐,而是悄然来到了大竹峰后山一处最为僻静、灵气也最为氤氲的山谷深处。此地怪石嶙峋,古木参天,一道细小的灵泉自石缝中汩汩流出,汇成一汪清潭,月光下波光粼粼,灵气盎然。
他盘膝坐于潭边一块光滑的巨石之上,并未立刻开始冲击,而是先将心神沉入识海,面对那枚静静悬浮、散发着温和清辉的混沌珠残片。
“金丹之道,乃精气神三元合一,凝练大道之基。此界功法,多止步于上清,以太清为终点,却不知太清之上,尚有金丹、元婴乃至更高境界。前路无痕,需你我共同推演。”他以神念沟通。
混沌珠残片微微震颤,清辉流转,传递出一股玄奥的意念,仿佛在回应,又似在引导他感知天地间更深层次的法则。
吕大信收敛心神,开始运转早已推演过无数次的“金丹凝练法门”。此法并非摒弃《太极玄清道》,而是以其雄浑法力为基,融合自身对“道”的独特理解,以及混沌珠所蕴含的鸿蒙道意,试图在体内凝结出一颗蕴含自身大道法则的“金丹种子”。
他首先调动体内磅礴如海的太极玄清道法力,这些法力经过“筑基”时的极致锤炼,精纯无比,此刻在他意念引导下,如同百川归海,缓缓向丹田气海汇聚。同时,他运转“炼精化气”的法门,将肉身气血之精粹,也一并提炼,融入那法力洪流之中。
这个过程极其缓慢,需要无比的耐心和对力量精准的掌控。吕大信心无旁骛,神识高度集中,引导着精气二力在丹田中缓缓旋转、压缩。渐渐地,一个由精纯能量构成的、模糊的漩涡雏形,在丹田中央形成。
但这仅仅是开始。金丹之道,最关键的一步,在于“神”的融入,即自身的神魂意念、对道的感悟,与精气合一,方能赋予金丹灵性,成就大道之基。
吕大信屏息凝神,将自身神识缓缓探入那能量漩涡之中。他回忆着自己对“坚韧如竹”、“深藏若虚”、“道法自然”等意境的理解,将这份独特的“道念”如同刻刀般,一点点烙印在漩涡的核心。
就在“神”与“精气”开始尝试融合的刹那,异变陡生!
那原本平稳旋转的能量漩涡,仿佛被注入了灵魂,骤然变得狂暴起来!不同的能量属性开始激烈冲突,道念的融入更如同在滚油中滴入冷水,引发了剧烈的震荡!吕大信只觉得丹田如同要炸开一般,经脉剧痛,气血翻腾!
“果然艰难!”吕大信心中凛然,却并不慌乱。他早有预料,金丹凝结绝非易事,必然会引动自身能量的剧烈反噬。他立刻固守心神,全力催动混沌珠道意。
识海中,混沌珠清辉大盛,一股平和、包容、仿佛能调和万物的道意流淌而出,迅速稳定住他动荡的心神,并如同最灵巧的手,开始梳理、调和丹田内冲突的能量。在这股至高道意的辅助下,狂暴的漩涡渐渐平复,冲突的能量开始缓慢地、艰难地融合。
不知过了多久,仿佛只是一瞬,又仿佛历经千年。当吕大信的神识、法力、气血精华在混沌珠道意的调和下,终于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时,他丹田中央那模糊的漩涡骤然收缩!
一股难以言喻的吸力自漩涡中心产生,疯狂吞噬着周围的一切能量,甚至连山谷中的天地灵气都被引动,化作丝丝缕缕的雾气,涌入吕大信体内!
吕大信紧守灵台一点清明,全力维持着这种奇妙的平衡。他感觉到,所有的能量、所有的道念,都在那极致的压缩与融合中,发生着质的变化!
终于,在某个临界点,所有的吸力骤然停止。丹田之中,那狂暴的漩涡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颗仅有米粒大小、通体浑圆、色泽暗金、表面有无数细微玄奥纹路流转的——丹丸虚影!
金丹种子,凝!
虽然这枚“金丹”还极其微弱,只是一个虚幻的雏形,远未达到真正的金丹境界,但它散发出的气息,却已截然不同!那是一种更加内敛、更加精纯、仿佛与天地法则隐隐共鸣的玄妙气息!
吕大信缓缓睁开眼睛,眸中神光内蕴,深邃如渊。他长长吐出一口浊气,这口气息凝而不散,在空中化作一道小小的气旋,良久才缓缓消散。
“总算……迈出了第一步。”吕大信感受着丹田内那枚微弱却真实存在的金丹虚影,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喜悦和成就感。虽然前路依旧漫长而艰难,但至少,他已经找到了方向,并且成功地踏上了这条无人走过的道路。
他知道,从今日起,他的修行,将进入一个全新的、与众不同的阶段。而这枚金丹种子的凝聚,也意味着他拥有了更强大的力量根基,足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大风浪。
月光下,吕大信的身影与群山融为一体,气息缥缈,仿佛随时会乘风而去。大竹峰的守护者,正在以一种无人知晓的方式,悄然蜕变。
(第43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