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的钟声刚停,学堂后的空地上就响起了整齐的 “哈” 声 —— 武课开了快十天,孩子们的动作比初见时利落了不少,扎马步时腰背挺得更直,冲拳时胳膊也能借上劲,连之前总爱晃的小豆子,都能贴着练拳桩站满一炷香。
王二手里握着软藤条,来回查看孩子们的姿势,额角也渗着汗:“小宝,膝盖再收点,别超过脚尖!”“小木,冲拳时别光用胳膊劲,腰要跟着转!” 他话刚落,就见小宝深吸一口气,膝盖往后收了收,冲拳时腰腹微微发力,拳头竟带着点风声,比昨天又进步了些。
日头渐渐升高,晒得细沙发烫,孩子们的额头上滚下大颗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沙地上,晕出小小的湿痕。阿豆的小褂子早被汗水浸透,贴在背上,却没喊一句累,只是咬着牙,跟着王二的口令一遍遍地冲拳、格挡,小拳头攥得发白,指节都泛了红。
“歇会儿!喝点水再练!” 孙老药提着陶壶走过来,身后跟着阿墨,手里端着几个粗瓷碗。孩子们这才松了劲,围着陶壶排起队,小宝接过碗,仰头 “咕咚咕咚” 喝了大半碗薄荷水,水珠顺着下巴滴在衣襟上,他却笑着抹了把脸:“孙爷爷,这水真凉快!喝完还能再练两炷香!”
小木也凑过来,手里还攥着个小石子 —— 是王二昨天奖给他的 “练拳标兵” 奖品,他小心翼翼地把石子揣进兜里,对孙老药说:“孙爷爷,俺现在能一拳把树干打疼了!等俺练好了,就能像猛哥那样,打跑黑风洞的妖!”
这话像点了把火,其他孩子也跟着七嘴八舌地说起来:“俺也能!俺扎马步能站一炷香,妖来了俺能挡住!”“俺会格挡!妖用刀砍,俺能用胳膊挡!”“俺要保护小羊羔,不让妖偷走!” 孩子们的声音虽稚嫩,却透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汗湿的小脸上满是认真。
王二蹲下来,摸了摸小宝的头,笑着问:“你们不怕妖吗?妖的尖刺和刀都很厉害。” 小宝立马挺起胸膛,拍了拍自己的小胸脯:“不怕!俺练了拳,有劲!而且猛哥有黑晶石甲,大壮叔有铜盾,俺们跟着学,也能保护家!” 旁边的小木也跟着点头,还举起小拳头比划了一下:“俺娘说,家要靠大伙一起护,俺们是小孩,也能出力气!”
正好李猛巡查路过,听见孩子们的话,脚步顿了顿。他站在不远处,看着孩子们汗涔涔的模样 —— 有的孩子裤脚沾了沙,有的孩子袖口磨破了边,却没一个耷拉着脑袋,眼里都亮着光。阿豆看见李猛,兴奋地跑过去,拉着他的衣角:“猛哥!王二叔说俺冲拳越来越准了,以后俺能帮你打妖吗?”
李猛蹲下来,握住阿豆的小手 —— 小手还带着练拳的热意,指节有点发红,却很有力。他笑着点头:“当然能!等你们再长大点,练得更厉害,咱们一起打妖,守着咱们的灵田、羊圈,还有学堂!”
孩子们听了,更起劲了,喝完水就主动回到练拳桩旁,不用王二喊,就自觉扎起马步。“哈!”“哈!” 的冲拳声又响起来,比之前更响亮,连细沙都被震得微微颤动。孙老药站在旁边,看着这一幕,眼里满是欣慰:“这些娃,都是好苗子,以后准是守家的好帮手。”
晌午武课结束时,孩子们的头发都贴在额头上,衣服能拧出水来,却一个个笑得灿烂。小宝拉着小木,非要去羊圈看看刚生的小羊羔:“俺今天练得好,王二叔说俺能学踢腿了!等俺学会了,就天天来守着小羊羔,不让妖靠近!” 小木也跟着说:“俺也来!俺帮你一起守!”
王二收拾练拳桩时,李猛走过来,递给他一碗水:“辛苦你了,把孩子们教得这么好。” 王二接过水,喝了一口,望着孩子们远去的背影,笑着说:“不是俺教得好,是孩子们心里装着家,知道要护着家,才这么肯练。”
夕阳西下,学堂外的练拳桩上还沾着孩子们的汗水,细沙地上的小脚印被夕阳描上金边。夜风里,隐约能听见孩子们在家门口练冲拳的声音,还有稚嫩的誓言:“打妖!保家!”—— 这声音虽小,却像一颗颗种子,种在据点的土地上,也种在每个人的心里,慢慢长成守护家园的力量。
李猛站在广场中央,望着远处的哨点,又想起孩子们的笑脸,心里更踏实了 —— 家园的守护,不只是大人的事,还有这些孩子的盼头和决心。有了这份代代相传的守护心,就算黑风洞的妖再凶,他们也能稳稳守住这个家,守住这份来之不易的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