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学堂里,新木桌被擦得锃亮,七八个孩子端端正正坐在小凳子上,手里攥着炭笔,眼睛盯着门口 —— 昨天老周说今天要上 “抗妖课”,教怎么认妖、怎么躲妖,连黑松坡来的两个新孩子,都早早攥着母亲缝的小布包(里面装着晒干的兽骨粉)来了。
脚步声从院外传来,张叔背着个旧布包走进来,布包里鼓鼓囊囊的,还露着半截磨尖的小石子(是之前孩子们用来砸妖眼睛的)。他往木桌旁一站,把布包往桌上一放,笑着开口:“今天咱不上草药、不教写字,就说‘抗妖’—— 咱据点之前打过地穴妖、影妖、犄角妖,你们都见过吧?”
“见过!”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喊,小宝举着小手站起来:“俺见过犄角妖!它的角被猛哥砍断了,流黑血!” 小木也跟着说:“影妖怕火!上次婶子们扔火捆,烧得影妖嗷嗷叫!”
张叔点点头,从布包里掏出三块木牌,上面用炭笔分别画着三种妖:圆滚滚带爪子的是地穴妖,黑乎乎带尖牙的是影妖,长着大角的是犄角妖。他把木牌摆到桌上:“先认妖 —— 地穴妖爱钻土,会偷灵植区的谷苗,你们看它的爪子,特别尖,能刨开硬土,但它怕灵泉水,沾着就会烫得直叫;”
“影妖最会躲,白天藏在暗处,晚上出来偷东西,你们撒这个 ——” 张叔从布包里掏出个小布包,倒出点兽骨粉,雪白的粉末落在木桌上,“兽骨粉一撒,影妖就现形,再用石子砸它眼睛,它就跑不动了;”
“犄角妖最凶,力气大,会撞栅栏,但它有个弱点 —— 断角的地方最软,猛哥就是砍中它断角,才把它打跑的。不过你们还小,遇到犄角妖别硬拼,要往匠作坊跑,那里有铜器,能挡它的角。”
孩子们听得眼睛都亮了,身子往前凑,小手在木桌上跟着画妖的样子。黑松坡来的小丫头阿丫,攥着布包里的兽骨粉,小声问:“张爷爷,要是遇到地穴妖钻到脚边,俺该咋办?”
张叔蹲下来,摸了摸阿丫的头:“别慌!先往灵泉边跑,灵泉水浸过的土,地穴妖钻不过来;要是跑不动,就用脚使劲跺地,地穴妖怕震动,会暂时不敢出来,等大人来帮你。” 他还拿起颗小石子,递给阿丫:“这个揣在兜里,遇到影妖就扔,准管用。”
接下来是 “实操” 环节 —— 张叔让孩子们围成圈,自己扮演 “影妖”,蹲在地上慢慢往小宝身边挪。小宝攥着石子,眼睛紧紧盯着张叔,等张叔靠近,突然撒出兽骨粉(其实是晒干的面粉,怕真兽骨粉迷着孩子),再把石子往张叔身边一扔,大声喊:“影妖现形!不许动!”
逗得大伙都笑了,张叔 “哎哟” 一声,假装被砸中,蹲在地上不动:“小宝真厉害!以后准能当个好猎人!” 小木也跃跃欲试,学着小宝的样子,撒 “兽骨粉”、扔石子,动作有模有样,连之前有点怕生的阿丫,都敢拿着 “兽骨粉包”,跟着大伙一起喊 “打妖!”。
老周站在院门口,看着这一幕,笑得眼角皱起来 —— 他之前还担心抗妖课太吓人,没想到张叔讲得这么生动,孩子们不仅不怕,还学得格外认真。李猛也从灵植区过来,远远看着,心里踏实极了:学堂不只是教认字认草药,更要教孩子们怎么守护家园,这些小家伙,以后都是据点的希望。
快到晌午的时候,抗妖课才结束。孩子们却没走,围着张叔问东问西:“张爷爷,还有别的妖吗?”“俺能跟您去巡逻吗?俺想帮着撒兽骨粉!”“小羊崽要是遇到妖,俺能用石子砸吗?”
张叔一一笑着回答,把布包里的小石子分给每个孩子:“这石子是之前打妖时用的,给你们留个纪念,以后要记住 —— 抗妖不是为了打架,是为了保护爹娘、保护谷苗、保护咱们的家。等你们再长大点,咱就教你们用铜矛,跟大人一起守据点!”
孩子们攥着小石子,小心翼翼地放进兜里,有的还在木桌上写下 “妖” 字,再画个叉,嘴里念叨着 “打跑妖”。小宝拉着小木的手,说要去羊圈看看,“俺要保护小羊崽,要是有地穴妖来,俺就跺地,再撒兽骨粉!”
夜风里,学堂的木桌上还留着炭笔写的 “抗妖” 二字,旁边画着小小的石子和兽骨粉包。张叔收拾布包时,发现木桌抽屉里多了几颗光滑的小石子 —— 是孩子们偷偷放的,上面还画着笑脸,像是在谢谢他教的抗妖知识。
老周走过来,递给张叔一碗热汤:“今天这课上得好,孩子们听得进去,还记在心里了。” 张叔喝着汤,望着羊圈方向传来的 “咩咩” 声和孩子们的笑声,点头道:“咱这代人护着家,也得让孩子们知道咋护,等他们长大了,咱的家才能守得更稳。”
月光洒在学堂的木桌上,“抗妖” 二字在夜里泛着淡淡的炭光,像一颗小小的火种,在孩子们心里扎了根 —— 他们或许还小,却已经懂得,守护家园,是每个人的事,哪怕只是撒一把兽骨粉、扔一颗小石子,也是在为家出力。而这,正是学堂第一堂抗妖课,最珍贵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