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看不下去了,上前说道:“姑娘,做人可不能出尔反尔,当初是你们借着恩情求来的亲事,如今又这般羞辱人家,传出去不怕坏了名声?”
云云姑娘被南枝说得涨红了脸,却还是嘴硬道:“我就说了,能把我怎样?”秋生强忍着怒火,对他爹道:“爹,咱们走,这亲不结也罢。”说着,便要扶着他爹离开。
杨氏叫住他说“你要是愿意的话入赘我家吧。我出钱给你爹看病,还把一脸懵的念茹推了出来,我家念茹过了年就14了,你俩可以先成亲 ,慢慢在培养感情。”
秋生有些愣住了,他没想到杨氏会突然这么说。他看了看杨氏,又看了看念茹,心中五味杂陈。
此时念茹则是不知所措,但眼睛确是直勾勾的盯着秋生。裴姣姣更是看看这个看看那个。
秋生沉默片刻,缓缓开口:“多谢您的好意,只是如今我家中这般情况,怕耽误了姑娘。”
杨氏摆摆手道:“这有啥耽误不耽误的,我瞧你这孩子老实本分,是个值得托付的人与我家念茹正相配。你爹的病我也会尽力帮忙,你就别推辞了。”
周围人也纷纷劝着秋生说这是顶好的亲事,你这也是走大运了。
秋生看着病弱的父亲,最终咬了咬牙,对着杨氏和裴姣姣跪下磕了个头:“那就多谢您了,往后我定当好好对待念茹姑娘和这个家。”
杨氏满意地点点头,拉着秋生和念茹的手道:“这事儿就这么定了,我这就去找人带你爹去县城看病,再把婚事办一办。”
说罢,便风风火火地去张罗起来,秋生望着杨氏的背影,心中满是感激,一场原本尴尬的闹剧,似乎有了新的转机。
杨氏来找南枝想让裴四带着去给看病,手里还拿着东西:“南枝啊,我想求你家裴四带着秋生他爹去县里看病,算我求你了。我不让他白去我给钱。”
南枝点头应下,裴四听后,二话不说收拾了一番,还叫上顾家兄弟俩跟着秋生以及去县城办事的王里长一起,就出发了。
这边,南枝好奇的问杨氏“你怎么想的,念茹还那么小,也太突然了。”
杨氏一脸骄傲的说道“你懂什么,我观察村里人好久了,谁家啥样我心里门清。像秋生这条件的村里没几个,长得不错,识字还孝顺父母。最重要的一点老实纯善好控制。到时候我再指导念茹几招还不把他拿捏的死死的。”
“咱们还跟他爹打过交道那,咋的大野猪就是他爹杀的,当时我在偷学,不懂的地方他和他爹还教了我几招那”
南枝这才反应过来,杀猪的好像还真是秋生她爹。不懂找对象里面还有这么多门道,杨氏一脸你要学的多了去了的表情。
突然有一脸凄凄的说“我们就这样了,以往的荣华富贵都是过往云烟了,那时候啥好的找不到,现在抓住一个差不多的就可以了。你也赶快给元姐儿偷偷相看吧。别到时候好的都被挑走了。”南枝听着觉得太早了,元姐儿还小,在现代都还是高中学生那。
次日,杨氏和裴姣姣开始着手准备秋生和念茹的婚事。她找来了村里有经验的媒婆,商量婚期等事宜。就等着他们回来成亲了。
两天后他们回来了,带了很多东西。南枝给裴四做了一碗西红柿酱鸡蛋面。吃完后便问起了情况。“已经没有救治的希望了,我做主买了许多上好的汤药,希望能撑到明年吧。”
明天便是成亲的日子,二房刘氏和三房钱氏一大家都来了。
杨氏正在告诫刘氏和钱氏以后孙子孙女找人家都要经过她同意,刘氏和钱氏虽心里不太乐意,但在众人面前也不好反驳,只能勉强点头应下。
看见南枝他们来了就让裴姣姣前来迎接。都到齐后便开始给秋生父子一一介绍。
南枝给念茹拿了两匹棉布,一匹夏布。又拿了一个素金镯子套在念茹手上,还给她了一对银镯子。
又拿了一枚玉佩送给了秋生,听说他还念了几年书,裴四还买了一套笔墨纸砚送给他,算是给他们的新婚贺礼。
南枝拿这么多是真心喜欢念茹这个小姑娘的,再有就是裴姣姣和杨氏确实帮过自己好几次,愿意给她们面子。
看的钱氏一脸震惊满眼嫉妒,阴阳怪气地说:“哟,你们看你四婶多大的手笔,出手多大方,你四叔四婶做事可是最公平公正到时候你们这几个孩子可是有福了。”
南枝回怼到“我的东西想给谁给谁,你也别道德绑架我,你家孩子结婚可别叫我,叫我我也不给添妆。”
刘氏拉了拉钱氏说:“人家四弟妹愿意为孩子的喜事添彩,你眼红也没用。大喜的日子少说几句吧”钱氏被噎得满脸通红。
成亲这日,村子里热闹非凡。婚礼热热闹闹的举行。秋生穿戴一新羞涩又紧张。念茹穿着红嫁衣倒是落落大方。拜堂成亲时还让秋生父亲也坐在了堂前,让念茹磕头敬茶给足了秋生父子面子。
宾客们在外面热热闹闹地吃着喜酒,南枝和她们也忙前忙后招呼着。裴四则是叫着顾老爷子陪着王里长以及村里的族老们在吃酒。
杨氏还让裴四代表她说几句话“今天首先是家里小辈成婚,希望他们在今后的日子里相亲相爱,和和美美,未来的日子相互扶持理解包容尊重。其次也是为了感谢大河村的父老乡亲们在这段时间对我们的包容和帮助。我们初来乍到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多多包涵,在以后的日子希望我们邻里和睦,在这我以茶代酒敬大家一杯,菜品简陋但管够,大家一定要吃好喝好,如有招待不周的地方望大家见谅。”
席面做的也是大锅菜不过里面除了有萝卜白菜土豆外,还有肉有豆腐蘑菇木耳粉条弄的很丰盛都是裴四从县城带回来的,馒头也是三合面,还有一大锅米酒甜汤。最后一人还发了两颗喜糖两块喜饼,一个个吃的满嘴流油。
让人意外的是裴老六一家和允和母女都来了,杨氏不想在大喜的日子生气,也没说什么。
裴老六倒是随了礼,她娘郑氏和媳妇小郑氏还给念茹做了几双鞋、两身衣服、绣了两对枕巾算是添妆。倒是让杨氏刮目相看。
一家三口还都胖了,看来生活的不错。允和母女和老猎户父子只是一碗一碗吃着菜,允和更是边吃边哭,想找杨氏和钱氏可都忙着没人理她。
那老猎户吃饱后不知道从哪里摸出一个大盆,盛了一大盆菜,拉着那母女俩走了。
最后大家都吃饱喝足回家去了,徒留一片狼藉。众人都在收拾,裴六郎一家三口也留下来收拾了,走的时候杨氏让他带了好多东西。
都是剩下来的菜还有一些木耳粉条以及一小块猪肉,裴姣姣还包了一包糖果和喜饼,杨氏还嘱咐他们在张家好好过日子。
南枝惊讶的不行,裴父在的时候杨氏可不就是这样的。看出南枝的惊讶“那老头都没了,钱财也都分完了,就当普通亲戚处着呗,好歹有点血缘关系比普通人亲近一点点。”
都收拾完后,南枝她们才顾着吃饭。吃完饭,南枝和顾家婆媳去新房说了几句吉祥话就准备回家了。
念茹他们被安排在东厢房。听杨氏说等念茹16了再圆房。裴姣姣给她们两家都准备了东西。
这场意外促成的婚事,让村子里多了几分喜气,接下来大家更忙了,马上又要过年了村里更是喜气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