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者遗迹”传来的最后信息,如同冰冷的尖刺,扎在每个人的心头。“纷争”、“源初协议”、“定义权”、“静滞棱镜”……这些词语背后隐藏的,是一个远比“归一道”更加古老、更加触及宇宙本源的恐怖真相。他们寻找答案的行为,似乎惊醒了某个沉睡的巨兽,或者说,踏入了一个早已布设好的、跨越亿万年时光的棋局。
月球基地指挥中心,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陈默反复查看着那段最终解析出的、指向“静滞棱镜”的星图路径,眉头紧锁。“‘钥匙亦引纷争’……这意味着,只要我们试图前往遗迹,无论我们意愿如何,都可能被卷入那场古老的‘纷争’之中。而我们对‘纷争’的另一方,一无所知。”
凯站在一旁,脸色同样难看:“而且,我们刚刚建立的‘盖亚共鸣壁垒’虽然挡住了‘群星低语’,但面对这种可能来自上古的、法则层面的冲突,它能起到多少作用还是未知数。地球……不能再承受一次那样的精神冲击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投向了刚刚恢复过来的林星阑。她坐在一旁,低着头,凝视着自己掌心那枚缓缓旋转、流淌着三色光晕的“法则印记”。她是钥匙,是连接点,也是最大的变数。
“星阑,”陈默走到她面前,声音低沉而严肃,“我们需要做出选择。是暂时搁置对‘观测者遗迹’的探索,巩固我们现有的防御,应对‘归一道’已知的威胁?还是……冒险一搏,沿着这条路径,去触碰那可能带来毁灭,也可能带来唯一生机的‘静滞棱镜’?”
这是一个无比艰难的抉择。选择保守,或许能赢得短暂的安宁,但在“归一道”日益增强的压力下,这种安宁能持续多久?选择冒险,可能提前引爆无法想象的灾难,将整个文明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林星阑抬起头,她的眼神已经没有了之前的迷茫和挣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剔透的平静。她感受着体内那枚与盖亚意识、星火网络乃至那古老“观测者”频率都产生了微妙联系的印记,缓缓开口:
“陈默,我们真的有选择吗?”
她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星图前,指向那片代表着“归一道”威胁的、不断蠕动的黑暗区域,又指向那条新发现的、通往未知的星图路径。
“ ‘归一道’就像悬在我们头顶的铡刀,它不会因为我们不去看它就会消失。它的威胁是实实在在的,正在不断逼近。而‘观测者遗迹’……”她顿了顿,指尖轻轻划过那条路径,“它或许是另一个陷阱,但也可能是我们唯一能找到对抗铡刀方法的地方。那个‘静滞棱镜’,既然被‘观测者’在最后时刻提及,并作为数据备份封存之地,里面或许就藏着关于‘纷争’、关于‘源初协议’、甚至关于‘归一道’本质的关键信息。”
她转过身,看向陈默和凯,眼神坚定:“被动等待,只有慢性死亡。主动探索,或许九死一生,但至少有一线生机。而且……”她抬起手,掌心的印记光芒流转,“我有预感,这枚印记,不仅仅是一把‘钥匙’,它可能也是我们在这场探索中,唯一的‘护身符’。”
陈默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从她眼中看到了不容置疑的决心和一种超越了个体生死的担当。他明白,林星阑已经做出了她的选择。而作为文明的监管者,他必须权衡整个文明的命运。
“风险太大了。”凯忍不住说道,“我们甚至不知道‘静滞棱镜’是什么,在哪里,里面到底封存了什么!贸然前往,很可能……”
“所以我们不能‘贸然’前往。”陈默打断了凯的话,他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我们需要一次……‘有限接触’。”
“有限接触?”
“没错。”陈默指向星图路径的某个中间点,“我们不直接前往‘静滞棱镜’所在地。我们在这里,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区域,由星阑再次尝试用她的印记,进行一次超远距离、低强度的‘共鸣探知’。目标不是激活遗迹,而是像……投石问路,尽可能收集关于‘静滞棱镜’和周边环境的信息,评估风险等级。”
这是一个折中的方案,依然充满风险,但比直接闯入未知领域要稳妥得多。
“我同意。”林星阑立刻表态。她也知道直接前往太过鲁莽,有限接触是目前最可行的办法。
凯看着两人,最终也只能沉重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这是目前形势下,不得不走的险棋。
计划迅速制定。这一次,为了确保安全,共鸣地点被设定在远离地球、位于小行星带外围的一个隐秘监测站。这里环境相对稳定,且有足够的空间布置强大的隔离和防护力场,一旦发生意外,可以最大程度地将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数小时后,林星阑和陈默抵达了这座代号“前哨”的监测站。这里远比月球基地简陋,但所有设备都处于最高运行状态,层层能量屏障将中央的控制室包裹得如同一个银色的巨茧。
林星阑再次坐在了共鸣矩阵的中央。这一次,她的心情比之前更加平静,也更加专注。她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知道失败的代价。
“准备好了吗?”陈默的声音透过内部通讯传来,他将在控制室外亲自监控所有数据,并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开始吧。”林星阑闭上双眼,意识沉入体内。
她小心翼翼地引导着“法则印记”,不再去模仿那狂暴的战争回响,而是再次聚焦于那份纯粹的、冷静的“观测者”频率。她要将自己化作一个最细微的“感知探头”,沿着星图路径,将一缕极其凝练的、几乎不携带任何主观意志的探测波纹,送向“静滞棱镜”所在的大致方向。
过程比想象中更加艰难。距离太过遥远,空间结构复杂多变,她的探测波纹如同在浓稠的墨水中穿行,感知范围被压缩到了极限,并且不断受到各种未知的空间涟漪和背景辐射干扰。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控制室内的监测仪器上,只有杂乱无章的噪音和微弱到几乎忽略不计的能量反馈。
(不行……距离太远,干扰太强……这样下去什么都感知不到……) 林星阑心中有些焦急。她尝试着稍微加大了一丝能量输出,让探测波纹变得更加凝实。
就在这一瞬间——
异变再生!
她的探测波纹,仿佛撞上了某种无形的、极其光滑而冰冷的“墙壁”!那并非物质屏障,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时空断层”感!紧接着,一股微弱但极其精纯的、带着绝对“秩序”与“停滞”意味的信息流,顺着她的探测波纹,反向传递了回来!
这信息流并非攻击,也不带有任何意识,它就像一段自动播放的、关于某个区域物理状态的“体检报告”:
【坐标确认:临近‘静滞棱镜’影响边界。】
【区域时空状态:高度固化,熵增速率低于基准值99.98%。】
【能量活性:近乎死寂。法则运转:极度缓慢,趋于‘定格’。】
【检测到外来信息探针……分析……非标记权限……执行基础信息反馈……】
【警告:前方区域为‘绝对静滞区’,任何非授权活动可能导致不可预测时空悖论及存在性风险。】
信息流到此为止,那冰冷的“墙壁”感也骤然消失,仿佛从未存在过。
林星阑猛地睁开了眼睛,脸色微白,额角渗出冷汗。刚才那一瞬间,她感觉自己仿佛触摸到了“时间”和“存在”本身的某种绝对零度,一种令人灵魂冻结的死寂。
“静滞棱镜……它不是一个物体,它是一个……区域?一个时空被强行‘定格’的区域?”她将感知到的信息迅速共享给陈默。
陈默看着反馈回来的数据,瞳孔骤然收缩。“绝对静滞区……时空固化,熵增近乎停止……这简直是违背宇宙基本法则的存在!‘观测者’到底用了什么手段,创造了这样一个地方?又将什么东西,封存在了这种连时间都几乎停止流动的‘牢笼’里?”
答案似乎呼之欲出,却又更加令人不安。能被封存在这种地方的,绝不会是普通的东西。很可能是那场“纷争”的关键,或者是……“纷争”本身的一部分!
“我们还要继续吗?”凯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传来。仅仅是靠近其影响边界,反馈回来的信息就如此骇人,真正进入其中,又会是怎样一番光景?
林星阑和陈默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凝重。
就在这时,监测站的外部传感器,突然捕捉到了一阵极其短暂、却异常清晰的能量波动!波动来源并非“静滞棱镜”方向,而是来自另一个完全陌生的深空坐标!波动特征……与之前“观测者遗迹”泄露战争回响时,有几分相似,但又更加……有序和隐蔽?
几乎在同一时刻,林星阑掌心的“法则印记”,再次不受控制地悸动了一下,传递出一丝极其微弱的、带着警惕与探究的意念。
仿佛……有什么其他的“东西”,也被他们这次“投石问路”的行动,惊动了。
陈默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看来,‘钥匙’不仅会引来‘纷争’……”
“还会引来……其他的‘好奇者’。”
前路未卜,后路已绝。
探索“静滞棱镜”的决定,似乎正在将人类文明,推向一个更加复杂、更加危险的星际漩涡中心。
而他们手中的“钥匙”,究竟会打开希望之门,还是地狱之路?
答案,或许就在那片被时间遗忘的绝对静滞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