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枚105毫米榴弹的试制成功,让瓦窑堡兵工厂的气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那枚重达30斤、闪烁着冷峻金属光泽的“钢铁獠牙”,静静地躺在隔离工棚的软垫上,仿佛一头沉睡的凶兽,只待那一声唤醒它的惊天怒吼。所有人都明白,接下来将要进行的实弹射击测试,才是对这数月来所有心血、智慧与汗水最直接、最残酷,也最激动人心的最终检验。
林烽并没有急于立刻进行试射。他知道,一门合格的火炮系统,不仅要有能摧毁目标的炮弹,更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衡量毁伤效果的标准。这次测试,不仅要听响,更要看效果!他要亲眼验证,这发凝聚了心血的炮弹,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他预设的“攻坚”与“杀伤”目标。
“我们要给这第一发炮弹,找一个够分量的‘对手’!”林烽在战前准备会上,手指敲着桌面,目光炯炯,“不能随便找个土坡打,那样看不出真本事。我们要模拟鬼子最常用的野战工事——钢筋混凝土碉堡!”
命令一下,整个瓦窑堡再次行动起来。选址依旧在那片测试过炮盾的偏僻山谷,但这次,工程队的目标是在山谷尽头,用最快速度建立起一座厚度达到50厘米的模拟碉堡。
“老李,看你的了!”林烽对工程队负责人老李说道,“就用水泥、沙石和钢筋,严格按照鬼子常见碉堡的规格来!墙体厚度50厘米,一点不能含糊!内部空间不用太大,能体现出结构强度就行。”
“厂长,您就瞧好吧!”老李拍着胸脯,“保证给您弄个结实的‘硬骨头’!让咱们的炮弹好好啃一啃!”
接下来的几天,山谷里叮当作响,异常热闹。工程队的同志们挥汗如雨,支模板、绑钢筋、搅拌混凝土……一座灰扑扑、敦实厚重、带着射击孔的模拟碉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为了更真实地模拟效果,老李甚至还让人在碉堡内部用木架和草席做了几个假人,象征驻守的日军。
看着那座逐渐成型的坚固工事,一些前来帮忙的战士私下里嘀咕:
“我的乖乖,这墙厚得,咱们平时用的炸药包都够呛吧?”
“可不是嘛,我看咱们那82迫击炮弹,砸上去估计也就听个响,蹭掉点皮。”
“就看林厂长这新宝贝疙瘩的了……”
牛大力围着半成品的碉堡转了好几圈,还用拳头使劲捶了捶已经初步硬化的混凝土墙面,纹丝不动,反而震得他手疼。
“他娘的,还真硬!”他呲牙咧嘴地甩着手,跑到林烽身边,“厂长,这乌龟壳子弄得跟真的一样,咱们那炮弹……能行吗?别到时候崩了牙。”
林烽看着那坚实的工事,嘴角却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放心,大力。咱们这发‘牙’,就是专门用来啃这种硬骨头的!崩不了!”
与此同时,那门披挂着厚重炮盾的“41式-1型”105毫米榴弹炮,也被小心翼翼地牵引、固定在了距离模拟碉堡约1500米的预设炮位上。这个距离,既能充分考验火炮的射程和精度,也符合未来实战中,炮兵阵地需要在相对安全距离展开的需求。炮口高昂,直指远方的“目标”,冰冷的金属线条在阳光下泛着寒光。
那枚珍贵的首制炮弹,则由苏婉和李德顺亲自监督,由最可靠的战士用特制的弹药箱搬运至炮位旁。
试射的日子,在一个晴朗无风的上午到来。山谷周围早已戒严,所有观测人员都集中在远离炮位和靶标、并建有坚固掩体的观测所内。望远镜、测距仪、秒表、记录本一应俱全。
气氛比测试炮盾时更加凝重。毕竟,这一次,考验的是主动攻击的威力!
林烽站在观测所中央,举起望远镜,最后确认了一遍目标——那座孤零零矗立在谷底、如同一个灰色墓碑的模拟碉堡。
“炮位报告状态!”林烽通过临时架设的电话线下达指令。
电话那头传来沈泉沉稳的声音(他负责指挥炮组):“报告厂长!火炮状态良好!弹药检查完毕!炮手准备就绪!”
“目标,正前方模拟碉堡!距离一千五百米!一发榴弹!装填!”
“装填完毕!”炮手的声音透过电话传来,带着一丝紧张的颤抖。
“瞄准完毕!”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牛大力下意识地捂住了耳朵,又觉得不妥,赶紧放下,瞪大了眼睛死死盯着远方。
王老铁、李德顺、家泉次郎等人,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喘。
苏婉紧紧握着记录本,指节有些发白。
林烽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了那石破天惊的命令:
“放!”
命令通过电话线瞬间传达到炮位!
炮手猛地拉动了击发绳!
下一秒——
“轰!!!!!!!!!!!”
一声远超之前测试炮盾时任何声响的、如同天崩地裂般的巨响,猛然从炮位方向传来!观测所的人们即使隔着老远,也能清晰地感受到脚下大地的猛烈一震!那门105毫米榴弹炮的怒吼,仿佛要将整个山谷都撕裂开来!
几乎在巨响传来的同时,观测望远镜的视野中,一道模糊的黑影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划破长空,带着死亡般的尖啸,朝着远处的模拟碉堡疾驰而去!
弹道近乎笔直(相对曲射的榴弹炮而言),显示出了极高的初速!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所有人的目光都追随着那道死亡的轨迹。
眨眼之间——
“轰隆!!!!!!!!!!!!!”
又是一声更加沉闷、更加厚重、仿佛来自于地底深处的恐怖爆炸声,从碉堡方向轰然传来!
望远镜里,只见那座原本敦实厚重的灰色碉堡,在被命中的一瞬间,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巨拳狠狠砸中!命中点猛地爆开一团巨大无比、夹杂着大量尘土、混凝土碎块和暗红色火球的蘑菇状烟云!烟云急剧膨胀,瞬间就将整个碉堡吞没!
紧接着,令人震撼的一幕发生了!
在弥漫的硝烟和尘土中,那座50厘米厚的混凝土墙体,如同被推倒的积木一般,从命中点开始,大块大块地崩塌、碎裂、解体!无数的混凝土碎块和内部钢筋被狂暴的冲击波抛向四面八方,如同下了一场致命的碎石雨!
观测所里甚至能清晰地听到碎石击打在山壁上发出的“噼里啪啦”的密集声响!
“打中了!正中目标!”沈泉在电话里激动地大喊。
烟尘逐渐散去,眼前的景象让观测所内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那座原本完整的模拟碉堡,已经消失不见!原地只剩下一个巨大的、冒着缕缕青烟的废墟堆!破碎的混凝土块和扭曲的钢筋杂乱地堆积着,最高处还不到原来碉堡高度的一半!内部的假人早已不见踪影,想必已被撕成了最原始的碎片。
爆炸中心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弹坑,周围的土地一片焦黑。
“我的亲娘哎……”牛大力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喃喃道,“这……这他娘的不是啃骨头,这是把骨头连着锅都给砸碎了啊!”
王老铁激动得胡子都在发抖:“好!好!好炮弹!好威力!”
李德顺赶紧记录:“爆炸声沉闷厚重,有明显钻地效应!碉堡结构被彻底摧毁!”
苏婉则迅速估算着:“破片和冲击波清除范围……初步判断,有效杀伤半径至少达到50米!”
为了更精确地评估效果,待爆炸余波完全平息后,林烽带着核心技术人员,亲自来到了爆炸现场。
近距离观看,更加触目惊心。废墟一片狼藉,最大的混凝土块也不超过脸盆大小,钢筋被扭曲成了麻花状。以炸点为中心,方圆五十米内,地面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弹坑和划痕,那是高速飞射的破片和混凝土块留下的痕迹。放置在碉堡外围几十米处的一些用于测试破片效果的木板和草人,都被打得千疮百孔,甚至直接撕裂。
“完美!”林烽仔细检查着废墟和周围的痕迹,脸上终于露出了彻底放松和无比自豪的笑容,“弹着点精准,引信工作正常,延时起爆效果显着,炸药威力完全达到甚至超过了预期!这发炮弹,完美地实现了设计目标!攻坚、杀伤,两者兼备!”
测试取得圆满成功的消息,像风一样传遍了整个瓦窑堡,引发了山呼海啸般的欢呼!所有的疑虑、所有的担忧,都在那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和碉堡的彻底毁灭中,烟消云散!
当天下午,林烽立刻召集了所有相关车间负责人。
“同志们,测试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林烽的声音因兴奋而格外洪亮,“我们的‘战争之神’,已经拥有了足以撕碎任何日军现有野战工事的利齿!现在,我命令——炮弹车间,立即启动105毫米榴弹的批量生产!”
他目光扫过众人,斩钉截铁地定下了目标:“初步月产目标,50发!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为我们的火炮,储备足够的‘粮食’!”
“保证完成任务!”赵师傅、李德顺、苏婉等人齐声应道,声音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干劲。
山谷中的硝烟渐渐散去,但那声震撼人心的巨响和碉堡化为齑粉的景象,却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瓦窑堡人的心中。钢铁的巨兽已然苏醒,锋利的獠牙也已淬火成型。接下来,便是等待着将这头战争之神与它的毁灭獠牙一同送上战场,在那片饱受蹂躏的土地上,书写属于中国人民的、以铁与火铸就的胜利篇章!量产的命令,如同吹响了进攻的号角,瓦窑堡兵工厂,这台为抗战而生的强大机器,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为最终的怒吼,积蓄着毁灭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