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我归心似箭,下了马车就向院内跑去,还激动的喊道:“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周先生居然第一个从里面走了出来,温声教育我:“怎么还是跟个猴似的,没个郡主的样子?”
升恒哥紧接着跟在后面,揶揄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估计是教不好了。”
吕河冲出来就给了我个拥抱,这才是我熟悉的配方嘛,不愧是我教出来的。
我给周先生见了礼,和大家一起进入屋内。刚坐下,小蔓就闻声而来,一同进来的,居然还有大半年不曾见过的吕星。
我:“吕星哥,什么时候回来的?”
吕星:“昨日刚到家,今天你就回来了,也真是赶巧了。”
我:“有没有吃麻辣火锅?觉得怎么样?”
吕星:“味道甚好,果然还是我们小念最聪明。”
我还是很谦虚的,“哪里哪里,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
少顷,致远和天佑也姗姗来迟,大家终于齐聚一堂。
周先生说道:“那天你在店里突然消失,还是荣昌告知我们,你被陛下带进了宫里。你突然就被封为了郡主,我们事先一点准备也没有。”
我:“我也没想到,陛下居然还能认出我,劳累大家替我担心了。”
小蔓:“姐姐在宫中过得可还好?”
我:“如今统管后宫的是孙贵妃,她是一个精明之人,我一个郡主又影响不到她的利益,她自然乐得做个贤良淑德的好人给陛下看。不过我教养在苗贤妃名下,平时除了请安并不去孙贵妃处,贤妃娘娘是我母妃的表妹,倒是对我挺好。”
致远:“那就好,毕竟因为郭慎思的事情,咱们和孙贵妃有旧怨,还是避着点的好。”
我点点头,面向周先生问道:“听说陛下想要先生入朝为官,商中官还特意拜访过您,被您推辞了?先生不想一展生平抱负么?”
周先生却说道:“忠臣不事二主,我既然已效忠太子,自然不会再追随他人。”
我一时缄默无言。
吕河赶紧出来救场,说道:“哥你这次边关之行,是不是打探到了很多消息?”
提到北疆的驻军,那还要从太祖说起。本朝历朝之初,太祖创立玄甲骑驻守北疆,世代由英国公府统领。
当年太祖建国之后,一直很重视军事力量,可是国家承平久已,到中宗皇帝的时候,军队军纪涣散,实力大不如前。
三十六年前,蜀王起兵谋逆,连着秦晋多地也流民四起。眼看各地卫所镇压不住,中宗皇帝只能急调玄甲骑南下平定叛乱。玄甲骑南下,这谋逆动乱倒是平定了,可是北方就无人可守了。
那一年的冬天,归顺已久的铁勒诸部,以薛延陀为首,突然出兵攻打兵力空虚的北方诸城。蛮族勇猛凶残,百姓死伤无数。
当此危难之时,三个少年横空出世,组建了镇北军,打退了铁勒诸部。此三人便是后来的鲁国公郭长达,武安伯郭铸与镇北侯魏之恒。此后,北疆便由此三位将军镇守,后铁勒诸部屡有来犯,也皆被打退,边疆安稳数年。
吕星接着说道:“十三年前,武安伯郭铸独子战死沙场,武安伯从此告别疆场,在家中闭门不出。九年前夏州被屠,魏之恒父子惨死沙场。”
我:“那么后来就是鲁国公郭长达独揽镇北军大权了?”
吕星:“镇北军最辉煌的时候,兵力总计十八万。后来分为三家,六万由魏将军统领,还叫镇北军。八万由武安伯统领,改名安北军。鲁国公最初只掌管着四万军队,叫定北军。
武安伯心灰意冷离开北疆之后,他的八万人马则归属于鲁国公统领,并入定北军。夏州之事,镇北军几乎全军覆没,北疆就只剩鲁国公的定北军一家独大了。
但是说来也怪,今上登基之后,调英国公率玄甲骑重回北疆镇守,而将鲁国公连同十二万定北军一起,派往西境镇守,原来的安西军反而调往了川蜀一带驻军。
三年前鲁国公长子在西境被高车族大败,为了保住长子性命,鲁国公上交定北军的兵符,从此归京养老。
曾经所向披靡的镇北军,这些年已经快要被人们遗忘了。如今在北疆,人们还是更加钦佩大败薛延陀的玄甲骑。”
周先生:“陛下初掌朝堂,肯定要收回兵权,任用自己的心腹。英国公府果然还是最得历代帝王的信任,至于鲁国公,或者说整个定北军,怕是不得帝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