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她忍不住发出一声悠长而沉痛的叹息。
“唉……都怪我……”
她的声音带着哽咽,眼眶发红:
“要是……要是我当年能早点想办法找到你们,能守在你们身边,你们也不会吃这么多苦,清欢她……她或许就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她抬起头,痛苦地望向远处层峦叠嶂的山峰。
将清欢如今的偏执与失控,归咎于自己当年的缺席与无力。
“说到底,清欢变成这样,我这当师父的,也有一份推脱不了的罪过啊……”
岁安走在她身侧,看着她瞬间仿佛苍老了几岁的侧脸,停下脚步安慰道:
“苏师父,您别这么说。这怎么能是您的错?”
他看着苏绣娘的眼睛,认真地说道:
“当年那种情况,您自身都难保。
那个男人像狗皮膏药一样跟着您,您要是回来了,被他找到,以您的性子……”
岁安顿了顿,他深知苏绣娘外柔内刚的性子。
“您肯定会跟他拼个你死我活…
您不回来,不是因为不想我们,恰恰是因为太在乎我们,怕连累了我们,才宁愿自己一个人在外面颠沛流离,吃尽苦头。”
这番话,打动了苏绣娘。
她这才意识到岁安这孩子,也长大了,也理解自己当时的困境。
她看着他脸上那份超越年龄的沉稳与体谅,鼻腔一酸,泪水终于忍不住滚落下来。
她连忙用袖子擦了擦眼角,既是心酸,又是欣慰。
“你这孩子……真是……长大了……”
她声音哽咽,带着无限的感慨。
情绪稍稍平复后,她看着岁安,语重心长地说:
“岁安啊,苏师父知道,清欢现在这样管着你,让你受委屈了,喘不过气来。”
岁安抿了抿唇,没有否认。这确实是他的真实感受。
“可是,”
苏绣娘话锋一转,语气无奈与怜惜。
“你要知道,她之所以变成这样,归根结底,是太害怕你离开。
那件事给她留下的阴影太深了,她心里没有安全感,觉得只有把你看得紧紧的,才不会重蹈覆辙。
她对你管得这么宽,方式是不对,但那份心,还是因为爱你的。”
她观察着岁安的神色,继续温和地开导:
“她的性子已经这样了,像一张拉得太满的弓,绷得太紧。
你若是硬要跟她顶着来,逆着她的意思,只会会刺激得她更加不安,就像昨天那样。
这样下去,你们两个都难受。”
岁安沉默地听着,他知道苏绣娘说的是事实。
每一次反抗,换来的都是清欢更激烈的捆绑,形成一个无法挣脱的死循环。
“但是,”
苏绣娘拍了拍他的手臂,声音放得更柔和一些,带着一点过来人的智慧。
“不逆着她,不代表事事都要顺着她,由着她把你捆死。
女孩子嘛,心思敏感,尤其是清欢现在这种情况,你得多用点心思,多哄哄她。”
她试着给岁安支招:
“有时候,她闹脾气,钻牛角尖,你别急着跟她讲道理,更别冷着脸不理她。
你就说几句软话,主动抱抱她,让她感觉到你还在乎她。
等她情绪平稳些了,有些事或许就好商量了。
关键是让她安心。”
苏绣娘看着他,继续说道:
“岁安,你是个好孩子,重情义,也有担当。
清欢现在就像走在悬崖边上,需要你把她往安全的地方一点点引。
这事,只有你能做到…”
感受到苏绣娘对他处境的理解,岁安一直烦闷的心,终于排遣了一些烦闷。
长久以来,他独自承受着清欢那令人窒息的爱。
此刻,终于有人给出了看似可行的方法。
他感觉肩上的重担似乎轻了一些,他抬起头,看向苏绣娘,如释重负地点了点头:
“嗯,苏师父,我明白了。
我会……试着多哄哄她,让她安心些。”
他的语气里,多了一份愿意去尝试的耐心。
提着大包小包的山货和日用品,岁安和苏绣娘回到了半山腰的屋子。
推开院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欢坐在屋檐下绣花的身影。
她似乎一直留意着门口的动静,几乎在他们出现的瞬间就抬起了头。
她的目光先是飞快地扫过岁安,确认他完好无损,眼神里那抹不自觉的紧张才悄然褪去。
随即,她的视线落在了岁安和苏绣娘手中那些崭新的物件上。
尤其是那装着电话机的塑料袋子。
她的嘴唇微微抿起,虽然没说什么,但苏绣娘能感觉到,那股对外界物品的排斥感又开始在她周身弥漫。
“回来了?”
清欢放下绣活,站起身迎上来,语气尽量表现得自然。
她伸手想去接岁安手里的东西。
“给我吧,挺沉的。”
若是往常,岁安或许会沉默地避开,或者干脆地说“不用”。
但想起下山路上苏绣娘的话,他动作顿了一下,抬眼看向清欢,放缓了声音道:
“没事,不沉。你绣了一上午,歇着吧。”
这算不上多么温言软语,但相比于昨日的沉默,已然是态度的软化。
清欢明显愣了一下,有些诧异地看了看岁安,似乎没料到他会有这样的回应。
她伸出的手停在半空,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苏绣娘见状,连忙打圆场,笑着将手里较轻的酱油醋瓶递给清欢:
“清欢,来,帮师父拿这个。
岁安力气大,让他拿重的。”
午饭是苏绣娘主厨,用新买的铁锅炒了菜。
饭菜上桌,气氛依旧有些微妙的凝滞。
清欢习惯性地想给岁安夹菜,筷子刚抬起,似乎又想起昨天的不愉快,动作僵了僵,有些犹豫地看了岁安一眼。
岁安正低头吃饭,感受到她的目光,夹菜的动作慢了一拍。
他没有像以往那样流露出不耐,也没有主动说什么,只是继续吃着,仿佛没有察觉。
这种“不抗拒”的姿态,在清欢看来,几乎等同于一种默许。
她心中微微一喜,试探性地夹了一筷子炒鸡蛋,放到岁安碗里,小声说:
“这个……多吃点。”
岁安看着碗里多出来的鸡蛋,停顿了一秒,然后低低地“嗯”了一声,夹起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