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遭的官员、军士,无不被这真挚浓烈的手足之情所感染,有的悄悄抹泪,有的面露欣慰的笑容,原本肃穆的迎接场面,此刻充满了温情与感动。
过了好一会儿,三人才缓缓分开。
刘备用衣袖擦了擦眼角,看着关羽,又看看张飞,脸上终于露出了释然而欢欣的笑容。
“回来了就好,这一路,辛苦二弟了。”
刘备握着关羽的手,重复着这句话,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表达他的心情。
张飞抹了把脸,抢着说道:
“二哥,你是不知道,你不在这些日子,俺代你坐镇高苑,那可是……”
他一改往日的豪爽寡言,竟像个急于表功的孩子般,絮絮叨叨地说起了这段时间的经历。
如何巡防,如何处置了几个不开眼的毛贼,如何按照江浩的规划组织屯田,又如何跟那帮子文吏打交道觉得浑身不自在……
琐碎而真实,充满了生活气息。
关羽静静地听着,那双丹凤眼满是温和与耐心地看着自家三弟。
待张飞告一段落,他伸出手,揉了揉张飞那钢针般的络腮胡,动作带着兄长特有的宠溺,微笑道:
“三弟长大了,能独当一面了。辛苦三弟,之后一切有哥哥在。”
这简单的话语和亲昵的动作,让张飞黑脸上笑开了花,只觉得这一个月的辛苦操劳都值了。
“云长兄,一路辛苦。”
这时,江浩也走上前来,拱手施礼,脸上带着由衷的笑意。
关羽立刻转身,郑重还礼:
“惟清切莫如此说,关某何谈辛苦?不过是按惟清既定方略行事,接应难民,搬运物资罢了。
惟清坐镇后方,统筹全局,安抚十数万流民,使其各得其所,重建家园,此方是真正劳心劳力,功德无量!关某佩服!”
他这番话发自肺腑。
在独自负责难民迁移后,他才愈发体会到治理安顿之艰难,对江浩在乐安郡取得的成就,更是由衷钦佩。
“云长兄过谦了。”
江浩笑着摇头。
“此行一切顺利便好。”
“对了!”
关羽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侧身招手,“平儿,快过来!”
一个约莫十二三岁的少年应声从关羽身后的亲随队伍中走上前来。
这少年身量已开始抽条,面容俊秀白皙,眉眼间依稀有几分关羽的影子,但气质更为温润,少了几分凛冽的杀气。
他穿着一身合体的劲装,眼神清澈,带着少年人特有的腼腆。
关羽轻轻将手放在少年头顶,向来威严的脸上流露出罕见的慈爱与自豪:
“大哥,三弟,江先生,诸位!此乃关平,我之长子!当年关某于家乡解良杀人避难,不得已将此子寄养在关家庄中。
此次前往洛阳,特意命人前往河东,终将此子寻回,带在身边,也好让他随我历练,报效大哥!”
说着,他轻轻按了按关平的肩膀:
“平儿,快跪下,拜见你大伯,与你三叔。这位是江浩江先生,你需称叔父。这位是赵云赵将军……”
关平十分乖巧,依言跪下,恭恭敬敬地对着刘备磕了个头,声音清亮:
“侄儿关平,拜见大伯!”
又转向张飞,“拜见三叔!”
接着是江浩,“拜见江叔父!”
赵云等人也一一拜见,礼数周全,毫不怯场。
刘备忙不迭地弯腰将关平扶起,拉着他的手,上下细细打量,越看越是喜欢,连连点头:
“好孩子!好孩子!眉清目秀,骨骼清奇,沉稳有礼,果有云长之风范!将来必是我大汉栋梁!”
他看向关羽,眼中满是欣慰,“云长,恭喜你父子团聚!”
张飞也乐得合不拢嘴,围着关平转了两圈,蒲扇般的大手差点就要拍上去,又怕力道太大吓着孩子,只好搓着手,嘿嘿直笑:
“好小子!像俺二哥!以后跟着三叔我,教你骑马射箭,包管比你爹还厉害!”
那欢喜的模样,仿佛是自己得了儿子一般。
江浩也笑着端详关平,心中念头飞转。
他知道历史上的关平,武艺高强,能与庞德大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也曾与徐晃交手不落下风,稳稳踏入一流武将行列。
作为关羽的副将,常年独领一军,军事才能亦相当不俗。
未来数年,刘备集团又多一良将。
“即是云长之子,虎父无犬子,未来必是国之栋梁,擎天之柱。”
江浩开口,语气肯定,随即话锋一转,
“然玉不琢,不成器。平儿年纪尚小,正需打牢根基。我看,不若明日便让平儿去书院报到,与速成班学子一同学习经史韬略,明事理,知大义,文武兼修,将来方能更好地报效家国。”
按原时空的发展,关平跟着关羽,可以成为一名武艺高强、品性忠厚,堪当大任的大将。
但江浩的想法是,关平要突破前世的桎梏变得更加优秀才行。
先放到书院进行系统学习,再由各将领重点关注武艺,之后从军锻炼,其成就必定不在原时空之下。
关平闻言,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看向父亲关羽,见关羽微微颔首,这才再次向江浩躬身,恭声道:
“侄儿谨遵江叔父安排,定当用心向学,不负叔父与父亲期望!”
“好!好孩子!有志气!”
刘备拍着关平的肩膀,勉励道。
“到了书院,要好生学习,听先生教诲,争取早日学有所成,报效家国!”
“是,大伯!”
关平认真点头。
就在这时,一道清丽的身影也走上前来,正是蔡琰。
她手中捧着一卷色泽温润的帛书,走到关羽面前,微微躬身:“关将军凯旋,辛苦了。”
关羽见状,连忙还礼:“蔡小姐。”
蔡琰双手将帛书递上,声音平和:
“将军昔日曾言,欲集齐《春秋》三传。妾身不才,近日默写整理《谷梁传》一部,幸得完成。谨以此书,为将军接风,望将军笑纳。”
关羽闻言,丹凤眼骤然亮起,如同点燃了两簇火焰!
他几乎是屏住呼吸,伸出双手,极其郑重地接过那卷帛书,动作轻柔得仿佛怕惊扰了书中的文字。
他缓缓将帛书展开一小段,只见上面的字迹清秀工整,笔笔不苟,结构严谨,内容完整无缺,正是他梦寐以求的《谷梁传》!
“蔡大家!”
关羽猛地抬头,看向蔡琰,眼中充满了难以言表的感激,他后退半步,竟是当着众人的面,对着蔡琰这个女子,深深一揖,
“先生大德,赐此宝书,于我如久旱甘霖!《春秋》三传,左氏、公羊、谷梁,今日终得齐全!此恩此德,羽……没齿难忘!”
他的声音有些激动,捧着帛书的双手,竟微微有些颤抖。
对于关羽而言,钱财官位皆是浮云,唯有忠义二字与这类珍贵典籍,方能真正打动其心。
蔡琰侧身避让,还礼道:
“将军言重了。典籍乃天下公器,本该流传后世,启迪后人,岂敢私藏。将军好学,此书得遇明主,亦是幸事。”
关羽直起身,看看手中帛书,又看看面前气质如兰的蔡琰,再瞥了一眼面带微笑的江浩,心中一动,丹凤眼微眯,捋了捋长髯,忽然朗声笑道:
“哈哈,好书,好书啊!三传今日齐全,关某心愿已了!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