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3月,纽约摩根大厦,秘密联席会议
摩根的金丝眼镜滑到鼻尖,手中的雪茄悬在半空,烟灰簌簌落在《欧美青少年学术交流计划书》上。他盯着特纳,嘴角抽搐:“你他妈真是个魔鬼……但我喜欢!”
会议桌周围,洛克菲勒、杜邦、梅隆等财阀的呼吸同时加重——他们眼前仿佛已经浮现出欧洲贵族子弟惨败时,那些老古董们铁青的脸。
特纳的镀金钢笔划过赛程表:
1. 数学:经济危机政府如何干预
2. 物理:宇宙的奥秘
3. 化学:微观世界的分析
4. 政治:结构英国殖民体系和公务员体系
“个人赛奖杯镀金,团队赛奖杯镶钻——”特纳冷笑,“但真正的奖品是……”
他甩出一张照片——欧洲最古老的剑桥大学图书馆钥匙。
“败者家族的藏书,归胜者所有。”
伦敦,白金汉宫花园茶会
摩根摇晃着红茶,对英国财政大臣轻笑:“只是孩子们交流学术……就像奥林匹克精神,友谊第一。”
他故意让秘书“不小心”掉落一份美国选手名单:
- 理查德·史密斯(8岁):期货套利计算速度超越华尔街计算器
- 爱德华·洛厄尔(8岁):8种语言背诵《联邦党人文集》
- 小约瑟夫·肯尼迪(18岁):哈佛法学院最年轻模拟法庭冠军
英国贵族们传阅名单,脸色逐渐苍白。
当晚,丘吉尔密电巴黎和柏林:
“立刻启动‘圆桌骑士计划’——全欧选拔神童!”
洛杉矶,特纳私邸地下室
300名财阀子弟在笔试后,迎来“加试”——
1. 心理战:赫斯特媒体集团播放“欧洲贵族嘲讽美国暴发户”伪造视频
2. 抗压测试:洛克菲勒工程师突然宣布“考题有误,需重考8小时”
3. 道德摧毁:杜邦律师诱导选手签署“作弊免责条款”
最终入选的30人,眼神已如饿狼——
“我们不是来比赛的……是来屠杀的。”
维也纳,哈布斯堡家族秘密会议
奥地利末代皇太子咬牙:“把匈牙利‘心算神童’从修道院绑出来!他12岁就能解偏微分方程!”
法国罗斯柴尔德家族调来非洲殖民地数学天才:“让他背熟《拿破仑法典》再去!”
沙俄流亡大公献计:“给美国小鬼的早餐下泻药……不,太明显了,改在赛前送‘提神伏特加’!”
1935年4月,瑞士日内瓦国际学院,比赛现场
欧洲代表团的天才少年们脸色苍白,额头渗出冷汗。他们面前——
- 理查德·特纳(8岁)站在黑板前,粉笔如刀,写下《国富论》与《资本论》的数学模型对比,推导出“资本主义必然导致垄断,而垄断最终会吞噬民主”——然后微笑补充:“当然,这是我父亲说的。”
- 爱德华·特纳(8岁)则在圆桌会议上,用《商君书》的“驭民五术”分析欧洲殖民政策,并引用《管子》的“轻重论”解释如何用粮食控制非洲——最后总结:“所以,治国就是让民众既饿不死,又吃不饱。”
欧洲代表团团长——英国温莎公爵的侄子——手指颤抖地举起白旗:“我们……申请午休。”
休息室里,欧洲代表团一片混乱
- 法国天才少年(16岁,巴黎高等师范学院预备生)抱头蹲在角落:“他、他们管这叫‘青少年交流’?这是学术屠杀!”
- 德国神童(14岁,柏林大学数学系特招生)盯着理查德的演算纸,喃喃自语:“这不可能……这种模型连我的教授都解不出来……”
- 英国贵族子弟(18岁,伊顿公学辩论队队长)脸色铁青:“爱德华引用的中国古籍……我们连书名都没听过!”
他们的导师们更是绝望
- 剑桥数学教授揪着头发:“那个8岁孩子用的微积分技巧……是华尔街最新算法!”
- 法国外交官瘫在沙发上:“8岁谈‘合纵连横’?我他妈35岁才懂!”
美国代表团休息室,特纳和财阀们冷笑
“他们以为午休能翻盘?”摩根叼着雪茄,“下午的‘政治模拟战’,我要让英国佬哭着回家!”
特纳点头,递给爱德华一份文件:“这是罗斯福总统刚发来的‘欧洲殖民地弱点分析’……下午用。”
理查德则收到赫斯特的密信:“英国代表团团长有个秘密情妇——必要时曝光。”
政治模拟战:如何用外交手段肢解一个大国?
- 欧洲队(英国+法国+德国)提出“拿破仑时期的均势理论”。
- 美国队(爱德华主导)微笑反驳:“均势?不,我们更喜欢‘美元外交’。”
爱德华·洛厄尔(8岁)站在世界地图前,用教鞭轻点大英殖民地的要害:
1. 印度
- 策略:支持印度独立运动 + 美国棉纺业倾销
- 数学模型:
英国纺织业利润 = (印度原料成本 x 0.3) + (殖民税收 x 0.7)
当美国棉价 < 英国成本价 x 0.5 → 印度民族资本反噬伦敦
- 结果:3年内让英国失去“皇冠明珠”
2. 埃及
- 策略:买通埃及军官政变 + 控制苏伊士运河51%股权
- 法律依据:
1888年《君士坦丁堡公约》第12条漏洞:
“运河通行权不可暂停……除非‘主权国家’请求”
→ 扶植傀儡政府即可合法封锁
3. 加拿大
- 策略:煽动魁北克独立 + 小麦贷款陷阱
- 经济模型:
当魁北克Gdp占比 > 30% → 联邦补贴机制崩溃 → 宪法危机
爱德华微笑总结:“这叫‘去殖民化’——我们美国最擅长。”
英国代表团团长——伊顿公学校长——当场撕碎演讲稿离席。
德国代表团偷偷递来“普鲁士军事密码本”——
“下午化学实验,我们会在美国队的试剂里加乙醇……”
法国代表团贿赂裁判:“我们捐10万法郎给赛事基金,判我们赢!”
但美国队早已预料——
- 修斯提前在实验室安装了监听器。
- 杜邦给所有美国选手发了防毒面具。
- 赫斯特的记者们埋伏在走廊,准备曝光欧洲丑闻。
《团队赛:美国“镀金怪物”的终极学术屠杀》
1935年4月,日内瓦国际学院,团队赛现场
欧洲代表团的少年们坐在长桌对面,额头渗出冷汗。美国队的孩子们——清一色定制西装,胸前别着“特纳教育集团”徽章——正微笑着展开他们的“学术武器”。
比赛主题:
“如何用科学、政治与经济摧毁一个帝国?”
一、政治组:拆除英国公务员体系
主讲:爱德华·洛厄尔(8岁)
爱德华站在投影仪前,屏幕上显示《大英帝国公务员体系解剖图》。
第一步:渗透
“根据《商君书》‘弱民强国’理论——”他敲了敲黑板,“英国公务员体系的核心是‘精英荣誉感’,所以要先摧毁他们的信仰。”
- 贿赂高层:用“帝国勋章”拍卖会腐蚀内阁秘书(摩根银行提供资金)
- 舆论战:赫斯特媒体制造“公务员考试作弊”丑闻(伪造《泰晤士报》头版)
- 法律瘫痪:通过议会推动《公务员薪资透明法案》——实际条款埋了“所有决策需公开辩论”的陷阱,让行政效率归零
第二步:瓦解
“参考《管子·轻重篇》——”爱德华微笑,“要让公务员觉得自己在服务‘愚蠢的民众’。”
- 煽动罢工:资助工会要求“公务员降薪”(特纳娱乐旗下报纸炒作)
- 制造对立:用苏格兰独立问题挑动地方公务员对抗伦敦
第三步:崩溃
“最后——”他翻开《联邦党人文集》,“让民众相信‘公务员是蛀虫’,自愿投票废除体系。”
英国代表团团长——伊顿公学辩论冠军——突然举手:“我申请退赛……”
二、数学组:推导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主讲:理查德·史密斯(8岁)
理查德的黑板上写满了微分方程,标题是:
《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数学必然性》
模型构建
1. 资本积累函数: K(t) = K_0 e^{rt} (摩根银行数据拟合)
2. 劳动力剥削率: S(t) = \\frac{K(t)}{L(t)} (L(t)为工人工资增长率)
3. 崩溃临界点:当 \\frac{dS}{dt} > \\frac{dK}{dt} 时,失业率爆炸→革命爆发
政府干预的“虚假解”
“罗斯福新政的‘救济金’——”理查德冷笑,“只是把崩溃点从1937年推迟到1941年。”
- 税收调节: t(t) = \\alpha K(t) (但a被游说集团压制)
- 印钞稀释: m(t) = m_0 e^{\\beta t} (最终导致恶性通胀)
结论
“资本主义的终点是国有化或革命——”他推了推小眼镜,“除非像我们特纳集团这样,提前控制政府和媒体。”
法国数学神童当场撕碎草稿纸:“这根本不是数学……是魔鬼的预言!”
三、科学组:宇宙与微观的统一
欧洲代表团的少年们勉强振作精神,走进实验室。他们面前的黑板上写着今日赛题:
1. 物理:用数学模型解析宇宙膨胀与熵增定律
2. 化学:通过量子力学阐述分子键的微观本质
美国代表团——由理查德·史密斯(8岁)和爱德华·洛厄尔(8岁)领衔——已经站在实验台前,手里把玩着石墨烯模型和薛定谔方程的手稿。
欧洲领队(德国哥廷根大学物理系天才)强装镇定:“至少……物理和化学是我们的传统强项。”
一、物理赛:宇宙的奥秘——用华尔街算法解熵增
理查德·特纳站在黑板前,粉笔如刀,写下:
“宇宙膨胀速率 ≈ 摩根银行1929年债务膨胀曲线。”
全场寂静。
他继续推导:
1. 哈勃常数:类比美联储利率对市场的影响
2. 熵增定律: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证明“资本主义必然垄断”
3. 暗物质:“就像离岸账户——看不见,但支配一切。”
欧洲物理神童(15岁)突然举手:“这、这是物理还是经济学?!”
理查德微笑:“我父亲说——宇宙和华尔街,都靠数学统治。”
评委席上的普林斯顿天体物理教授颤抖着打分:100分。
爱德华·洛厄尔的团队展开一张元素周期表——但上面标注的不是元素,而是国家:
- 氢(h):殖民地(易剥离,能量高)
- 碳(c):工业国(可塑性强,但需高压控制)
- 铀(U):军事强国(不稳定,需中子轰击=经济制裁)
他拿起试管,倒入硫酸铜溶液:“就像美国资本注入欧洲——蓝色是美元,沉淀是你们的黄金储备。”
然后,他展示了“分子键断裂实验”——
- 用高温(经济危机):使英国(o)与印度(h)的“殖民键”断裂
- 用催化剂(媒体煽动):加速法国(c)与阿尔及利亚(N)的“独立反应”
欧洲化学天才(16岁)脸色惨白:“这……这是化学还是政治颠覆学?!”
爱德华礼貌鞠躬:“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
欧洲队决定用“传统学术”翻盘——
- 物理:推导牛顿力学三定律
- 化学:演示门捷列夫周期律
但美国队突然申请“加赛”——
理查德打开手提箱,取出修斯航空刚研发的“原子模型模拟器”(实际是雷达技术雏形),投影出电子云轨道:“这就是未来——谁掌握电子,谁掌握世界。”
爱德华则播放杜邦实验室的“分子电影”(电子显微镜拍摄),慢放硫酸腐蚀黄金的过程:“就像美元腐蚀英镑……这是科学,先生们。”
法国代表团的化学神童突然摔碎试管:“我们学的是科学……他们学的是怎么用科学统治世界!”
德国物理天才抱头蹲下:“他们用宇宙定律证明资本垄断……这根本是魔鬼的数学!”
英国领队(牛津大学院士)颤抖着举起白旗:“申请……终止比赛。”
闭幕式上,理查德和爱德华共同发表演讲:
“宇宙的真理是熵增——一切终将归于混沌。”
“但在这之前——美国会先收购混沌。”
欧洲报纸次日头条:
《“镀金怪物”用原子和美元碾碎欧洲千年学术骄傲》
黑暗科学法则
1. 哈勃常数=利率:宇宙和华尔街同属数学游戏
2. 殖民键断裂:化学反应用于政治颠覆
3. 电子云霸权:谁控制微观,谁控制宏观
历史投影
- 修斯雷达技术:真实历史中修斯曾参与美军早期雷达研发
- 杜邦分子电影:参照其1930年代用电子显微镜研究火药
- 熵增与资本:影射经济学家后来用热力学定律解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