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9月,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秘密听证会
美联储金库的青铜大门前,东部财阀的代表们像一群秃鹫般聚集。洛克菲勒的钢笔尖戳在《委员提名书》上,墨水晕染出“特纳·史密斯”的名字,像一滴血。
“先生们,”他环视四周,“摩根和杜邦想独占特纳?那就把他塞进美联储——让规则代替联姻!”
波士顿财团的亚当斯敲着手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摩根的外孙将来可能继承特纳帝国+摩根银行!杜邦的私生子会垄断军工+石油!”
范德比尔特家主冷笑:“我孙女昨天还问我,为什么不能‘像凯瑟琳姐姐那样为国效力’……”他猛拍桌子,“我们被排挤了!”
梅隆突然撕碎会议议程:“那就让特纳当正式委员!美联储的投票权比100个私生子都值钱!”
洛克菲勒展开《美联储改革草案》:
1. 特纳晋升正式委员(但分管“边缘事务”:农村信贷+印第安保留地银行)
2. 增设“东西部协调副委员”(由摩根和杜邦轮流担任)
3. 所有决议需全票通过(变相剥夺特纳的实权)
“妙啊!”亨廷顿(铁路大亨)鼓掌,“把他架在高位上——就像把狼关进镀金笼子!”
摩根大厦,紧急密谈
老摩根将《草案》砸在杜邦脸上:“你竟敢同意?!安娜还没怀孕呢!”
杜邦擦着鼻血:“清醒点!其他家族已经联手了……不如趁机要个‘军工监管委员’席位!”
摩根突然冷静下来,拨通电话:“凯瑟琳,今晚‘拜访’特纳时……告诉他,摩根银行支持他拒绝提名。”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他说……‘谢谢,但不必’。”
华盛顿,美联储听证会
特纳站在议员面前,西装笔挺得像一把出鞘的刀:
“我接受提名,但条件是——”
1. 废除全票制(改为简单多数)
2. 农村信贷范围扩大(涵盖西部矿业小镇)
3. 印第安银行可投资好莱坞(实际由特纳娱乐控股)
“另外,”他微笑着翻开附录,“我提议设立‘美洲开发基金’……由本人担任主席。”
基金条款第17条:
- 摩根银行负责北美账目
- 杜邦信托监管南美支出
- 其他财阀可竞标“区域分包权”
三天后,《华尔街日报》头版:
《历史性妥协!美联储新增4席位,特纳领衔“美洲开发”》
副标题:“洛克菲勒获石油信贷权,梅隆执掌矿业债券”
小字标注:
- 摩根拿到墨西哥湾洗钱通道
- 杜邦取得军火出口免税权
- 波士顿财团吞下哈佛-拉美学术基金
只有角落里的修斯发现真相——
特纳签字的钢笔,是安娜·杜邦送的……笔芯藏着微型相机,拍下了所有人的签名。
深夜,特纳在美联储金库前对修斯耳语:
“知道为什么我答应吗?”他指向新铸的金砖,“他们以为给了我笼子……其实给了我造钥匙的模具。”
金砖上倒映出他的影子——
那不再是华尔街的狼,而是一头盘踞在美联储徽章上的巨龙。
《欧洲的恐慌:旧大陆的贵族们,终于看清了“新世界”的獠牙》
1934年9月,伦敦,白金汉宫秘密会议
英国首相麦克唐纳手中的雪茄已经熄灭,烟灰缸里堆满了《纽约时报》的碎片——头版头条赫然是《特纳“古巴模式”震惊全球:美国新殖民主义诞生》。
“先生们,”他的声音沙哑,“我们还在用总督和军舰统治印度,而那个美国暴发户……用电影和贷款就征服了古巴!”
法国总理达拉第猛地站起,红酒泼洒在殖民地图上:“摩根这老狐狸!他早知道特纳是这种人,却骗我们说他只是个‘会赚钱的乡巴佬’!”
《泰晤士报》主编颤抖着读出一段特纳的演讲:
“军事占领是19世纪的古董,20世纪属于好莱坞、美联储和‘自愿’贷款。”
配图对比:
- 英国在印度:军队镇压罢工,甘地绝食抗议
- 美国在古巴:赌场分红给工会领袖,巴蒂斯塔被《时代》杂志评为“改革家”
德国代表突然冷笑:“知道最可怕的是什么吗?古巴人现在觉得是美国‘解放’了他们!”
罗斯柴尔德家族掌门人摔碎茶杯:“三个月前,特纳想买我们在南非的金矿……我居然嘲笑他‘不懂殖民’!”
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三世(刚镇压完刚果起义)脸色惨白:“我的官员还在用鞭子抽黑人收橡胶,而特纳让墨西哥人自愿种甘蔗——就因他答应给他们的孩子美国绿卡!”
西班牙代表捂住心口:“我们失去古巴40年了……现在才明白怎么丢的!”
一封加密电报发往纽约:
“摩根勋爵:女王陛下要求您解释,为何隐瞒特纳的真实威胁?——白金汉宫”
摩根在书房气得发抖:“我他妈也是受害者!”他指着墙上被特纳逼签的《美联储妥协协议》,“这混蛋连我都算计!”
老管家低声问:“要回复吗?”
摩根抓起威士忌瓶砸向维多利亚女王肖像:“告诉他们——想活命就自己去找特纳跪着谈!”
伦敦紧急方案:
1. 文化反击:bbc开播《大英帝国荣光》系列(把印度饥荒剪成“丰收庆典”)
2. 金融防御:英格兰银行禁止美国的美元进入其殖民地
3. 人才赎买:牛津设立“反特纳奖学金”,专招拉美精英
巴黎阴招:
- 派妓女接近特纳(军情六处发现她们全被策反,成了西部赌场领班)
- 在阿尔及利亚试行“古巴模式”(法国总督因“贪污”被自己养的民兵吊死)
拉斯维加斯,特纳私人影院
荧幕上正播放欧洲殖民地的暴乱新闻,特纳对修斯笑道:“看,他们连鞭子都挥不动了。”
电话响起,罗斯福的声音传来:“欧洲大使馆刚发照会,要求你‘自我约束’。”
特纳啃着苹果:“总统先生,要我去趟伦敦吗?……带两架b-10轰炸机当伴手礼?”
罗斯福大笑:“别急,让他们再恐慌半年——等英镑崩盘,我们会收到更好的报价。”
1934年,欧洲各殖民地总督收到古怪礼物——
一箱好莱坞电影胶片,标签写着:
《学习资料:如何优雅地统治》
胶片盒里塞着纸条:
“要么自己放给土着看,等他们造反时……我们会来‘救’你。——t.S.”
1934年9月,纽约特纳庄园,世界风云的暗流
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的镀金信件静静躺在特纳的橡木书桌上,火漆印上的狮子纹章在烛光下闪烁。英国特使查尔斯勋爵抿着红茶,余光扫视着书房——墙上挂着特纳与罗斯福的合影,书柜里摆着中共瑞金苏维埃政府赠送的工农兵雕像(1934年访问纪念),而窗外的草坪上,两名日本商人正“偶然”与摩根的代表擦肩而过。
“国王陛下非常欣赏您的美洲战略,”查尔斯微笑,“伦敦金融城愿为您预留英格兰银行顾问席位。”
特纳轻轻合上信件,黄金火漆碎裂成渣:“请转告陛下——我的舞台暂时只在西半球。”
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新京(长春)
裕仁天皇的诏书被装裱在特制防弹玻璃中,参谋本部军官们狂热地诵读:
“满洲乃帝国生命线,皇民教育须深入骨髓——三十年后,此地当比东京更‘日本’!”
- 学校:日语必修,中国历史课改为“东亚共荣史”
- 媒体:《满洲日报》头版每日刊登“天皇赐粥”照片
- 宗教:强制参拜靖国神社,家家悬挂日章旗
土肥原贤二在密报中写道:
“美国财阀沉迷美洲,此乃帝国千载良机——待中国臣服,太平洋将是日本内海!”
伦敦,唐宁街10号秘密会议
财政大臣拍内维尔?张伯伦着桌子:“必须把特纳拉进英镑集团!他在南美的白银储备能拯救大英帝国!”
军情六处负责人冷笑:“不如‘泄露’给日本人——特纳在菲律宾的军港扩建计划?”
首相麦克唐纳叹息:“陛下,我们是在和魔鬼讨价还价……”
乔治五世咳嗽着划亮火柴,烧掉了特纳的回信:“那就等吧……等他在美洲吃撑了,自然会来求我们的非洲殖民地。”
纽约,深夜书房
特纳用红蓝铅笔在地图上划线:
- 红线(绝对控制):北起阿拉斯加,南至火地岛
- 蓝线(有限渗透):西欧金融、东南亚橡胶、中东石油
- 黑线(绝不触碰):中国东北(日本)、印度(英国)、北非(法国)
“修斯,”他叫住正要离开的飞机大王,“告诉日本三井的人——我卖给他们废钢的价格可以再降30%……只要他们继续在东北发疯。”
修斯挑眉:“这不养虎为患?”
特纳转动地球仪,日本列岛沉入阴影:“让老虎去咬苏联的腿……我们只需卖止血带。”
当夜,特纳做了三件事:
1. 致电罗斯福:支持《中立法案》修订(禁止军火输往东亚)
2. 密令修斯:在菲律宾扩建的军港“意外”停工
3. 回复英国国王:馈赠一尊自由女神像微缩铜雕(底座刻着“大西洋足够宽广”)
管家问是否接见日本商人,特纳指了指垃圾桶:
“把他们送的武士刀熔了……给爱德华做生日徽章。”
帝国博弈的潜规则
1. 废钢战略:用工业原料喂养日本,让它消耗苏联
2. 自由女神赠礼:用象征性姿态安抚英国,延缓冲突
3. 瑞金雕像象征:早期对中共的考察,实为情报铺垫
历史投影
- 日本皇民教育:真实历史中台湾、朝鲜亦遭同类改造
- 英国英镑集团:1930年代英国确实试图拉拢美国稳定汇率
- 特纳废钢交易:参照二战前美国对日钢铁出口激增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