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带来的轻微晕眩感尚未完全消退,浓郁得化不开的陈旧纸张与墨香混合着某种难以言喻的、仿佛沉淀了无数时光的智慧气息,便强势地侵占了虞千秋的感官。
她睁开眼,即便是以她魔尊历经千载的见闻,此刻眼底也不由得掠过一丝极淡的惊异。
眼前并非预想中的狭小书室,而是一个宏伟到超乎想象的巨大空间。穹顶高悬,仿佛没有尽头,没入一片朦胧的、由缓慢流淌的发光文字构成的“天空”之中。那些文字如同星河,闪烁着银白、淡金或幽蓝的光芒,无声地蜿蜒、重组,似在阐述着某种永恒的真理。目光所及,是一排排顶天立地的巨大书架,它们由某种暗色的木材或石材构成,上面镌刻着繁复而陌生的花纹,一直向前、向上、向左右延伸,直至视野的极限,构成了一座寂静无声的、书籍的森林迷宫。
空间的广阔带来了奇特的压抑感,这里的“安静”并非死寂,而是一种沉甸甸的、仿佛被无数双由知识构成的眼睛凝视着的静谧。空气似乎都比外面粘稠,每一次呼吸,都像在吞吐着无形的信息流。
谢临川就站在她身侧半步的位置,几乎在传送完成的瞬间,他锐利的目光已如同雷达般扫过四周,身体微微紧绷,处于一种本能的戒备状态。他同样被这“无限图书馆”的规模所震慑,但末世求生的经历让他更快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潜在的危险上。“空间结构……很奇特,稳定,但充满了难以理解的折叠和延展。”他低声说,声音在这绝对安静的环境里,也下意识地压到了极低,如同耳语。
虞千秋微微颔首,她尝试将神识向外延伸,如同在苍梧大陆时探索未知地域一般。然而,神识刚刚离体不到十丈,便撞上了一层无形无质、却又坚韧无比的壁垒。那壁垒并非能量护罩,更像是由无数细密、复杂的“信息”和“概念”交织而成,她的神识触及的瞬间,仿佛有海量的、杂乱无章的碎片知识试图顺着神识反向涌入她的识海,带着一种冰冷的、非人的意志。
她立刻切断了神识联系,眉头微蹙。“神识受阻,此地有‘知识壁垒’。”她对谢临川传音道,借助了那枚得自第一个副本的玉符之力,声音直接在他心念中响起,“规则之力凝实如墙,非同小可。”
谢临川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同样以传音回应:“看来,‘概念可杀人’并非虚言。小心那些文字。”他抬了抬下巴,指向空中缓缓流淌过的一条由金色箴焰组成的光带。
就在这时,两人手腕同时传来轻微的束缚感。低头看去,一个样式古朴的皮质手环不知何时套在了他们的手腕上,触感温润。手环表面,正浮现出淡淡的荧光文字:
【借书证】
姓名:虞千秋
编号:Reader-734
积分:100
【借书证】
姓名:谢临川
编号:Reader-735
积分:100
“借书证?积分?”谢临川眼神微动,迅速理解了这似乎是这个副本内的“身份凭证”和“货币”。
虞千秋的注意力却被不远处吸引了。在这仿佛没有中心的大厅中,唯独他们降临的这片区域,矗立着一座异常显眼的物体——一面高约三丈、宽一丈的厚重青铜碑。碑身斑驳,带着岁月的铜绿,上面刻满了清晰的、用一种通用语写就的文字,散发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气息。
两人对视一眼,默契地走向青铜碑。越是靠近,越能感受到那青铜碑散发出的古老与肃穆。
碑文顶端,是几个遒劲的大字——《基础借阅守则》。
下方,规则逐条列明:
一、保持安静。图书馆内禁止任何形式的喧哗、吵闹及制造过量噪音。
二、凭有效“借书证”进行借阅。借书证绑定身份,遗失不补。
三、每次借阅,限取一本。
四、务必在书籍标注的“最晚归还时间”前,将书籍归还至任意“还书口”。
五、请爱护书籍,不可涂画、折叠、撕毁或以任何形式损坏。
六、阅读请在指定“阅读区”进行,勿在书架间长时间停留阅览。
七、谨记,知识渴望被阅读,但也渴望……同化读者。请量力而行。
规则简洁,却带着一种冰冷的、不容置疑的铁律感。尤其是最后一条,那意味深长的省略号,仿佛隐藏着无尽的凶险。
“安静、凭证、限借、按时归还、爱护、指定区域……”谢临川快速提炼着关键词,眼神锐利,“每条规则背后,可能都对应着一种‘违规’的惩罚机制。那个‘同化读者’……”他没有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
虞千秋的目光则落在那些在空中漂浮流转的文字上,带着纯粹学术性的探究。就在这时,一条闪烁着银色光辉的箴言——“沉默是金,言语是银”——如同游鱼般慢悠悠地飘到她面前。她下意识地伸出手,想去触碰一下,感受其构成。
那箴言仿佛有生命般,在她指尖即将碰触的瞬间,灵活地一扭,便从她指缝间溜走,继续它的流淌轨迹。
虞千秋微微一怔,随即唇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带着兴味的弧度:“有趣。”这些并非简单的光影效果,而是某种更具活性的东西,是“概念”的具象化体现。
谢临川看着她这近乎“顽皮”的举动,有些无奈,但更多是警惕。在这个地方,任何看似无害的存在,都可能蕴含着致命的杀机。
就在虞千秋还想尝试用其他方法捕捉那条箴言时,一个冰冷、僵硬、毫无情绪起伏的声音,如同寒冬里的铁块,突兀地在他们身后响起:
“新来的借阅者,请遵守规则。”
两人心中同时一凛,霍然转身。
不知何时,一个穿着灰扑扑复古长袍、身形瘦高、面容如同石膏像般僵硬苍白的人,悄无声息地站在了他们身后。他(或者它)的眼睛是两颗毫无光泽的黑色玻璃珠,空洞地映照着虞千秋和谢临川的身影,手中捧着一本厚厚的、封皮模糊的书籍。他周身没有任何活人的气息,更像是一个按照既定程序行动的傀儡。
——图书管理员。
虞千秋和谢临川瞬间明白了他的身份。他出现的毫无征兆,甚至连谢临川对空间的感知和虞千秋那被压制后残存的神识预警,都未能提前察觉。
管理员那空洞的眼睛扫过他们手腕上的借书证手环,确认了他们的“合法性”,然后再次用那平板无波的声音重复道:“违者,将接受‘知识净化’。”
“知识净化”,听起来似乎比直接的“抹杀”更令人不寒而栗。那意味着对个体认知、甚至存在本质的某种扭曲或清除。
谢临川微微点头,表示明白。在这种敌友莫辨、规则不明的情况下,保持沉默和观察是最佳选择。
管理员似乎完成了“提醒”职责,不再理会他们,僵硬地转过身,如同一个设定好路径的幽灵,向着书架深处飘然而去,脚步落地无声。
直到那灰色的身影彻底消失在书架的阴影中,两人才稍稍放松了紧绷的神经。
“规则是这里唯一的秩序。”谢临川传音总结道,语气沉重,“那个管理员,感觉不到生命迹象,更像是规则本身的执行工具。”
虞千秋表示同意,她环视这片寂静而浩瀚的书海:“十日生存,或寻找《永恒之章》。前者看似简单,但在此地,平静之下恐暗流汹涌。后者……”她想起预读资料中的“知识诅咒”与“活化概念”,以及守则第七条,“必然危机四伏。”
她的话音刚落,远处——似乎是隔着无数书架的另一片区域,突然传来“砰”的一声书本掉落的巨响,在这绝对的寂静中,显得格外刺耳惊心!
紧接着,是一声短促而充满惊骇的叫声,虽然迅速被掐断,但足以证明那里发生了变故。
“开始了。”谢临川眼神一凝。
违反规则者,已然出现。
而几乎同时,那本该离开的管理员,又如同鬼魅般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他们身侧不远处,将他手中那本厚厚的书籍翻开一页,递到两人面前。那翻开的书页并非纸张,而是一张泛着微光的羊皮纸虚影,上面写着:
【隐藏区域开放申请】
途径一:消耗积分(根据区域不同,所需积分不等)。
途径二:完成特定“知识挑战”。
(提示:隐藏区域可能藏有关于图书馆本质及特殊藏品的线索。)
管理员空洞的黑眼珠对着他们,冰冷的声音再次响起:“申请,或离开。”
是冒着未知的风险探索可能藏有《永恒之章》线索的隐藏区域,还是先遵循基础规则,在看似相对安全的外围区域生存?
第一个选择,摆在了虞千秋和谢临川的面前。远处的骚动似乎已经平息,但那短暂的声响所预示的残酷,却如同阴云,笼罩在这片无尽的书架回廊之上。知识的重量,在此刻,已初现其狰狞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