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书回到府邸,径直走向书房。他坐在书桌前,看着铺开的改革实施计划,眉头紧锁。改革虽已启动,但前方困难重重,地方官员能否配合,资源能否合理调配,都是未知。“当务之急,是与亲信商讨出应对之策。”洪书喃喃自语,眼神中透着坚定,静待亲信到来。
不多时,亲信匆匆踏入书房,抱拳行礼。洪书抬手示意其坐下,指着桌上的计划说道:“改革已正式开始,可这推行之路,必定荆棘满布。你我需尽早谋划,确保诸事顺遂。”亲信点头,目光落在计划上,说道:“大人,地方官员乃是改革推行的关键,他们的执行力度,直接关乎改革成败。”洪书微微皱眉,沉思片刻道:“正是此理,我打算亲自前往基层,了解改革实施的具体情况,唯有掌握一手信息,方能有的放矢。”
第二日清晨,天色尚暗,洪书便带着亲信踏上行程。马蹄声碎,他们穿梭在晨雾弥漫的官道上,路边的树木在雾气中影影绰绰,仿若沉默的卫士。随着旭日缓缓升起,金色的阳光逐渐穿透雾气,洒在大地上。洪书一行抵达了第一个改革推行地点——青岩县。
踏入青岩县,洪书便感受到一股忙碌的气息。街道上,百姓们来来往往,却又透着几分小心翼翼。洪书走进县衙,县令赶忙迎出,神色略显紧张。洪书开门见山地询问改革措施的执行情况,县令苦着脸说道:“大人,这改革方案诸多条款,实在晦涩难懂,下官虽有心执行,却常觉力不从心。”洪书心中一沉,意识到这可能并非个例。
离开县衙,洪书深入街巷,与百姓交谈。一位卖菜的老者摇头叹息:“这新政策说要调整税收,可具体咋调,咱也不清楚,心里头没底啊。”洪书听在耳中,忧在心头。他又走访了几家商铺,店主们也纷纷表示对改革带来的变化感到迷茫。
随后几日,洪书马不停蹄地赶往其他几个县。所到之处,情况大同小异,地方官员对改革方案理解不到位,导致改革措施执行不力。有的地方,政策在传达过程中变了味;有的地方,官员因怕担责,对改革敷衍了事。洪书看着这些混乱的局面,心急如焚。
回到府邸,洪书顾不上疲惫,立刻着手组织培训。他广发公文,召集各地官员前来。数日后,官员们陆续抵达,齐聚在府邸的大厅中。洪书站在众人面前,神色严肃:“诸位,改革乃国家大计,关乎万民福祉。如今你们对改革方案理解不足,执行不力,如何能让改革惠及百姓?”官员们纷纷低头,面露羞愧。
培训正式开始,洪书亲自讲解改革方案的各项条款,从背景意义到具体实施步骤,深入浅出,详细透彻。他还列举了诸多实际案例,让官员们更直观地理解改革的必要性和预期效果。亲信则在一旁协助,分发资料,解答疑问。
培训过程中,洪书注意到一位年轻官员,听得格外认真,不时低头记录。休息时,洪书走到他身边,询问感受。年轻官员恭敬地回答:“大人,此前对改革方案一知半解,今日听大人讲解,如拨云见日,方知责任重大。”洪书点头,鼓励道:“改革之路虽艰,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必能成功。”
然而,并非所有官员都如此积极。有几位年长的官员,在培训中满脸不耐烦,私下里还小声抱怨。洪书看在眼里,却并未当场发作。他深知,改变这些人的观念,并非一蹴而就。
经过数日的培训,大部分官员对改革方案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洪书组织了一场考核,检验培训成果。看着官员们认真答题的模样,洪书心中稍感宽慰。考核结束,洪书对成绩优秀的官员予以表扬,对仍有不足的官员,再次耐心指导。
培训结束,官员们各自返回地方。洪书站在府邸门口,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此次培训能让改革顺利推行,莫要辜负了这一番心血。”
洪书虽已采取措施应对官员执行不力的问题,但改革之路依旧漫长,地方官员能否将所学运用到实际执行中,改革能否真正走上正轨,一切仍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