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生道场内,檀香的气息也无法驱散从时空深处带来的焦灼感。
“那个存在……它在利用我们。”苏晓抱着双臂,声音微颤,“我们每治愈一个‘伤痕’,时间闭环的能量流转就更顺畅一分。”
安墨投射出新的能量流向图,所有光丝如同被梳理过一般,更加精准地汇向终点:“效率提升了47%。我们不是在阻止仪式,而是在帮它提纯燃料。”
千夜擦拭着木刀,眼神锐利:“但若不治愈那些伤痕,‘阈界’同样能吸收负面能量。这是个两难之局。”
陈默凝视着下一个坐标——1945年8月6日,广岛。守夜人协议正在模拟各种可能性,无数条时间分支在意识中展开又湮灭。
“也许关键不在于是否治愈,”他缓缓抬头,“而在于用什么来治愈。”
他调出本能寺节点的后续数据。明智光秀转化后的能量,是一种“阈界”无法吸收的复杂结晶。它沉重、悲悯,承载着对历史的反思。
“我们需要找到一种‘阈界’无法消化的情感。”伊莎贝拉若有所悟,“就像某些毒素,对捕食者而言是致命的。”
张弛挠头:“啥情感这么厉害?连外星程序都受不了?”
“不是受不了,”安墨分析着数据,“是无法解析。过于复杂的人类情感会阻塞它们的处理系统。本能寺的成功在于,我们注入的不是单纯的‘善’,而是善恶交织的‘真实’。”
第二次时空投射开始了。穿过时间漩涡的感觉更加令人不适,仿佛整个存在都在被历史的重量挤压。
广岛,1945年8月6日,上午8点15分。
他们出现在一座平静的城市上空。晨光中的广岛,市民们正开始一天的生活。学生走在去学校的路上,主妇在集市采购,一切都安宁得令人心碎。
苏晓突然指向一个方向:“那里……未来的‘声音’……太强烈了……”
她指的是天空中一个看不见的点,但在守夜人协议的感知中,那里正聚集着毁灭性的能量。
陈默立刻做出决定:“分散行动!在爆炸发生前,尽可能多地接触这座城市!”
千夜化作剑光掠向学校和医院;伊莎贝拉沉入大地,感受城市的地脉记忆;张弛冲向人群密集的集市;安墨开始记录这座城市最后的日常数据;苏晓则全力感知着每一个鲜活生命的情感波动。
陈默降落在一条商业街上。他走过钟表店、理发馆、书店,将手掌贴在不同的物体表面。通过守夜人协议,他像海绵一样吸收着这座城市最后的“日常”——母亲为孩子整理衣领的温柔,店主擦拭柜台的专注,学生讨论功课的认真……
这些平凡的情感,在即将到来的灾难映衬下,显得格外珍贵。
倒计时一分钟。
团队成员重新汇合。每个人都将收集到的“日常”情感注入陈默的守夜人协议。这些看似普通的情感碎片,在协议中汇聚成一股庞大而温暖的力量。
倒计时十秒。
陈默将这股力量与山之心碎片连接,再通过千夜的心剑之术,塑造成一个无形的护盾,覆盖在广岛市中心上空。
这不是要阻止历史,而是在灾难发生的瞬间,为这座城市注入一道“记忆的疫苗”。
炫目的白光。
冲击波。
地狱般的火焰。
在原子弹爆炸的毁灭性能量中,陈默引导着那股“日常”之力,如同在暴风雨中点燃一盏微弱的灯。它无法改变破坏,却能让那些瞬间消逝的生命,留下不同于纯粹痛苦的印记。
一个母亲在气化前,脑海中闪过的是孩子微笑的脸庞,而不是恐惧;
一个学生在消失的瞬间,记住的是未读完的故事结局,而不是绝望;
一位老人在化为灰烬时,带着的是对故乡樱花的回忆,而不是仇恨。
这些细微的差异,如同在纯粹的黑暗中加入了一滴其他颜色。
当爆炸的余波散去,团队成员漂浮在废墟上空。焦土之上,升腾而起的不再是纯粹的痛苦与怨恨,而是一种更加复杂的情感混合物——有悲伤,有愤怒,但同时也有一丝对平凡生活的眷恋,对未来的微弱希望。
“阈界”的触须如期而至,试图吸收这股能量。但当它们接触到这种经过“调味”的情感时,明显出现了紊乱。过于复杂的成分让吸收效率大打折扣。
然而,就在他们以为成功时,广岛的焦土上突然浮现出无数黑色的人形轮廓。这些是“阈界”预先埋设的“情感过滤器”,正在强行提纯能量。
更糟糕的是,那个暗影存在再次出现。这一次,它直接展开了攻击——不是针对团队,而是针对历史本身。
它伸出触须,试图抹去陈默他们刚刚注入的“日常”记忆,要将广岛的伤痕还原成纯粹的痛苦。
千夜率先迎上,心剑斩向触须:“休想得逞!”
一场在历史废墟上的攻防战就此展开。团队要保护他们注入的“疫苗”,而暗影存在则要清除这些“杂质”。
就在僵持不下时,陈默注意到了废墟中一个特别的存在——一个被烧焦的怀表,指针永远停在8点15分。
守夜人协议突然传来强烈的共鸣。这个怀表,竟然与他的怀表产生了跨越时空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