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箱机要档案顺利运抵福州,并按照聂曦精心拟定的方案,在看似严密的程序下,由王弼等人接手,暂存于选定的仓库。初步反馈的消息是,一切平静,似乎波澜不惊。但聂曦和吴石都清楚,这平静的水面下,必然潜藏着汹涌的暗流。毛人凤绝不可能坐视如此重要的资产脱离他的掌控。
果然,反击比预想中来得更快,也更刁钻。
这天上午,一份标着“绝密·特急”的文件夹,由徐处长亲自送到了吴石的办公桌上。与以往不同,徐处长脸上没有丝毫虚伪的笑意,只有公事公办的冷峻,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倨傲。
“吴参谋长,”徐处长将文件夹放下,语气平淡却透着压力,“奉毛局长手谕,鉴于当前局势及确保核心机密绝对安全之需要,保密局决定对暂存福州的机要档案,启动定期抽样核查机制。这是初步方案,请参谋长过目,并予以配合。”
吴石眉头微蹙,接过文件夹,没有立刻打开:“抽样核查?徐处长,档案存放福州,是经过最高层批准的,安保措施也已完备。保密局此举,是何用意?”
徐处长皮笑肉不笑地答道:“参谋长误会了。并非不信任贵部的安保,实是职责所在,非常时期行非常之法。毛局长担心,档案长途转运,环节众多,难保万无一失。抽样核查,既是为了确保档案完好无损,也是防患于未然,杜绝任何潜在风险。这也是为了党国利益着想。” 话说得冠冕堂皇,将不信任包装成负责任。
吴石沉着脸,翻开方案。聂侍立一旁,心中警铃大作。方案规定,由保密局福州站派出“专家小组”,每月两次,在不预先通知的情况下,赴档案库存点,随机抽取一定箱数的档案,进行开封检查,核对内容清单,查验有无篡改、缺失或异常。
这一招极其毒辣!一旦开封检查,谁能保证保密局的人不会暗中做手脚,栽赃陷害?或者,他们会不会借检查之名,偷偷拍摄、复制核心情报?更可怕的是,这种不定期的、随机的核查,就像悬在头顶的利剑,让负责看守的王弼等人时刻处于高压之下,极易露出破绽。这不仅是监督,更是赤裸裸的威慑和挑衅!
“方案我看过了。”吴石合上文件夹,目光锐利地看向徐处长,“徐处长,档案安全,责任重大,谨慎些是应该的。不过,抽样开箱,非同小可。档案封装皆有严格程序,频繁开启,恐有损毁之虞,亦增加不必要的风险。再者,核查人员若频繁出入,本身也会引人注目,反不利于保密。是否可考虑以外部检查、封条核对为主?”
吴石试图做最后的努力,争取回旋余地。
徐处长却寸步不让:“参谋长的顾虑,兄弟理解。但毛局长强调,唯有开箱验看,方能真正放心。至于风险,我局专家自有分寸,绝不会损坏档案。此事已获上峰原则同意,还望参谋长以大局为重,配合执行。” 他抬出了“上峰”和“大局”,几乎堵死了所有拒绝的借口。
办公室内的空气瞬间凝固。吴石面色阴沉,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聂曦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毛人凤这是阳谋,利用职权,强行将手伸进了福州,要在档案问题上钉入一颗钉子。
沉默良久,吴石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气:“既然毛局长和上峰已有决断,我部自当配合。不过,核查过程,必须严格遵循程序:一,每次核查,需有我方指定人员(王弼)全程在场监督;二,核查内容及结果,需有双方共同签字确认的记录;三,若发现任何异常,需立即双方最高层级协商处理,不得单方面行动。这是底线。”
徐处长眼中闪过一丝得色,但很快掩饰过去:“这是自然,程序公正,方能服众。就按参谋长说的办。相关细则,我会尽快与贵部沟通确认。” 他微微躬身,“告辞。”
徐处长离开后,办公室里一片死寂。
“老师……”聂曦担忧地开口。
吴石抬手制止了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背影挺拔却透着一股悲凉。“看到了吗?敬之,这就是毛人凤。他从不轻易认输。正面受阻,便侧面迂回;明的不行,便来暗的。这抽样核查,就是套在我们脖子上的绞索,会越收越紧。”
“我们必须想办法应对。”聂曦沉声道,“王弼那边,要立刻密电,叮嘱他务必沉着应对,核查时寸步不离,详细记录对方一举一动。同时,要加快‘备用方案’的准备。”
吴石转过身,眼中寒光一闪:“不错。毛人凤想用核查来逼我们出错,我们偏不能让他如愿。通知王弼,外松内紧,一切如常。但要暗中排查仓库内部及周边,确保没有其他监控漏洞。另外,”他压低了声音,“与‘夜枭’的联络,要加快!必须让组织上知道这个新情况,早做准备。”
“是!学生明白!”聂曦凛然应命。他知道,最严峻的考验即将到来。毛人凤的反击,将战场从高层博弈,直接延伸到了福州仓库那小小的空间里。接下来的每一次“抽样核查”,都将是一次生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