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培元”的策略,如同在坚冰下悄然涌动的暗流,虽不见波澜,却为漫长的潜伏注入了更深沉的耐力与希望。老师吴石凭借其地位与手腕,在不露声色中编织着一张以专业能力、务实作风和个人关怀为纽带的人际网络,虽不涉及核心机密,却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善着我们的微观生存环境,积累着潜在的应变资本。然而,潜伏工作的残酷在于,内部的任何积极经营,都无法完全抵消外部环境的急剧恶化。当整个天空都开始压向海面时,再坚固的船只,也难免感受到那令人窒息的压迫。
时间步入一九五零年三月中下旬。台湾岛上空的空气,骤然变得凝重而肃杀。
首先是在一个周一的清晨,参谋本部大楼内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紧张气氛。晨会开始前,几名保密局的特工面色冷峻地出现在大楼入口,加强了证件查验,对进入人员的随身物品进行了比以往更严格的检查。虽然并未针对特定人物,但这种突如其来的升级戒备,无疑向所有人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有大事发生,或即将发生。
果然,在随后的例行会议上,参谋总长周至柔面色凝重地宣读了一份由“总统府”直接签发的《戒严期间特别管制条例》补充规定。条例进一步收紧了新闻、出版、集会、通信等各方面的自由,扩大了保密局及警备司令部的权限,并特别强调了对“匪谍”活动的清剿力度,要求各部门加强内部自查,鼓励检举,对任何“可疑言行”须立即上报。
“非常时期,需用重典!”周至柔语气严厉,“望诸位同仁深体时艰,恪尽职守,严守纪律,勿谓言之不预也!”
会场一片死寂,军官们面面相觑,眼神中充满了不安。这份命令,意味着本就严酷的白色恐怖,将进一步升级。
紧接着,各种不祥的征兆接踵而至。台北街头,军警巡逻的频次和规模明显增加,重要路口设置了临时检查站,对行人和车辆进行随机盘查。报纸和广播中,关于“破获共党潜伏组织”、“抓获匪谍要犯”的报道陡然增多,言辞激烈,充满了肃杀之气。一些平时较为活跃的民间社团和报刊杂志,突然悄无声息地消失了。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感,笼罩了整个岛屿。
这些变化,自然第一时间被我和老师敏锐地捕捉到。我们心知肚明,这绝非空穴来风。结合之前王碧奎老师听来的关于保密局正在侦办“共党大头目”案的消息,以及蔡孝乾(老郑)那令人不安的“浮夸”表现,几乎可以断定:台湾的地下党组织,正面临着一场空前猛烈的风暴袭击!谷正文和毛人凤,显然已经掌握了重要线索,开始了收网行动。
“风雨来了。”当晚,书房内,老师望着窗外被探照灯不时划破的夜空,声音低沉得仿佛能拧出水来。他的脸上笼罩着一层厚重的阴云。
“老师,看这阵势,蔡孝乾那边……恐怕凶多吉少。”我(聂曦)忧心忡忡地说。全岛范围的戒严升级,保密局的倾巢出动,都指向一场大规模、毁灭性的清剿。
“嗯。”老师沉重地点了点头,“如此大动干戈,必然是有了重大突破。老郑若已落网,以他的心性,后果不堪设想。我们现在必须做最坏的打算。”
最坏的打算,意味着整个在台地下党系统可能遭受毁灭性打击,也意味着我们通过蔡孝乾系统知晓“密使一号”存在的风险急剧升高。虽然我们早已单方面切断了与蔡孝乾的一切联系,并清除了所有可能关联的痕迹,但谁也无法保证,在保密局的酷刑和利诱下,蔡孝乾会吐出多少东西,又会牵连出多少潜在的线索。我们如同站在即将崩塌的悬崖边缘,能听到脚下岩石碎裂的声响。
在这种极度险恶的形势下,王碧奎老师再次展现了她的沉着与智慧。她无需我们多言,便已从外界的变化和丈夫凝重的神色中,感知到了巨大的危险。
从第二天起,她果断采取了应对措施:
极致简化外出:除了购买必要的生活物资(且选择人流量最少的时间段),她几乎停止了所有非必要的外出,连以往偶尔的邻里串门和军官太太间的茶叙也一律婉拒。
严格管控信息流入:她仔细筛查送来的报纸,将有敏感报道的版面直接处理掉,避免让孩子们看到。家中的收音机也只在固定时间收听一些音乐或戏曲节目,避开新闻时段。
强化家庭内部管理:她对家中的保姆和勤务兵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规定他们不得随意与外人谈论寓所内的情况,不得带陌生人回家,并更加留意周边出现的陌生面孔。
安抚子女情绪:她以“外面最近比较乱,治安不好”为由,温柔但坚定地告诉小薇和小兰要乖乖待在家里,并想方设法在室内安排一些识字、画画、做手工等安静的活动,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努力在狭小的空间内维持着一种看似寻常的平静。
寓所内,因此显得格外安静,甚至有些沉闷。往日偶尔传来的孩子的嬉笑声减少了,连走路和说话的声音都下意识地放轻了。窗户总是紧闭着,厚重的窗帘时常拉上一半,将外界的纷扰与危险隔绝开来。那种无形的、巨大的压力,仿佛实体一般弥漫在空气中,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老师下班回家后,也变得更加沉默。他常常独自在书房呆坐良久,眉头紧锁,显然在承受着外人难以想象的压力。我和他之间的交谈,也更多地依赖于眼神和简短的、加密过的暗语。
我们知道,这是一场真正的暴风雨的前奏。敌人正在疯狂地搜捕、破坏,试图将一切隐藏在黑暗中的力量连根拔起。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像风暴中的海燕,将身体紧紧贴附在礁石的缝隙里,收敛起所有的声息,以最坚韧的耐力,去迎接那即将到来的、最猛烈的冲击。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在这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坚守,就是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