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我若留在宫中,也不过是罪臣之女,对公主又能有什么好处?”
沈眉庄:“不论如何,你都是她亲娘,这后宫你放心将公主托付于谁?”
“本宫膝下有四个孩子,如今三个和公主一样大,自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敬妃膝下有温宜公主,剩下的人,你敢把公主交给谁?又能交给谁?”
甄嬛想了想:“是啊,连个真心可托付之人都没有。”
沈眉庄:“你我之间从无龃龉,看在你我年幼相识的份上,我才劝你,后妃如何能够离宫?一旦离宫便是被废。”
“可你甄家还等着你的照拂,公主还等着你替她谋划,你自己好好想一想吧。”
甄嬛虽是一时之语,但心中也是那样想的,如今也是陷入了沉思。
沈眉庄回了承乾宫,就瞧见皇上在里面逗孩子。
沈眉庄:“皇上。
雍正:“回来了?”
沈眉庄:“是,臣妾也是不忍心,莞贵人也是一时想差了,臣妾已经劝过她了。”
雍正:“她想离开。”
沈眉庄:“有皇上,有公主,莞贵人又能去哪?而且,不论何时,这后宫的妃嫔也没有皇上还在,就离宫的先例啊。”
雍正:“也罢,若她能看清,朕也不会因为甄家迁怒于她,也会复她莞嫔的位份,让她能好生照顾公主。”
沈眉庄:“莞贵人一定会想通的,皇上不必担心。”
甄嬛最开始还没有改变想法,但淳嫔带给她消息,甄远道的鼠疫就是安陵容所为。
而且胧月公主虽然算不得早产,但也因为生产艰难的缘故,身体不太好。
甄嬛不得不改变主意,她必须为了父母孩子,立起来。
淳嫔的母家就在宁古塔,所以更加了解情况,若是没有她的照拂,只怕她母亲和妹妹也不会有好日子。
甄嬛到底是没再提过离宫之事,胧月公主的满月办的比较小,也是怕孩子压不住福气。
雍正也彻底解开了她的禁足,她也恢复了嫔妃的生活,去给皇后请安,然后就在碎玉轩照顾公主。
即便她位份不够,皇上还是特意许她自己照顾公主,只是一时之间不愿意见她。
等过了年,弘昭年纪到了去尚书房的时候了,雍正已经做好了安排。
弘时养在宫里,但实在是蠢笨;弘历虽然已经回了宫,但人也已经废了;弘昼身体不算康健,平日里被裕妃惯的上窜下跳。
只有弘昭,虽然年纪尚小,但聪慧非常,虽然还没入尚书房,但三百千已经学的差不多了。
皇上子嗣不多,对弘昭寄予厚望,所以选的哈哈珠子也都是重臣之子。
皇家选师傅也很有讲究,满汉文教习、经学家、传教士、武术安达等。
作为皇子的师傅,基本上日后也要成为皇子的人脉。
原本允礼是打算做弘昭的武师傅,但沈眉庄没同意。
果郡王一向不涉党争,若是公开支持六阿哥,只怕不等弘昭长大,皇上就容不下她们承乾宫了。
允礼:“也罢,我总归会照顾弘昭的。”
沈眉庄:“快了,小孩子长大是很快的。”
允礼:“眉儿,你一定要慎之又慎,皇兄他,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沈眉庄:“我知道,日后还长着呢,你也不要被察觉到。”
允礼:“我不会给你添麻烦的。”
沈眉庄:“这四四方方的天,不知道我还要待多少年?”
允礼:“我知道你受苦了。”
沈眉庄:“听说,太后好几次都有意为你指婚?”
允礼:“我不会成婚的,我只是一个闲散宗亲,不会影响到朝堂什么,皇上和太后不会在意的。”
沈眉庄:“可,你的名声......”
允礼:“我不在意,我心里只有你,容不下旁人。”
沈眉庄:“等到将来,我们也能有机会去看看江南的山水,还有塞外的草原。”
允礼:“一定可以。”
等到弘昭去了尚书房,年世兰也养好了身体,皇上愧疚,但也是这份愧疚,让年世兰稳住了自己的地位。
当初的齐答应,感染了风寒,不过两个月便去世了,因为是急症,也没什么葬礼,就是按照答应的位份下葬。
只怕他也想不到如今的年世兰又重新崛起了,而且没了对年家的忌惮,皇上对年世兰更加容忍了。
年世兰养好身子,就打开了翊坤宫的大门,去了景仁宫请安。
虽然座位靠后了,但她的跋扈却没有,对皇后依旧不恭敬,对其他人也依旧看不上。
对着甄嬛还是冷嘲热讽,这下把所有人的目光全都吸引在了她的身上。
宜修和年世兰结怨已深,根本就不想放过她,不论有谁,年世兰都是她的头号大敌。
毕竟宜修清楚的知道皇上对年世兰是真的有情,所以才更加容不下。
在年世兰面前,甄嬛的那张脸都不足为惧了,毕竟成也纯元,败也纯元。
年世兰自己也知道,面前这些大部分都是她的仇人。
可年世兰如今,有皇上的愧疚,宫外年家还没有倒台,年希尧依旧被皇上重用。
没了年羹尧这个致命的短板,想明白了的她,更是无所顾忌。
即便年羹尧犯罪,但有年家在,她的家世在这后宫,还能排的上号,依旧有骄傲的资本。
而且皇上本就不愿意后宫一方独大,可如今眉庄虽然是贵妃了,但还是一心只有他和孩子,不参与这后宫的争斗。
平日里对皇后也恭敬,他喜欢沈眉庄,看她的性格,也不想难为她。
如今年世兰出来,再加上甄嬛,这后宫也不会任由一方独大,也算是平衡住了。
甄嬛在景仁宫见到年世兰的时候,心中没什么起伏。
她知道,当初争宠,无谓谁对谁错,那个孩子也不是年世兰害的。
更何况,她清楚的知道,自己如今在皇上心里的地位,怕是还不如年世兰。
有些事情想通了,就不会为难自己了,所以甄嬛对上年世兰倒是有些心平气和了。
年世兰同样如此,她明白了,自己真正的仇人,也看清了帝王的薄情,自然对甄嬛没了原来那么厌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