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根基与枝叶
辰星集团顶层办公室的灯光,在dr. david chen那封邮件所带来的微澜之后,重新归于沉静而高效的氛围。林辰回复邮件的敲击声仿佛仍在空气中留有细微的回响,那是对未来广阔天野的一次谨慎试探。而此刻,他的目光却更多地投向了脚下这片已然深耕的土地。
“国际交流需要时间发酵,风险评估和前期接触非一日之功。”林辰放下手机,屏幕上刚结束与苏沐雪关于海外合作初步预案的简短沟通,“在我们把枝叶伸向远方之前,必须确保根基足够扎实,养分能够输送到最末梢。”
他口中的“末梢”,指的是那些如同毛细血管般遍布江城各社区的“辰星便民诊所”。这些诊所在辰星集团接收康泰医院、推行“中西医协作”模式的同时,由他早期亲自教导的几位徒弟主持,悄然建立并运营了近一年。
“师父,您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位于老城区的“辰星清河诊所”内,大徒弟赵伟刚送走一位做艾灸的老太太,一抬头看见推门而入的林辰,脸上立刻露出惊喜又腼腆的笑容。赵伟性子沉稳,甚至有些木讷,但基础极为扎实,尤其一手推拿正骨,深得林辰真传。
“顺路看看你们这边的情况。”林辰目光扫过干净整洁的诊室,药柜上的标签清晰工整,显然是赵伟一丝不苟的风格。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药香和消毒水味道,混合得恰到好处。
“挺好的,师父。”赵伟搓着手,言语依旧简练,“就是……最近病人多了点,有点忙不过来。”
正说着,诊所门又被推开,一个风风火火的身影伴随着清亮的声音闯了进来:“师兄!快,帮我拿一下冰片和黄连!隔壁王婶家的小孙子起了热痱,哭闹得厉害……诶?师父?!”
进来的是小徒弟李悦,与赵伟性格截然相反,她活泼灵动,脑筋转得快,对草药药性有着近乎天生的敏锐,就是有时稍显毛躁。她看到林辰,眼睛瞬间瞪圆,手里抱着一堆刚晒好的药材差点掉地上。
林辰伸手虚托了一下,帮她稳住:“慢点。热痱用冰片、黄连固然对症,但小儿皮肤娇嫩,再加点滑石粉和薄荷脑,研末扑撒,效果更佳,刺激性也更小。”
李悦眼睛一亮:“对哦!我怎么把这给忘了!谢谢师父!”她立刻转身跑去抓药,脚步轻快。
林辰看着她的背影,微微摇头,眼底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纵容。他转向赵伟:“说说,怎么个忙不过来法?”
赵伟引着林辰走到电脑前,调出近几个月的接诊数据:“师父您看,主要是慢性病管理和日常调养的病人增多了。自从总院那边‘中西医协作’的模式被媒体报道后,很多街坊邻居对我们这些小诊所也更信任了。像高血压、糖尿病的叔叔阿姨,除了按时吃西药,也愿意来我们这里做针灸、喝代茶饮调理身体。还有不少年轻人,工作劳损导致的颈肩腰腿痛,也习惯过来推拿、拔罐。”
数据曲线稳步上升,虽然单点量不大,但累积起来相当可观。更重要的是,复诊率和患者满意度高得惊人。
“做得不错。”林辰点头肯定,“你们这里,才是辰星模式真正下沉到民间,惠及普通百姓的窗口。总院解决疑难重症,你们守护日常健康,这才是完整的体系。”
赵伟得到肯定,黝黑的脸上泛起红光,憨厚地笑了笑:“都是师父教得好。”
这时,李悦已经配好药粉,用一个精致的小瓷瓶装好,蹦跳着过来:“师父,您看!我还特意找了个好看点的瓶子,小孩子看了喜欢,就不怕上药了!”
林辰接过瓶子看了看,赞许道:“有心了。医者不仅治病,也要体察人情。”
正说着,一位穿着快递制服、满身是汗的年轻小伙扶着腰,龇牙咧嘴地走了进来:“赵医生,快,帮我看看,刚才搬货好像又闪到腰了,老毛病了!”
赵伟立刻上前,熟练地引导他趴在治疗床上。询问、触诊、定位,整个过程沉稳有序。
“大哥,你这腰肌劳损有点严重,平时要注意……”赵伟一边手法精准地为其推拿松解,一边耐心叮嘱。
林辰站在一旁,静静看着。赵伟的手法或许还不够他那般举重若轻,但力道、角度都已得精髓,更重要的是那份对待病人的专注和耐心,与他如出一辙。
就在赵伟治疗时,一位穿着得体、戴着金丝眼镜的老者缓步走了进来,他先是好奇地打量了一下诊所环境,目光在墙上的医师执业许可证和“辰星”标识上停留片刻,然后看向林辰。
“请问,您是这里的医生?”老者开口,语气带着几分审视。
李悦刚要开口,林辰微微抬手制止,平和地回答:“老先生,有什么事吗?”
“我姓周,退休前是江城大学的教授。”周教授指了指自己的膝盖,“老寒腿,很多年了。大医院看了不少,药吃了不少,效果也就那样。听说你们这儿能用中医法子调理,过来看看。”他的话语间,带着知识分子的矜持和一丝对“民间诊所”本能的不完全信任。
“周教授您好。”林辰态度依旧从容,“方便的话,让我徒弟先帮您看看?”
周教授看了一眼正在忙碌的赵伟,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显然对“徒弟”有些疑虑。
李悦机灵,立刻搬来椅子:“周教授您先坐,我师兄手法很好的,马上就好。您要是不介意,我先给您泡杯我们特制的驱寒活络茶?免费的,尝尝看。”
周教授面色稍霁,点了点头。
片刻后,赵伟处理完快递小哥的急性扭伤,洗了手走过来。他并没有因周教授隐隐的质疑而不悦,依旧是不急不躁地询问病情,仔细诊查。
“教授,您这是风寒湿邪痹阻经络,加之年迈肝肾不足。”赵伟诊断道,“单纯止痛效果有限。我建议您做个温针治疗,配合我开的内服中药,平时再用艾草泡脚,慢慢把体内的寒湿逼出来。”
周教授将信将疑:“温针?会不会很痛?”
赵伟耐心解释:“选穴准确的话,只有轻微的酸胀感,更多的是温热舒服的感觉。您试试看,一次就有效果。”
也许是赵伟沉稳的气质让人安心,也许是李悦那杯暖胃的药茶起了作用,周教授最终同意尝试。
赵伟取针、消毒、选穴、进针、艾绒点燃置于针尾,动作一气呵成,沉稳老练。艾绒燃烧产生的温热感顺着针体传入穴位,周教授先是身体微微一僵,随即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咦?真的……是热的,很舒服,膝盖里面那种阴冷的感觉好像松快了些。”
二十分钟后起针,周教授试着活动了一下膝盖,脸上讶异更浓:“好像……轻快了不少!走起来没那么沉了!”
赵伟依旧是那副憨厚样子:“一次还不够,需要按疗程来。我再给您开个方子。”
周教授这次再无怀疑,连连点头:“好,好!小赵医生,我相信你!”他接过药方,又看向一直安静旁观的林辰,目光已完全不同:“这位先生,您是?”
林辰微微一笑:“我是他们的师父。”
周教授肃然起敬:“难怪!名师出高徒!真是名不虚传!辰星,辰星……我回去要跟我的老朋友们好好说说!”他拿着药方,步履似乎都轻健了些,满意地离开了。
李悦看着周教授的背影,得意地冲赵伟扬了扬下巴:“师兄,厉害呀!又征服一个‘顽固派’!”
赵伟只是笑了笑,转身继续整理他的治疗床。
林辰看着这一幕,心中慰藉。国际的邀约如同远方的灯塔,光芒诱人,但眼前这间小小诊所里,徒弟们用实实在在的医术赢得信任,解决着普通人最切身的病痛,这才是辰星集团最坚实的根基,也是他医术传承的证明。
根基深固,枝叶方能繁茂,伸向远方时才无后顾之忧。
他的手机再次震动,屏幕亮起,显示来电——“陈书记秘书”。
林辰看了一眼沉浸在日常忙碌中的两个徒弟,按下接听键,转身走向诊所外。
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拉长,与这间充满烟火气的社区诊所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