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主公之才,若是要令南匈奴臣服,只需良将几员,劲卒数万,便可使其数十年内再无反抗之力!
何必赠与其粮草,还放任那于夫罗离去?
万一……”
后面的话,韩浩没说出来。
“呵呵,元嗣,坐!”
游尘让众人坐到椅子上。
天工阁按游尘要求打造出的桌椅,终于让游尘摆脱了跪坐的烦恼。
众人跪坐习惯了,突然有了椅子,皆是一脸享受。
“诸公,正如天工阁出品的椅子一般,若是所有人都墨守成规,不做任何创新尝试,你我岂能体会到此物的妙处?”
游尘品了一口茶,继续说道:
“之前汉人与胡人之间,一直存在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双方皆视彼此为仇敌,互相防备,等到时局有变,就会为了资源,发动战争,屠戮平民。
归根究底,统治阶层之间为了一己私利而故意挑起的矛盾与对立,却偏偏要称其为国仇家恨,让双方的底层人来承受苦果!
既然明白真相,为何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呢?
只需汉人、胡人开化民智,互通有无,各取所需,莫要听信既得利益者的一面之词。
长此以往,彼此都融合在一起了,还有战争的必要吗?”
听着游尘的话,韩浩似有所悟。
“格局打开,眼光要放长远一些。
不要总盯着大汉十三州区区弹丸之地,等日后我军扩张版图,别说羌人、胡人,就是远在大洋彼岸的凯尔特人,为了人族的繁荣昌盛,我们也要试着去吸纳其中的强者……”
“再者,吾擒于夫罗,如提一鸭尔;今得景虎,信幸,是得两凤凰也!”
提及此处,游尘脸上的笑容就如同开闸泄洪一般,根本拦不住。
威士忌、飒纳达二将的实力无需赘述,众人皆有目共睹,此时纷纷拱手称贺。
……
晋阳大牢内,段栋、段昌几人面面相觑。
回想起甘宁、周泰二人宛如魔神降世般的杀人效率,几人至今心有余悸。
他们实在弄不明白,如此缜密的计划,怎会百密一疏,栽在了自己人手上。
段鹏跟随段家多年,忠心耿耿,段家也待他不薄,真不知道游尘是如何撬开他的嘴的。
两日前,段家三千家丁正在筹备夜袭太守府,甘宁、周泰突然就率三千兵马杀入段府。
这三千人都是在战场上经历过生死搏杀后活下来的精锐,比起段家这些只会欺男霸女的狗腿子,不知强上多少倍。
加上甘宁、周泰勇冠三军,一场高中生吊打幼儿园小朋友的战斗,很快就进入了尾声。
段家三千家丁被砍得东一块,西一块,偶尔有侥幸活下来的人,也都缺胳膊少腿。
本着慈悲为怀的原则,甘宁将这些人的脑袋全部剁了下来。
用游尘的话说,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粮食,去供养一群残缺的狗奴。
失去了这股武装力量后,段氏一族尽皆被收入大牢,段家在太原郡的地位一落千丈。
数日后,典韦、许褚二将护送着荀彧、荀攸叔侄,以及陈群、钟繇二人平安归来。
游尘大喜,当即对二人委以参军校尉、督军校尉之职,并邀请二人加入民政所,协助荀彧处理一干政务。
次日,游尘邀请晋阳各大家族,一同审判叛国投敌的段氏族人。
“诸位,段氏一族勾结匪盗,意图行刺朝廷命官,血洗晋阳城!
恶贯满盈,罄竹难书,按律当诛九族!
不过本将军平生不好斗,向来宽容待人。
段家主,现在本将军给尔等两条明路。
第一,段家一次性交出黄金百万两,安抚被羌胡残害,无家可归的灾民!”
听到游尘说出如此不要脸的话,各家的家族代表们差点骂出声来。
据说那些胡人尚未进城就遭到了镇北军的伏击,城内除了段家的家丁死绝外,再无其他伤亡。
游尘这个贪心的家伙,竟然开口就是百万两黄金!
就算皇帝卖官鬻爵,三公之位的卖价也不过几千万钱(折合黄金约几千两)。
一百万两黄金,这都够买几百个三公位置了,这小子怎么不去抢!
见家族代表们都是一副吃了死苍蝇的神色,游尘嘴角一勾,明明心中已是许某印般的和善笑容,面上却浮现为难之色,徐徐开口道:
“这第二嘛,段家今日向我军交付一枚五铢钱,之后只需每日交付昨日两倍的财物,交满一月即可!
这两条路可任选其一,只要段家能做到,游某保证,之前的事一笔勾销!
段家主,诸位以为如何?”
“将军此话当真?”
段贤心中粗略盘算一番,急忙出口询问,生怕自己听错了。
“段三公子,你没有听错,本将一向言出必践!”
“父亲,叔父,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快选方案二啊!”
段忠生怕游尘反悔似的,连忙劝说段栋、段昌二人。
区区五铢钱,第一天交一枚,第二天两枚,第三天才四枚!
就算交上一月,又能有多少?
段栋、段昌也在暗自盘算。
大汉朝廷一年赋税的总收入,也不过四十万两黄金。
一百万两黄金这样恐怖的数字,段家必然是拿不出来如此的,这世上恐怕也没有几个世家大族能掏出来。
【游尘小儿,果然还是忌惮我等豪族在朝中的势力,不敢逼迫太甚!
但此人好面子,又想给那些黔首贱民一个交代,这才象征性地让我段家破财免灾!
哼!年轻人终究是年轻人!
什么酒豪诗仙,武圣军神,不过如此!
想跟天下的世家斗,你个小畜生还早了一万年呢!】
“呵呵,既如此,老夫就替我段氏一族,多谢游将军的宽宏大量了!
段家愿意按将军所说的第二种方法,缴纳足额的赔偿金!”
段栋就像得胜的公鸡,笑容里满是放肆与得意。
“口说无凭,就请段家主与诸位族人立下字据,签字画押吧!”
游尘神色平淡地招了招手,贾诩将早已拟定的文书取出。
段栋、段昌,以及段隗三兄弟反复看了好几遍,确认内容没有什么问题,也就依次署名,画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