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丝在霓虹灯下织成一张灰蒙蒙的网,把整座城市罩得像块发霉的腊肉。
周明远缩在打印店角落,手指头还在抖,不是怕,是伤口裂了。他扯了扯袖口,血迹晕开在布料上,像一朵不太好看的花。
“老板,再打三张。”他声音哑得跟砂纸打磨铁皮似的。
前台姑娘瞥了他一眼,没多问。这年头,谁还没点麻烦事?她把纸推过去,顺便递了瓶矿泉水。
他接过水,拧开灌了一大口,喉咙里那股子铁锈味才压下去点。
手机在他裤兜里震动,不是来电,是加密信息到账提示。
林然回信了:“东西收到了,今晚十点上线。”
他盯着屏幕看了几秒,嘴角扯出个冷笑。
媒体这帮人,嘴上说着正义,骨子里全是生意经。但没关系,只要录音能放出去,哪怕他们想歪着播,也得先让大众听见。
他站起身,冲姑娘点头:“谢了。”
转身出门时,风卷着雨水扑进来,他顺手把兜帽拉上,遮住半张脸。
街道两边广告屏正轮播建材展销会预告,画面里白砚秋笑得像个慈善家,背景音乐喜庆得像是过年。
可他知道,这场戏才刚开始。
林然的报道准时上线。
标题够狠——《招标黑幕背后的声音》。
开头直接放出那段录音,枪声、脚步、还有那句要命的话:
“老板说了,只要命点,不要死人。”
评论区瞬间炸锅。
有人震惊,有人质疑,也有人开始扒周明远的过往,试图找出他的“动机”。
但不到两个小时,画风就变了。
微博热搜突然冒出一条:“爆料者身份存疑,疑似网络炒作惯犯。”
底下配图是他十年前送外卖的照片,p上了“老赖”、“诈骗犯”的标签。
知乎、贴吧、抖音同步铺开,清一色带节奏:“录音明显剪辑过”、“动机不纯,博眼球”。
他坐在城中村出租屋里,看着这些帖文,眼神冷得像冰。
这不是普通公关操作,这是系统性围剿。
江涛那边动作快得出奇,显然是早有准备。
他点了根烟,烟雾腾起时,手指无意识敲击桌面,三短两长。
这习惯改不了,就像他改不了对背叛者的恨。
他打开电脑,把所有可疑账号截图整理,又从系统残留功能里调出几个Ip段。
果然,这些账号都来自同一组服务器池,注册时间集中在最近三天,绑定手机号全是虚拟号。
典型的雇佣水军。
他把这些资料打包,发给林然,只附一句话:“你选吧。”
几分钟后,林然回复了个定位链接。
是个小直播间,没人主持,只有个摄像头对着一台老旧录音机。
直播标题写着:“沉默的声音。”
他点进去,屏幕上除了录音机什么都没有,但在线人数已经破万。
有人留言说听到了枪声,有人说听到“命点”这个词,更多人在问这到底是谁干的。
他关掉页面,靠在椅背上闭眼。
舆论战,从来不只是真相的问题,而是谁能掌握叙事权。
而他现在,手里握着一个能撬动叙事支点的东西。
只是,这个支点,得用更重的筹码去换。
天亮后,事情变得更糟。
主流媒体集体失声,社交平台屏蔽关键词,连“命点”这种词都能触发风控机制。
他试着发了几条动态,全被限流。
这不是打压,这是封杀。
他站在窗边,看着楼下快递员骑车经过,突然想起自己也曾这样穿街走巷,只为多挣几块钱。
那时候他以为,只要努力就能翻身。
现在他知道,翻身的前提是有人允许你翻。
他掏出比价表,一页页翻过去,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像一根根针,扎进他脑子里。
他需要一个突破口。
一个能让普通人听得懂、看得明白的故事。
他不能只靠录音,还得让人相信。
他拨通了一个号码。
“老王,你还记得我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你是……周哥?”
“是我。”
“你不是……出了事?”
“没事,我现在挺好。”
“你想干嘛?”
“我想请你儿子帮我拍个视频。”
“啥内容?”
“讲讲工地上的事。”
“……你真要搞这个?”
“我不搞别人,别人就要搞死我。”
老王没再多问,只说让他等消息。
挂掉电话,他点燃第二根烟,烟雾缭绕间,眼前浮现出朵朵后颈的胎记,像一片银杏叶。
他不知道那是巧合,还是某种命运的标记。
但他知道,如果连这点记忆都被抹掉,那他就真的输了。
视频上线那天,是在b站一个不起眼的频道。
标题很朴素:《工地上那些事儿》
开头是一段工地现场录像,镜头晃得厉害,配音是老王儿子的声音。
“我爸在工地干了二十年,搬砖、和泥、扛钢筋,什么都干过。”
“他说最怕的不是累,是账对不上。”
“有一次,材料商送来一批水泥,说是国标,结果检测不合格,项目差点停工。”
“后来才知道,中标价格比市场价还低三成。”
“钱呢?进了谁口袋?”
视频继续往下,开始展示合同复印件、比价表、还有他当年手写的记录。
最后,播放了那段录音。
没有剪辑,没有解说,只有原始音频。
弹幕开始滚动。
【卧槽,这录音是真的?】
【有没有律师解读一下?】
【命点?什么东西?】
【这视频居然没被删!】
热度慢慢爬升,虽然不如热搜榜单那么夸张,但在特定圈层里,火了。
有人开始扒比价表里的数据,发现确实存在系统性低价投标。
有人翻出往年新闻,发现多个项目都有类似情况。
舆论风向开始松动。
江涛那边反应很快,立刻安排新一波洗稿和反向引导。
但这次,没那么容易了。
因为这次,不只是一个人在发声。
而是无数个曾经沉默的人,开始回忆起自己经历过的不公。
有个网友留言说:
“我爹也是工地的,去年摔断了腿,包工头说他违规操作,一分钱都没赔。”
这条评论,点赞破万。
周明远看着这些留言,心里忽然有点东西在烧。
不是愤怒,也不是复仇欲,是一种久违的感觉——掌控感。
他不是在对抗系统,也不是在挑战江涛。
他是在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剧本。
他按下手机锁屏键,屏幕熄灭的那一刻,屋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他皱眉,迅速收起桌上的文件,把录音笔塞进口袋。
门铃响了。
他没动,只是盯着猫眼。
门外站着一个年轻人,穿着运动服,戴着帽子,手里拎着个塑料袋。
“周哥?”那人低声喊。
他认出来了,是老王的儿子。
他拉开门,对方闪身进来,顺手把门关上。
“有人跟着我吗?”他问。
“没注意。”小伙子喘着气,“但我刚出来的时候,看到一辆陌生车停在路口。”
周明远心头一紧。
“你把素材备份了吗?”
“嗯,我做了三份,一份上传到云端,一份藏在我学校宿舍床底,还有一份……”他犹豫了一下,“放在你妈墓前。”
周明远愣住了。
“你怎么知道……”
“你发我地址的时候,我没忍住查了下。”
他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小伙子看着他,忽然开口:“周哥,你说这事能成吗?”
他抬头,看着窗外阴沉的天。
“我不知道能不能赢。”
“但我知道,输的人,绝不会是我们。”
话音落下,他抓起背包,拉开门。
夜风吹进来,带着一股潮湿的泥土味。
他走出去,脚步坚定。
身后,小伙子望着他的背影,轻声说:
“操,这哥们儿真敢玩命。”
门在他身后轻轻合上。
黑暗中,一道身影悄然从对面楼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