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盟主之争
白衣神僧携江辰飘然远去,那空灵的身影仿佛融入了少室山的云雾之中,留下满山巅的武林豪杰兀自沉浸在巨大的震撼与茫然里。方才那席卷全场的混乱、肆虐的能量风暴、诡异的“乱元瘴”,竟在神僧举手投足间烟消云散,若非破损的擂台、狼藉的地面以及空气中尚未完全散尽的些许异样气息仍在提醒着众人,几乎让人以为方才种种不过是一场幻梦。
寂静持续了数息,随即被低沉的议论声所打破,这声音如同潮水般迅速蔓延开来,越来越大,充满了惊疑、后怕与难以抑制的兴奋。
“那位……那位神僧究竟是哪位祖师?竟有如此神通!”“一指破法王魔爪,一言平复乱元瘴……这简直是佛陀在世!”“少林底蕴,果然深不可测!”“江辰被带走了,不知是福是祸……”“那秦渊竟得了赤阳天兰,真是好运气!”
无数道目光在弘忍方丈、护法尊者、黑冥法王魔影以及手握赤阳天兰、刚刚挣扎着站起的秦渊身上来回扫视,复杂难名。
秦渊小心翼翼地将那株散发着温热气息、形如凤羽、色泽赤金的天兰纳入怀中一个玉盒。入手温热,甚至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磅礴生机,与他体内因硬接江辰那一剑而残留的阴寒死寂之气隐隐形成对抗,让他精神为之一振。简心有救了!这念头如同暖流,暂时驱散了身体的痛楚与心中的阴霾。但他并未放松警惕,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高踞岩石之上的黑冥法王魔影上。
魔影猩红的光芒闪烁不定,沉默着,似乎在权衡。白衣神僧的出现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那轻描淡写展现出的实力,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忌惮。继续强留,且不说能否从少林带走江辰,单单面对那位神秘莫测的神僧,便毫无胜算。但若就此退去,魔教声势必然受损。
良久,那魔影中发出一声意味难明的冷哼,声音依旧阴冷,却少了几分之前的张狂:“好一个少林,好一个‘师叔祖’!今日之事,本王记下了。”
他猩红的目光最后掠过秦渊,又扫了一眼神色复杂的玉罗刹,魔影逐渐变得稀薄,连同那弥漫的森然魔威一起,如同退潮般缓缓消散在南麓的天空中,只留下那句充满威胁的话语在空中隐隐回荡。
魔教法王,竟就此退走了!
众人见状,心下稍安,但随即又提了起来。魔教虽退,但这武林大会,这盟主之位,又当如何?
弘忍方丈与护法尊者对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中的一丝疲惫与如释重负。护法尊者上前一步,朗声道:“阿弥陀佛。魔教已退,乱元瘴之害已消。此番波折,皆因我少林筹备不周,惊扰了各位英雄,老衲在此致歉。”
他声音平和,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
“尊者言重了!”“魔教狡诈,防不胜防,岂是少林之过!”“多亏神僧出手,方能化险为夷!”
台下众人纷纷回应,场面一时缓和了不少。
然而,苏墨却在此刻轻轻摇动着折扇,越众而出,他脸上带着惯有的从容微笑,声音清越地说道:“方丈大师,护法尊者,魔教虽退,然天下纷乱未止,北疆烽烟日亟。我等齐聚少林,本为共商抗敌大计,推举盟主,统合武林力量。如今大会尚未有结果,盟主之位空悬,若就此散去,岂非前功尽弃,徒惹天下英雄笑话?”
他这话一出,顿时引来了众多附和之声。不少门派前来,主要目的便是这盟主之位与抗清联盟的主导权,岂肯因一场风波便半途而废?
“苏公子所言极是!”“盟主未定,大会岂能就此结束?”“还请方丈大师主持,继续这末了之局!”
弘忍方丈白眉微动,沉吟片刻,颔首道:“苏施主言之有理。武林大会既定议程,自当完成。只是经此变故,擂台损毁,且多位英杰有伤在身……”他目光扫过脸色苍白的秦渊,以及之前比斗中受伤或受“乱元瘴”影响的几人。
岳凌云抱拳道:“方丈大师,擂台不过形式。盟主之位,关乎武林未来抗清大局,德才、威望、武功,缺一不可。既然擂台不便,何不由各位掌门、前辈共同商议,推举贤能?”
“岳掌门此言差矣!”一个略显尖锐的声音响起,却是崆峒派掌门石敢当,他之前败于岳凌云之手,心中本就不忿,此刻见有机会,立刻出言反驳,“武林之事,终究离不开武功高低!若无绝顶武功震慑,如何统领群雄,应对强敌?依我看,这擂台还是要摆,伤者可以暂且休息,待调息完毕再战不迟!”
“石掌门莫非还想与岳某再战一场?”岳凌云眉头一挑,语气平淡却带着锋芒。
“你!”石敢当脸色一红,他自知不是岳凌云对手,一时语塞。
“两位稍安勿躁。”苏墨微笑着打圆场,“石掌门所言亦有道理,武功确是重要一环。不过,正如岳掌门所言,德才威望亦不可缺。况且,经神僧点拨,想必诸位对‘武’之本质,亦有新的感悟。”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众人,“如今魔教虽退,但其隐患未除;朝廷态度暧昧,靖安司沈大人重伤,影卫潜伏在侧;更有那释放‘乱元瘴’之人身份不明,意图叵测。内忧外患之下,我等推举的盟主,需有统筹全局之能,调和各方之智,更需心怀天下苍生之仁德。”
他这番话条理清晰,点明了当前复杂的局势,将盟主之选拔高到了一个新的层面,顿时引得不少人点头称是。
“苏公子高见!却不知以公子之见,何人可当此大任?”点苍派掌门柳随风开口问道,语气中带着试探。
苏墨折扇轻合,拱手道:“柳掌门谬赞。在下人微言轻,岂敢妄议。不过,既然是推举,自当由天下英雄共商。在下不才,愿抛砖引玉。”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少林寺执武林牛耳数百年,弘忍方丈德高望重,护法尊者修为通玄,若能出面主持大局,自是众望所归。”
弘忍方丈立刻双手合十,摇头道:“阿弥陀佛,苏施主抬爱了。少林乃方外之地,不宜过多介入世俗纷争,更不宜担任盟主之位。老衲与少林,愿倾力辅助盟主,共抗外侮,但盟主之位,还请另选贤能。”他态度坚决,显然早有定论。
众人闻言,虽觉可惜,但也理解少林的立场。
苏墨似乎早有所料,微微一笑,又道:“方丈大师高义。既然如此……华山派岳掌门,剑术通神,正气凛然,在武林中威望素着,亦是上佳之选。”
岳凌云却也是摇了摇头,慨然道:“苏公子好意,岳某心领。岳某性情鲁直,所长者不过仗剑杀敌,于这调和鼎鼐、统筹全局之事,实非所长。这盟主之位,需得一位智勇双全、胸怀韬略之人方可。”
连续两位被寄予厚望的人选推辞,场面一时有些沉寂。众人目光游移,在几位大派掌门和知名高手身上流转,却似乎都难找出一个能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的人选。
这时,丐帮帮主史火龙哈哈一笑,声若洪钟:“俺老叫花是个粗人,不懂那些弯弯绕绕!俺觉得,秦渊秦少侠就不错!年纪轻轻,武功已臻化境,连少林高僧都败于他手!更难得的是重情重义,为救红颜知己独闯少林,面对魔教法王和江辰那小子发狂也毫不退缩,是条汉子!咱们武林联盟,要的不就是这种有担当、有本事的年轻人吗?”
他这话如同巨石入水,顿时激起千层浪!
“秦少侠?这……是否太过年轻了?”“武功确实够高,但威望、经验恐怕有所不足吧?”“不过他得了神僧赠予的赤阳天兰,莫非真有大气运?”“而且他与苏墨公子、岳掌门等人似乎交情匪浅……”
议论声中,有赞同,有质疑,更有不少目光投向了始终沉默的秦渊。
秦渊自己也是微微一怔。他此行主要目的是赤阳天兰,对于盟主之位从未有过奢望,此刻被史火龙突然提名,顿感意外。他深吸一口气,压下体内依旧有些紊乱的气息,抱拳道:“史帮主抬爱,秦渊愧不敢当。在下年轻识浅,于江湖大事更无经验,盟主之位责任重大,实非秦渊所能胜任。此番得蒙神僧赐药,心愿已了,只待此间事了,便需尽快赶回救人,还望各位前辈、英雄见谅。”
他言辞恳切,态度坚决,众人听得出并非虚伪推脱。
苏墨看着秦渊,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随即笑道:“史帮主快人快语,秦兄亦是人中龙凤。不过秦兄既然志不在此,又有要事在身,我等自不便强求。”他话锋再次一转,“既然诸位一时难以决断,苏某倒有一个提议。”
“苏公子请讲。”“愿闻其详。”
所有人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到苏墨身上。
苏墨朗声道:“盟主之位,关乎重大,仓促决定恐难服众。不若由少林、武当、华山、丐帮、崆峒、点苍等各大派,连同一些有影响力的世家、帮会,共同组成一个‘抗清同盟议会’,暂时代行盟主职责,协调各方力量,应对眼前危机。同时,广发英雄帖,约定一个期限,比如三个月后,于一处合适地点,再举行正式的盟主推举大会。届时,或许局势更为明朗,亦可有更多的英雄豪杰参与,选出真正众望所归的盟主。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他这个提议,可谓是眼下僵局的一个折中且务实的办法。既避免了因盟主之争导致内部分裂,又能迅速将抗清联盟的架子搭起来,应对迫在眉睫的危机,还留下了缓冲和筹备的时间。
弘忍方丈首先点头:“苏施主此议甚善,老衲赞同。”岳凌云略一思索,也道:“此法稳妥,可解眼下之急。”史火龙挠挠头:“听着挺麻烦,不过好像也没更好的法子,俺老叫花也同意!”柳随风、石敢当等人见几大巨头都已表态,虽心思各异,但也纷纷出言附和。
大局似乎就此定下。
然而,秦渊却注意到,苏墨在提出这个建议时,眼神深处掠过一丝智珠在握的光芒。组建“同盟议会”,看似公平,但以苏墨的智谋和青云阁的暗中势力,在这议会中占据主导地位,恐怕并非难事。他是在以退为进,将实际的掌控权悄然握在手中。
但此时此刻,这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秦渊也无心深究,他只想尽快离开少林,带着赤阳天兰去救简心。
就在众人以为大事已定,准备商议议会具体细节之时,一直沉默调息,由随行护卫简单包扎了伤口的沈文,忽然强撑着站了起来,脸色依旧惨白,但眼神却锐利如刀,他声音虚弱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意味:
“且慢!”
众人愕然望去。
沈文目光扫过苏墨,最后落在弘忍方丈身上,喘息着说道:“方丈大师,苏公子此议,或可解江湖之困。但沈某代表朝廷,有些话却不得不问清楚!”
他顿了顿,强行提气,声音提高了几分:“那江辰,身负前朝锦衣卫遗孤身份,更修炼诡异邪功,杀伤朝廷命官,乃是钦犯!如今被少林神僧带走,不知少林意欲何为?是要包庇钦犯,与朝廷为敌吗?!”
此言一出,刚刚缓和的气氛瞬间再次紧绷起来!
朝廷与江湖,这始终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沈文此刻抛出这个问题,无疑是将少林架在了火上!
弘忍方丈眉头微蹙,护法尊者面色一沉。
沈文却不给他们回答的机会,继续逼问,目光又转向秦渊:“还有秦渊!你身为铁山营哨长,背负叛营弑上之罪,亦是朝廷通缉要犯!今日你武功大进,更得了什么《沧海无量诀》传承,莫非就想借此逍遥法外,无视朝廷王法了吗?!”
他竟同时向少林和秦渊发难!虽然身受重伤,但言辞犀利,直指要害!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朝廷的态度,始终是悬在江湖人头上的利剑。
秦渊握紧了手中的覆云剑,眼神冷冽。他从未忘记自身的冤屈,只是时机未到。此刻被沈文当面质问,胸中一股郁垒之气翻涌。
就在这剑拔弩张之际,苏墨却再次轻笑一声,打破了沉寂:“沈大人重伤在身,还是安心休养为要。”他语气平和,却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压迫感,“江辰之事,乃少林内部事务,神僧带走他,自有深意,想来是为了化解其体内戾气,导其向善,此乃功德无量之事,朝廷又何必急于一时?至于秦兄之冤屈,天下皆知‘铁山血夜’疑点重重,沈大人身为靖安司要员,不去追查真凶,反而紧盯受害者不放,岂非本末倒置?”
他顿了顿,折扇轻摇,目光变得深邃:“况且,如今北疆告急,清虏铁蹄践踏我山河,社稷危如累卵。朝廷正值用人之际,若因一些陈年旧案、未经证实之指控,便将秦兄这等英才、将少林这等方外净土推向对立面,岂非自毁长城,亲者痛而仇者快?沈大人,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苏墨这番话,有理有据,既维护了少林和秦渊,更将问题拔高到了家国大义的层面,隐隐指出沈文不顾大局。
沈文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没想到苏墨言辞如此犀利,且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他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却牵动了肩头的伤势,剧烈地咳嗽起来,鲜血又从指缝中渗出,身旁护卫连忙上前扶住。
弘忍方丈适时开口道:“阿弥陀佛。沈大人,苏施主所言甚是。朝廷与江湖,皆是大明子民,当此危难之际,理应同心协力,共御外侮。些末恩怨,不妨暂且搁置。若朝廷信得过少林,江辰之事,老衲可担保,待其情况稳定,必会给朝廷一个交代。”
话已至此,沈文知道再纠缠下去已无意义,反而会激起众怒,只得恨恨地瞪了苏墨和秦渊一眼,在护卫的搀扶下,颓然坐下,不再言语。
一场潜在的朝廷与江湖的冲突,被苏墨巧妙化解。
经此一连串的波折,众人也再无心力纠缠细节。很快,在苏墨和几位大派掌门的牵头下,一个由十数个主要门派和势力组成的“抗清同盟议会”便初步敲定,苏墨以其卓越的见识和协调能力,隐隐成为议会的核心人物。具体的运作细则,则留待日后详细磋商。
少室山武林大会,就在这充满变故、高潮迭起,却又带着一丝未尽之意的情况下,落下了帷幕。
夕阳西下,将少室山的影子拉得很长。各派人士开始陆续散去,或议论纷纷,或心事重重。
秦渊婉拒了苏墨和岳凌云等人一同商议议会事宜的邀请,他归心似箭,只想立刻赶到简心身边。
“秦兄,保重。若有需要,随时可来金陵寻我。”苏墨将一枚刻有云纹的玉牌递给秦渊,作为信物。
“秦少侠,后会有期!”岳凌云、史火龙等人也纷纷拱手告别。
秦渊一一还礼,最后看了一眼少林寺深处,那里是白衣神僧和江辰消失的方向。江辰被带走,韩铮的仇……他心中五味杂陈,最终化作一声轻叹。有些结,或许需要时间来解。
他紧了紧怀中的玉盒,不再犹豫,转身大步向山下走去。残阳如血,映照着他坚定而孤独的背影,一步步融入下山的茫茫人海与苍茫暮色之中。
他的江湖路,还很长。而一场席卷天下的巨大风暴,才刚刚拉开序幕。
【下章预告】
归心似箭,暗流再起!第一百三十六章《推举风波》,秦渊携赤阳天兰踏上归途,然而救治简心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神秘势力觊觎天兰,沿途杀机四伏!少林寺内,护法尊者单独寻到秦渊,欲彻底解开他与江辰之间的死结,一番深谈,能否真正消弭那因韩铮之死而留下的深刻裂痕?与此同时,初步成立的“抗清同盟议会”内部暗流涌动,苏墨借势掌控大局的行为引发传统势力不满,崆峒、点苍等派暗中串联,推举风波再起。而那释放“乱元瘴”的灰衣人身份逐渐浮出水面,其背后竟牵扯到一个意图搅乱江湖与朝堂的庞大阴影!归途与权力场,双重考验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