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疆域面积广大,跨海运输以及武汉到全国各地的需要,拉动了造船业也狂飙似地发展。
造价下降使得这些造船厂开始由生产木壳机帆船,转向生产铁壳轮船,并不断提高轮船的技术水平,造船量开始超过了法国,成为仅次英国、美国、德国的第四造船大国。
在军工造船上面,由于有前面几年积累下来的经验,旅顺造船厂和上海江南造船厂分别建造了5万吨级船坞,用以建造军民两用船。
1904年年底刚下水人民革命军海军第一款无畏级战列舰“秦始皇级”战列舰新“秦始皇号”和新“汉高祖号”正在海试,另外两艘即将下水。
这两艘新型战列舰船体设计参考了原来那个时空的英国无畏级战列舰设计图纸,标准排水量达到吨,将动力系统改为烧重油的发动机,极大提高航速,最高航速达到27节。
同时,这两艘战列舰都装备了4座双联装305毫米大口径主炮。
除了这两艘战列舰,上海江南造船厂还根据岳天提供的图纸已经开始试制一艘排水量1.5万吨,能搭载螺旋桨飞机的试验型航空母舰。
而旅顺造船厂又推出了第三代常规潜艇“c-3”型潜艇,该类型潜艇已经达到了二战后期美国潜艇水平,已经领先欧美同时期潜艇两代以上。
在陕西由中央安全部门找到一块人口外迁的地块,已经完成了大量战斗机和轰炸机的研制工作,并开始培养相关的飞行员。
此外,人民革命军在人迹罕见的西北地区修建了核能研究所。
在工业领域,中华共和国取得最大的成绩是建立起汽车产业,在岳天图纸的加持之下,不仅生产出国产汽车,而且在性能上远超其他国家,加上形成了零部件全部国产化全产业链以及标准化流水线生产,使得汽车价格大为下降。
短短两三年的时间,汽车便在不少工厂主等有钱人士中流行开来,1904年汽车产销达到了三万辆,竟然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国,汽车产品不仅行销国内,还有不少出口到欧美。
在汽车产业的带动下,婆罗洲岛、新几内亚岛、海南岛等地开始大量种植橡胶,形成了橡胶产业体系。
不仅如此,由于汽车的出现,水泥公路和沥青公路建设开始被提上了日程,并以极快的速度赶超铁路。
这一发展又拉动了全国水泥产业的发展,到1904年水泥产量已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并带动了大量钢筋水泥建筑建造高潮。
不过,跟此时欧美马路都不是钢筋水泥建筑不同,中华共和国的街道,不少一开始就配套绿化系统。
此外,在教育文化上,随着财政收入增加,中华共和国政府宣布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在全国范围推行七岁入学,小学四年、初二两年的“六年制义务教育”,进一步提高民众受教育程度。
1904年底,全国范围内已经建立各类大学158所,几乎每个省份都有一到两所大学,每年招收几十万大学生,并在过去五年里,加上辽东特区时期,培养了一百多万大学生,极大壮大了整个国家的科研力量,为国家迅速实现工业化提供了智力支持。
这些大学生不仅成为工业上技术人员,还有不少商科毕业生成为企业主还有各类现代社会各领域栋梁。
在医疗卫生事业上,中华共和国发展也是非常迅猛,特别是制药业遥遥领先世界,开发出一些速效药品,行销世界各地,为中华共和国政府赚回了大量的利润,反哺医学院和制药厂。
在医疗卫生事业取得迅猛发展的情况下,中华共和国公民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55岁,远比原来35岁强很多。
最让参会者感到欣喜的是,1904年中华共和国的财政收入达到了20亿共和国银元,约合13多亿两清朝时期的库平银,是1899年财政收入的7倍多,已经接近英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了。
如此之多的财政收入,一方面是由于垦荒政策推广,使得农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数额,尽管农业赋税降至清朝的十五分之一,但是经不起数额巨大,加上之前借贷给垦荒农民的贷款,开始逐渐进入还款期,这一年农业方面财政收入6亿共和国银元。
除了农业税,占大头的是工矿企业税,特别是煤铁矿大量开采,使得这一年企业所得税达到8亿共和国银元。
此外,占财政收入比较高的还有战俘劳工收入。
因为后续这几年人民革命军在爪洼岛、锡兰省、天竺省、马来省等地又先后抓捕了上百万叛乱分子,押解到各地劳动改造。
由于人民复兴党政府在伙食待遇上还算仁道,劳动强度也没有过于高,所以到历年积累下来的战俘劳工到1904年底就达到了670多万人。
在这里的战俘劳工,大多能够吃到不错的伙食,甚至在1903年下半年之后,由于全国粮食再创记录,粮食已经无法消耗完,肉类产量大大提高,这些战俘劳工还能隔三岔五地吃到肉类。
这些战俘不少来自日本和东南亚地区,在原来生活里,基本不可能吃上肉类,所以在伙食得到改善之后,这些人里面很多人甚至不愿意离开。
扣除这些战俘的伙食以及其他花销,平均每个劳工能贡献4块共和国银元,这一年劳工收入有3.22亿共和国银元。光这一笔收入就远超世界大部分国家的财政收入。
所以,关于是否要释放这些战俘劳工,绝大数军队和政府官员都是持反对态度的,而且不少人强烈要求进一步扩大战俘劳工规模。
此外,海关进出口关税以及其他七七八八的税收,还有2亿多共和国银元。
这么多的财政收入,使得中华共和国国库充盈,给了中华共和国政府在“全国第二个五年计划”进一步加码建设,推进大规模工业建设以及扩军备战做好准备。
1905年2月,伴随着“全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标完成,人民复兴党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全国第二个五年计划”纲要,并再次选举岳天为人民复兴党领袖。
1905年9月中华共和国第二届全国民众代表大会通过了“全国第二个五年计划”纲要,以及再次选举岳天为军队和国家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