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遏制敌人的嚣张气焰和惩处叛徒,岳天在下令暂缓进攻两广地区的同时,给安全局负责人赵映康下达对文兆民等叛徒开展“惩奸行动”的命令。
话分两头,虽然文兆民的叛变,造成了一定破坏,但是并没有影响已经决定起义的盛宣怀。
在4月19日,他获知人民革命军在湘军的帮助下,已经完成渡江兵不血刃地占领南京城之后,便迫不及待地谋划如何举行起义,并配合人民革命军攻占无锡、苏州两地。
此时,这两地虽然名义上最高长官虽然是江苏巡抚德寿,但是两地乡勇却是江浙财阀招募而来的,并实际上掌握在盛宣怀手中。
当盛宣怀同意张謇起义的决定之后,便陆续在这些乡勇部队引入之前就潜伏进苏州和无锡各地的三千名人民革命军,以这些人民革命军为领导和骨干在几天之内,对这支乡勇部队进行重塑。
随着人民革命军迅速占领与无锡、江苏各地,大批机枪、手榴弹、掷弹筒等武器被运来了苏州和无锡。
不过,江苏、无锡两地,除了有新招募的乡勇部队,还有江苏巡抚德寿自己组建的三个亲兵营,共有1500多名装备新式速射枪的亲兵,此外还有驻守在苏州城以及无锡城两地的3万英属印度土兵。
江苏巡抚德寿,全名耿德寿,字静山,乃汉军镶黄旗人,举人出身,能力较为一般,但是因为他出身于八旗,是八旗里难得的读书人,所以一路被朝廷特殊照顾。
也正因为如此,尽管现在清廷满清贵族统治虽然名存实亡,但是耿德寿仍然对清廷忠心耿耿,并联系苏州、无锡各地旗人,募集军饷,自建那三个亲兵营作为自己的底牌,并邀请了两万英属印度土兵驻守在苏州城外,以做策应,对江浙财阀留了一手。
盛宣怀想着若是要贸然动手,自己手上虽然有经过人民革命军精筛的八万乡勇,但是装备落后,战斗力恐怕不及那两万英属印度土兵,到时候真开战了,未必能打得过。
于是,他又请来了张謇和乡勇军中人民革命军将领赵常平团长,一起商议如何响应人民革命军进军苏州、无锡两地。
4月22日,三人在张府聚会。
明白了盛宣怀的困境之后,张謇想了一会,便道:“若是这样,我们恐怕需要智取了!如今耿巡抚并未知晓我们之事,我们可以以我们编练新军初成,邀请耿巡抚前来检阅,借此拿下他,在挟天子以命诸侯,缴了那三个亲兵营的武器!”
盛宣怀和赵常平都觉得有道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张骞又道:“至于那些城外的印度兵,当初耿巡抚担心他们闹事,将他们驻地设在在城外十几里地,反而方便我们现在行事,若没有人前往通报,距离我们远又言语不通,恐怕也无法知晓我们的行动。”
盛宣怀点了点头,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了,说道:“如此,我们再以人民革命军兵临城下为由,重金邀请英军白人军官入城商议如何应对,待他们入城之后,再将他们控制住,回头率领大军包围印度兵,并让白人军官下令他们投降,愿降最好,不降便也能趁他们群龙无首,歼灭之!”
张謇笑道:“果然是老哥是高才啊!如此,这些事情,便有劳赵将军一起协同。”
赵常平团长觉得可行,并表示自己会亲自带部队参与行动。
而耿德寿这边在得知刘坤一投降了人民革命军,心里不由得一惊。要知道这个刘坤一,原来可是清廷铁杆的支持者,不仅劝张之洞一起继续支持清廷,还收留了荣禄。
现在却悄无声息地投降了人民革命军,耿德寿如何不惊慌。
耿德寿也跟荣禄一样,第一时间向上海的英军求援,但一样得不到任何回应。倒是上海县令来电说,已经尽力居中协调,才让英国元帅没将苏州、无锡的英军撤回去,不过他也转达了英国人要耿德寿死守苏州的要求。
听到这一消息,耿德寿一脸无奈,而他的幕僚却劝他道:“何不,学刘坤一那般,主动向人民革命军投降!”
结果耿德寿道:“刘坤一再怎么样也是个汉臣!而我始终是个旗人!”
他的幕僚又道:“那您也是汉军旗人,再者也未曾听过人民复兴党有针对旗人的政策啊!”
耿德寿想了想,又道:“之前没有,最近广东那边有个文兆民叛变了人民复兴党,现在朝廷到处抓人,而人民复兴党也在辖区各地没收朝廷官员的家眷财产!”
此时,幕僚才想起耿德寿有不少亲戚在西边当官,听说最近在剿灭人民复兴党中出力不少,只好又道:“若是现在我们不战放弃苏州,贸然去上海投英国人,恐怕盛怒之下的英国人,不会饶了我们的性命。”
耿德寿点了点头,算是赞同了这个看法。
这时候,盛宣怀派人请耿德寿明天上午九时前往苏州大演武场检阅整训完的乡勇部队。
耿德寿这才想起十多天前,盛宣怀向自己请示,为了迎接人民革命军即将南下战斗,盛宣怀等江浙财阀特意从北方溃败过来的北洋旧将和兵士里,挑选了三千人,加入乡勇团练,进行整训。
现在估计初见成效便过来邀请自己过去检阅,于是耿德寿也没多想便答应会按时出席阅兵。
这时候,他的幕僚上前道:“大人,新军大权掌握在盛大人那边,现在内外交困之际,防人之心不可无,明日大人大可遣他人过去亦可!”
耿德寿听了这话,笑道:“你未免太过于小心了!别人还好说!那盛宣怀跟人民复兴党党魁岳兴华的岳父是死敌,天下人皆知,你觉得他会投降吗?”
那幕僚顿时也无话说,尴尬道:“啊!这!”
耿德寿又道:“你说的也不无道理,这样吧!你下去我亲兵营选一营五百人,明日随我过去检校新军!不过,得先跟盛宣怀打声招呼,就说我们明天就想让亲兵营跟他们新军比较一番!”
幕僚听了这安排,也觉得确实应该如此。毕竟现在盛宣怀那边也不能得罪,但又不可不防,带着亲兵营过去,谅他们一帮训练不过三个月的泥腿子也比不上巡抚大人的亲兵营,万一真出事情了,也好有个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