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火种培育系统”的升级,让李默的视野彻底超越了单纯的资本游戏。他现在看待名下庞大资产和现金流的角度完全不同了——这些都只是可以量化为“资源点数”的燃料,用于点燃那足以改变文明进程的火焰。
而点燃火焰,除了方向和燃料,更需要优秀的“点火人”——人才。
【叮!触发文明火种系列任务(第一阶段-分支):人才壁垒突破】
【任务要求:在30天内,成功招募至少3名具备‘潜在火种关联者’或‘领域大师’资质的人才,加入宿主主导的‘火种’项目。】
【任务奖励:资源点数 500万,‘生态摇篮’建设加速卡(缩短指定产业改造时间30%),解锁‘人才潜力评估’高级模块。】
【失败惩罚:第一阶段主线任务难度提升。】
系统提示音刚落,李默面前“资源统合界面”上就多了一个闪烁的“人才招募”子选项。点开后,里面并非简单的招聘广告发布,而是充满了系统特色的强力功能:
-定向猎头券:消耗资源点数,系统将根据宿主设定的条件(领域、能力、潜力、忠诚度倾向等),直接锁定并生成全球范围内最匹配的候选人名单及详细背景报告,并“合理”安排接触机会。价格:视目标层次,50万 - 500万点数\/次。
-人才吸引力场(被动):宿主名下经过“生态摇篮”改造的产业,将对符合要求的高潜力人才产生无形的吸引力,提升其加入意愿。效果与产业等级及改造深度正相关。
-说服力辅助(主动):在面对面招募时,可短暂激活,极大增强宿主言语的说服力与感染力,并能潜意识层面放大目标对项目愿景的认同感。消耗:视目标心智坚定程度,10万- 100万点数\/分钟。
-资源包定制:可预先为特定目标量身定制极具诱惑力的加盟方案(包括但不限于天价薪酬、无限制研发资金、顶级实验室权限、家人安置等),由系统完美包装并呈现。
这已不是传统的猎头,而是近乎规则层面的人才搜罗与说服工具。
李默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开始操作。他首先将“神经交互接口”及相关联的脑科学、生物电、高级算法等领域设为核心目标。
“使用定向猎头券,优先级:潜力、创新能力、对技术安全性的执着。”李默下达指令。
【指令确认!消耗资源点数 2,800,000。扫描中……锁定目标……生成报告……】
瞬间,三份极其详尽的个人档案出现在光幕上,附带着他们当前的位置、面临的困境、以及可以被利用的“突破口”。
1. 柳明渊,38岁,原某国家级重点脑机接口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因无法忍受官僚体系对激进创新项目的掣肘以及对安全伦理的漠视,已于半年前负气离职,目前处于半隐居状态,在郊区租了个小工作室,靠接零星私活维持,内心极度渴望能不受束缚地研究真正安全、可控的神经交互技术。潜力评估:A-(理论扎实,富有冒险精神,对‘火种’理念潜在认同度高)。
2. 埃琳娜·沃森,29岁,美籍华裔,麻省理工media Lab的天才研究员,主攻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的交叉领域。因其提出的“意识镜像学习模型”过于超前且挑战现有AI伦理框架,被实验室主流排挤,项目经费申请屡屡受挫,正考虑离开学术界。潜力评估:A(思维极具前瞻性与颠覆性,是突破现有算法瓶颈的关键人物)。
3. 陈海,45岁,国内某大型科技公司前硬件研发副总裁,因公司战略转向短平快应用层开发,其主导的下一代生物传感器项目被砍,心灰意冷下离职。他是将理论技术转化为稳定、可靠、可量产硬件的顶尖高手。潜力评估:b+(执行力超强,工程化经验丰富,不可或缺的实践者)。
目标明确,突破口清晰。李默立刻行动。
对于柳明渊,李默没有预约,没有电话,直接根据系统提供的地址,在一个细雨绵绵的下午,驱车来到了他那位于城乡结合部的简陋工作室外。
他没有立刻进去,而是先启动了“说服力辅助”,然后才敲响了那扇锈迹斑斑的铁门。
开门的是一个不修边幅、眼神却异常明亮锐利的中年男人,正是柳明渊。他警惕地看着门外气质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李默。
“柳明渊博士?”李默微笑开口,声音带着一种奇特的、让人心安且愿意倾听的磁性,“我叫李默。我想和你聊聊,关于如何建立一个不受官僚和资本短视干扰的、真正专注于安全与突破的神经交互实验室。”
柳明渊眉头紧皱:“你怎么找到这里的?我对任何商业机构的邀约都没兴趣……”
“我不是商业机构,”李默打断他,目光坦诚而坚定,“我是一个……投资者,但投资的不是金钱回报,而是文明的未来。我知道你离开实验室的原因,我欣赏你的坚持。我可以提供你无法想象的研究自由、近乎无限的资源支持,以及一个……足以让你毕生追求的技术愿景。”
他的话语仿佛带着魔力,直接穿透了柳明渊因挫折而筑起的心防。尤其是“文明的未来”、“无限资源”、“技术愿景”这些词,精准地击中了他内心最深处的渴望。
李默没有给他太多思考时间,直接递过去一个轻薄的数据存储器:“这里面,有一些关于神经接口安全性底层逻辑的……全新模型构想,或许能解答你过去研究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你看完后,如果还有兴趣,打给我。”
说完,李默留下那张印着简单联系方式的名片,转身离去,没有半分拖泥带水。
那存储器里,正是李默用资源点数兑换的“意识底层逻辑防护模型”的精简介绍版。他相信,对于柳明渊这样的技术狂人,这比任何金钱诱惑都更具吸引力。
果然,不到四个小时,李默就接到了柳明渊激动得有些颤抖的电话:“李……李总!你那个模型……太不可思议了!它……它可能解决了我们领域最核心的安全悖论!你在哪里?我们见面详谈!”
柳明渊,基本搞定。
对于远在波士顿的埃琳娜·沃森,李默动用了“资源包定制”功能。一份由系统精心炮制的、措辞极具煽动性且条件优厚到令人无法拒绝的邀约,通过一个“恰好”对她困境深感惋惜的mIt资深教授,辗转送到了她的手中。
邀约的核心不是薪水,而是承诺为她建立独立的“意识与智能交叉研究中心”,每年不低于五千万美元的无条件研发资金,以及共享“默星资本”秘密数据库内部分“超前理论”的权限。同时,李默亲自与她进行了一次跨洋视频通话,在“说服力辅助”的加持下,他描绘的技术远景和对现有AI伦理框架的批判,让埃琳娜产生了强烈的知音之感。
一周后,埃琳娜·沃森正式回复,接受邀请。
至于陈海,方法更为直接。李默让助理查到了他常去的一家高尔夫俱乐部,制造了一场“偶遇”。在绿草如茵的球场上,李默没有过多谈论技术,而是聊起了制造业的匠心与将伟大想法变为现实的成就感。他适时地提出,自己正在组建一个顶尖团队,致力于打造“下一代革命性人机交互硬件的标杆”,并暗示这硬件将是承载柳明渊和埃琳娜理论的基石。
“陈总,我知道你之前的项目被砍了,那是他们的损失。我这边,需要你这样的大匠来掌舵硬件。资金、设备、供应链,一切都不是问题。问题是,你还有没有当年那种,想要亲手打造出改变世界产品的冲动?”李默的话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信任与激将。
陈海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明明比自己小很多,气场却强大得惊人,言语间更是透露出对硬件研发的深刻理解和难以想象的资源底气。他沉寂已久的热血,似乎被重新点燃了。
“李总,我需要看看具体的项目规划书。”陈海最终沉声说道,这几乎等同于默许。
短短二十天,三位在各自领域堪称顶尖的人才,被李默以雷霆之势,运用“神豪系统”升级后的强大功能,或攻心,或利诱,或展现宏大愿景,逐一揽入麾下。这效率,足以让任何传统猎头公司瞠目结舌。
【叮!分支任务‘人才壁垒突破’完成!】
【奖励发放:资源点数 500万 已到账!‘生态摇篮’建设加速卡已发放!‘人才潜力评估’高级模块已解锁!】
李默站在太古汇即将改造完成的“默星未来科技实验室”(原计划升级的一部分,现被设定为首个“生态摇篮”试点)的规划图前,身后是刚刚签署完加盟协议的柳明渊、埃琳娜(通过全息投影)和陈海。
人才的杠杆已经撬动。接下来,就是将资源与人才结合,真正开始搭建那“文明火种”的雏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