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米高空,平流层。
一架巨大的运-20b运输机,正在稀薄的空气中飞行。
机舱内没有开灯,只有红色的战术照明灯在闪,把每个人的脸都照的忽明忽暗。
气温,零下四十五度。
“还有五分钟。”
耳机里传来飞行员平板的声音。
“到达预定空域。”
孤狼抬起手腕,看了一眼战术终端上的高度读数。
一万两千米。
他转过身,看着坐在他对面的队员。
利剑、雪狼、雷神。
三支特战小队,一共三十六人。
他们都穿着全封闭的hALo特种作战服,黑色的复合材料包裹着全身,脸上扣着带供氧系统的战术面罩。
“所有人,最后一次检查装备。”
孤狼的声音通过骨传导耳机,清晰的传到每个人的耳中。
“氧气。”
“正常。”
“高度计。”
“校准完毕。”
“导航板。”
“在线。”
“主伞、备份伞。”
“锁定。”
回答声简洁有力。
孤狼检查了一下自己胸前的挂载包。
里面装着两枚微型战术电池,是给侦察设备供电的。背囊里,除了生存物资,还塞满了最新型的自杀式无人机。
这玩意儿很沉。
但在接下来的任务里,这东西既能侦察,也能攻击。
“都在听我说。”
孤狼的声音沉了下来。
“我们要去的地方,是老虎尾。旅顺军港的咽喉。”
“那里的情况,我不说你们也清楚。除了我们要对付的客人,还有那些原来的主人——我是说丧尸。”
“而且,是经过了二次变异的丧尸。”
机舱里一片死寂,只有引擎低沉的轰鸣。
没人说话,所有人都静静的听着。
“我们的任务只有一个。”
孤狼竖起一根手指。
“钉在那里。”
“在主力部队到达之前,哪怕是死,也要把眼睛给我睁大了。我要知道那些杂碎从哪上岸,有多少人,带了什么重家伙。”
“听明白了吗?”
“明白!”
三十六个人的声音汇聚在一起,虽然不大,却十分坚定。
“很好。”
孤狼点点头。
就在这时,机舱内的红灯突然变成了急促闪烁的黄灯。
“三分钟准备!”
飞行员的声音再次响起。
“开始释压。”
嗤——
随着一声轻响,机舱内的气压开始迅速的下降,与外界的高空环境平衡。
所有的声音都在这一刻变得沉闷。
孤狼深吸了一口面罩里的纯净氧气,调整着呼吸节奏。
“起立!”
他猛的站起身。
哗啦!
动作整齐划一。
三十六名特战队员同时起身,走向尾舱门。
每个人都显得有些臃肿,但动作却异常的灵活。
“两分钟!”
“一分钟!”
读秒声像是催命的鼓点。
巨大的液压杆转动声响起。
运-20b硕大的尾舱门缓缓的打开。
强烈的气流瞬间涌入,哪怕隔着厚重的作战服,所有人还是感觉到了一股透骨的寒意。
那是来自一万两千米高空的强风。
外面一片漆黑,没有星光,也没有月亮。
底下,是被冰封的渤海湾和死寂的辽东半岛。
“绿灯!”
舱门口的信号灯骤然的变绿。
“走!走!走!”
孤狼没有任何犹豫,第一个冲向那个黑色的洞口。
他纵身一跃。
失重感瞬间袭来。
紧接着,巨大的风压就拍在了身上,让他在空中翻滚了两圈才稳住身形。
孤狼张开四肢,呈大字型,在无边的黑暗中极速下坠。
风在耳边咆哮,哪怕有降噪耳机,那声音也震的耳膜生疼。
他看了一眼战术面罩上的hUd显示屏。
高度:米。
速度:280公里\/小时。
在他的视野里,周围出现了几十个绿色的小光点。
那是队友们的红外信标。
所有人都在编队内,保持着完美的空中姿态。
“保持队形。”
孤狼在频道里下令,“注意高度。八百米开伞。”
“收到。”
他们这次是高跳低开,一种很危险的跳伞方式。
为了缩短在空中的滞留时间,减少被发现的概率,他们必须在很低的高度才打开降落伞。
这需要很强的心理素质和技术。
开晚了,就会变成一滩肉泥。
高度在飞速的下降。
8000米。
5000米。
穿过云层的时候,视线更加模糊,只有那些绿色的光点在跳动。
3000米。
这里的气流变得更加紊乱。
强大的乱流不断冲击着他的身体,但他依然死死的控制着姿态,眼睛盯着高度计。
1500米。
地面的轮廓开始隐约可见。
黑沉沉的大地就在下方。几点零星的火光在废墟中闪烁,不知道是幸存者,还是某种变异丧尸的磷火。
1000米。
警报声在耳边响起。
“准备!”
孤狼的手握住了拉环。
800米!
“开伞!”
砰!砰!砰!
几乎是同一时间,三十六朵黑色的伞花在低空绽放。
巨大的拉扯力瞬间作用在身上,勒的骨头都在响。
下坠的速度骤然的减缓。
原本狂暴的风声消失了,取而代代的是一种让人心悸的安静。
孤狼熟练的操纵着伞绳,调整方向。
他的目标,是老虎尾的一处废弃高尔夫球场。
那里地势开阔,适合集结。
“雷神,报告风速。”
“风向西北,风速12米每秒,阵风15。”
“修正偏流,准备着陆。”
几十秒后。
地面扑面而来。
孤狼双腿微曲,在接触地面的瞬间顺势一滚,卸掉了巨大的冲击力。
他迅速的起身,解开伞扣,单膝跪下,手中的191突击步枪瞬间举起,枪口指向黑暗。
“利剑一号,安全。”
他在频道里低声汇报。
“雷神一号,安全。”
“雪狼一号,安全。”
一个个声音接连响起。
几分钟后,三十六名队员全部着陆,无一减员。
他们迅速收拢降落伞就地掩埋,然后悄无声息的汇聚在一起。
“检查周围。”
孤狼打了个手势。
几名队员立刻散开,手中的热成像仪扫视着四周。
这是一家高档的高尔夫球场,原本修剪整齐的草坪现在长满了荒草,在寒风中抖动。
远处,那栋豪华的会所大楼黑洞洞的,显得十分诡异。
“队长,有些不对劲。”
狙击手鹰眼的声音在频道里响起,有些发紧。
“怎么?”
孤狼快步走过去。
鹰眼趴在一处沙坑的边缘,指着远处的一片树林。
“你看那里。”
孤狼趴在他身边,透过夜视仪看去。
绿色的视野里,树林边缘,站着几个身影。
它们一动不动。
不是那种漫无目的游荡的丧尸。
它们就那样直挺挺的站在那里,面向大海的方向。
像是在站岗。
“这是什么情况?”旁边的爆破手老鬼咽了口唾沫,“丧尸也会看风景?”
“闭嘴。”
孤狼皱起眉头,调整了一下夜视仪的倍率。
那些身影穿着破烂的衣服,有的甚至只剩下骨架,但它们的姿势却很诡异。
每一个都微微前倾,前爪垂在身侧,似乎随时准备扑击。
“是变异体。”
孤狼的声音很轻。
“这就是书里说的,特化或者有指挥的智慧体?”
“看着像。”鹰眼低声说。“它们的站位很有讲究,互相之间有视野重叠。如果是巧合,那这巧合也太他妈专业了。”
孤狼沉思了两秒。
“绕过去。”
他果断的下令。
“我们的任务是侦察,别节外生枝。只要它们不发现我们,就别开枪。”
“是。”
队伍重新启动。
他们隐蔽身形,在荒草中穿行。
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的,脚下的战术靴踩在冻土上,几乎听不到声音。
越过高尔夫球场,前方就是老虎尾的制高点——白玉山。
那里,是俯瞰整个旅顺港的位置。
爬山的过程很艰难。
为了躲避那些诡异的哨兵,他们选择了一条近乎垂直的峭壁路线。
“老鬼,放无人机。”
爬到半山腰的时候,孤狼停了下来,贴在一块巨石后面喘息。
“明白。”
老鬼从背包里取出一个只有巴掌大的四旋翼无人机。
这是特制的静音型号,飞行噪音很低,而且涂装了吸波材料。
“嗡……”
细微的马达声响起,无人机钻入夜空,很快就消失不见。
孤狼打开手腕上的战术终端,屏幕上出现了无人机传回的画面。
画面一转,对准了山下的港口。
旅顺军港,此刻正沉睡在黑暗中。
码头上停泊着几艘破败的渔船,海面上漂浮着碎冰。
一切看起来都很平静。
“看那里。”
忽然,雪狼小队的队长指着屏幕的一角。
那是港口的入口处。
在防波堤的外侧,原本应该是一片漆黑的海面,此刻却隐约有一些波纹。
孤狼把画面放大。
那不是波纹,像是潜望镜或者浮标一类的东西。
“热成像没有反应。”老鬼操作着无人机,“水温太低,屏蔽了热源。”
“那是岛国人的蛙人运载器。”
孤狼的语气很冷。
“先遣队。”
“看来这帮孙子比我们想的还要急。”
他关掉屏幕,看了一眼时间。
凌晨三点。
“他们想在天亮前摸清航道。”
鹰眼在旁边架起了狙击枪,枪口套着粗大的消音器。
“队长,干掉他们?”
“别动。”
孤狼按住他的肩膀。
“几条小鱼而已,惊动了后面的大鱼就不划算了。”
他转过身,看着身后的三十五名队员。
“所有人,听我命令。”
“立刻在山顶建立观察哨。”
“雷神小队,负责布设反步兵雷场,把我们的屁股护好。”
“雪狼小队,去找个背风的地方,把通讯天线架起来。我要这里的一举一动,都能实时的传回司令部。”
“利剑小队,跟我去前沿。”
孤狼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拍了拍鹰眼的肩膀。
“把你的家伙架好。记录每一个露头的坐标。”
“等大戏开场的时候,我要给这帮远道而来的客人,送一份大礼。”
“是!”
黑暗中,特战队员们迅速的分散开。
……
几百公里外的新郑机场。
北方司令部。
高明看着大屏幕上突然亮起的那个绿色光点,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那个光点的位置,正是在大连旅顺,白玉山顶。
“干得好。”
他低声说道。
随后,他猛的转身,对着身后忙碌的参谋们大声下令。
“侦察到位了!”
“现在,准备战斗!”
“命令161旅,所有直升机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