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眼下土豆数量有限,即便朱标等人种死了,也休想再讨要第二个。
朱元璋带着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皇子们轮流切了土豆块,学习如何切取芽眼。他们将切好的八个土豆块种在了中间那片田地里。
原先的一百四十五个土豆,现在有九个被切块重新种下。剩下的土豆,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皇子每人分到一个,朱元璋自己拿了三个。最后剩余的一百二十六个土豆暂时存放起来,等农学院选址确定后再进行种植。
......
朱元璋刚走出燕长倾的家门,立刻高声喊道:“毛骧!”
一直隐藏在暗处的锦衣卫指挥使毛骧迅速现身,单膝跪地应道:“臣在!”
看到朱元璋和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皇子满身泥土,像是刚从田地里劳作归来,毛骧心中暗自惊讶。
朱元璋下令:“再调两千锦衣卫驻守此地,除了朕和太子他们,任何人不得靠近五百步以内!第一次警告无效,第二次直接斩杀!朕特许你们先斩后奏!”
“另外,燕先生若有吩咐,只要不是攻打皇宫或刺杀皇子,你们都必须听从!”
毛骧震惊抬头,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五千锦衣卫驻守此地,足以抵挡京城禁军的进攻!要知道,整个京城的锦衣卫也不过十四个千户所。
每个千户所编制约千余人,京城锦衣卫总兵力约一万五千人。
扣除安插在文武勋贵府邸、市井街巷的暗探,以及维持各所日常运转的人员后,实际可调动的锦衣卫仅剩三五千人。
不过这三五千精锐在京城足以 任何权贵,若遇顽抗,尚有驻守京畿的二三十万禁军作为后盾。
若非此前朱元璋特许扩编,此次增调的两千人手便会导致各千户所瘫痪。即便如此,调拨后剩余兵力也仅能勉强维持十四处千户所运转。
更关键的是朱元璋的旨意——除谋逆大罪外,所有锦衣卫须无条件服从燕长倾调遣。这意味着即便下令血洗丞相府,锦衣卫亦不得违抗!
【这燕长倾究竟是何方神圣?!】
毛骧不断刷新对燕长倾的认知,却仍低估了圣眷之隆——这份恩宠甚至超越了太子!若论护卫规格,几乎与朱元璋本人相当。
还要咱再说一遍?
朱元璋冷冽的目光扫向跪地的毛骧。
微臣领旨!
毛骧俯首应命。虽不解圣意,但锦衣卫只需执行。
他稍作迟疑又禀道:只是如此一来,卫所兵力恐怕......
准你自行募补。朱元璋干脆摆手。
谢陛下!
得到扩编许可的毛骧暗自振奋——锦衣卫规模扩张,意味着他手中权柄将更上层楼。
【五名锦衣卫千户守护左右,纵使十万叛军突袭,也足以抵挡片刻!】
朱元璋轻抚胡须,暗自思量。
虽说他不信有人能在自己眼皮底下集结十万叛军,但为稳妥起见,仍决定将燕长倾的护卫规格提升至可抵御十万大军短暂围攻的程度。
毕竟这亩产二十石的土豆,如何重视都不为过。
只要燕长倾身边的锦衣卫能拖住袭击片刻,他就能立即收到急报。
届时便可调集京城禁军全力驰援,确保土豆与燕长倾万无一失。
朱元璋转头看了眼抱着土豆的皇子们——朱标怀里足足揣着四个,其中三个还是替他拿的,当即对毛骧下令:速去寻八个一尺见方的木匣,内衬丝绸,越快越好。
瞧这几个小子抱着土豆的架势,若回程马车颠簸伤了薯种,他定要揍得这群崽子七日下不了榻。
臣遵旨!
毛骧抱拳领命,匆匆去寻皇帝要的木匣。
......
后院厢房内,沐浴更衣后的燕长倾瘫在自制的躺椅上,长舒一口浊气。
闭目养神良久,方才睁眼喃喃:总算过了朱元璋这关。
虽表面镇定自若,但直面这位洪武大帝时,他实则如履薄冰。
所谓气势,确非虚言。
位高权重者不怒自威,何况朱元璋这般从尸山血海中杀出的开国 。那凌厉目光扫来时,真似被猛虎盯上般令人窒息。
这个时代深受纲常伦理熏陶的臣子,即便如 胡惟庸,见天子震怒亦要伏地颤栗。
所幸他终究绷住了脊梁,没在朱元璋面前露怯。
自讲授《屠龙技》那日起,燕长倾便明白:此生绝不能向任何人屈膝。
面对朱元璋这样的 ,燕长倾也绝不会屈服!
因为对别人低头或许能活命,但他若低头必死无疑。
所以初次见到朱元璋时,察觉到对方有意刁难,燕长倾立刻选择了针锋相对。面对这位强势的 ,唯有展现更强大的气势,才能赢得重视,避免杀身之祸。
这就是所谓的不畏死,方得生。
若心生畏惧,死亡反而会更快降临。
只有先压制住朱元璋的霸道气焰,之后才能以平等的姿态与他对话。
虽然开局有些波折,但最终结果仍在掌控之中。燕长倾望着那片重新栽种了九个土豆块的试验田,轻声自语。
尽管朱元璋的突然发难出乎意料,但他成功引导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皇子亲手挖出了亩产二十石的土豆。这一切都被朱元璋亲眼见证,证实了高产土豆的真实性。
随着土豆的献上,燕长倾自然获得了的尊号。这个身份让他与朱元璋平起平坐,日后见面无需行礼。而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皇子见到他时,反而要主动行礼。
这相当于获得了时代礼仪的豁免权。燕长倾嘴角微扬。今后若不愿行礼下跪,即便是朱元璋也不能 。这对崇尚人格平等的燕长倾而言,正是求之不得。
能够昂首挺胸地活着,谁愿意卑躬屈膝?
最重要的是,三千亩的农学院终于到手了。想到今日主要目标达成,燕长倾难掩喜色。 儒家正统地位的计划,今日终于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至于先前给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皇子讲授《屠龙技》,不过是整个计划的序幕罢了。要颠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除了自上而下影响皇室成员外...
同样需要从底层百姓开始,逐步扩大影响力。
有了农学院,燕长倾就能培养自己的学生,向他们传授自己的理念和知识。
这些学生毕业后,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会影响家乡的父老乡亲,让他们明白并非只有儒家学说才是唯一出路。
农家学说同样能造福百姓,提升社会地位,实现阶层跨越,甚至获得令人羡慕的官职。
这将为百姓子女的未来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开辟新的命运之路。
随着选择农学院的学子越来越多,燕长倾的思想将广泛传播,逐渐形成独特的文化精神,代代相传。
未来,受益于农学院和农家学说的学子百姓,必将对主流儒家思想发起冲击。
轻则打破儒家独尊朝野的局面,重则实现燕长倾的夙愿—— 儒家正统地位,重现百家争鸣的盛况!
这一切的起点,都源于即将建立的农学院。
想到这里,燕长倾重新燃起斗志,立即从躺椅上起身,回到书房开始规划农学院的基本布局。
虽然具体规划需要等朱元璋提供地理信息,但他可以先参考后世大学城的模式,勾勒出所需功能区框架。
待实际地理信息送达后,再将各功能区与实际地形相结合。
......
皇宫后廷,朱元璋抱着一个一尺见方的小木箱,人未到声先至:妹子!妹子!!妹子!!!
他快步如风,全然不顾沿途侍卫宫女的行礼,也等不及内侍通报,像个得到珍宝的孩子般,迫不及待要与马皇后分享亩产二十石的土豆喜讯。
坤宁宫中,马皇后听见朱元璋的呼喊,不禁莞尔,放下手中物件朝外应了一声,随即移步至宫门前等候。
廊道里传来朱元璋愈发洪亮的喊声:妹子!快出来,我给你带了好东西!
马皇后刚至宫门,便透过窗棂望见朱元璋正沿着回廊疾步而来。待他踏入前院,见皇后已在门前相迎,顿时喜形于色,高呼着竟小跑起来。
慢些!当心摔着!马皇后见状急忙碎步迎上,眉间浮起忧色。
两人在殿前相会,朱元璋一把扶住皇后臂膀。
这般莽撞,成何体统?若教人瞧见天子失仪......马皇后轻拍丈夫手背,蹙眉嗔怪。
谁敢多嘴!朱元璋剑眉倒竖。
做错事还不许人说?连我也说不得?马皇后作势要拧他耳朵。
未等触及,朱元璋已俯身凑近,连声告饶:轻些轻些......自然说得......
见他这般模样,马皇后忍俊不禁,收回手掩唇笑道:年岁不小了,还这般孩子气。
朱元璋直起身,一手揽着木匣,一手将妻子拥入怀中,朗声道:朕偏要宠自家媳妇,有本事让他们也学着疼媳妇去!
马皇后倚在他胸前,眼波流转间尽是化不开的柔情。
“重八。”
马皇后轻闭双眸,依偎在朱元璋怀中,柔声唤道。
“妹子,咱在这儿。”
朱元璋轻抚她的后背,声音温和而坚定。
此刻,这对年过半百的夫妻相拥而立,却仿佛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与温婉灵秀的少女,恩爱如初。
乱世相识,贫苦相知,危局相爱,富贵相守。
数十载光阴,只在他们容颜上留下痕迹,却未曾磨灭彼此从微末之时便珍视的真心。
岁月如酒,愈久愈醇。
她唤他重八,他称她妹子。
这是独属于他们的温柔。
四周宫人静默垂首,眼中难掩艳羡。
许久,马皇后才从朱元璋怀中抬头,柔声问道:“急匆匆来找我,还说得了好东西,究竟是什么?”
朱元璋朗声一笑,牵起她的手便走:“祥瑞!能让大明十年内迎来盛世的万民祥瑞!”
马皇后虽不解,仍随他前行。
凉亭中,朱元璋挥退左右,小心翼翼打开怀中木箱,露出几颗拳头大小的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