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十一点,省纪委大楼七层的办公室依然亮着灯。陈谨反复观看着李娟传来的影像资料——画面因拍摄时的抖动而略显模糊,但推土机碾过绿地的场景依然触目惊心。特别是那个站在工地边缘指挥的身影,虽然只有侧脸,但他一眼就认出是吴亦天。
陈组,刚收到消息。孙阳推门而入,语气急促,李娟的儿子放学后被人跟踪,幸好学校保安及时发现。
陈谨手中的笔地折断。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新区方向灯火通明,像一片璀璨的星海,却照不透人心深处的黑暗。
通知行动组,立即出发。
三辆黑色越野车悄无声息地驶出省纪委大院,融入了深夜的车流。陈谨坐在头车里,手中握着那份已经泛黄的《民生监督手册》。扉页上,不忘初心四个字在车内灯下若隐若现。
陈组,新区那边已经安排好了。孙阳递过一份行动方案,我们以检查重点项目安全生产为由进入,不会打草惊蛇。
陈谨点点头,目光始终没有离开窗外。他想起林晓刚参加工作时的样子,那个扎着马尾、眼神清澈的姑娘,如今却在这片灯火深处渐渐迷失。
车队抵达明月苑时已是凌晨。安置小区里寂静无声,只有几扇窗户还亮着灯,像黑暗中警惕的眼睛。
李娟的家在小区最里面的一栋。开门时,她手里还攥着一把剪刀,看清是陈谨后才松了口气。
他们今天又来了。李娟的声音有些发抖,说是要重新测量房屋面积,但我看见他们在楼道里安装了什么设备。
陈谨示意孙阳带人检查。果然,在楼道消防栓后面发现了一个微型摄像装置。
看来他们是要监视你的动向。陈谨的语气依然平静,但眼神已经冷了下来。
李娟从卧室抱出一个铁盒,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各种材料:补偿款发放记录、绿地规划图纸的复印件、还有她冒着危险拍摄的更多影像资料。
这是我偷偷复印的规划图纸,李娟指着用红笔标注的位置,生态产业园实际占地比规划多出整整五十亩,这些都是基本农田和规划绿地。
陈谨仔细查看着这些证据。图纸上的修改痕迹很明显,审批签字的位置,赫然是林晓的名字。
这些材料很重要。陈谨将证据收好,你们最近要特别注意安全。
就在这时,孙阳的手机响了。接完电话,他的脸色变得凝重:陈组,刚收到消息,吴亦天和石水波正在会所。
陈谨看了看表,凌晨一点。去会所。
会所坐落在新区最繁华的地段,即便是深夜依然灯火辉煌。陈谨带着行动组径直走进大堂,值班经理慌忙迎上来。
我们是省安全生产检查组的。陈谨亮出证件,接到举报,要对会所的消防设施进行突击检查。
在经理不知所措的目光中,一行人直接走向吴亦天常用的包厢。推开门时,里面烟雾缭绕,吴亦天和石水波正在举杯,旁边还坐着几个开发商模样的人。
陈组长?吴亦天显然没料到会在这里见到陈谨,手中的酒杯微微一颤。
例行检查。陈谨的目光扫过包厢,看来吴局长的业余生活很丰富。
石水波站起身,脸上堆起职业性的笑容:陈组长辛苦了,要不要一起喝一杯?
不必了。陈谨的视线落在茶几上的几份文件上,这些是...
吴亦天急忙想去收起文件,但孙阳已经先一步拿到手。翻开一看,竟然是生态产业园二期工程的规划方案,上面赫然有林晓的审批意见。
看来吴局长连休息时间都在工作。陈谨淡淡地说。
就在这时,陈谨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李娟发来的信息:陈组长,我儿子刚才打电话说,有几个陌生人在学校附近转悠。
陈谨的眼神骤然变冷。他走到吴亦天面前,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包厢瞬间安静下来:
我提醒各位,任何时候都要守住底线。特别是...他顿了顿,不要试图触碰纪检工作的红线。
离开会所时,凌晨的风带着凉意。陈谨对孙阳说:安排人二十四小时保护李娟一家。
明白。那林主任那边...
陈谨望着新区管委会大楼的方向,那里还亮着几盏灯。先不要惊动她。
此时,在林晓的公寓里,她正对着手机发呆。屏幕上显示着石水波的未接来电,足足有七个。她知道,一定是出了什么事。
窗外突然下起了雨,雨点敲打着玻璃,像是在叩问她的良心。她想起白天李娟看她的眼神,那眼神里没有了从前的信任,只剩下深深的失望。
她打开保险柜,取出那份石水波给她的公寓租赁合同。女儿的欢笑仿佛还在耳边,可这份欢笑,如今却成了压在她心头的巨石。
雨越下越大。林晓拿起手机,拨通了吴亦天的电话:
出什么事了?
电话那头的背景音很嘈杂,吴亦天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气:陈谨来了。李娟那个贱人把我们的事都捅出去了!
林晓的手一抖,手机差点滑落。她强作镇定:我们有什么事?不过是正常工作往来。
正常工作?吴亦天冷笑,林主任,现在说这些还有意思吗?别忘了,那份调整土地边界的文件,可是你亲笔签的字。
电话挂断后,林晓在窗前站了很久。雨幕中的新区模糊不清,就像她未来的路。
她拿起那份租赁合同,想要撕碎,最终却还是放回了保险柜。
而在明月苑,陈谨正准备离开。李娟送他到门口,突然说:陈组长,我知道林主任是你的徒弟。但是...
但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陈谨接过她的话,放心吧,我不会辜负这身制服。
雨夜里,三辆越野车悄然驶离。新区的灯火在雨幕中摇曳,像是随时都会熄灭,却又顽强地亮着。
这一夜,很多人都无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