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前准备
周铁军办公室的门在身后轻轻合拢,将烟雾和凝重的气氛隔绝。林骁(“锋刃”)站在空旷的走廊里,深吸了一口略带凉意的空气,方才的对话如同高速运转的齿轮,在他脑中咔哒作响,最终咬合。“断箭”行动的轮廓已然清晰,冰冷的现实感取代了推演时的虚拟压力,沉甸甸地压在肩头。
他没有片刻耽搁,立刻通过加密通讯网络,召集“利剑”小组全体成员,以及海军特混编队指挥官和技术支持团队负责人,召开远程战前协同会议。
会议在“铸剑庐”的高度保密虚拟作战室内进行。巨大的全息沙盘上,马六甲海峡附近的海域被精确还原,代表“海螺号”货轮的光点正沿着一条预定的航线缓慢移动,周围是密密麻麻的代表民用船舶和国际航道的标识。海军驱逐舰“扬波号”及其护航舰艇的图标,则停留在稍远的安全距离外,如同蛰伏的巨兽。
“任务代号‘断箭’。目标:‘海螺号’,夺取或摧毁其运载的‘钥匙’碎片及相关数据。”林骁开门见山,声音透过骨传导耳机,清晰地传入每位参会者耳中。他没有提及对“猎犬”孙磊的特殊监控安排,这是只有他和周铁军知道的绝密层级。
他快速传达了调整后的行动方案核心:放弃动静较大的直升机索降,采用水下潜航器秘密渗透,夜间攀附登船,实施无声控制和精确打击。
“海军方面,‘扬波号’编队负责外围警戒、电子静默封锁和远程火力威慑。在我们登船控制局面后,派出小艇接应人员和物资。行动期间,保持绝对无线电静默,除非我们主动发出求救信号或任务完成信号。”林骁看向全息影像中那位肩扛大校军衔、面容刚毅的海军指挥官。
“明白。‘扬波号’已就位,随时可以提供区域拒止能力。电子战部门已准备好对‘海螺号’及周边海域实施‘温和’但有效的通讯干扰和雷达欺骗。祝你们好运,林组长。”海军指挥官的声音沉稳有力。
“技术团队,能量探测器和应急处置程序,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最后调试,并完成对随队技术助理的紧急培训。”林骁转向李教授团队的影像。
“探测器原型机已空运抵达基地,正在做最后的环境适应性测试。应急处置手册已下发,我们的人会与你们同步进行模拟演练。”李教授的语速很快,带着科研人员特有的严谨和急迫。
“最后,‘利剑’小组内部任务分配。”林骁的目光扫过面前七名队员的实时影像。陈锋(“磐石”)、李瑶(“灵雀”)、张启明(“鹰隼”)、王超(“铁壁”)、刘芸(“白芷”)、赵海(“穿山甲”)、孙磊(“猎犬”),每一张脸上都写满了专注和决然。
“此次行动,分为三个小组:
? 渗透控制组:由我亲自带领,‘磐石’、‘铁壁’、‘穿山甲’,负责主攻登船,控制驾驶舱、轮机舱等关键区域,清除武装抵抗。
? 情报支援组:‘灵雀’、‘猎犬’,负责登船后的电子压制、情报实时获取、目标精确定位,并为控制组提供路径指引和威胁预警。‘猎犬’,你尤其要发挥侦察特长,优先确定‘钥匙’碎片的具体位置和守卫情况。”
? 技术保障组:‘鹰隼’、‘白芷’,‘鹰隼’负责操作水下潜航器及接应快艇,‘白芷’负责随队医疗支援,并在控制目标后,协助技术助理进行‘钥匙’碎片的初步稳定作业。”
林骁特别强调了“猎犬”在情报组中的侦察定位职责,这是计划的一部分,将他放在关键但并非唯一决策的位置上。
“各小组任务明确,相互协同。登船后,以控制组行动为核心,情报组保障信息畅通,技术组确保退路和目标安全。有没有问题?”林骁沉声问。
“没有!”七人齐声应答,声音在虚拟空间内回荡。
“好。散会后,各小组根据任务分工,进行针对性装备检查和战术推演。24小时后,基地机场集合,出发!”林骁下达了最后指令。
会议结束,全息影像消散。真实的压力如同潮水般涌来。24小时,这是最后的准备时间。
接下来的每一分钟都如同被压缩。基地进入了最高战备状态。“铸剑庐”变成了一个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装备库全面开放,队员们根据新的水下渗透方案,领取并调试特制的潜水装备、水下推进器、微声武器、爆破索、以及最重要的——那批还在进行最后测试的高灵敏度能量探测器。
林骁几乎不眠不休。他先是与海军方面详细敲定了潜航器的投放点、接应坐标、通讯静默期间的应急联络方式。然后又与技术团队一起,反复熟悉能量探测器的操作界面和报警阈值,死记硬背李教授团队提供的、关于“钥匙”碎片可能能量特征和稳定化处理流程的复杂说明。
他甚至抽空去了一趟医疗中心。赵二柱(“墓碑”)的恢复情况良好,已经可以拄着拐杖下地行走,但失去一条腿的现实,让这位硬汉的眼神深处,始终藏着一丝挥之不去的阴霾。林骁没有多说安慰的话,只是用力抱了抱这位生死与共的战友。
“活着回来。”赵二柱沙哑着嗓子,重重拍了拍林骁的后背,“带好那帮新兵蛋子。”
“一定。”林骁郑重承诺。
最后的几个小时,林骁将自己关在休息室里,再次调出“猎犬”孙磊的所有资料和训练数据,进行最后一次推演。他假设了多种“猎犬”可能在行动中出现的异常行为,并制定了相应的预案。是暗中观察记录?还是当场制止?抑或是……在关键时刻采取更果断的措施?这其中的分寸拿捏,考验的不仅是他的判断力,更是冷酷的决心。
出发前六小时,周铁军大校再次秘密召见了林骁,交给他一个火柴盒大小的、没有任何标识的黑色金属装置。
“最高权限紧急指令发射器。”周铁军的脸色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凝重,“如果……我是说如果,行动彻底失败,或者‘钥匙’碎片面临不可控的风险,而你判断已无法挽回……按下它。‘扬波号’会收到指令,对‘海螺号’实施……终极净化。”
终极净化……意味着导弹打击,将整艘船连同上面的一切,从物理上彻底抹去。
林骁接过那个冰冷沉重的小装置,感觉手心像握着一块烙铁。这是最后的手段,也是无法承受的责任。
“希望不会用到它。”周铁军深深看了林骁一眼。
“明白。”林骁将发射器贴身藏好。
出发前两小时,全体队员在装备库进行最后清点。潜水服、武器、弹药、通讯设备、医疗包、应急口粮……每一样装备都检查了三遍以上。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没有人说话,只有金属碰撞和装备卡扣锁死的轻微声响。
林骁逐一检查每位队员的装备,最后走到“猎犬”孙磊面前。孙磊正在调试他那把加装了消音器和夜视镜的特制狙击步枪,动作一丝不苟,神情专注。
“装备没问题吧?”林骁问,目光平静地扫过他的装备和表情。
“一切正常,组长。”孙磊抬起头,眼神清澈,看不出任何异样,“能量探测器已熟悉,随时可以投入实战。”
林骁点了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次行动,情报是关键。你的眼睛,就是小组的眼睛。”
“放心,绝不会漏过任何细节。”孙磊的回答干脆利落。
林骁没有再多说,转身走向自己的装备位。信任与怀疑,如同一根绷紧的钢丝,他必须走在上面,不能有丝毫摇摆。
登机前半小时,七名队员全副武装,在基地机场的停机坪列队。远处,一架经过伪装的运-9战术运输机引擎已经启动,发出低沉的轰鸣。细雨飘洒,打湿了众人的作战服。
周铁军和王主任前来送行,没有冗长的讲话,只是逐一与队员们重重握手。
“共和国等着你们凯旋!”周铁军的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而坚毅的脸庞,最后定格在林骁身上,“‘利剑’首战,扬我国威!”
“保证完成任务!”七人齐声低吼,声音穿透雨幕,带着一往无前的决绝。
转身,登机。舱门缓缓关闭,将外界的光线和送行者的目光隔绝。
运输机在跑道上加速,抬升,冲入阴沉的天际,向着南方那片未知而危险的海域飞去。
机舱内,灯光调暗。队员们系好安全带,闭目养神,积蓄着最后的体力。林骁靠在冰冷的舱壁上,感受着飞机爬升带来的过载,缓缓闭上眼睛。
战前准备已然就绪。接下来,就是真刀真枪的搏杀。而隐藏在队伍中的那颗不定时炸弹,是否会引爆?答案,即将在南海的波涛之下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