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管委会的“水灾”事件,像一颗投入水中的石子,在市发改委内部激起的涟漪,正以一种诡异的方式慢慢平复。
没有想象中的惊涛骇浪,也没有后续的你来我往。高新区那边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那封杀人不见血的“慰问函”,仿佛从未存在过。
发改委大楼里的空气,不再粘稠,反而变得有些稀薄。同事们路过503办公室时,脚步依旧会下意识地放轻,但眼神里,除了原有的敬畏,又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探究。他们像是在观察一个被封印在玻璃罩里的神秘物种,既好奇,又不敢靠得太近。
林正,似乎成了那个最先收竿的垂钓者。
他依旧每天准时到办公室,泡上一杯清茶,然后便一头扎进那些关于全市各区县产业布局的调研报告里。阳光透过百叶窗,将他的侧影勾勒得清晰而安静,仿佛外界的一切喧嚣都与他无关。
办公室主任李主任,是少数敢于踏入503的人。但他每次来,都像是来朝圣的信徒,脸上挂着三分恭敬,三分忐忑,还有四分是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对,又引来一封“慰问函”。
这天上午,李主任又捏着一份文件走了进来。
“林主任,这是上周市里几个重点项目进度的汇总,您过目一下。”他将文件轻轻放在桌角,站得笔直,没敢坐下。
“辛苦了,李主任。”林正从文件中抬起头,目光温和,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下说。”
李主任迟疑了一下,才小心翼翼地坐了半个屁股,后背挺得像块钢板。他总觉得这间办公室的椅子上,长满了看不见的钉子。
林正一边翻阅文件,一边随口问道:“最近市里好像挺热闹的,听楼道里总有人在讨论。”
李主任闻言,紧绷的神经立刻松弛了不少,仿佛找到了一个安全的话题。他的脸上也浮现出一丝真实的兴奋,身体前倾了些许。
“林主任,您还不知道吧?城南那块地,要火了!”他压低了声音,却难掩语气里的激动,“下周三土地拍卖,好几家国内顶级的开发商都放出风声要来抢。市里都传遍了,说这次要出个‘地王’,楼面价起码要翻一番!这要是真拍成了,咱们市的Gdp,今年又能往前窜一大截!”
他说得眉飞色舞,好像那块地拍出的每一个铜板,都会分给他一样。这是体制内大多数人最朴素的愿望,数据好看,面子光鲜,年终总结报告上也能多几笔浓墨重彩。
林正没有接话,他翻动文件的手指,不着痕迹地停顿了一下。
城南?
他的脑海里,迅速浮现出那张他研究了无数遍的城市产业规划图。城南片区,按照规划,应该是以高新技术孵化和高端制造业配套为主的产业新区,对土地成本和营商环境的稳定性要求极高。
“地王”?
这两个字,就像一根刺,扎进了他平稳的思绪里。对一座正在谋求产业升级的城市而言,“地王”从来不是什么好兆头。它意味着疯狂的资本炒作,意味着实体产业的成本被无限抬高,意味着未来的发展潜力被提前透支。
这不合常理。
“是吗?那确实是件大事。”林正的脸上看不出什么波澜,他合上文件,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是哪几家开发商这么看好我们市的未来?”
“听说是好几家,有恒通,有碧园,还有几家外地的巨头。”李主任如数家珍,“赵瑞的那个瑞丰集团,这次也摩拳擦掌,据说准备了上百亿的资金,志在必得。”
赵瑞……瑞丰集团……
林正的眼底,闪过一抹微不可察的精光。这个名字,他有点印象。在之前的调研中,这个瑞丰集团似乎与高新区的一些项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叮!检测到异常经济波动,与宿主核心任务“区域协同发展”产生潜在冲突。】
【因果提示:城南地块土地拍卖存在严重市场过热风险,背后有人为操纵迹象,意图制造虚假繁荣,扰乱全市经济发展规划,以达到转移矛盾、掩盖问题的目的。】
【官气预警:一股由贪婪与投机催生的“民怨黑气”正在城南地块上空初步聚集,其源头指向……高远。】
脑海中,系统的提示音冰冷而清晰。
林正端着茶杯的手,稳如磐石。他终于明白了。
原来,这才是高远的后手。
他没有在“档案室”的问题上继续纠缠,而是选择了釜底抽薪。他要点燃一把更大的火,一把足以烧得所有人都自顾不暇的火。到那时,谁还会在意高新区档案室里那点被水浸泡的“小事”?
好一招围魏救赵。
甚至,这不仅仅是围魏救赵。一旦“地王”诞生,全市土地成本飙升,那些原本计划入驻的实体企业必然望而却步。他林正辛辛苦苦制定的“区域协同发展,错位竞争”的产业规划,将从根基上被动摇,甚至沦为一纸空文。
这一招,阴狠,毒辣,而且同样是“阳谋”。
因为从表面上看,这是市场行为,是资本对城市未来的看好。谁敢公开反对?谁反对,谁就是阻碍城市发展,谁就是与全市人民的财富增值愿望作对。
“林主任?林主任?”李主任见林正半天不说话,只是盯着茶杯出神,不由得小声唤了两句。
“哦,没事。”林正回过神来,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容,“我在想,这确实是件好事。不过,越是这种时候,越要防范风险。李主任,能不能麻烦你,帮我把近三年全市所有土地拍卖的成交记录,以及城南片区最新的市政规划报告,都找一份给我?”
“啊?要这些干什么?”李主任一愣,随即看到林正那不容置疑的眼神,立刻把后半句“这跟咱们关系不大”给咽了回去,忙不迭地点头,“好,好的,我马上去办!”
李主任逃也似的离开了办公室。
整个下午,503办公室的门都紧紧关闭着。
林正将自己关在里面,面前摊开的是一摞摞的数据和报告。他像一个最严谨的外科医生,将城市经济的肌体一层层剖开,寻找那致命的病灶。
窗外的天色,由明转暗,办公室的灯亮了起来。
桌上的数据,在他眼中逐渐汇成了一幅清晰的图像。近三年的土地价格走势平稳,城南片区的规划明确,所有的官方数据都指向一个理性的、健康的市场。而即将到来的这场拍卖,像一个凭空出现的肿瘤,显得无比突兀和狰狞。
他拿起笔,在一张白纸上飞快地计算着。
当一个惊人的溢价率数字出现在纸上时,他停下了笔。他知道,这已经不是市场行为,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金融绞杀。
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
他能看到,高远和那个赵总,正站在幕后,带着冷笑,准备按下引爆器的按钮。他也能看到,无数被虚假繁荣冲昏头脑的市民,正欢呼着冲向那片即将成为陷阱的土地。
而他,是唯一看到了真相的人。
可真相,该如何说出口?
直接去找市委书记报告,说高远在恶意操纵市场?证据呢?那些系统提示,那些基于数据的推演,都无法成为呈堂证供。在别人看来,这只是他的主观臆测,甚至会被认为是打击报复。
他需要一份武器。一份同样基于规则,同样冠冕堂皇,却能精准地刺穿这场骗局的武器。
林正睁开眼,眼中的迷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冷静与锐利。
他推开面前所有的数据,从抽屉里拿出崭新的一叠稿纸,拧开笔帽。
办公室里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一个小时后,一份报告的草稿,在他的笔下成型。他拿起第一页,看着自己写下的标题,眼神坚定。
《关于防范我市房地产市场出现异常波动及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紧急预警报告》
这份报告里,没有提及高远,没有提及瑞丰集团,甚至没有一个字的指控。通篇都是冷静客观的数据分析,是基于城市发展规划的风险评估,是对“地王”现象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的科学预警。
它不指责任何人,它只对事。
它不说谁是坏人,它只说这么做会带来灾难。
写完最后一个字,林正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晚风带着城市的喧嚣涌了进来。楼下,华灯初上,车水马龙,一片繁华盛世的景象。
可林正知道,在这片繁华之下,一场巨大的风暴,正在悄无声息地酝酿。
而他手中这份薄薄的报告,或许是拉响警报的唯一机会。
他回到办公桌前,拿起电话,却没有拨给市委书记,也没有拨给市长。他沉默了片刻,拨通了市纪委书记办公室的电话。
“您好,请问是王书记的办公室吗?我是市发改委的林正,有一份关于我市经济安全领域的紧急报告,希望能亲手向王书记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