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日头渐渐爬到头顶,毒辣的阳光晒得田埂发烫,田里劳作的人们额头上的汗珠像断了线的珠子般往下淌。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马秀英带着常婉静、王敏敏、沈珍珠,还有庄子上十几个女眷,沿着田垄走了过来。

她们几个都身穿半旧的麻布短衣,下装是素色的粗布裙,头发简单挽在脑后,只用一根木簪固定,没有半点珠翠装饰,与寻常庄户人家的妇人别无二致。

可眉眼间的清丽却藏不住 —— 常婉静眉如远山,眼含秋水,哪怕额角沾了汗湿的碎发,也难掩那份温婉;

王敏敏下颌线条利落,眼眸明亮,带着几分灵动劲儿,走在田垄上脚步轻快,透着股鲜活气;

沈珍珠皮肤白皙,唇色天然红润,哪怕素面朝天,也显得格外娇俏。

最惹眼的还是王妃马秀英。她穿着和女眷们一样的粗布衣裳,可身姿挺拔,行走间自有股从容气度。

额前碎发被风吹起,露出光洁的额头,眉眼舒展时带着温和,可眼神扫过田垄时,又隐隐透着股不怒自威的沉静 —— 那是常年居于上位、心怀天下的贵气,即便裹在粗布衣衫里,也比寻常妇人多了几分让人不自觉信服的力量。

她手里挎着的竹篮稳稳当当,步伐不快不慢,仿佛不是在晒得发烫的田垄上赶路,而是在王府庭院里闲步,那份从容,与周遭的烟火气相映,反倒更显亲切。

马秀英走到田垄旁,朝着田里正弯腰割稻的朱元璋喊道:“重八,都晌午了,先停一停,吃饭吧!”

朱元璋听到声音,直起身擦了擦额头的汗,抬头看了一眼已经收割了小半的稻田,嘴角带着笑意,随即对着田里的百官大喊:“好了!都先别干了!咱妹子带着人准备好了吃的,先过来吃饭,吃饱了再接着干!”

虽然才劳作了半个时辰,百官们早就累得腰酸背痛,听到这话,纷纷停下手里的活,拖着沉重的脚步往田垄边走来。

朱元璋则快步走到马秀英身边,跟着她来到一旁的大槐树下 —— 树荫浓密,正好挡住了毒辣的阳光,成了天然的歇脚处。

马秀英先是从篮子里拿出一个粗瓷碗,倒上凉好的茶水,递到朱元璋手里:“重八,先喝点水,解解渴。”

朱元璋接过碗,仰头一口气干了,抹了抹嘴,露出满足的笑容。

接着,马秀英从里面拿出金黄的大饼、翠绿的大葱、装着褐色酱料的陶罐,还有几个热气腾腾的熟土豆,放在铺好的粗布上。

她拿起一张大饼,先抹上一层酱,放上几段大葱,又夹了一块剥好的土豆,熟练地卷起来,递到朱元璋面前:“快吃吧,还热着呢。”

朱元璋接过卷饼,也不顾什么君臣礼仪,张开嘴大口咬了下去,饼的麦香、葱的辛辣、酱的咸香还有土豆的软糯在嘴里交织,他一边嚼一边含糊地说:“还是咱妹子懂咱的心意,这饼卷大葱,比王府里的山珍海味还香!”

吃完一口,他又拿起一个土豆,对着围过来的百官大声说道:“众爱卿,都别站着了,快来尝尝!咱小时候在濠州老家,干完活能吃上一个热大饼、一个熟土豆,那都是做梦都能笑醒的事!今日让你们也尝尝这农家饭,好好记住这滋味!”

马秀英看在眼里,又从铺在地上的粗布上拿起两张卷好的大饼,分别递给身边的朱标和朱槿,声音轻柔得像拂过田间的风:“标儿,槿儿辛苦了,你们打小在王府里长大,从没干过这般下力的活,今日肯定累着了吧。”

说着,她从袖中掏出一块干净的素色手帕,先走到朱标面前,轻轻为他擦去额角和脸颊上的汗珠,动作细致又温柔;接着又转向朱槿,见他嘴角还沾着饼屑,笑着摇了摇头,伸手帮他擦干净,满眼都是疼爱。

一旁的朱元璋见马秀英只忙着给两个儿子擦汗,半点没顾及自己,心里顿时有些吃味,故意清了清嗓子,带着几分醋意哼了一声:“哼,都多大的人了,还让你娘这般操心!想当年,我在他们这个岁数,早就给地主家放牛,自己都能独立收割一亩水稻了!他们啊,还差得远呢!”

马秀英当作没听见他的抱怨,目光落在正狼吞虎咽的朱槿身上,连忙嘱咐道:“槿儿,慢点吃,篮子里还有很多,不够再拿,别噎着了。”

朱槿嘴里塞满了饼,含糊不清地应道:“知道了娘。”

昨日醉酒,到现在,除了上午的西瓜,还真没吃别的东西,朱槿是真饿的不行了。

就在这时,站在不远处的王敏敏悄悄从自己的篮子里拿出一个剥好的白煮蛋,趁着众人不注意,快步走到朱槿身边,将鸡蛋偷偷塞到他手里,还冲他眨了眨眼。

朱槿眼睛一亮,接过鸡蛋后,偷偷用胳膊肘碰了碰身旁的朱标,脸上满是得意的神情,随后张开嘴,将整个鸡蛋都塞了进去。

可鸡蛋刚进嘴,朱槿就后悔了 —— 鸡蛋个头不算小,他嘴里还残留着饼屑,一下子根本咽不下去,喉咙被堵得严严实实,脸瞬间涨得通红,眉头紧紧皱起,身子忍不住弯了下去,一边用力咳嗽,一边伸手捂着喉咙,眼泪都快咳出来了,显然是差点噎到。

朱标见状,连忙放下手里的饼,快步走到旁边的竹篮旁,拿起一个粗瓷碗,倒了半碗凉好的茶水,递到朱槿面前,语气带着几分担忧:“快喝点水,慢点咽。”

朱槿接过碗,仰头猛灌了几口茶水,顺着茶水将鸡蛋和饼屑慢慢咽了下去,喉咙里的堵塞感终于消失,他长长舒了一口气,拍了拍胸口,脸上还带着未退的红晕,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缓过劲后,朱槿的目光转向围坐在树荫下的百官,开始细细打量起来。

今日来的官员几乎都是文臣,大多是寒窗苦读十年的书生 —— 他们自小埋首于四书五经,每日的时光都耗在笔墨纸砚间,别说下地干活,就连寻常的体力活都极少沾手。

方才不过才干了半个时辰的活,顶着正午的烈日,文臣们早已满头大汗,衣衫都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身上,看起来格外难受。

几个身形瘦弱的,即便坐在树荫下,身子还在微微发颤,脸色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显然是累得脱了力。

可即便如此,面对女眷递过来的大饼、大葱和熟土豆这些粗食,他们也只能恭恭敬敬地躬身道谢,小心翼翼地拿起大饼,连半点不满都不敢表露。

他们何时吃过这般粗鄙的吃食?平日里在府中,哪怕是最简单的一餐,也得有三菜一汤,主食不是精白米饭就是松软的白面馒头,哪里尝过这种带着麸皮、口感粗糙的大饼,更别说就着生葱蘸酱吃了。

可看着朱元璋吃得香甜,再想到方才上位发怒时的威严模样,谁也不敢有半分嫌弃,只能硬着头皮咬下一口,细细咀嚼着,脸上努力维持着平静,心里却满是复杂的滋味 —— 有体力透支后的苦涩,有对这粗劣食物的不适,更有对农家生活艰辛的初次真切体会。

朱槿收回目光,转头对着身旁的朱标,语气带着几分感慨地说道:“大哥,你看他们,真是应了句‘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朱标闻言,轻轻摇了摇头,语气严肃了几分:“二弟,此言有些偏颇。书生虽不擅长体力劳作,但他们饱读诗书,精通治国之道,朝堂之上制定律法、推行教化,都离不开他们的学识,不能仅凭这半日的田间劳作,就否定他们的价值。”

朱元璋原本正低头吃着饼,饼渣顺着嘴角往下掉,他也不在意,只觉得这粗粝的麦香格外对味。可听到朱标与朱槿兄弟二人的对话,他顿时来了兴致,放下手里还剩大半的饼,用袖口随意擦了擦嘴,目光落在朱槿身上,脸上带着几分探究的笑意说道:“槿儿,你大哥说你言之偏颇,那你倒说说,为何你觉得‘百无一用是书生’,给咱好好解释解释。”

朱槿听到父王发问,心里先过了一遍 —— 他清楚 “百无一用是书生” 并非自己凭空杜撰,而是源自后世清代诗人黄景仁的《杂感》一诗,

全诗是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黄景仁写这首诗时,是因自己才高却科举失利、一生潦倒,用自嘲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并非真的否定书生价值。

朱槿缓缓开口:“父王,儿臣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绝非是要贬低天下读书人。您看周祯大人,饱读诗书,精通律法,参与制定大明律令,为咱朝法治根基立下汗马功劳;还有那些负责编撰典籍、推行教化的文臣,若没有他们,文化难以传承,百姓难以明礼,这些都是书生的大用啊。”

朱元璋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朱槿抬头看了一眼老爹,又扫过不远处仍显疲惫的文臣们,语气多了几分沉重:“可儿臣说这话,也是看到眼前景象,生出的几分无奈。您看今日在场的文臣,他们寒窗苦读十年,满脑子都是经世济民的学问,可到了田间地头,不过半个时辰的劳作,就累得满头大汗、身形发颤。并非他们不愿出力,而是他们自小埋首书卷,体力与实操技能本就薄弱,这不是他们的错,只是‘术业有专攻’罢了。”

说到这里,朱槿的思绪不由得飘到了那些潜藏的危机上 —— 他知道,若按原本的轨迹,洪武年间的 “四大案” 会让超十万官员丧命,老爹首创的 “廷杖” 更是让朝堂之上人人自危,稍有不慎便可能皮肉受苦,甚至丢了性命。

即便侥幸躲过这些灾祸,官员们还要面对 “低俸禄却高责任” 的困境,正一品官员的俸禄勉强维持家用,九品官更是捉襟见肘,可他们要处理的政务却繁杂至极:户部官员要核计全国赋税,错一字便可能获罪;刑部官员要审理各地案件,稍有疏漏就可能被追责;地方知府更是一身多职,管行政、司法,还要劝农桑、修水利,往返奔波,积劳成疾者不在少数,就像户部尚书郁新,不过四十余岁便病逝于任上。

这些话朱槿不能直白说出,只能换一种方式委婉表达:“父王,儿臣知道您推行重典,是为了整肃吏治、稳固江山,可官员们也有诸多不易。他们既要应对繁杂的政务,又要时刻谨言慎行,长期处于高度紧张之中,身心俱疲。就像今日这些文臣,他们并非无用,只是在体力劳作这类‘即时之用’上有所欠缺,可在治国理政、传承文化这些‘长远之用’上,他们却是不可或缺的。儿臣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不过是想让父王看到,官员们也有他们的难处,若能多些体谅,或许他们能更尽心地为朝廷效力。”

朱元璋听完,脸上的笑意渐渐淡去,他沉默着看向那些坐在树荫下的文臣,又看了看身边的朱标和朱槿,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膝盖,似乎在思考着朱槿这番话里的深意。

过了许久,他才缓缓开口:“你说的这些,咱都明白。只是江山初定,若不严加约束,官员们极易滋生贪腐之心,到时候受苦的还是百姓。不过,你说的官员不易,咱也会记在心里,日后或许会酌情调整。”

正说着,不远处的树荫下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吵闹声,原本还算安静的氛围瞬间被打破。

有人惊慌地大喊起来:“不好了!不好了!杨大人晕倒了!”

这声呼喊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让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过去。

朱元璋刚还在琢磨朱槿话里的深意,听到 “杨大人” 三个字,脸色骤然一变,猛地站起身,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快步走去,一边走一边急切地大喊:“太医呢?咱的太医在哪?快过去看看杨大人!”

他心里满是焦急 —— 杨思义是跟随自己多年的老臣,如今年事已高,身子本就不算硬朗,今日来田垄,自己特意吩咐过不用他下地干活,只让他在树荫下歇着,怎么会突然晕倒?

还没等朱元璋的话音落下,身旁的朱槿已经反应过来,他几乎是下意识地一个健步冲了出去,比闻讯赶来的太医还要快上几分,率先来到了杨思义身旁。

藏书吧推荐阅读:乱世枭臣医将婿女帝太监最风流国破山河在带崽穿越奸臣一戟平三国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尘雾中的特工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仙人只想躺着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神武太医俏女帝矛盾难以调和大明帝国1627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远东新纪元1630穿越娶了秦香莲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风起刈羽我的谍战岁月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南疆少年走天下天下第一小厮三国:开局董卓入京,逼着我退位清泉明月低武世界开始起兵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清客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雁断胡天月锦衣行之吕敏传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北宋群英录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在下九千岁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大唐小郎中历史盘点:从王朝末年开始三国之袁术家臣白话三侠五义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时空手环:代号025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五姓嫡脉:躺赢大唐超神狂兵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北宋,我家仆役越买越多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
藏书吧最新小说: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大汉燕朝之开局一个啃老男致诚异世召唤之帝王征兵系统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墨苏传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我与霍去病,共享封狼居胥之名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穿越古代,我有系统娇妻美妾山河红颜赋河葬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红楼梦白话文版红头册七星大罗盘朕的北宋欢乐多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六州风云季吴三桂称帝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边塞枭龙开局被妻妾们逼宫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