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舰队无人作战指挥中心 23:47
杨震宇将军的瞳孔里倒映着七十二个蓝色光点。它们在大屏幕上缓缓移动,组成一个发光的箭头,直指四百海里外的佐世保军港。每个光点代表一艘智能无人艇——这些三米长的杀人机器正以35节速度划破黑夜。
蜂群系统上线,群体智能算法加载完成。技术军官报告,所有单位通过量子通信链路保持同步。
杨震宇走近全息沙盘。佐世保港的三维模型悬浮在空中,红色标记显示着油库、船坞、弹药 depot 等关键目标。最引人注目的是港口东侧——日本最新下水的熊野号导弹驱逐舰正停泊在3号码头。
确认交战规则。杨震宇的声音像砂纸摩擦,只攻击军事设施,避开民用区域。
林雪中尉突然举手:将军,干扰信号又出现了!她调出频谱分析图,和北斗受干扰时的特征一致,7.83hz基频,调制方式像是...
紫密码。杨震宇接过话头。这个二战时期日本最高机密的加密系统,如今竟出现在无人艇的导航指令中。
更诡异的是,当林雪将攻击路线图与历史档案重叠时,72艘无人艇的预定航迹与1945年6月28日美军b-29轰炸佐世保的航线完全吻合。
不是巧合。林雪放大一组数据,导航系统里被人为植入了历史坐标。看这个标记——她指向一串微小字符,U-235,这是广岛原子弹使用的铀同位素标识。
作战参谋们交换着眼神。有人——或某种力量——正在用历史战争的碎片,拼凑一场新的屠杀。
______
佐世保港外海 00:13
第7无人艇群的摄像机传回实时画面。港口的探照灯像苍白手指扫过海面,偶尔照亮涂着荧光涂料的艇身——这种特殊材料让无人艇在黑暗中如发光的海生物,又像银河碎落在波涛间。
进入最后攻击序列。杨震宇下令,释放侦察无人机。
十二架蜂鸟大小的微型无人机从母艇升起,它们传回的红外图像让指挥中心骤然安静。3号码头附近,三艘民用渔船正违规停靠在禁泊区,甲板上清晰可见几个蜷缩的人形热源——可能是偷渡者或醉酒渔民。
暂停攻击。杨震宇握紧拳头,重新规划路线。
长官!作战处长急道,窗口期只剩6分钟!日军雷达即将完成周期重启!
倒计时在屏幕上跳动:00:05:59...00:05:58...
杨震宇盯着那些模糊的热源。三十年前,他作为见习军官参与过南海渔民救援,记得那些被风浪摧残的手掌如何紧攥救命绳索。
修改规避算法。他最终下令,让无人艇从渔船下方通过。
技术军官们飞快键入命令。这种极限操作需要无人艇收起所有外置设备,以精确到厘米的深度控制穿过船底——稍有偏差就会刮碰螺旋桨或触礁。
路线更新完毕。工程师额头渗出冷汗,但...有12%的碰撞风险。
执行。
当第一个蓝色光点从雷达上消失时,指挥中心响起低声咒骂。一艘无人艇因规避渔船而撞上防波堤,自毁程序引发的微小水花甚至没引起日军哨兵注意。
总共十二艘无人艇在道德规避中牺牲。但剩下的六十个单位,已经如复仇幽灵般潜入港口。
______
佐世保军港 00:21
第一枚电磁脉冲弹在油库区上方十米引爆时,产生的不是火球,而是一个直径两百米的蓝色等离子球。所有电子设备在瞬间汽化,连混凝土中的钢筋都因感应电流而发红变形。
日军哨兵井上太郎只来得及看见海面升起一片蓝光,然后他的步枪瞄准镜就熔化成玻璃渣,烫穿了制服。更可怕的是,军港所有灯光同时熄灭——包括那些应该抗电磁加固的应急灯。
这不是攻击...他对着无线电大喊,却只收到静电噪音,这是电子版的神风!
第二波攻击来自水下。六艘无人艇同时撞向熊野号的声纳阵列,电磁弹头在舰体吃水线以下爆炸。这艘价值15亿美元的驱逐舰像被抽走灵魂般瘫在码头,连手动消防泵都无法启动。
最精妙的打击在弹药库。两艘无人艇精确穿过通风井,在距离弹药堆五米处引爆。冲击波被刻意导向地面,使整个库房像被巨人踩扁的易拉罐般内陷坍塌,却不引发连锁爆炸。
当自卫队终于组织起反击时,剩余无人艇开始执行最终指令。它们不再隐蔽,反而亮起所有荧光标识,在港口水面上组成一个巨大的浪花形图案。
中央位置的母艇释放浮标,展开一面电子屏,上面滚动显示北洋水师邓世昌《海战铭》中的名句:
【此日漫挥天下泪】
日军直升机探照灯下,这行汉字在漆黑海面上如磷火燃烧,被过路商船和各国卫星同时记录。
______
无人作战指挥中心 00:47
杨震宇看着大屏幕上最后一个蓝光熄灭。作战成功率87%,超出预期,但那些为规避渔船而自毁的十二艘无人艇,像十二根刺扎在他心头。
回收残骸情况?
已定位全部72个单位。林雪调出地图,但...有个异常。
她放大7号防波堤附近的残骸扫描图。虽然自毁程序炸碎了艇体,但核心部件依然可辨。热成像显示某种仍在运转的微型能源,而材料分析结果让所有人瞠目:
同位素比例显示,这块电路板的原料铀矿石来自...纳粹德国?林雪声音发颤,具体来说,与1945年投降途中被美军截获的U-234潜艇所载矿石特征一致。
杨震宇想起湘潭号沉没前截获的KAN信号。现在,这个谜团更深了——有人将八十年前的核原料,用在了今天的高科技武器中。
报告!通讯兵突然喊道,佐世保港外海发现不明潜艇!声纹特征与任何现役型号都不匹配!
主屏幕上跳出一段模糊的声呐图像:一个长约百米的纺锤形物体,正以50节速度驶向深海。最令人不安的是,它的推进器噪音频谱图中,清晰可见7.83hz的脉冲波动。
追踪它!杨震宇下令,但随即苦笑——所有无人艇都已战毁,而有人舰艇根本追不上这个幽灵。
林雪突然将两张图片并列:一张是刚才的声呐图,另一张来自美国国家档案馆——1945年拍摄的德国xxI型U艇。
两者轮廓完全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