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五代十国,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火纷飞、政权更迭如同走马灯般的混乱时代。中原大地硝烟弥漫,各路藩镇节度使拥兵自重,纷纷建国称帝;而偏安西南的巴蜀之地,凭借着山川险峻,暂时得以远离中原的战火,形成了相对安定的局面,为一方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喘息之机。就在这片被称为 “天府之国” 的土地上,在风景秀丽的青城山下,公元 883 年前后,一个女婴呱呱坠地,她便是后来闻名于世的前蜀花蕊夫人 —— 徐氏。

徐家在当地算不上显赫大族,却也是书香门第,家中世代以耕读为业。父亲徐耕虽未在朝为官,却饱读诗书,性情儒雅,对子女的教育十分重视。徐氏出生时,正值暮春时节,青城山上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竞相绽放,火红一片,仿佛为这个女婴的降临增添了几分祥瑞之气。父亲徐耕见女儿生得粉雕玉琢,一双眼睛灵动明亮,如同山间清澈的溪流,心中十分欢喜,便为她取名 “舜英”,取自《诗经?郑风?有女同车》中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之句,寄望她能拥有如木槿花般美丽的容貌与坚韧的品性。

徐舜英自幼便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别的孩童还在蹒跚学步、牙牙学语之时,她便已能跟着父亲吟诵简单的诗句;四岁时,便能背诵《诗经》中的多篇诗文,且对诗句的含义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父亲徐耕见女儿如此聪慧,更是倾尽全力教导她,不仅教她读书识字、吟诗作赋,还教她琴棋书画、女红针织。徐舜英也不负父亲的期望,无论学习什么,都能很快掌握要领,并且总能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想法,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才华。

随着年龄的增长,徐舜英的容貌愈发清丽脱俗,气质也愈发温婉娴静。她平日里最喜欢做的事情,便是在自家的小院中,伴着窗前的芭蕉或院中的梅花,一边抚琴,一边吟诵自己创作的诗词。她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真挚,常常能引得听到的人驻足赞叹。有一次,一位路过徐家小院的文人,偶然听到了徐舜英吟诵的诗词,不禁被其中的意境所打动,驻足良久。待徐舜英吟诵完毕,这位文人便上前与徐耕交谈,夸赞徐舜英才华横溢,将来必定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徐耕听后,心中既欣慰又担忧,欣慰的是女儿的才华得到了认可,担忧的是在这个乱世之中,女儿如此出众的才华和容貌,会不会给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当时的巴蜀之地,虽暂时安定,但也并非一片净土。各地的豪强地主拥兵自重,时常发生争斗,百姓的生活也时常受到威胁。徐家为了躲避战乱,曾多次迁徙。在迁徙的过程中,徐舜英见识到了民间的疾苦,看到了百姓们在战乱中流离失所、妻离子散的悲惨景象。这些经历在她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她对这个乱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她常常在诗词中抒发自己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比如她曾写过一首《悯农》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虽然这首诗后来被误认为是其他诗人所作,但据史料记载,这其实是徐舜英早年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创作的,诗中充满了对农民辛勤劳作却不得温饱的同情。

在徐舜英十六岁那年,一个改变她一生命运的机会降临了。当时,占据巴蜀之地的西川节度使王建,正在广纳贤才,同时也在民间挑选美女充实自己的府邸。王建原本是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人,早年曾做过屠牛、盗驴、贩私盐的勾当,后来参加了唐末的农民起义军,之后又投靠唐朝,凭借着自己的勇猛和智谋,逐渐崭露头角,最终占据了西川之地,成为了一方诸侯。王建虽然出身草莽,但却十分重视人才,也喜欢结交文人雅士,对有才华的人更是格外看重。

负责为王建挑选美女的官员,听说了青城山下徐家有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儿,便特意前来探访。当这位官员见到徐舜英时,顿时被她的容貌和气质所折服。徐舜英身着一身素雅的衣裙,站在庭院中的海棠花下,肌肤胜雪,眉目如画,一双眼睛中透着聪慧与灵动,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温婉娴静的气质。官员与徐舜英交谈片刻,发现她不仅容貌出众,而且学识渊博,谈吐不凡,对诗词歌赋有着极深的造诣。官员心中暗自赞叹,认为徐舜英绝对是王建想要寻找的人才,于是便将她的情况如实禀报给了王建。

王建听说后,十分好奇,便派人将徐舜英接到了自己的府邸。当王建见到徐舜英时,也被她的才貌所吸引。王建虽然是武将出身,但也粗通文墨,他与徐舜英谈论诗词歌赋、古今历史,徐舜英都能对答如流,而且见解独到,常常能说出一些让王建耳目一新的观点。王建心中十分欢喜,当即决定将徐舜英留在自己的府邸中,封为 “才人”。

徐舜英的父亲徐耕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十分复杂。一方面,他希望女儿能有一个好的归宿,王建作为西川节度使,权势显赫,女儿跟随他,或许能过上安稳的生活;另一方面,他又担心女儿进入权贵之家后,会卷入复杂的权力斗争之中,难以自保。但事已至此,他也无法拒绝,只能叮嘱女儿在王建的府邸中要谨言慎行,照顾好自己。徐舜英含泪告别了父母,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不安,走进了王建的府邸,也走进了一个充满未知与挑战的世界。

王建的府邸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府中的姬妾、宫女、侍卫不计其数。徐舜英初入府邸,面对如此陌生而复杂的环境,心中不免有些惶恐。但她深知,自己既然来到了这里,就必须学会适应,学会在这个环境中生存下去。

王建虽然十分欣赏徐舜英的才貌,但他平日里政务繁忙,还要处理军中的事务,所以并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徐舜英。徐舜英在府邸中,常常独自一人待在自己的房间里,要么读书写字,要么抚琴作画,日子过得相对清闲,但也有些孤寂。不过,她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反而利用这段时间,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才华。她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仅包括诗词歌赋,还有历史、兵法、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着作,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同时,她也不断地练习琴棋书画,技艺日益精湛。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建在处理完政务后,心情大好,便召集府中的姬妾、文人雅士在府中的花园里设宴饮酒。席间,王建提议大家即兴作诗,以助酒兴。府中的文人雅士们纷纷响应,相继吟诗作赋。徐舜英也被邀请参加了这次宴会,当王建问到她是否有诗作时,徐舜英没有丝毫的犹豫,站起身来,从容不迫地吟诵了一首自己刚刚创作的《宫词》:“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这首诗以景起兴,描绘了宫廷夜晚的景象,然后通过描写平阳公主受到宠爱,得到君王赏赐锦袍的情景,既写出了宫廷生活的奢华,又暗含了对君王恩宠无常的感慨。诗的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情感细腻,赢得了在场众人的一致赞叹。王建更是对徐舜英的才华赞不绝口,他没想到徐舜英不仅容貌出众,而且在诗词方面的造诣竟然如此之高。从那以后,王建便对徐舜英更加宠爱,时常召她陪伴在自己身边,与她一起饮酒作诗,谈论古今。

徐舜英也十分懂得把握机会,她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智慧,逐渐赢得了王建的信任和依赖。每当王建遇到烦心事,或者在处理政务上遇到难题时,都会向徐舜英倾诉,而徐舜英总能以她独到的见解,给王建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比如有一次,王建因为手下的将领之间发生矛盾,互不相让,导致军中人心浮动,王建为此十分头疼。徐舜英得知后,便对王建说:“将领之间不和,必然会影响军队的战斗力,大王不如设一场宴会,邀请各位将领前来赴宴,在宴会上从中调解,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同时,大王也可以在宴会上强调团结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只有齐心协力,才能保卫西川的安定。” 王建听后,觉得徐舜英的建议十分有道理,便按照她的说法去做。果然,在宴会上,王建成功地化解了将领之间的矛盾,稳定了军心。经过这件事,王建对徐舜英更加信任,甚至在一些重要的政务决策上,也会征求她的意见。

随着徐舜英在王建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府中的其他姬妾们开始对她产生了嫉妒之心。她们有的在王建面前说徐舜英的坏话,有的则暗中给徐舜英使绊子。面对这些嫉妒和陷害,徐舜英始终保持着冷静和理智。她从不与其他姬妾争风吃醋,也不主动招惹是非,而是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宽容,一一化解了危机。比如有一次,一位姬妾故意在徐舜英的饭菜中下了泻药,想让徐舜英在王建面前出丑。徐舜英发现饭菜有问题后,并没有声张,而是悄悄将饭菜倒掉了。后来,王建得知了这件事,十分生气,想要严惩那位姬妾。徐舜英却上前劝阻王建说:“大王,或许她只是一时糊涂,并非有意要害我。如果大王因此严惩她,只会让府中的其他人更加恐慌,不利于府中的安定。不如就饶了她这一次,给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王建听后,觉得徐舜英说得有道理,便赦免了那位姬妾。那位姬妾得知后,十分感激徐舜英,从此再也不敢找她的麻烦了。

徐舜英不仅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展现出了过人的智慧,而且在文学创作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她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其中最着名的便是《宫词》百首。这些《宫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前蜀宫廷的生活场景,包括宫殿的建筑、宫女的日常、君王的游乐等,内容丰富,生动形象,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比如其中一首《宫词》写道:“殿前排宴赏花开,宫女侵晨探几回。斜望花开遥举袖,传声宣唤近臣来。”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宫廷中设宴赏花的情景,宫女们早早地就去探看花开的情况,君王看到花开后,便传旨宣唤近臣前来一同欣赏,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闲适。

徐舜英的《宫词》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的许多诗人都曾模仿她的《宫词》进行创作,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同时,这些《宫词》也为我们研究五代十国时期前蜀的宫廷生活、社会风貌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建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公元 907 年,朱温篡唐称帝,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正式灭亡。王建得知后,十分愤怒,他拒绝承认后梁政权的合法性,于同年在成都称帝,国号 “蜀”,史称 “前蜀”。王建称帝后,便册封徐舜英为 “淑妃”,因为徐舜英容貌美丽,如同花蕊一般娇嫩动人,所以宫中的人都尊称她为 “花蕊夫人”。从此,“花蕊夫人” 这个名字便流传开来,成为了徐舜英的代名词。

成为淑妃后的花蕊夫人,在宫中的地位更加尊贵。王建对她的宠爱也达到了顶峰,不仅为她修建了豪华的宫殿,还赏赐了她大量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但花蕊夫人并没有因此而变得骄奢淫逸,她依然保持着往日的温婉与善良,关心宫中的宫女和太监,时常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同时,她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依然在王建处理政务时,为他出谋划策,帮助他治理国家。

当时的前蜀,在王建的治理下,政治相对清明,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王建重视农业生产,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使得巴蜀之地的农业产量大幅提高,百姓的生活也逐渐得到改善。同时,王建也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他在成都设立了学校,招收学生,培养人才,使得前蜀的文化事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花蕊夫人看到前蜀的繁荣景象,心中十分欣慰,她也用自己的诗词歌颂着前蜀的盛世,比如她曾写过一首《蜀宫乐》:“五云楼阁凤城间,花木长新日月闲。三十六宫连内苑,太平天子住昆山。” 这首诗描绘了前蜀都城成都的繁华景象,以及君王的英明神武,表达了她对前蜀盛世的赞美之情。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王建年龄的增长,他的身体越来越差,精力也大不如前。到了晚年,王建变得多疑猜忌,对身边的大臣和将领不再信任,时常听信谗言,诛杀无辜。花蕊夫人看到王建的这些变化,心中十分担忧,她多次劝说王建要信任大臣,广纳贤才,不要轻易诛杀无辜,但王建此时已经听不进任何人的劝告了。

公元 918 年,王建病重,他在临终前,将太子王衍托付给了几位心腹大臣,希望他们能辅佐太子治理好前蜀。同年六月,王建去世,太子王衍即位,成为了前蜀的第二位皇帝。王衍即位后,尊花蕊夫人为 “皇太妃”。花蕊夫人的命运,也随着王衍的即位,开始发生了转折。

王衍是王建的第十一子,他自幼便生长在宫中,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由于王建晚年对他十分溺爱,使得他养成了骄奢淫逸、贪图享乐的性格。王衍即位时,年仅十七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但他却没有丝毫的治国之志,反而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吃喝玩乐上。

王衍即位后,首先做的事情便是大规模地扩建宫殿,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他还下令在宫中设立了专门的歌舞班子,从民间挑选了大量的美女入宫,让她们为自己表演歌舞。每天,王衍都沉浸在歌舞升平、酒色之中,不理朝政。朝中的大臣们看到王衍如此昏庸无道,心中十分焦急,纷纷上书劝谏,但王衍却根本不予理会,甚至还对那些劝谏的大臣加以斥责和贬谪。

花蕊夫人作为皇太妃,看到王衍如此荒废朝政,心中十分担忧。她多次来到王衍的宫中,劝说王衍要以国家大事为重,不要沉迷于酒色之中。花蕊夫人对王衍说:“陛下,如今国家刚刚经历了先帝的丧事,人心尚未安定,周边的政权也对我们虎视眈眈。陛下应该趁此时机,整顿朝政,安抚百姓,加强军备,以巩固国家的统治。如果陛下继续沉迷于酒色之中,荒废朝政,那么国家将会陷入危机之中,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然而,王衍根本听不进花蕊夫人的劝告。他对花蕊夫人说:“皇太妃,你就不要多管闲事了。如今国家太平无事,百姓安居乐业,我享受一下生活又有什么错呢?那些大臣们就是喜欢小题大做,故意扰乱我的好心情。” 说完,便继续与宫中的姬妾们饮酒作乐,不再理会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见王衍如此执迷不悟,心中十分无奈。她知道,仅凭自己的劝说,是无法改变王衍的性格和行为的。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继续寻找机会,希望能够让王衍醒悟过来。

有一次,王衍想要外出巡游,并且打算耗费大量的钱财修建一条从成都到秦州(今甘肃天水)的豪华道路,以便他在巡游途中能够更加舒适。花蕊夫人得知后,急忙来到王衍的宫中,劝说他不要这样做。花蕊夫人对王衍说:“陛下,如今国家的财政并不宽裕,百姓的生活也并不富裕。如果陛下耗费大量的钱财修建道路,进行巡游,将会加重百姓的负担,引起百姓的不满。而且,外出巡游也存在很大的风险,万一遇到叛乱或者外敌入侵,将会对国家的安全造成威胁。陛下应该以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为重,取消巡游的计划,将钱财用于发展农业生产和加强军备上。”

但王衍依然不听花蕊夫人的劝告,他对花蕊夫人说:“皇太妃,你真是太保守了。我作为一国之君,外出巡游是为了了解百姓的生活,考察地方官员的政绩,这有什么不对呢?修建豪华道路也是为了彰显我们前蜀的国力,让周边的政权看看我们的强大。至于钱财的问题,你就不用担心了,我们国家有的是钱。” 说完,便下令开始修建道路,并准备外出巡游。

花蕊夫人见王衍如此固执,心中十分悲痛。她知道,王衍的这些行为,将会给前蜀带来灭顶之灾,可她却无力改变这一切。每当夜深人静之时,花蕊夫人常常独自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月色,心中满是忧虑。她想起了先帝王建在位时前蜀的繁荣景象,想起了百姓们安居乐业的生活,再看看如今王衍的所作所为,不禁悲从中来,泪水浸湿了衣襟。

为了让王衍能够醒悟,花蕊夫人还尝试着用诗词来劝谏他。她写下了一首《述国亡诗》的初稿(此时尚未定稿,只是借诗抒发忧思):“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她希望通过这首诗,让王衍能够感受到国家面临的危机,激发他的责任感。但当她将这首诗呈给王衍看时,王衍却只是草草扫了几眼,便随手扔到了一边,还笑着对花蕊夫人说:“皇太妃,你就是太杞人忧天了。我们前蜀有山川险峻作为屏障,又有十几万大军守卫,谁能奈何得了我们?你就不要写这些伤感的诗词了,还是陪我一起饮酒作乐吧。”

花蕊夫人见王衍如此冥顽不灵,心中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她知道,前蜀的灭亡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而此时,前蜀周边的政权也开始对其虎视眈眈。当时,后唐的庄宗李存勖刚刚灭掉了后梁,统一了中原地区,实力十分强大。李存勖早就听说前蜀物产丰富,而且王衍昏庸无道,便决定派兵攻打前蜀,夺取巴蜀之地。

公元 925 年,李存勖任命郭崇韬为都招讨使,皇子李继岌为都统,率领六万大军讨伐前蜀。后唐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逼近了前蜀的边境。前蜀的守军得知后唐大军前来进攻,纷纷望风而逃,根本没有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消息传到成都,王衍这才慌了手脚。他之前一直沉浸在酒色之中,对军事一无所知,此时面对后唐大军的进攻,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他急忙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但大臣们也都束手无策。有的大臣建议王衍派兵抵抗,有的大臣则建议王衍投降,双方争论不休。

花蕊夫人得知后唐大军逼近的消息后,心中虽然早有预料,但还是十分悲痛。她来到王衍的宫中,对王衍说:“陛下,如今后唐大军已经兵临城下,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再犹豫了。虽然我们的军队战斗力不如后唐,但我们还有十几万大军,如果陛下能够亲自督战,鼓舞士气,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如果陛下现在投降,不仅会失去江山社稷,还会让百姓们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但王衍此时早已吓得魂飞魄散,哪里还有勇气亲自督战。他哭着对花蕊夫人说:“皇太妃,我现在已经没有办法了。后唐大军如此强大,我们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如果抵抗,只会让更多的人丧命,不如投降,或许还能保住一条性命。”

花蕊夫人见王衍已经下定决心投降,心中十分绝望。她知道,王衍的投降,意味着前蜀的灭亡,意味着无数百姓将会遭受战乱的苦难。但她作为一个女子,在这个时候也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

公元 925 年十一月,王衍率领文武百官出城投降,前蜀正式灭亡。从后唐大军出兵到前蜀灭亡,仅仅用了七十天的时间。这一结果,不仅让后唐的将领们感到意外,也让天下人都为之震惊。人们纷纷感叹,前蜀的灭亡,并非因为实力不如人,而是因为王衍的昏庸无道,荒废朝政。

前蜀灭亡后,王衍和花蕊夫人以及前蜀的文武百官、宗室子弟都被后唐大军押往洛阳。在前往洛阳的途中,花蕊夫人看到了昔日繁华的巴蜀之地,如今却因为战乱变得满目疮痍,百姓们流离失所,四处逃亡。她心中满是悲痛,忍不住写下了许多诗词,来抒发自己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其中一首《途中作》写道:“翠辇不回金殿闭,深宫一夜玉楼空。庭前玉树春光老,门外桃花晓露浓。” 诗中描绘了前蜀宫廷的破败景象,以及自己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伤感。

在前往洛阳的队伍中,王衍依然改不了他骄奢淫逸的本性。他虽然已经成为了阶下囚,但还是带着大量的姬妾和财物,一路上依然饮酒作乐,丝毫没有亡国之君的悲痛。花蕊夫人看到王衍的所作所为,心中十分愤怒,但也只能无奈地摇摇头。她知道,王衍这样的人,是永远不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的。

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跋涉,他们终于到达了洛阳。后唐庄宗李存勖并没有立刻召见他们,而是将他们软禁在了一处府邸中。在软禁期间,花蕊夫人的生活虽然没有受到太多的限制,但她心中却充满了忧虑。她不知道李存勖会如何处置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是怎样。

有一天,李存勖终于召见了王衍和花蕊夫人。当花蕊夫人见到李存勖时,心中十分紧张。她知道,李存勖是一个生性多疑、残暴不仁的君主,自己的命运很可能就在他的一念之间。但花蕊夫人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畏惧,她从容不迫地向李存勖行礼,举止优雅,气质非凡。

李存勖早就听说过花蕊夫人的美貌和才华,如今见到她本人,更是被她的容貌和气质所吸引。他对花蕊夫人说:“朕早就听说你才貌双全,擅长吟诗作赋,不知你是否愿意为朕吟诵一首诗词?”

花蕊夫人心中明白,李存勖这是在试探自己。她略一思索,便吟诵了那首早已定稿的《述国亡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这首诗既表达了自己对前蜀灭亡的悲痛,也暗含了对前蜀将领们不战而降的不满。

李存勖听后,不禁对花蕊夫人刮目相看。他没想到,一个女子竟然有如此胆识和才华。他对花蕊夫人说:“你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女子。朕念你才华出众,又无过错,便饶你一命,留在宫中侍奉朕吧。”

花蕊夫人听后,心中十分矛盾。她不愿意侍奉杀害自己故国的仇人,但她也知道,如果自己拒绝,很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而且,她还想保护王衍和其他前蜀宗室子弟的性命。无奈之下,花蕊夫人只好答应了李存勖的要求,留在了后唐的宫中。

从此,花蕊夫人便开始了她在洛阳宫中忍辱负重的生活。她虽然得到了李存勖的宠爱,但她心中却始终惦记着故国和百姓。她常常在夜深人静之时,偷偷地吟诵自己创作的诗词,来抒发自己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在洛阳宫中,花蕊夫人还利用自己的身份,暗中帮助了许多前蜀的宗室子弟和大臣。她常常在李存勖面前为他们说好话,让他们免受迫害。有一次,李存勖想要处死几个前蜀的大臣,花蕊夫人得知后,便对李存勖说:“陛下,这些大臣虽然是前蜀的官员,但他们并没有犯下什么大错。如果陛下将他们处死,只会让天下人认为陛下残暴不仁,不利于陛下的统治。不如将他们流放外地,让他们为陛下效力,这样既可以显示陛下的宽容,又可以为陛下增添人才。” 李存勖听后,觉得花蕊夫人说得有道理,便打消了处死那些大臣的念头。

但花蕊夫人的这些行为,也引起了后唐宫中一些人的嫉妒和不满。其中,最嫉妒花蕊夫人的便是李存勖的皇后刘氏。刘氏出身低微,却十分善妒,她看到李存勖对花蕊夫人如此宠爱,心中十分不满,便常常在李存勖面前说花蕊夫人的坏话,想要加害于她。

有一次,刘氏故意在李存勖面前说:“陛下,花蕊夫人是前蜀的亡国之妃,她留在宫中,恐怕会对陛下不利。而且,她心中一直惦记着前蜀,说不定会暗中勾结前蜀的旧部,谋反作乱。陛下应该尽早将她处死,以绝后患。”

李存勖听后,心中也有些犹豫。他虽然喜欢花蕊夫人的才华和美貌,但也担心她会对自己不利。花蕊夫人得知后,心中十分害怕。她知道,刘氏在李存勖心中的地位很高,如果刘氏一定要加害自己,自己恐怕很难逃脱。

为了自保,花蕊夫人只好更加小心翼翼地侍奉李存勖,尽量不与刘氏发生冲突。同时,她也继续用诗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希望能够得到李存勖的理解和信任。她写下了一首《宫怨》诗:“寂寞深宫冷,凄凉岁月长。不如归去好,依旧采莲塘。” 诗中表达了自己在深宫之中的孤独和寂寞,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李存勖看到这首诗后,心中也有些触动。他想起了花蕊夫人的身世和遭遇,觉得她十分可怜。于是,他便打消了处死花蕊夫人的念头,对她更加宠爱了。

但好景不长,后唐的政局也开始变得动荡起来。李存勖在位后期,变得越来越昏庸无道,他沉迷于酒色之中,不理朝政,还宠信伶人,杀害功臣,导致朝中人心浮动,百姓怨声载道。

公元 926 年,后唐的将领郭从谦发动叛乱,率军攻打皇宫。李存勖在战乱中被流箭射中,不治身亡。花蕊夫人得知李存勖去世的消息后,心中十分复杂。她虽然对李存勖有着国仇家恨,但也为他的结局感到一丝悲哀。

在这场战乱中,花蕊夫人趁乱逃出了皇宫。她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是怎样。她想起了自己的故国巴蜀,想起了青城山下的家乡,便决定前往巴蜀之地,寻找自己的亲人。

花蕊夫人逃出洛阳皇宫后,一路上历经艰险。她为了躲避战乱和追兵,不得不隐姓埋名,打扮成普通百姓的模样。她穿过了一片片战火纷飞的土地,看到了无数百姓在战乱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惨景象,心中满是悲痛。

在前往巴蜀的途中,花蕊夫人遇到了许多前蜀的旧部和百姓。他们得知花蕊夫人的身份后,都十分尊敬她,纷纷向她提供帮助。有的人为她提供食物和住所,有的人则为她指引道路。花蕊夫人十分感动,她没想到,自己在亡国之后,还能得到这么多百姓的支持和爱戴。

经过几个月的艰难跋涉,花蕊夫人终于回到了巴蜀之地。但此时的巴蜀,已经不再是昔日的前蜀了,而是被后唐所统治。她四处打听自己亲人的下落,却得知自己的父母早已在战乱中去世,家中的其他亲人也失散了。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花蕊夫人悲痛欲绝。她站在父母的墓前,泪如雨下,心中满是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命运的感慨。

失去了亲人的依靠,花蕊夫人感到十分孤独。她不愿意再回到那充满争斗和阴谋的宫廷之中,也不愿意再面对那些让她伤心的人和事。于是,她便决定前往青城山下,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隐居起来,度过自己的余生。

青城山下的百姓得知花蕊夫人回到了这里,都纷纷前来探望她。他们为花蕊夫人修建了一座简陋的茅屋,还时常给她送来食物和生活用品。花蕊夫人十分感激百姓们的照顾,她也常常为百姓们吟诗作赋,讲述自己的经历和见闻。

在青城山下隐居的日子里,花蕊夫人过上了平静而安宁的生活。她每天都会去山中散步,欣赏着青城山下的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她也会继续创作诗词,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故国的思念以及对百姓的关怀都融入到诗词之中。

她写下了一首《青城隐居》诗:“青城山下住,云际客来稀。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烹茶烧落叶,读易对残灯。莫笑生涯薄,此中多雅情。” 诗中描绘了她在青城山下隐居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她对这种平静生活的喜爱和满足。

花蕊夫人的诗词在青城山下广泛流传,百姓们都十分喜欢她的作品。他们常常将她的诗词抄写下来,相互传阅。渐渐地,花蕊夫人的名声又传遍了巴蜀之地,甚至传到了其他地区。许多文人雅士都慕名前来拜访她,与她一起吟诗作赋,探讨文学。

花蕊夫人也十分乐意与这些文人雅士交流,她从他们那里了解到了更多的知识和见闻,也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她的诗词创作也因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风格更加成熟,情感更加深厚。

然而,长期的颠沛流离和心中的悲痛,让花蕊夫人的身体越来越差。她常常感到身体不适,但她却不愿意给百姓们添麻烦,总是自己默默地忍受着病痛的折磨。

公元 928 年,花蕊夫人在青城山下的茅屋里病逝,享年四十五岁左右。百姓们得知花蕊夫人去世的消息后,都十分悲痛。他们自发地为花蕊夫人举办了葬礼,将她安葬在了青城山下的一片竹林之中。

为了纪念花蕊夫人,百姓们还在她的墓前修建了一座祠堂,取名为 “花蕊夫人祠”。每年的清明节,百姓们都会来到花蕊夫人的墓前,为她献上鲜花和祭品,缅怀这位才貌双全、爱国爱民的传奇女子。

花蕊夫人虽然已经去世了,但她的诗词和故事却永远流传了下来。她的《宫词》百首,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宝贵财富,也为我们研究五代十国时期前蜀的宫廷生活、社会风貌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她的《述国亡诗》等作品,更是表达了她对故国的热爱和对百姓的关怀,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篇。

在后世的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花蕊夫人的形象也被不断地美化和传颂。人们赞美她的美貌和才华,敬佩她的爱国情怀和坚韧品性。她成为了中国古代女性历史人物中的一个传奇,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如今,当我们来到青城山下,依然能够感受到花蕊夫人的气息。那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仿佛是她美丽容貌的化身;那清澈见底的溪流,仿佛是她灵动诗词的流淌。花蕊夫人的故事,就像一首悠扬的悲歌,在青城山下回荡,在历史的长河中久久不息,提醒着我们要珍惜和平,热爱祖国,做一个有才华、有担当、有情怀的人。

藏书吧推荐阅读:先婚后爱,冰山傅总对她上瘾反派弟子全舔狗?摆烂师尊浪浪浪貌美继室摆烂后,禁欲权臣他慌了穿书七十年代:开局多一个老公时来允转重生之我在直播间卜卦续命被卖后,她只想苟在一亩三分地上穿越从一拳开始闺蜜双穿!我们真的只是朋友!重生后,偏执世子对我死缠烂打jojo:DIO兄妹的不妙冒险逃荒:有粮有钱心不慌四合院:万倍经验暴击,众禽慌了御厨重生:苏禾的现代美食传奇末世重生,开局打造顶级安全屋菜鸟杀手日常苟命顺手破案郁爷老婆总想回娘家炮灰一身反骨,为了续命嘎嘎舔快穿带娃:开局精神控制躺赢末世我靠捉鬼发家致富跟男主的病弱小叔互换身体后迟来的深情,我不要了!史莱姆的我捕捉小舞不过分吧穿越农家种田遇上王爷灵异悬疑小说集张起灵!回头!亮平破碎信念同伟钟小艾越界冲击海岛求生:我靠捡垃圾成神满门殉国你悔婚,我娶嫂嫂你哭什么?快穿精灵梦叶罗丽穿越到乱世,种田种成了女帝快穿之旅,创世神追妻无下限掀饭桌!小疯批夺回气运后不忍了花瓶主母的自我修养海贼:宇智波的航行偷听心声后,垫脚石家族杀疯了斗罗之月轩交流生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低调修仙摆不起,老六竟是我自己父母爱情:江卫民的躺平生活逗比仙警与冷硬罪犯游请神临花语剑心重生后,成了清冷首辅前夫白月光我家顾总是个炫妻狂魔穿越成伯爵小姐我的爸爸是最终BOSS我和死对头在语音厅硬碰硬江少的心尖宠:又乖又野【原神】我在时空中寻找爱的血肉
藏书吧搜藏榜:野玫瑰欲又撩,太子爷失控诱捕我爹哪去了菟丝绕红缨玄学直播捉鬼忙,看看今晚谁塌房两只虫崽在垃圾星的日常生活乖乖的,不许逃没错,我的卡牌是辛弃疾怎么了我一个小刑警,你让我当鬼差帝少动情,顾大小姐三年抱俩离婚后她空降热搜末世:探寻龙头脉无限:开局成为海虎之弟南宫轩与上官洛儿倾城之恋爷,您夫人又管不住了月华倾心遮天之阴阳道以前上班的不成功日记人在斗罗,开局觉醒时间零美女天才中医与黏人总裁综穿:捣乱从甄嬛传开始恋综爆火后,哥哥他坐不住了海贼里的龙珠模拟器平安修行记蚀骨情深,顾总他上头了四合院:精神病面前禽兽算个球斗罗:佛道双魂,我玩转诸天横空出世的娇帝君火葬场女工日记骑行异事重生端木,我不吃牛肉我,赤犬大将,开局轰杀逃兵王废物公子神豪富婆,这点小钱洒洒水啦姐弟恋:好想和你一起长大女孩子会喜欢逗比的吧?不是吗?唉!又是一天把亲爹气的直跺脚!时不时吐血的我在柯南身边怎么活锦鲤四岁半捡的妹妹超旺家七零军婚:重生后被兵哥哥盯上了如意茶馆叶罗丽之重生归来,我依旧爱你当我在火影成为空律洪荒:我袁洪一心求稳,人间清醒带着抽卡系统穿综漫完了!订婚前夜禁欲战神闯我闺房女配给大反派生孩子后,男主疯了最后的任务,许我为妻我重生成为了曙光圣者崩坏:成为梅比乌斯的妹妹明月揽星辰
藏书吧最新小说:剑来仙剑重生农女来种田秦时:职业导师生涯从挖墙脚开始郡主今天保住小命了么?天裁之镇妖变成小白毛,校花倒追我惊!豪门血包竟是玄门大佬光影之下,我的情绪代码你破译了斯内普的双世亡妻总裁的猎物法则起尘记最婆婆上身,从此宫斗第一名修仙,不吃人怎么行?请叫我葫剑仙我在星际造四合院丹帝之魂重生后签到冷宫,校霸追妻鸿蒙玄天鼎火影:饮酒剑帝,纲手爱意狂喷四合院何雨柱重生回贾东旭死前崩坏:被锄头单杀的终焉夫妇全都是斗气就我在修仙穿越女尊之我好难啊!落难千金闯皇宫洪荒系统:开局答盘古题综影视:各世界观看少白与少歌冲喜傻王爷,神医王妃她杀疯了全能细作勇闯娱乐圈火影:变身小樱,开局抽取心之钢和堂妹换亲后万万没想到,竟被古人围观了日常火红年代从技术科长开始被封印只能在宇智波起号重开火影救赎者:逆转命运的旅程快穿,平平淡淡就是福西北第一女商当绿茶女配开始自暴自弃血月秦魂:特种兵炼气录纨绔道爷的野路子纨绔符尊推演成圣之宅男逆袭九域重生之独自绽放乌蒙山的星河辰曦唐探:从乡野神探到唐人街霸主我在仙门扫大街顺手薅秃大佬羊毛下山后,七个千亿未婚妻找上门在每个世界坏主角好事魂穿凡人从坊市开始综影视:念念不舍开局系统炸了,我原地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