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就在各项肥田、开荒的宏大计划尚需时日才能见到成效的当口,闲不下来的朱由检又将他的“创新”热情投入到了新的领域——为大明百姓的餐桌增添更多肉食,从源头开始,研发大明特供版“高效鸡饲料”。

偏殿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以名状的混合气味。曹化淳苦着一张老脸,手里拿着一根玉杵,正对着一个石臼里那些令人头皮发麻的物事费力地研磨着。石臼里,赫然是晒干碾碎的蚯蚓干、去除翅膀的蟑螂(或类似甲虫)、碾碎的麦麸,甚至还有一些磨成粉的贝壳碎屑。

“陛……陛下……”曹化淳的声音都带着颤儿,几乎要哭出来,“老奴……老奴多嘴,这些个蚯蚓、蟑螂、小麦麸皮倒也罢了,可这贝壳……它……它硬邦邦的,如何能入药啊?这要是给人吃了,怕不是要划伤了肠子,要出人命的呀!”

朱由检正拿着个小秤,仔细地配比着各种“原料”,闻言头也不抬,没好气地回道:“谁说是给人吃的了?朕这是给鸡吃的!懂吗?鸡饲料!”

“………………”

曹化淳顿时语塞,脸上的表情复杂得难以形容。他看了看石臼里那堆“秽物”,又偷偷瞄了一眼正兴致勃勃、如同炼丹方士般的皇帝陛下,心里哀叹一声,认命地继续研磨起来,只盼着这劳什子“鸡饲料”千万别把宫里的御鸡都给吃出个好歹来。

朱由检一边忙活,一边还在念念有词:“蚯蚓、虫子,这都是上好的活食,蛋白质高,鸡吃了肯下蛋,长得快!贝壳粉嘛,补钙!能让鸡骨头硬实,下的蛋壳也结实!麦麸那是填肚子的基础……嗯,比例还得再调调……”

朱由检看着眼前研磨好的几大盆“原料”——散发着土腥味的蚯蚓粉、颜色深褐的虫粉、粗糙的麦麸以及雪白的贝壳粉,满意地点了点头。理论准备已然就绪,但下一个实际问题立刻摆在了眼前。

他用手抓起一把混合粉末,干燥的粉屑立刻从指缝间簌簌滑落。

“嗯……………” 他捏着下巴,眉头又习惯性地皱了起来,自言自语地嘀咕道,“这粉末状的东西,鸡吃的时候得浪费大半,风一吹就没了……怎么才能把它们黏合起来,搓成一小块、一小块,方便投喂的呢?”

他脑海里浮现出现代工业化生产的颗粒饲料,但显然,在这十七世纪的大明,那套设备是别想了。他必须找到一种纯天然、易获取且成本低廉的粘合剂。

“用水和?”他立刻自我否定,“不行不行,湿料放半天就得馊,吃了更坏事。”

他的目光在殿内逡巡,扫过角落里的一袋袋粮食,最终定格在那一罐熬好的米汤上。米汤自带黏性,或许可以一试?

“大伴!”他兴奋地指使着曹化淳,“去,盛碗稠一点的米汤来!咱们试试用这个当‘浆糊’!”

于是,大明帝国的皇帝,又开始了他新一轮的“手工制作”——像个点心师傅一样,开始研究起如何用米汤把这堆“黑暗料理”原料,成功地搓成一颗颗便于储存和投喂的“营养鸡块”。这个过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在朱由检不眠不休(折腾了曹化淳和御膳房三天)的努力下,大明初代“营养强化鸡饲料”终于宣告研发成功。宫苑鸡舍里的那些小鸡仔们,确实对这种散发着古怪气味、但混合了米香和肉腥味的小颗粒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啄食得异常欢快。

然而,看着小鸡们吃得开心,朱由检自己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了。他拿着曹化淳粗略核算出来的物料与人工清单,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他奶奶的……这玩意成本也太大了!”朱由检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根据曹化淳的统计,若要制备各十斤的原料,其成本大致如下:

蚯蚓干十斤:需发动太监宫女在御花园翻土捕捉,晒干后所得甚少,折算人工与“惊吓补贴”,约值白银一两五钱。

蟑螂\/甲虫干十斤:收集过程更为“艰难”,宫人怨声载道,且产量极低,成本高达二两白银。

麦麸十斤:此为最廉价之物,取自御膳房下脚料,约值一钱银子。

贝壳粉十斤:需命人至海边采集,运输、煅烧、研磨耗时费力,成本约一两银子。

粘合用精米及人工:为上等米熬制浓汤,加上人工研磨、混合、搓制,耗费约五钱银子。

粗算下来,制备这总重不过四十斤的“实验版”鸡饲料,物料与人工成本竟高达五两一钱白银!

朱由检捏着成本单,哭笑不得。这哪里是喂鸡,这简直是喂银子!若按此成本推广天下,怕是普天之下也找不出几只“配得上”吃这饲料的鸡了。

“怪不得后世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朱由检郁闷地放下单子,“这养殖业,真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干成的。”

于是,不甘失败的朱由检立刻开启了第二轮研发,试图找到一种能大规模替代昂贵蚯蚓和虫粉的廉价蛋白质来源。他苦思冥想,忽然,一个来自后世、听起来颇为“重口味”的方案闪过他的脑海。

他眼睛一亮,下意识地脱口而出:“养……”

然而,他刚吐出一个字,侍立一旁的曹化淳瞬间脸色煞白,仿佛预见到了什么极其可怕的景象,带着哭腔脱口惊呼:

“陛下——!!!”

这一声凄厉的呼喊,硬生生把朱由检后面那个更为惊世骇俗的字眼给堵了回去。他被曹化淳这过激的反应吓了一跳,随即也意识到自己这个想法在当下实在过于超前和……有碍观瞻。

看着曹化淳那副快要晕厥过去的模样,朱由检自己也觉得有点离谱,赶紧摆了摆手,有些尴尬地找补道:

“咳……朕就是随口一说,开个玩笑,看把你吓的!此事……容后再议,容后再议!”

他明智地暂时放弃了这个过于“硬核”的养殖计划,转而继续头疼地盯着那本昂贵的饲料成本账册,思索着其他更“正常”一点的替代方案。只留下曹化淳在一旁,心有余悸地拍着胸口,暗自庆幸陛下没有真的铁了心要去搞那等污秽之物。

暖阁内,朱由检将那张写着惊世骇俗成本的单子推到了宋应星面前。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宋爱卿,你看看,这成本着实骇人,能否想想办法,给朕降低一些?”

宋应星恭敬地接过单子,起初神色如常,但目光扫过那一项项物料及其对应的价格时,他脸上的表情逐渐变得极其精彩。

先是愕然,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随即嘴角微微抽动,像是在极力忍耐着什么;最终,一种混合着荒谬、心痛与哭笑不得的神情定格在了他脸上。

他放下单子,深吸了一口气,仿佛需要借助这口气来平复内心的震动。他没有立刻回答成本问题,而是先问了一个关键:“陛下,臣冒昧一问,这‘蚯蚓干’、‘虫粉’,是命宫中内侍在御花园内捕捉所得?这人工,是否也折算进去了?”

在得到朱由检肯定的眼神后,宋应星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他整理了一下思绪,决定用最直白的方式点醒皇帝,“陛下啊!”他指着成本单,语气痛心疾首,“若以此法行事,莫说是寻常百姓,便是中等之家,也断然用不起此物。这非是‘养鸡’,实乃‘斗富’啊!”

他随即话锋一转,开始提出切实可行的替代方案,这才是他这位科学家的本色:“陛下欲为鸡增补体力,其志可嘉,然需合乎情理,顺乎自然。臣观此方,其要在‘蛋白’与‘钙质’。”

“陛下,蛋白未必非要用价比金银的宫苑蚯蚓。民间榨油所余之豆饼、菜籽饼,渔港废弃之小杂鱼虾晒干碾碎,乃至寻常人家厨余之蛆虫(若陛下不嫌),其效相同,而成本百不存一!”

“至于钙质,更无需远赴海边煅烧贝壳。乡野河滩随处可见之螺蛳壳、蛋壳,乃至山中石灰石碎屑,研磨后皆可充用,几近无本!”

最后,他总结道,语气恳切:“陛下,格物之学,贵在惠及苍生。若造出之物,成本高昂如天上明月,则于国于民,犹如画饼充饥,毫无益处。依臣之见,当立即摒弃宫中奢靡之法,采用民间易得之物,此方为真正的‘大明鸡饲料’!”

宋应星这一番结合了实地考察与民生经济的剖析,如同给朱由检浇了一盆清醒的冷水,将他从“技术自嗨”中拉回了现实。

次日清晨,暖阁内飘散着一股混杂着谷物的生涩气味。

宋应星与曹化淳望着桌案上那些刚刚压制成型、还带着湿润感的深褐色饲料颗粒,脸上都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困惑。经过昨日那场关于成本的激烈讨论,他们本以为陛下会专注于寻找更廉价的原料,却没料到皇帝陛下依旧执着于这“颗粒”的形态。

曹化淳小心翼翼地拈起一粒,入手沉实,他实在想不通为何要如此大费周章。最终还是宋应星上前一步,问出了两人心中共同的疑惑,他的语气带着科学家特有的探究精神,而非单纯的质疑:

“陛下,臣愚钝。既然饲料成分已然优化,为何……定要耗费人力物力,将其制成这等颗粒状?若是粉末,鸡鸭似乎也照样啄食。”

暖阁内陷入短暂的寂静,只有角落里的自鸣钟滴答作响。

朱由检盯着那些费尽心力才压制成的饲料颗粒,突然像是被点醒了似的,猛地一拍大腿:等等!宋爱卿说得在理啊!他拿起一粒饲料在指尖揉搓,朕为何非要执着于这个形状?

他越想越觉得之前的思路走进了死胡同,立即转向曹化淳:大伴,速速核算!若省去制粒工序,单将豆饼、鱼粉、谷糠等物简单混合,成本几何?

曹化淳早就备好了算盘,闻言立即拨弄起来。

不过半盏茶工夫,他便呈上结果:启禀皇爷,若改为混合粉料,可省去压制、晾晒等六道工序,人工节省七成。原先每担(百斤)颗粒料需耗银二两八钱,现仅需一两五钱!

................

最终,朱由检雄心勃勃的“大明普惠型鸡饲料”计划,因其居高不下的成本,再次未能逃脱出生未捷便胎死腹中的命运。

然而,这项创新也并非全无痕迹。如同他之前许多“失败”的发明一样,其价值在特定的领域和阶层中得以显现。

在南京皇城以及为宫廷供应物资的几家大型官营鸡场里,管事太监们掐指一算,发现采用皇帝鼓捣出的新式饲料后,鸡群不仅病害减少,而且出栏速度更快,肉质更为紧实肥美。

虽然饲料成本高昂,但这些“御用”和“特供”产品本身就能卖出远超普通禽肉的价格,利润空间反而更大。于是,一套基于朱由检配方、稍作成本优化的精细化养殖流程,便在这些不差钱的“特需部门”内部悄然确立下来。

与此同时,南京、苏州等富庶之地的某些消息灵通的富户及专业养殖户,也通过各自的门路,隐约听闻了宫中有此“养鸡秘法”。

他们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纷纷效仿,尝试用豆饼、鱼粉等原料混合饲喂。正如宋应星曾指出的,他们虽用不起全套“御制”配方,但抓住了“补充蛋白”的核心思路,使得他们饲养的“金陵肥鸡”、“苏湖麻鸭”成为了达官贵人宴席上的新宠,售价远超市面寻常禽肉。

于是,一个颇具明代特色的景象出现了:皇帝陛下旨在惠及天下百姓的发明,最终却成了顶层消费的特权和高档市场的奢侈品。它未能实现“让普通百姓每周多吃一顿肉”的初衷,却意外地提升了明代上层社会的饮食质量标准,并催生出了一小批专注于高端禽肉供应的专业农户。

藏书吧推荐阅读:乱世枭臣医将婿女帝太监最风流国破山河在带崽穿越奸臣一戟平三国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尘雾中的特工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仙人只想躺着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神武太医俏女帝矛盾难以调和大明帝国1627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远东新纪元1630穿越娶了秦香莲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风起刈羽我的谍战岁月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南疆少年走天下天下第一小厮三国:开局董卓入京,逼着我退位清泉明月低武世界开始起兵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清客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雁断胡天月锦衣行之吕敏传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北宋群英录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在下九千岁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大唐小郎中历史盘点:从王朝末年开始三国之袁术家臣白话三侠五义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时空手环:代号025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五姓嫡脉:躺赢大唐超神狂兵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北宋,我家仆役越买越多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
藏书吧最新小说:七星大罗盘朕的北宋欢乐多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六州风云季吴三桂称帝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边塞枭龙开局被妻妾们逼宫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