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医者凡心,内蕴乾坤
时光荏苒,自林凡在清溪村苏家醒来,已悄然过去大半年的光景。
春日采药,夏日诊脉,秋日炮制,冬日围炉。林凡穿着和苏老郎中一样的粗布衣衫,背着药篓,安静地跟在苏老身后,穿梭于清溪村及周边的乡野之间。他话不多,但眼神专注,学得极快。
苏老郎中本只是本着医者仁心收留他,见他无处可去,又沉静肯学,便也将他当半个弟子看待,将一身不算高深却扎实无比的医术倾囊相授。辨识草药、望闻问切、针灸推拿、配制方剂……林凡如同干涸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这些属于凡俗的、关乎生命本真的知识。
这一日,师徒二人被请到邻村诊治一个持续高热的孩童。那孩子面色潮红,呼吸急促,已是昏迷不醒。
苏老仔细诊脉,又查看了舌苔、眼睑,眉头紧锁:“邪热内陷,灼伤津液,已是危候。寻常清热解毒之药,怕是力有未逮……”
孩子的父母闻言,顿时面无人色,泣不成声。
林凡站在一旁,看着那孩童痛苦的模样,心中莫名一紧。他下意识地伸出手指,轻轻搭在孩童滚烫的腕脉上。就在接触的刹那,他感觉体内那处自己始终无法感知、无法调动,却又真实存在的“弹丸之地”,似乎微微波动了一下。一丝微不可查的、蕴含着盎然生机的清凉气息,顺着他的指尖,悄然渡入了孩童体内。
他自己毫无所觉,只是遵循着这半年学来的医理,抬头对苏老道:“师父,可否在清热方中,加重生地、玄参的份量,再佐以少许冰片?或许……能助其固本培元,透热外出。”
苏老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诧异。林凡所说的药方调整,正暗合他心中一个更为大胆却担心孩童体弱无法承受的方案。他深深看了林凡一眼,见其眼神清澈,并无异状,便点了点头:“便依你所言试试。”
药煎好喂下,不过半个时辰,那孩童的高热竟真的开始退去,呼吸也逐渐平稳下来。一家人对苏老和林凡千恩万谢。
回村的路上,苏老看着身旁沉默寡言,气息与寻常农家少年无异的林凡,终究是忍不住叹道:“凡儿,你于医道一途,天赋异禀,心思缜密,更难得的是有一颗仁心。假以时日,成就必在为师之上。”
林凡微微低头,轻声道:“是师父教得好。”
他心中却并无多少喜悦,反而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茫然。他确实觉得那些药材、脉理学起来得心应手,仿佛……本该如此?而且,他似乎总能“感觉”到病人体内气息的某些细微流向,这并非苏老所授的“望闻问切”能解释的。
夜晚,月华如水。
林凡居住的那间简陋偏房里,他依旧如同过去无数个夜晚一样,自然而然地盘膝坐于床榻之上。这是他醒来后便存在于身体本能里的习惯,仿佛呼吸一般自然。
他不知此法何名,不明其理,只是觉得这样坐着,内心会格外宁静。意念放空,不存想,不导引,恍恍惚惚,杳杳冥冥。
而在他无法“内视”的体内,那弹丸大小、其貌不扬的“内景天地”,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当初黑风山被道主意志抹去时,那溃散的、未被完全消耗的磅礴力量——土系的厚重、木系的生机、水系的润泽、火系的暴烈、金系的锋锐,乃至那些被吞噬修士残留的驳杂灵力,甚至包括军师和四方镇守的部分地道本源……所有这些混乱而强大的能量,都被当时苏醒的道主以无上手段,强行压缩、打入了这初生的内宇宙雏形之中。
此刻,这方小小的天地不再是最初的灰色混沌。
· 土黄色的厚重气息沉降、凝聚,化作了一座巍峨山脉的虚影,虽只具其形,却已有了镇压八方的雏形。
· 青翠的生机之力弥漫,在那山影之上及周围,催生出了点点绿意,似是草木初生,顽强地扎根于能量土壤。
· 更多的能量则依旧呈现为灰蒙蒙的混沌状态,如同未开的鸿蒙,包裹着那山与木,缓缓流转,仿佛在孕育着更多可能。
其内广大,虽只弹丸之外观,却已自蕴空间之奥妙,仿佛真的有一方世界在其中孕育。
而林凡那看似平凡、毫无灵力波动的躯体,正是这方内宇宙最好的伪装。所有的异象、所有的力量,都被完美地锁在了这“弹丸世界”之内,不露分毫。他每日早晚无意识的“练功”,实则是在以自身最本源的气息,潜移默化地温养、稳定着这片初生的天地。
故而,他力气比常人大些,学东西快些,对生命气息敏感些,在外人看来,也只当他是个天赋异禀、身体强健的寻常少年罢了。
只有偶尔,在睡梦之中,或是在极度专注之时,一些破碎的、古老的经文会如同涓涓细流,无声无息地融入他的意识深处。他不解其意,只觉晦涩,却自然而然地将某些片段记住,仿佛它们本就属于自己。
其中,有一篇名为《内宇宙衍道经》的起始总纲,他记得最是清晰,虽不明所以,却觉得其中所言“内求诸己,不假外物”、“身即天地,道自我立”的道理,与他此刻的状态隐隐契合。
他缓缓收功,躺下休息,呼吸平稳,与任何一个劳作了一日的乡村少年无异。
窗外,星河璀璨。
窗内,少年凡躯之中,一方世界,正在寂静中悄然衍化。
---
(第50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