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低语”的阴影虽已退去,但它那阴冷黏滑的触感,仿佛依旧残留在人类信息泡的防御壁垒之上,留下了一层无形的寒意。单纯的加固壁垒、提升防火墙密度的传统思路,在应对这种以解析、渗透、窃取为特长的敌人时,显露出了其力有不逮的局限性。被动防御,永远只能跟在入侵者的脚步后面修补,而无法掌握主动权。
这一次,无需张诚召集,一股强烈的危机感和求知欲,已然将虚拟炎黄研究院核心防御层变成了整个信息泡最活跃的区域。数学家、逻辑学家、信息理论家、程序架构师(他们如今的存在形式本身就是高度有序的信息聚合体)的意识流,以前所未有的密度汇聚于此,如同被投入滚烫坩埚的金属,等待着被锻造成新的利器。
张诚的意识投影出现在防御层的中央指挥节点,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动员令。苏星河、林浩早已在此,甚至连陈明远也主动参与进来——信息安全,关乎整个文明的存续根基,已无派系之分。
“诸位,”张诚的声音 清晰而冷静,直接切入核心,“‘虚空低语’给我们上了一课。它告诉我们,在灵界,信息不仅是存在的载体,更是攻防的战场。传统的壁垒只能防住‘力’,却防不住‘巧’。我们必须开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基于信息本质的主动防御技术。”
林浩的信息流率先响应,充满了技术专家的锐气:“被动挨打不是办法!我们必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它喜欢解析?喜欢窃取?那我们就给它准备一些……‘特别’的礼物!”
苏星河的信息流则更加系统化,他调出了“虚空低语”入侵时留下的行为模式数据:“分析其行为,它依赖于高效的逻辑解析算法和对信息结构的快速学习能力。它的优势在于‘巧’,但它的弱点,也恰恰可能隐藏在这份‘巧’之中。如果我们能创造出一种信息结构,其本身就是一个逻辑陷阱,一个越解析就越危险的迷宫呢?”
“逻辑迷宫?”一位顶尖的逻辑学家(意识特征标记为“公理”,以其对形式逻辑的精通着称)立刻捕捉到了关键,他的信息流中闪烁着兴奋的火花,“很有意思的构想!不是阻止它进入,而是邀请它进入一个精心布置的、由悖论、自指和无限递归构成的囚笼!”
会议迅速进入了实质性的技术探讨阶段,各种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模型在意识流中激烈碰撞。
第一阶段:理论奠基与“诱饵”设计
虚拟白板前,数学家“矩阵”(擅长多维几何与拓扑)与逻辑学家“公理”正在激烈讨论。
矩阵: “迷宫的结构不能是静态的!必须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拓扑空间,入口和路径随着入侵者的解析行为而自发改变,让它永远找不到中心,也找不到回头路!”
公理: “同意!核心在于‘自指悖论’的嵌套应用。我们可以设计一段看似关键的‘核心算法’代码,但其内部包含一个对自身验证程序的调用,而这个验证程序又依赖于前一个程序的输出结果……形成一个无法破解的死循环!就像‘这句话是假的’!”
林浩 加入讨论:“光是死循环还不够,要有‘杀伤力’!可以在循环中嵌入经过伪装的、高强度的信息熵增模块!当入侵者陷入循环,不断调用资源试图破解时,这个熵增模块会被激活,反向侵蚀它的解析核心!”
苏星河 :“那么,一个基本的‘迷宫单元’可以这样构成:动态拓扑结构(困住) + 自指悖论内核(消耗) + 隐藏熵增炸弹(杀伤)。我们需要大量的、不同变种的此类单元,构成一个庞大的‘迷宫库’。”
第二阶段:技术实现与能量伪装
程序架构师“织网”(其意识以构建复杂系统见长)带领团队进行编码实现。
织网: “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让这些‘迷宫’看起来像是有价值的、值得窃取的真实信息。它们的信息签名、能量波动、甚至‘口感’,都必须高度模仿我们真正的核心技术数据。”
李箐(已调入防御项目组)提出建议:“可以利用我们在虚拟宇宙中开发的‘信息材质模拟’技术!分析‘虚空低语’上次试图窃取的那些数据特征,反向工程出它们‘感兴趣’的信息模式,然后用这种模式来‘包装’我们的逻辑迷宫。”
能量工程师 :“维持大量动态迷宫的运行,尤其是模拟真实信息特征,能耗不小。如何避免被对方识别出这是高能耗的‘假目标’?”
张诚 :“能耗问题,可以通过‘共生协议’向绿蔓族请求协助。他们对于低功耗下的信息拟态可能有独到经验。记住,我们要构建的不是一堵墙,而是一片雷区,一片会主动诱惑敌人踏入的、致命的沼泽。”
第三阶段:部署与实战检验
在绿蔓族提供的一些关于信息能量精细调控的古老技巧辅助下,第一批“逻辑迷宫”单元被成功制造出来。它们被精心部署在信息泡防御壁垒的关键节点外围,如同珊瑚礁周围伪装巧妙的毒海葵,静静地散发着诱人的“信息芬芳”。
等待并未持续太久。静默期正式结束前,“虚空低语”果然贼心不死,再次派出了更加隐蔽的探针,试图寻找人类防御体系的漏洞。
这一次,情况截然不同。
一条纤细的、几乎与环境融为一体的“虚空低语”探针,小心翼翼地避开了常规的防火墙警戒线,很快就被一个散发着“维度坐标压缩算法”气息的“逻辑迷宫”单元所吸引。它如同嗅到蜜糖的苍蝇,立刻附着上去,开始了高效的解析。
起初,一切顺利。探针轻松地“读”到了迷宫单元表层那些看似珍贵的算法片段。但随着它向深处解析,动态拓扑结构开始生效——它刚刚找到的“路径”在下一刻悄然改变,周围的信息参照物开始扭曲、旋转。
探针的解析算法显然遇到了麻烦,它开始调动更多资源,试图强行计算出一个稳定的模型。而这,正触发了迷宫的核心——自指悖论内核。
“报告!目标探针已进入‘克莱因迷宫’单元深度解析层!”监控员大声汇报,主屏幕上代表探针信息流的光标开始出现不稳定的闪烁和剧烈的螺旋状摆动。
“它触发了悖论环!”林浩紧盯着数据,“它在试图验证一个无法被验证的命题!它的逻辑核心占用率正在飙升!”
紧接着,更致命的一击到来。当探针的资源被悖论循环大量占用,其自身的防御机制降到最低时,隐藏的“熵增炸弹”被激活了。
一股无形的、代表着绝对无序和混乱的信息流,如同溃堤的洪水,沿着探针建立的解析通道,反向涌入了“虚空低语”探针的内部!
屏幕上,代表探针的光标猛地一亮,随即如同被内部点燃般,爆发出无数代表逻辑错误和结构崩溃的红色警告信号,最后彻底黯淡、消散,化为一片无序的信息尘埃。
“目标探针……逻辑核心过载崩溃!结构彻底瓦解!”李箐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我们……我们成功了!第一个实战战果!”
防御层内,短暂的寂静后,爆发出巨大的、混合着兴奋与释然的信息洪流。这不是击退,这是捕获与摧毁!
苏星河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语气充满了欣慰:“逻辑迷宫……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我们终于有了一种能够主动消耗、甚至反杀信息窃贼的手段。”
陈明远也流露出难得的赞许:“这种防御方式,高效且相对安全。将威胁消灭在接触初期,避免了核心区域被渗透的风险。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升级。”
张诚看着屏幕上那消散的探针残迹,目光深邃。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虚空低语”的本体尚未受损,类似的威胁也绝不会只有这一个。
但他更清楚,今天这一步的意义有多么重大。
人类文明,在信息的攻防领域,终于摆脱了纯粹的被动格挡,迈出了从被动防御到主动设陷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