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一节 :铁闸现踪

曲女城王宫正门的青黑青铜悬门,在晨光穿透硝烟的刹那轰然落下——丈许高的门面之上,戒日王御四个鎏金篆文正被粘稠的血手印层层覆盖,暗红血渍顺着铭文沟壑蜿蜒而下,在门角积成蜿蜒的血溪。两指宽的门缝里,赫然卡着半张《大唐西域记》的残页,正是玄奘法师亲笔所书的困兽篇,泛黄的麻纸边缘被门轴碾压得焦黑,残存的王城高筑,如困兽之斗字迹,正随着悬门微微转动的轴轮簌簌剥落,纸屑混着铜锈飘落在王玄策靴前。

王正使!蒋师仁的嘶吼声穿透战场喧嚣,手中丈二陌刀在掌心转了个半圆,刀背重重磕向马鞍,悬门落了!咱们八千骑全被拦在宫门外了!他话音未落,吐蕃骑兵阵中已响起骚动,十二名吐蕃百户长同时举起狼皮令旗,试图约束躁动的战马,可那些从逻些城借来的河曲马,显然被青铜悬门落下的巨响惊得不安,前蹄不断刨着地面,扬起的尘土里还混着昨夜攻城时残留的箭簇碎屑。

王玄策疾退三步,腰间玉带突然崩开暗扣,三枚断足金线如灵蛇般窜出,细如发丝的金线末端带着淬了锡的倒钩,精准刺入门轴与城墙衔接的缝隙。他手腕猛然下沉,金线骤然绷紧,只听的一声脆响,一截半尺长的青铜构件从门轴中被勾出——那是文成公主当年出使吐蕃时,特意为大唐使团埋设的应急青铜千斤顶,顶身铸着的显庆十五年阴刻暗记,此刻正被墨绿色的铁锈层层侵蚀,只有二字还能辨出清晰的刻痕。

蒋校尉,稳住阵脚!王玄策左手攥着千斤顶,右手按向腰间鱼袋,六枚鎏金符节在袋中碰撞出清脆声响,吐蕃一千二百骑守左翼,泥婆罗七千骑固右翼,告诉禄东赞的人,谁退一步,我以唐使节钺斩谁!他抬眼望向身后的八千余骑人马,吐蕃骑兵的红色氆氇在晨风里猎猎作响,泥婆罗士兵的藤甲上还沾着曲女城护城河的绿藻,这些昨日还因语言不通而略有隔阂的联军,此刻都盯着王宫正门的悬门,眼中燃着复仇的火焰——去年天竺兵围大唐使团营地时,二十八名唐使血染恒河,唯有他与蒋师仁靠着夜色掩护,踩着同伴的尸体逃出重围,如今从吐蕃借得的一千二百精锐、从泥婆罗借来的七千骁骑,正是为了洗刷那血海深仇。

蒋师仁的陌刀突然劈向门缝,刀身与青铜门壁碰撞的瞬间,迸出的不是细碎铜屑,而是一枚三寸长的密封蜡筒。蜡筒外层的蜂蜡被刀刃劈裂,露出内里裹着的人筋——那是用天竺俘虏的筋腱拧成的绳,密密麻麻缠绕着一卷羊皮纸,纸上用梵文写着《困兽录》,墨迹未干,末尾还画着阿罗那顺的狼头印玺。王正使!是阿罗那顺那贼子的笔迹!蒋师仁单膝跪地,手指抚过羊皮纸,他说早就料到咱们会打回来,这悬门就是为咱们设的困兽闸,要把咱们八千骑全困死在宫门外!

王玄策俯身拾起蜡筒,指腹擦过蜂蜡残片,突然瞥见不远处的断墙下,一枚铜佛残核正泛着幽光。那是昨夜攻城时被投石机击碎的梵天佛像碎片,核桃大小的残核上还沾着暗红佛血,不知是哪个僧侣的血溅在上面。他抬手将铜佛残核掷向青铜千斤顶的顶座,残核落入顶座凹槽的刹那,佛血突然顺着千斤顶的刻痕蔓延,将墨绿色的铁锈染成赤金之色,顺着显庆十五年的暗记蜿蜒而下,竟在千斤顶的齿轮处凝成七处卡死点——那些原本锈迹斑斑的齿轮,此刻被赤金血锈卡住,再也无法转动分毫。

蒋校尉,借你的刀一用!王玄策突然喊道,右手伸向蒋师仁。蒋师仁毫不犹豫地将陌刀递过去,只见王玄策握住刀柄,刀刃贴着门轴缝隙反复划动,断足金线再次飞出,这次勾出的是一缕青铜碎屑,碎屑落地的瞬间,悬门突然剧烈震颤,门轴发出咯吱咯吱的呻吟,仿佛有千钧重物在门后拖拽。

战场突然静了下来,吐蕃骑兵停止了骚动,泥婆罗士兵也放下了手中的藤盾——门后传来的不是天竺兵的喊杀声,也不是阿罗那顺的叫嚣,而是一阵低沉的嗡鸣,像是无数把横刀在同时震颤。王玄策瞳孔骤缩,他太熟悉这声音了——那是去年使团被围时,唐军士兵手中的横刀被天竺兵折断后,刀刃卡在青铜甲胄里的嗡鸣!如今这声音从悬门的青铜夹层中传出,显然是阿罗那顺故意将那些折断的横刀嵌在门壁里,要让他们这些幸存者,再听一次当年的绝望声响。

王正使,门后有动静!蒋师仁突然按住腰间横刀,目光死死盯着门缝,好像有东西在推悬门!话音刚落,悬门震颤得愈发剧烈,门缝里的《大唐西域记》残页被气流卷得飞起,血手印在门面上晕开更大的痕迹,戒日王御的铭文几乎被完全覆盖。王玄策握紧青铜千斤顶,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知道阿罗那顺一定在门后布置了重弩,只要悬门再落下半寸,门缝就会彻底封死,到时候重弩箭雨袭来,他们八千骑就真成了门后的困兽。

吐蕃百户长!带五十骑去左侧箭楼,把投石机推过来!王玄策突然转向左翼,声线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泥婆罗千夫长!你带两百人去右侧断墙,看看能不能从墙缝里钻进去,给我拆了门后的机关!他话音刚落,吐蕃百户长立刻举起狼皮令旗,五十名吐蕃骑兵翻身下马,推着昨夜缴获的天竺投石机,朝着悬门左侧奔去;泥婆罗千夫长则抽出腰间的短刀,带着两百名手持凿子的士兵,贴着城墙根向右侧断墙跑去,藤甲与墙砖碰撞的声音,在悬门的嗡鸣中格外清晰。

蒋师仁重新握住陌刀,刀尖指着悬门,王正使,末将带三百陌刀手守在门前,只要门后敢有人出来,末将先斩了他!他身后的三百名陌刀手同时举起刀,刀身组成一道寒光闪闪的刀墙,吐蕃骑兵和泥婆罗士兵见状,也纷纷举起兵器,八千余骑人马的气势瞬间凝聚,压过了悬门的震颤声。

王玄策再次看向青铜千斤顶,赤金血锈凝成的七处卡死点,此刻正泛着微弱的光,像是文成公主留下的暗记在呼应着他。他突然想起临行前,禄东赞曾对他说,吐蕃的河曲马最擅破阵,泥婆罗的藤甲兵最擅钻营,只要将这八千骑用好,别说一个曲女城,就算是天竺全境,也能踏平。可现在,他们却被一道悬门困在宫门外,成了阿罗那顺口中的困兽。

悬门的嗡鸣突然变调,从低沉的震颤变成尖锐的嘶鸣,门轴处的赤金血锈开始剥落,青铜千斤顶的齿轮再次转动起来。不好!卡死点要松了!王玄策突然喊道,右手的断足金线再次飞出,这次勾住的是门轴上的一根铁销,他猛地发力,铁销被硬生生拽出,悬门的震颤顿时减弱了几分。

蒋师仁的陌刀突然劈向空中,将一片飘落的《大唐西域记》残页劈成两半,王正使!末将去门后看看!他不等王玄策回应,脚尖点地,身体如箭般射向悬门,左手抓住门缝,右手陌刀再次劈向门轴,这次震落的不是蜡筒,而是一枚青铜钥匙——钥匙上刻着戒日王朝的太阳纹,显然是开启悬门的密钥。

蒋校尉小心!王玄策突然嘶吼,只见门缝里突然射出一支弩箭,直奔蒋师仁的后心。蒋师仁猛地侧身,弩箭擦着他的藤甲飞过,钉在不远处的断墙上,箭尾还挂着一张纸条,上面用汉文写着:困兽犹斗,不过徒劳。

蒋师仁一把扯下纸条,狠狠攥在手心,王正使,阿罗那顺那贼子在羞辱咱们!他将青铜钥匙抛给王玄策,这钥匙能开悬门,末将去引开弩箭,你快开门!说完,他提着陌刀,朝着悬门右侧奔去,故意露出破绽,引诱门后的弩箭射击。

王玄策接住青铜钥匙,手指抚过太阳纹刻痕,突然想起文成公主曾说,青铜千斤顶的暗记不仅是标记,更是钥匙孔。他将钥匙插入千斤顶的显庆十五年暗记处,轻轻一转,只听的一声,千斤顶突然弹起半尺,悬门的震颤瞬间停止,门后的嗡鸣也弱了下去。

王正使!投石机准备好了!吐蕃百户长的声音传来,只见投石机的弹兜里,正放着一枚燃烧的油罐。王玄策抬头望去,右侧断墙处,泥婆罗士兵已经凿开了一个小洞,正从洞里往外拽着什么——那是一根粗大的铁链,显然是门后的牵引绳。

王玄策突然喊道,吐蕃百户长立刻松开投石机的绞盘,燃烧的油罐直奔悬门而去,蒋校尉,回来!蒋师仁听到喊声,一个翻身回到阵中,陌刀上还沾着弩箭的木屑。

油罐撞在悬门的瞬间,火焰轰然燃起,将血手印和戒日王御的铭文都映得通红。王玄策转动青铜钥匙,青铜千斤顶再次升起,悬门缓缓向上抬起,门缝越来越大,门后的景象逐渐清晰——那里没有密密麻麻的天竺兵,只有数十根缠绕着横刀的铁链,铁链尽头,阿罗那顺的狼头大旗正插在城楼上,旗面上用汉文写着四个大字:困兽之斗。

王正使,那贼子在城楼上!蒋师仁指着城楼,眼中喷火。王玄策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阿罗那顺正站在城楼之上,手中拿着一个头骨酒杯,朝着他们的方向举杯,脸上满是嘲讽。

蒋校尉,传令下去!王玄策将青铜钥匙收入怀中,断足金线再次缠上手腕,吐蕃骑攻左翼,泥婆罗兵破右翼,咱们从正门冲进去!今日,定要为那二十八位兄弟报仇!他话音刚落,八千余骑人马同时发出怒吼,吐蕃骑兵的马蹄声震得地面发颤,泥婆罗士兵的喊杀声穿透火焰,青铜悬门在千斤顶的支撑下,缓缓升起,露出通往王宫的大道——那是一条染血的路,也是一条复仇的路,更是一条属于大唐使节的荣耀之路。

悬门彻底升起的刹那,王玄策率先冲了出去,腰间的鎏金符节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断足金线如灵蛇般在身前舞动,将城楼上射来的弩箭一一打落。蒋师仁紧随其后,陌刀劈开缠绕的铁链,横刀折断的嗡鸣在身后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八千骑人马的冲锋声,以及阿罗那顺惊恐的叫喊——他终究没能困住这头来自大唐的雄狮,反而将自己逼入了真正的困兽之境。

第二节: 刀鸣指路

王玄策单膝跪地,左耳紧紧贴在青铜悬门的门板上,掌心按在戒日王御铭文的血渍处——方才悬门震颤时,门后断刀的嗡鸣还只是零散的颤音,此刻竟在虚空里渐渐凝聚,像是无数把折断的横刀在同时共鸣。那声纹顺着门板的青铜纹路蔓延,在他耳中织成一段晦涩的节奏,时而急促如骤雨,时而沉缓如擂鼓,仔细辨来,竟与《卫公兵法》中失传的破闸阵口诀严丝合缝。只是这声纹被门面上的血渍浸得发黑,每一次共振都带着铁锈与血腥的粘稠感,像是在诉说去年使团被围时的惨烈。

王正使,这声音不对劲!蒋师仁握着陌刀的手微微用力,刀身贴在地面,能清晰感受到声波透过砖石传来的震颤,比方才更密了,像是有无数把刀在门后乱砍!他身后的三百陌刀手早已列成防御阵,刀背相抵,组成一道寒光闪闪的屏障,吐蕃骑兵与泥婆罗士兵也屏息凝神,目光死死盯着门板,生怕门后突然冲出天竺兵卒。

王玄策抬手示意众人噤声,指尖顺着门板上的血手印缓缓滑动,不是乱砍,是破闸阵的声纹...当年李靖将军平定突厥时,曾用此法破过定襄城的铁门,没想到今日竟在这曲女城的悬门后听到。他突然闭眼,脑海中浮现出《卫公兵法》的残卷记载:破闸之术,以声为引,以器为媒,声纹如钥,可启万门。可眼前的声纹却带着异样的滞涩,像是被什么东西阻碍着,无法形成完整的破阵节奏。

蒋校尉,用你的刀,劈向声纹最密的地方!王玄策突然睁眼,指向门板右侧——那里的血手印最密集,戒日王御御字几乎被血渍糊住,声纹正是从那里传来的。蒋师仁毫不犹豫,双脚蹬地,丈二陌刀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刀气如匹练般劈向门板,的一声巨响,刀身与青铜碰撞的瞬间,声纹突然暴涨,震得周围的士兵耳膜发疼。

更惊人的是,刀气落地时,竟震碎了门前地面上的一层铁蒺藜——那些铁蒺藜是阿罗那顺昨夜布置的,尖刺朝上,密密麻麻铺了半丈远,此刻却被刀气震得翻卷过来,露出下方青石板上的刻痕。王玄策俯身细看,只见青石板上刻着几行梵文,旁边还画着齿轮与机关的图样,竟是玄奘法师当年游历天竺时,亲手刻下的五印度机关注!只是图样中的齿轮组被人篡改过,原本顺时针旋转的齿牙被磨平了几处,改成了逆时针的纹路,篡改处还渗出淡黄色的润滑药油,油迹顺着刻痕蜿蜒,在石板上积成小小的油洼。

是玄奘法师的笔迹!王玄策指尖抚过梵文刻痕,他当年走遍五印度,记下了各国王城的机关秘道,这五印度机关注就是密钥...没想到阿罗那顺不仅篡改了齿轮图样,还用药油润滑,想让咱们误触机关!话音刚落,他突然想起方才掷入千斤顶的铜佛残核,忙从怀中掏出另一枚——那是昨夜从梵天佛像碎片里捡的,残核上的佛血还未干涸。他抬手将残核嵌入青石板的油洼中,佛血与药油接触的瞬间,突然泛起气泡,顺着刻痕蔓延至门板底部。

下一秒,悬门的门轴突然发出咯吱咯吱的异响,原本静止的轴轮竟开始逆旋!青铜门板缓缓转动,门壁上的纹路随之移位,竟在门板内侧拼出几处细微的裂痕——那是吐蕃工匠最忌讳的暗榫错位,也是致命的设计缺陷!王玄策心中一动,他想起借兵时,吐蕃赞普曾说,当年为戒日王打造悬门的,正是吐蕃工匠,而暗榫错位是吐蕃木工的大忌,一旦遇到佛血这类阴寒之物,榫卯就会崩裂。

原来如此!王玄策豁然开朗,阿罗那顺不知道佛血能破吐蕃工匠的暗榫,还想用篡改的齿轮组困咱们...这是自寻死路!他刚要下令让士兵准备冲锋,远处突然传来咔嗒咔嗒的机括声,像是无数齿轮在同时转动,紧接着便是一阵撕心裂肺的惨叫——那是天竺力士的声音!

蒋师仁猛地握紧陌刀,王正使,是门后的天竺力士!他们在转机关!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悬门底部的缝隙里,突然挤出几根黝黑的撬棍,撬棍顶端抵着门轴,显然是天竺力士在门后试图将悬门再次落下。可没等他们用力,悬门突然剧烈下沉,一声,门轴处的暗榫彻底崩裂,撬棍瞬间被压得弯曲变形,缝隙里随即渗出暗红的血渍——显然是门后的天竺力士被突然落下的悬门压碎了肢体。

更令人心头火起的是,一根被压断的撬棍从缝隙里掉了出来,王玄策俯身拾起,只觉入手沉重,凑近一看,竟发现撬棍的外层是铁,内里包裹的竟是一截人的腿骨!腿骨上还残留着唐军皮靴的纤维,显然是去年遇害的唐使遗骨!畜生!蒋师仁见状,气得目眦欲裂,陌刀重重劈在青石板上,火星四溅,阿罗那顺竟敢用兄弟们的腿骨做撬棍,末将今日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吐蕃骑兵和泥婆罗士兵也纷纷怒喝,吐蕃百户长拔出腰间的藏刀,指着悬门怒吼:王正使,下令吧!就算拆了这道门,咱们也要冲进去!泥婆罗千夫长更是将藤盾重重砸在地上,藤甲兵们同时举起短刀,喊杀声震彻云霄。

王玄策紧紧攥着那根腿骨撬棍,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眼眶通红——这截腿骨,或许是当年为他挡箭的亲兵小李的,或许是为他递水的文书老周的,二十八名兄弟,每个人都曾与他并肩走过西域的黄沙,如今却落得尸骨无存,连遗骨都被如此羞辱。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目光落在撬棍的断口处——那里竟藏着一个小指大小的铜哨,哨身上刻着鸿胪寺的飞鸟纹,是大唐密探的信物!

他小心翼翼地将铜哨从腿骨里取出,铜哨上还沾着干涸的血渍,显然是鸿胪寺密探藏进去的。就在他指尖触碰铜哨的瞬间,铜哨突然自鸣起来,尖锐的哨音在金属摩擦声中格外清晰,不像是寻常的哨音,反而带着一定的节奏,与方才的断刀声纹渐渐重合。

这哨音...是密令!王玄策心中一凛,他曾在鸿胪寺学过密令解读,知道不同的哨音节奏对应不同的指令。他闭眼细听,铜哨的节奏渐渐清晰:短音三下,长音一下,短音两下——对应着地支与时辰,正是辰时三刻;紧接着是两声急促的哨音,一声沉缓的颤音——与!

文成公主的密令!王玄策猛地睁眼,将铜哨举到蒋师仁面前,是文成公主通过鸿胪寺密探传来的,辰时三刻,用佛骨碎闸!蒋师仁凑近一听,果然听出了哨音中的节奏,辰时三刻...现在离辰时三刻还有多久?他抬头望向天空,晨光已经越过城楼,洒在战场上,地面的影子渐渐缩短。

最多一刻钟!王玄策看了眼怀中的铜佛残核,又看了看青石板上的五印度机关注玄奘法师的机关图,文成公主的密令,还有吐蕃工匠的缺陷...这悬门,今日必破!他突然转身,对吐蕃百户长下令:你带两百骑,去战场东侧找佛骨——昨夜咱们砸了梵天佛像,肯定有不少残核,越多越好!又对泥婆罗千夫长说:你带三百藤甲兵,继续凿右侧断墙,务必在辰时三刻前,把墙洞扩大到能容一人通过!

两人齐声领命,转身离去。蒋师仁握着陌刀,守在悬门前,目光警惕地盯着门缝,王正使,万一辰时三刻前,阿罗那顺派兵从其他门出来怎么办?王玄策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他把所有赌注都压在了这道悬门上,其他城门肯定兵力空虚...再说,咱们还有八千骑,就算他派兵来,也讨不到好。

话音刚落,悬门后的机括声再次响起,这次比之前更急促,门轴处的暗榫又崩裂了几处,门板上的血手印被震得脱落,露出戒日王御的鎏金铭文。王玄策知道,门后的天竺力士肯定在阿罗那顺的逼迫下,拼命转动机关,试图将悬门落下。可他们越是用力,暗榫崩裂得越快,这悬门就越不稳固。

王正使,佛骨找到了!吐蕃百户长的声音传来,两百名吐蕃骑兵各自捧着 handful 佛骨残核,从东侧奔来,残核上的佛血有的已经干涸,有的还带着暗红的湿气。王玄策立刻让人将佛骨残核堆在青石板上,又让人取来清水,将残核上的血渍洗净——文成公主的密令是佛骨碎闸,想必是要用干净的佛骨,触发机关。

与此同时,泥婆罗千夫长也派人来报,右侧断墙的洞已经凿得能容一人通过,只是洞后有天竺兵把守,暂时无法深入。王玄策点点头,不用深入,守住洞就行,等咱们碎了悬门,再前后夹击!

他抬头望向天空,辰时三刻的影子已经落在青石板的五印度机关注上,刻痕中的药油与佛血混合后,泛起淡淡的金光。蒋校尉,准备!王玄策拿起一枚最大的佛骨残核,对准门轴处的暗榫裂缝,辰时三刻到了,该碎闸了!

蒋师仁握紧陌刀,身后的三百陌刀手同时举起刀,吐蕃骑兵和泥婆罗士兵也屏住呼吸,盯着王玄策手中的佛骨残核。王玄策深吸一口气,猛地将佛骨残核砸入门轴裂缝——残核嵌入的瞬间,暗榫崩裂的声音响彻战场,悬门的门轴突然停止逆旋,紧接着,整道青铜悬门开始剧烈震颤,门板上的齿轮组在佛骨的作用下,竟恢复了玄奘法师原刻的顺时针转动!

咔嚓——一声巨响,悬门底部的青铜锁扣彻底崩裂,门板缓缓向内打开,门后的景象终于完整地呈现在众人眼前:数十名天竺力士的尸体被压在门后,他们手中的撬棍散落一地,大多都是用唐使遗骨打造的;远处的宫道上,阿罗那顺正带着一队亲卫,仓皇向王宫深处逃窜,显然是没想到悬门真的被破了。

王玄策一声令下,率先冲入门内,腰间的断足金线如灵蛇般飞出,缠住一名逃跑的天竺亲卫的脚踝,将他拽倒在地。蒋师仁紧随其后,陌刀劈向空中,将一面天竺军旗劈成两半,王正使,末将去追阿罗那顺!他带着三百陌刀手,朝着宫道深处奔去,脚步声震得地面发颤。

吐蕃骑兵和泥婆罗士兵也蜂拥而入,吐蕃骑兵的河曲马踏过天竺力士的尸体,朝着王宫方向冲锋;泥婆罗藤甲兵则从右侧断墙的洞子里钻进去,绕到宫道侧面,截断阿罗那顺的退路。悬门彻底打开,阳光洒满宫道,照亮了地面上的血渍与遗骨,也照亮了八千骑复仇的道路。

王玄策站在悬门内侧,看着眼前的景象,握紧了手中的铜哨——文成公主的密令,玄奘法师的机关图,还有兄弟们的遗骨,今日,他终于可以告慰那些逝去的英灵了。他抬头望向王宫深处,阿罗那顺的身影越来越远,可他知道,这一次,那贼子再也逃不掉了——因为他身后,是八千骑复仇的铁骑,是大唐使节的决心,更是属于大唐的荣耀。

第三节 :铜哨裂金

王玄策左脚断足稳稳踏入地面声纹最密集处,靴底碾过青石板上未干的佛血与药油混合物,腰间三枚断足金线突然挣脱玉带束缚,如三道流光窜向空中。此前从唐使遗骨撬棍中取出的鸿胪寺铜哨,此刻竟自发从他怀中跃出,紧接着,城楼下、断墙后、甚至悬门夹层里,数十枚藏于暗处的铜哨纷纷响应——那是鸿胪寺密探多年潜伏在曲女城埋下的暗哨,此刻全被金线精准串联。

金线牵引着铜哨在门轴上方盘旋,铜哨自鸣的节奏陡然变调,尖锐哨音与断刀声纹交织,竟在虚空铺展开一幅无形阵图。王玄策凝视着阵中流转的金光,瞳孔骤缩——这分明是《太白阴经》中记载的万钧碎金阵!阵眼处的主铜哨刻着长安将作监的火漆印,哨身二字在声纹中泛着赤光,金线如阵中脉络,将每枚铜哨的力量汇聚于门轴齿轮组,阵图投影在青铜门板上,与戒日王御铭文重叠,鎏金篆文被哨音震得簌簌掉粉。

王正使!阵成了!蒋师仁紧握陌刀的手青筋暴起,刀身因声纹共振微微震颤,末将这就劈开主齿轮,助您破阵!他话音未落,双脚蹬地跃起,丈二陌刀带着破风之势劈向悬门中央的主齿轮——那齿轮比水桶还粗,齿牙上还沾着篡改机关时残留的铁屑,此刻正被金线缠得无法转动。

刀身与齿轮碰撞的刹那,异变陡生!青石板上渗出的润滑药油突然如活物般跃起,顺着刀气轨迹全被陌刀吸附,淡黄色油迹在刃面缓缓流淌,竟渐渐凝出细密纹路。王玄策凑近细看,只见纹路组成的竟是长安将作监秘制的破门冲车图纸——从车架榫卯到撞锤尺寸,甚至连木质选材的标注都清晰可见,药油勾勒的线条中,还混着吐蕃工匠特有的暗榫标记,显然是文成公主早将破阵之法藏于药油之中。

是将作监的冲车图纸!王玄策心头巨震,他曾在长安见过此图的拓本,当年李靖将军破突厥铁门,用的正是按此图打造的冲车,蒋校尉,稳住刀身!别让图纸散了!蒋师仁立刻收力,将陌刀平举胸前,刃面朝上,药油图纸在阳光下泛着莹光,仿佛随时会飘离刀身。

就在此时,此前嵌入机关的铜佛残核突然崩裂,细碎的金粉如烟尘般升起,纷纷扬扬落在陌刀刃面。金粉与药油图纸接触的瞬间,竟引发神异变化——金粉化作数千只指甲盖大小的金蚁,通体泛着赤金光泽,六足带着尖锐的铜屑,顺着门轴缝隙爬去。

这是...金蚁破甲!蒋师仁惊呼声未落,金蚁已爬到主齿轮与门轴衔接处,密密麻麻的金蚁开始啃噬青铜。令人惊叹的是,金蚁啃噬的轨迹竟与冲车图纸的撞锤落点完全重合,青铜碎屑被金蚁咬下后,不仅没有落地,反而被金蚁拖回缝隙,渐渐堆成一道仅容一人通过的窄缝。窄缝两侧的青铜壁上,还留着金蚁啃噬出的细密纹路,正是冲车图纸的缩刻版,仿佛将整台破门冲车,都嵌进了悬门夹层。

王玄策盯着那道窄缝,断足金线再次飞出,这次精准勾住窄缝边缘的青铜屑,轻轻一拽,窄缝竟又扩宽了半尺。蒋校尉,你先从缝里进去,看看门后机关的核心!他话音刚落,蒋师仁已收刀俯身,左手撑住窄缝边缘,身体如游鱼般钻了进去——他身材魁梧,却凭着多年战场练就的灵巧,竟真的挤过了仅容一人通过的缝隙,只听门后传来他压低的惊呼:王正使!这里不是机关!是...是佛骨!

王玄策心中一动,正要跟着钻进窄缝,悬门突然剧烈震颤,夹层里传来一声巨响——竟是金蚁啃噬到了夹层核心,引发青铜炸裂!碎裂的青铜片如暴雨般飞出,吐蕃骑兵和泥婆罗士兵纷纷举盾格挡,待烟尘散去,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得目瞪口呆:

悬门夹层里,根本没有复杂的机关齿轮,只有一尊半人高的琉璃宝匣,宝匣上刻着玄奘法师的梵文题字,匣内盛放的,竟是当年被阿罗那顺劫走的佛骨真身!佛骨通体洁白,泛着温润的光泽,外层裹着一幅泛黄的绢布,竟是王羲之《兰亭序》的摹本——摹本上的字迹行云流水,与真迹几乎无二,更令人震惊的是,绢布边缘沾着的金属粉末,正随着悬门的余震轻轻擦拭绢布,原本空白的绢布角落,竟渐渐显露出几行隐形批注,是用大唐秘传的银粉所写,字迹娟秀,正是文成公主的笔体!

佛骨真身...还有《兰亭序》摹本!王玄策快步走到琉璃宝匣前,小心翼翼地托起摹本,金属粉末擦过的批注越来越清晰:戒日王藏佛骨于悬门,欲以佛力镇门,然青铜属金,佛骨属土,金克土,反成困局...破局之法,在金蚁噬金,以佛骨引金气,借铜哨声纹碎金阵...

原来阿罗那顺当年劫走佛骨后,听信妖僧之言,将佛骨藏于悬门夹层,想借佛力稳固机关,却不知青铜属金,佛骨属土,金土相克,反而让悬门成了外强中干的困局。而文成公主早算出此节,不仅用密令传信佛骨碎闸,还在《兰亭序》摹本中藏了破局批注,连金蚁噬金的神异变化,都在她的算计之中。

王正使!门后发现阿罗那顺的密室!蒋师仁的声音从窄缝里传来,里面有天竺的兵符和粮草账簿,还有...还有去年咱们使团的符节!王玄策心中一热,去年使团覆灭时,他和蒋师仁仓皇逃出,连符节都未来得及带走,如今终于能取回兄弟们的遗物。

他小心翼翼地将佛骨真身放回琉璃宝匣,又将《兰亭序》摹本收入怀中——这两样都是大唐的至宝,绝不能再落入天竺人手中。随后,他对身后的吐蕃百户长下令:你带五百骑守住悬门,严禁任何人靠近宝匣!又对泥婆罗千夫长说:你带一千藤甲兵,跟着蒋校尉去搜密室,把所有大唐遗物都找回来!

两人领命而去,王玄策则留在悬门处,凝视着那道被金蚁啃噬出的缝隙,以及空中仍在盘旋的金线与铜哨。万钧碎金阵的声纹渐渐减弱,铜哨的自鸣也趋于平缓,金线缓缓落下,回到他的腰间,仿佛完成了使命。他抬手抚摸门轴上的青铜碎屑,碎屑中还残留着金蚁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金光——这神异的金蚁,想必是佛骨金粉与文成公主的秘药结合而生,专为破这青铜悬门而来。

突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吐蕃骑兵来报:王正使!阿罗那顺带着残兵从王宫后门逃了,蒋校尉正率军追击!王玄策立刻转身,翻身上马,腰间断足金线缠上手腕,鎏金符节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传令下去!全军追击!务必活捉阿罗那顺,为二十八位兄弟报仇!

八千骑人马轰然响应,吐蕃骑兵的河曲马踏过悬门,泥婆罗藤甲兵紧随其后,王玄策一马当先,冲在最前方。悬门后的宫道上,天竺残兵的尸体与丢弃的兵器散落一地,琉璃宝匣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兰亭序》摹本的隐形批注,仿佛还在诉说着破局的玄机。

王玄策回头望了一眼那道青铜悬门,此刻它已不再是困兽的铁闸,而是通往胜利的大门。金线、铜哨、金蚁、佛骨、《兰亭序》...所有的线索都在这一刻串联,文成公主的密令,玄奘法师的机关图,还有兄弟们的遗愿,都指引着他向前——前方,是逃窜的阿罗那顺,是未竟的复仇,更是大唐使节的荣耀与使命。

他握紧手中的马鞭,狠狠抽在马臀上,战马发出一声长嘶,加速向前奔去。风中传来铜哨最后的余音,与八千骑的马蹄声交织,在曲女城的上空回荡,像是在宣告:大唐的威严,不容侵犯;唐使的复仇,终会实现!

第四节 :佛骨碎门

王玄策双手捧起佛骨真身,指尖抚过那温润如玉的骨身,掌心的温度透过绢布传递到佛骨之上。他深吸一口气,稳步走向悬门机关核心——那是此前金蚁啃噬出的窄缝深处,一个拳头大小的凹槽,正是机关的中枢所在。周围的吐蕃骑兵与泥婆罗士兵纷纷屏息,目光死死盯着他手中的佛骨,连空气中的尘埃都仿佛凝固,唯有远处宫道上的马蹄声还在隐约回荡。

当佛骨稳稳按入机关核心的刹那,整道青铜悬门突然发出的脆响,三百斤重的门板从凹槽处开始龟裂!裂痕如蛛网般蔓延,赤金色的纹路顺着裂痕游走,像是佛血在青铜中苏醒。紧接着,门板轰然崩落,飞溅的青铜碎片在空中停滞片刻,竟如被无形之手牵引,缓缓拼凑成一组立体血字——那是《唐律疏议》中囚使罪的条文,每个字都由青铜碎片与暗红血渍组成,诸囚大唐使节者,斩;害唐使者,族诛的字样在阳光下泛着森然寒光,血字边缘还沾着细小的铜屑,正是当年唐使遇害时溅落的血痕凝结而成。

是《唐律疏议》的囚使罪王玄策凝视着空中的立体血字,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他曾在长安太学研习过这部法典,深知囚使罪是大唐对异域邦国的重罪,当年阿罗那顺囚禁并杀害唐使,早已犯下滔天大罪,今日这血字现世,正是天道轮回,法理昭彰。

王正使,末将替兄弟们讨个公道!蒋师仁的怒吼声刺破寂静,他双手紧握陌刀,刀刃对准空中的立体血字,猛地劈出一道丈余长的刀气。刀气如长虹贯日,瞬间劈散血字,青铜碎片与血渍飞溅的同时,一道青光突然从碎片堆中迸发——那是一枚巴掌大小的青铜门钥,钥齿上刻着贞观卅五年的阴文铭文,青光正是从铭文处散发出来,在阳光下凝成一道细小的光柱,直指悬门后方。

王玄策快步上前,拾起青铜门钥,指尖抚过贞观卅五年的铭文,心中骤然明了——这是当年玄奘法师归国时,唐太宗御赐的佛骨守护钥,没想到竟随佛骨一同被阿罗那顺劫走,藏于机关之中。钥齿的纹路与此前青铜千斤顶的暗记完美契合,显然是开启王宫深处密室的密钥。

就在此时,此前残留的最后一块铜佛残片突然从地上跃起,在空中炸裂开来!细碎的金粉与佛血混合,化作一道赤金色的光雨,纷纷扬扬落在悬门的青铜碎片与周围的金属器物上。令人惊叹的是,佛血所触之处,所有金属都被染成赤金色,光芒流转间,竟在悬门内侧的墙壁上凝出一行篆字——以力破巧,以佛碎障!字迹娟秀有力,正是文成公主的笔体,笔锋间带着大唐女子的刚毅与智慧,这八字判词,既是对破门之法的总结,更是对阿罗那顺弄巧成拙的终极审判。

以力破巧,以佛碎障...王玄策轻声念着这八字判词,心中豁然开朗。阿罗那顺妄图用复杂的机关、篡改的图纸困住他们,是为;而他们凭借八千骑的铁血之力、佛骨的神圣之力破局,是为。文成公主早已洞悉一切,用这八字道破了胜负的关键。

突然,一阵整齐的甲胄摩擦声传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十余名身着天竺皮甲的机关师,从悬门后方的阴影中走出。他们手持扳手、凿子等工具,脸上却没有丝毫战意,反而带着愧疚与惶恐。为首的机关师走到王玄策面前,突然一声跪地,身后的十余人也纷纷跟着跪下,动作整齐划一。

没等王玄策开口,为首的机关师猛地撕开自己的皮甲内衬——内衬上,竟用梵汉双文写着密密麻麻的字迹,边缘还盖着戒日王朝的太阳纹印章,赫然是一份《认罪铁券》!梵文部分详细记载了阿罗那顺如何逼迫他们篡改机关图纸、如何用唐使遗骨打造撬棍、如何将佛骨藏于悬门夹层的罪行;汉文部分则是他们的认罪书,每个字都用针刺的血珠染过,末尾签着每个人的名字与手印,鲜红的血印在白色内衬上格外刺眼。

王正使...我们...我们是被迫的!为首的机关师声音颤抖,泪水从眼角滑落,阿罗那顺用我们的家人要挟,逼我们为他打造困门机关...可我们知道,大唐是天朝上国,唐使是仁义之师,我们不敢真的害你们,所以在机关里留了破绽,还偷偷藏了这《认罪铁券》...

王玄策俯身拿起《认罪铁券》,指尖抚过那些用血写就的字迹,心中百感交集。这些机关师虽是天竺人,却未泯灭良知,在阿罗那顺的威逼下,仍想着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为大唐留下破局的线索。他看向跪在地上的十余人,他们的皮甲上还沾着铜屑与佛血,脸上满是惶恐与期待,显然是希望得到大唐的宽恕。

蒋师仁握刀的手微微松动,他看着那些机关师,语气缓和了几分:你们既然认罪,为何不早说?为首的机关师抬起头,眼中满是无奈:阿罗那顺派了亲卫盯着我们,稍有异动就会被处死...直到方才佛骨碎门,亲卫们都逃了,我们才敢出来认罪。

王玄策将《认罪铁券》折好,收入怀中,目光扫过跪在地上的机关师:你们虽被迫助纣为虐,但终究参与了困门之事,按《唐律疏议》,本应治罪。但念你们心存良知,留了破绽,还写下认罪铁券,今日便暂免你们的罪责。

听到暂免罪责四个字,十余名机关师纷纷磕头谢恩,为首的机关师更是泣不成声:多谢王正使宽恕!我们愿为大唐效力,带你们去找阿罗那顺藏起来的唐使遗物,还能帮你们破解王宫其他的机关!

王玄策点点头,对蒋师仁说:蒋校尉,你带两人看押这些机关师,让他们前头带路,先去取回落入阿罗那顺手中的唐使符节与文书。蒋师仁领命,立刻挑选两名陌刀手,让机关师们起身带路。

吐蕃百户长走到王玄策身边,指着悬门后方的宫道:王正使,前面就是王宫的内殿,按机关师所说,阿罗那顺的宝库与密室都在那里。王玄策望向宫道深处,那里烟雾缭绕,隐约能看到朱红色的宫墙,墙上还挂着戒日王朝的太阳旗,只是旗面已被战火熏得发黑。

他抬手将青铜门钥与佛骨真身交给吐蕃百户长:你带人守住这里,看好佛骨与门钥,切勿让任何人靠近。随后,他腰间断足金线缠上手腕,鎏金符节在手中一扬:其余人跟我来!今日不仅要取回遗物,还要荡平阿罗那顺的老巢,让天竺人知道,欺辱大唐使节的下场!

八千骑人马轰然响应,吐蕃骑兵的红色氆氇在风中猎猎作响,泥婆罗藤甲兵的藤盾碰撞出整齐的声响。王玄策一马当先,沿着宫道向前走去,蒋师仁带着机关师紧随其后,陌刀在手中泛着寒光。悬门处的青铜碎片与赤金色的佛血痕迹,在晨光中渐渐凝固,文成公主的以力破巧,以佛碎障八字判词,仿佛还在墙壁上熠熠生辉,指引着他们走向最终的胜利。

宫道两侧的天竺宫殿早已空无一人,只有散落的兵器与破碎的旌旗,诉说着此前的混乱。王玄策知道,阿罗那顺虽已逃窜,但他的势力仍在,王宫深处必定还有埋伏。可他毫不畏惧——手中有佛骨庇佑,身边有八千铁骑,身后有大唐撑腰,再加上这些心存良知的机关师引路,今日这曲女城王宫,必将被踏平,唐使的血海深仇,也必将得报!

第五节 :金蚁归巢

悬门上空的金光突然如潮水般收束,原本散落的金粉、佛血光晕与铜哨余韵瞬间汇聚于门洞中央,在虚空凝成一道挺拔身影——银甲亮胄,手持长槊,面容刚毅如刀削,正是大唐卫国公李靖的虚影!虚影虽由金光组成,却栩栩如生,甲胄上的鳞纹、长槊上的缠绳都清晰可见,连眼神中的威严与锐利,都与史书中记载的李靖别无二致。

吐蕃骑兵与泥婆罗士兵见状,纷纷下马跪拜——他们虽远在异域,却早听闻大唐战神李靖平定突厥、荡平吐谷浑的威名,此刻见战神虚影现世,无不心生敬畏。王玄策与蒋师仁也拱手行礼,目光灼灼地盯着虚影,心中明白,这是佛骨之力、破阵之功引动的神异,更是大唐英灵对他们复仇之举的庇佑。

李靖虚影缓缓抬手,将手中长槊掷向地面,长槊落地的瞬间,竟化作此前那枚青铜千斤顶!千斤顶在空中旋转三周,突然炸裂开来,化作三百道金线,如流星般贯穿王宫——金线穿透宫墙、掠过殿宇、绕过回廊,将整个曲女城王宫织成一张金色大网,每道金线的末端都泛着微光,像是在标记着王宫的每一处机关与秘道。

王正使!金线在引路!蒋师仁激动地喊道,他看到一道金线正对着内殿的方向,微微震颤,仿佛在催促他们前行。王玄策深吸一口气,左脚断足稳稳踏上最靠近的一道金线——金线瞬间亮起,将他的身影映得金黄,他抬手取出青铜门钥与《认罪铁券》,将两者放在金线之上。

门钥与铁券接触金线的刹那,突然腾空而起,顺着三百道金线向上攀升,最终在云端停下。两者光芒交织,竟在云层中凝成一行篆字,正是《大唐西域记》终章的预言:铁闸既破,王座当倾!字迹由金线与云气组成,苍劲有力,仿佛玄奘法师亲手所书,在天空中停留片刻,便化作金光洒落,融入王宫的每一寸土地。

铁闸既破,王座当倾...王玄策轻声念着这句预言,心中感慨万千。从被阿罗那顺追杀、侥幸逃生,到借兵吐蕃与泥婆罗、率八千骑复仇,再到破青铜悬门、见佛骨真身,今日终于迎来了预言中的时刻——曲女城的铁闸已破,阿罗那顺的王座,也注定倾覆。

蒋师仁握紧手中陌刀,刀身突然开始吸收周围的金气——空中散落的金粉、金线残留的微光、佛骨消散的余韵,都如水流般涌入刀身。陌刀渐渐变得通体金黄,刃面泛着莹光,当他举刀劈向内殿方向时,刀身之上突然浮现出几行字迹,竟是唐太宗李世民亲书《圣教序》的终句:金石可镂,盛唐永固!字迹随着刀气流转,在空气中留下淡淡的金光,仿佛大唐的国运,都凝聚在这柄陌刀之上。

好一个金石可镂,盛唐永固蒋师仁放声长啸,陌刀在手中一转,刀气劈向旁边的宫墙,宫墙应声而裂,露出内里隐藏的暗格——暗格里堆满了大唐的丝绸、瓷器与文书,正是去年使团被劫走的物资。王玄策快步上前,拿起一卷文书,只见上面盖着大唐鸿胪寺的印章,墨迹未干,正是当年他写给长安的奏报,没想到竟被阿罗那顺藏于此地。

就在此时,空中最后一点铜佛残光突然闪烁,铜佛彻底消散前,所有金粉都汇聚到悬门的青铜残片上,烙下八个篆字:困兽出柙,唐刃重光!金粉深入青铜肌理,字字入骨,既是对他们破闸而出的赞誉,也是对大唐锋芒再露的见证。残片微微震颤,仿佛在为这八个字加持力量,随后便归于平静,静静躺在地上,诉说着这场惊心动魄的破闸之战。

王玄策弯腰拾起一块青铜残片,指尖抚过困兽出柙,唐刃重光的字迹,金粉的温度透过残片传递到掌心,温暖而有力。他抬头望向王宫深处,内殿的方向隐约传来杂乱的脚步声,显然是阿罗那顺的残兵还在逃窜,但他并不急于追击——今日破了悬门,找到了唐使遗物,瓦解了王宫机关,已是大获全胜,阿罗那顺不过是丧家之犬,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

突然,碎裂的门轴旁传来的轻响,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地面缓缓升起三百柄金质陌刀模型——每柄模型都只有一尺来长,通体由赤金打造,刀柄上刻着鸿胪寺三字,刀刃泛着寒光,与蒋师仁手中的陌刀形制一模一样。三百柄模型整齐排列,组成一道金色刀墙,刀刃都朝着王宫外侧,仿佛在守护着这道被攻破的悬门,也在宣告大唐鸿胪寺的威严不可侵犯。

是鸿胪寺的陌刀模型!王玄策心中一热,他认出这种模型是鸿胪寺专为出使使节打造的信物,象征着大唐的兵权与荣耀,没想到竟会在此刻出现。他走上前,拿起一柄模型,指尖抚过鸿胪寺三字,突然明白——这三百柄模型,既是对去年二十八名唐使的告慰,也是对他与蒋师仁复仇之举的肯定,更是大唐对天竺的警示: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

吐蕃百户长走到王玄策身边,眼中满是敬佩:王正使,大唐果然是天朝上国,连战神虚影、神佛之力都能引动,今日一战,必将传遍西域!泥婆罗千夫长也连连点头:能随王正使破此雄关,是我等的荣幸!日后泥婆罗必与大唐永结同盟,共抗外敌!

王玄策抬手示意众人起身,目光扫过八千骑人马——吐蕃骑兵的氆氇染了尘土,却依旧挺拔;泥婆罗藤甲兵的藤盾添了裂痕,却依旧坚固;蒋师仁的陌刀沾了铜屑,却依旧锋利。他们虽来自不同邦国,却因共同的目标汇聚在一起,用鲜血与勇气,破了阿罗那顺的困兽之闸,扬了大唐的国威。

传我命令!王玄策举起手中的金质陌刀模型,声音响彻王宫,全军休整,清点唐使遗物,修复悬门以备后续之用!蒋校尉,你带五百陌刀手,沿金线标记的路线,清剿王宫残兵,切勿滥杀无辜!蒋师仁领命而去,三百陌刀手紧随其后,沿着金线的指引,向内殿方向进发。

王玄策走到悬门中央,望着王宫深处的方向——阿罗那顺虽未被擒,但他的王座已倾,势力已散,曲女城已在掌控之中。他抬手望向天空,李靖虚影早已消散,三百道金线也渐渐隐入地面,唯有铁闸既破,王座当倾的预言,还在心中回荡。

阳光透过门洞,洒在他的身上,也洒在那三百柄金质陌刀模型上,金光闪闪,与鸿胪寺三字交相辉映。王玄策知道,这场复仇之战还未结束,但今日的胜利,已为大唐在天竺立下了不朽的丰碑。他握紧手中的模型,心中默念:兄弟们,你们看到了吗?铁闸已破,唐刃重光,我们没有辜负你们的期望,大唐的荣耀,我们守住了!

王宫内外,八千骑人马开始有条不紊地行动,清点物资的、修复工事的、清剿残兵的,各司其职,井然有序。碎裂的青铜悬门旁,金质陌刀模型静静矗立,像是在守护着这片来之不易的胜利之地,也在等待着最终清算的那一天——无论阿罗那顺逃到哪里,大唐的刀锋,终将找到他,为二十八名唐使,讨回最后的公道。

藏书吧推荐阅读:乱世枭臣医将婿女帝太监最风流国破山河在带崽穿越奸臣一戟平三国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尘雾中的特工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仙人只想躺着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神武太医俏女帝矛盾难以调和大明帝国1627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远东新纪元1630穿越娶了秦香莲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风起刈羽我的谍战岁月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南疆少年走天下天下第一小厮三国:开局董卓入京,逼着我退位清泉明月低武世界开始起兵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清客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雁断胡天月锦衣行之吕敏传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北宋群英录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在下九千岁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大唐小郎中历史盘点:从王朝末年开始三国之袁术家臣白话三侠五义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时空手环:代号025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五姓嫡脉:躺赢大唐超神狂兵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北宋,我家仆役越买越多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
藏书吧最新小说: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这个师爷很科学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大唐长安秘物栈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