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辰合上电脑,屏幕暗下的瞬间映出他半张脸。公文包敞开着,布票存根边缘翘起,抵着内衬。他伸手将它压平,动作干脆,随即拉上拉链,起身穿衣。
清晨六点十七分,他站在区政府东侧巷口的早餐摊前。油条刚出锅,热气裹着面香扑在脸上。他没接塑料袋,目光越过摊主肩膀,落在几步外人事科的门楣上。一辆公务车驶入院内,穿制服的工作人员下车,抱着几只红章封口的文件袋走向办公楼。林辰看清了封皮一角——“干部任用公示(草案)”。
他接过早餐,慢步回单位。车流声、喇叭声、环卫车冲洗路面的水声混成一片。他没开手机,也没看表,脚步稳定。
八点零三分,办公室门刚关上,林辰便调出上周区经济工作会议纪要。王为民在会上提到“推进副处级岗位年轻化配备”,原话是:“成熟一个,使用一个,不拘年限,但要经得起检验。”他闭眼,一字不差复述全文,随后打开加密文档,新建文件夹,命名为“晋升材料-2025”。
上午十点,刘伟送来一叠文件。林辰翻看,是“老旧工业区智慧化改造”项目的最终验收报告。他抽出一张数据页,指着其中的投资额:“把青州智联科技、河东云服这两家的入驻协议附在后面,再找工信局要一份转发通知的红头文件。”
“科长,是不是要报材料了?”刘伟低声问。
“不是报,是备。”林辰头也没抬,“你去档案室调我近三年主持或牵头的所有会议纪要,按项目归类。另外,把《小微企业数字化扶持指南》的媒体报道打印一份,市级以上的优先。”
刘伟点头要走,林辰又叫住他:“别声张。”
中午十二点,整层楼安静下来。林辰锁上门,从抽屉取出一个牛皮纸档案袋,打开,里面是三份手写材料:一份为“政企服务直通车”机制设计初稿,一份为街道审批流程优化建议,第三份是他在区联席会上的发言提纲,页边有王为民亲笔批注:“思路清晰,可推广”。
他逐页扫描进U盘,每份文件命名后加括号注明“原始手稿”。做完这些,他打开另一份文档,列出三项核心成果:
一、主导智慧化改造试点,引入社会资本1.2亿元,新增就业岗位473个;
二、创建“直通车”机制,审批环节由11项压减至6项,平均办结时间缩短40%;
三、牵头制定扶持指南,覆盖企业超1400家,政策被市局全文转发并纳入年度创新案例。
他停下,盯着屏幕。这些是实绩,但不够“重”。副处级提拔看的是影响力、独当一面的能力、领导认可度。他需要一个支点,把分散成果串成一条晋升逻辑链。
下午两点二十分,他敲开副主任张涛的门。
“张主任,工业区二期配套电网的事,供电局回复了,方案可行,但需要街道出个协调函。”林辰语气平稳,“我拟了个初稿,您看要不要加一句‘纳入区级重点项目保障范畴’?”
张涛抬头,摘下眼镜:“你什么时候跟供电局对接的?”
“昨天下午。他们态度积极,但怕担责,得我们这边先表态。”
张涛沉吟片刻:“加可以,但措辞要软一点,写成‘建议提请区重点办统筹考虑’。”
“明白。”林辰点头,“另外,最近我在整理这几年参与的重点工作闭环材料,有些数据可以补充进年度述职报告。”
张涛看了他一眼:“材料要扎实。现在提拔,光有想法不行,得有硬账可算。”
“是。”林辰应下,退出办公室。
走廊尽头,主任办公室的门虚掩着。林辰走过去,抬手敲了两下。
“请进。”声音沉稳。
周伟坐在办公桌后,眉头微锁,正翻看一份技术文档。林辰走近,递上一份装订整齐的文件。
“主任,社区数字化平台的数据接口问题,我做了个分析,写了些建议,您看看有没有参考价值。”
周伟接过,翻开第一页,目光扫过标题《关于统一数据标准与第三方系统对接的五项优化建议》。他翻了两页,抬头:“你什么时候研究这个的?”
“昨晚。平台验收延期,技术方说是标准不统一,但根本问题是接口权限分配不合理。我把住建、民政、网格三个系统的调用日志拉出来比对,发现重复授权和权限冗余占了78%。”
周伟坐直身体,快速翻完:“这个思路……很准。你有没有兴趣牵头收尾?只剩两周就验收了。”
“我配合您工作。”林辰语气谦和,“其实最近我也在梳理过去几年参与的重点项目,想着如果组织上有需要,也能及时提供材料。”
周伟合上文件,盯着他看了三秒,缓缓点头:“该争取的,要争取。你这同志,成绩摆在那儿,不说别人也看得见。但光做不说,也不行。”
林辰微微颔首:“我明白。”
“组织部刚发了预告。”周伟靠向椅背,“副处级岗位,一个在经开区,一个在我们区直部门。和平街道推荐人选还没定,但名单里……有你。”
林辰神色未变,只道:“谢谢主任提醒。”
“提醒是一方面,支持是另一方面。”周伟顿了顿,“我下午要向李建国同志汇报平台整改方案,你把这份建议附在汇报材料里,署你名字。另外——”他抽出一张便签,写下一行字,推过去,“把这个议题加进去:‘探索街道副职干部轮岗参与重点项目机制’。这是为下一步工作铺路,也是为能干事的人开个口子。”
林辰接过便签,折好放入上衣口袋。
“材料准备得怎么样?”周伟问。
“核心成果已梳理完毕,佐证材料正在归集。今天下班前能出初稿。”
“好。”周伟点头,“推荐意见的事,不急。但你要记住——组织看的不是你做了多少事,而是你能不能带队伍、扛责任、经得起问。”
林辰起身:“我记住了。”
走出办公室,他没回自己工位,而是拐进楼梯间。掏出手机,拨通刘伟号码:“通知档案室,从今天起,所有对外报送的材料,必须由我本人签批,副本留存电子档和纸质档,双轨备案。”
挂断电话,他靠在墙边,闭眼三秒。脑海中闪过昨夜紫外线灯下的布票存根,那行满文“启钥之辰,诏藏龙脉断处”如刻入眼底。他睁开眼,从口袋取出便签,展开,盯着那行字看了两秒,然后撕成四片,投入楼梯间垃圾桶。
六点十七分,办公室只剩他一人。电脑屏幕上,文档标题为《林辰同志近三年主要工作成果汇编(初稿)》,页脚显示“共28页,最后修改时间18:16”。他插入U盘,开始拷贝。
U盘指示灯闪烁三次,进度条走完。他拔出U盘,放入内袋,合上电脑。
起身时,桌角的座机突然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