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义: 由正道而来的愉悦(由豫),会大有所得。不要怀疑,志同道合的朋友会像簪子束发一样聚集而来。象征以正确的方式创造欢乐,能使人心归附,成就大业。
九四故事:
秋日的阳光如同融化的金子,洒在康国广袤的田野上。沉甸甸的谷穗在微风中摇曳,掀起层层金浪。康没有坐在宫殿里听取各地丰收的奏报,而是亲自来到了都城外的农庄。
他换上了一身粗布衣裳,像普通农夫一样挽起裤脚,走进田间。汗水顺着他的额角滑落,但他脸上却带着许久未见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老丈,今年的收成看来不错。康对正在收割的老农说道,顺手接过对方递来的水碗,仰头灌下。清水甘甜,远胜宫中琼浆。
老农黝黑的脸上绽开菊花般的笑容:托陛下的福!风调雨顺,官府又及时发放了新式的耒耜,比往年少费不少力气呢!
不远处,农人们的歌声随风飘来,粗犷而欢快,唱的正是耕作与收获。这自然的歌声,比任何精心编排的《康乐之曲》都更让康感到愉悦。
他忽然明白了。
愉悦,不该是高高在上的赐予,更不该是自我陶醉的炫耀。真正的愉悦,应该像这秋日的丰收,源于扎实的耕耘,源于万民的安乐(由豫)。
回到宫中,康颁布了一系列新政。
他下令,每年春耕伊始,秋收之后,各设三日为休沐日。在这六日里,官府组织简朴而隆重的庆典,奖励那些最勤勉的农夫,表彰那些改进农具的工匠。
庆典上,没有奢华的宫廷乐舞,取而代之的是各地的民间杂耍、农人自编的歌舞。康亲自为最好的农夫斟酒,将象征荣誉的红色绸带系在他们身上。
他还下令在各乡邑的学塾中,引入真正的教化。不是教导繁文缛节,而是通过祭祀土地、歌颂先贤、演奏雅乐,让孩童们在潜移默化中懂得感恩、尊重劳作、陶冶性情。
一开始,有大臣质疑:陛下,如此是否过于简朴,有失天子威仪?
康看着宫墙外万家灯火,摇了摇头:威仪不在于仪式多隆重,而在于民心多拥戴。你看——
他指着远处休沐日庆典上,那些围着篝火跳舞、脸上洋溢着满足笑容的百姓:这才是真正的,由善政而生,发自内心。寡人之乐,在于与民同乐。
这种由德政根基生发出来的、与民共享的愉悦(由豫),像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整个康国。
百姓们发现,他们的勤劳得到了君王的真心认可和实在的奖励,他们的欢庆成了国家仪式的一部分。这种被尊重、被看见的感觉,化作了对国家和君王更深厚的拥戴。
仓廪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充实起来,边境的士兵因为粮饷充足、后方安定而士气高昂(大有得)。康国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国力日益强盛。
更让康意想不到的变化发生了。
一天,守卫宫门的侍卫长前来禀报,说宫外有几位来自不同诸侯国的士人求见,声称慕名而来,愿为康王效力。
康有些意外,但还是下令在偏殿接见。
来者共有三人。
一位是来自东夷之地的稷丘,身材高大,皮肤黝黑,不善言辞,却献上了一种能在山坡地种植的耐旱粟种。
一位是来自南蛮部落的女桑,她精通蚕桑之术,带来了三筐洁白如雪的优质蚕茧,以及一套改良的织机图样。
最后一位,是来自西陲小邦的胥臣,他曾游历诸国,对各地风土人情、山川险要了如指掌,献上了一卷精心绘制的《九州奥地图》。
这三人的到来,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石子。
朝中立刻有了反对的声音。
陛下,此三人来历不明,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东夷南蛮,化外之民,岂能参与我国政事?
尤其是那女子,抛头露面,妄议国是,成何体统!
康看着殿下这三位风尘仆仆、眼神却清澈坚定的,又看了看那些面露警惕的本国大臣,心中闪过一丝疑虑。
接纳他们,会不会引起旧臣的不满?会不会带来不可控的风险?
但他立刻想起了的教训。怀疑贤能,与听信谗言,同样是偏离正道。
他走到胥臣面前,展开那卷《九州奥地图》。地图绘制之精良,标注之详尽,远胜宫中所有图册。其中关于西北戎族活动区域的标注,更是让他眼前一亮。
他转向女桑:你说这新蚕茧出丝率能高一倍?
女桑不卑不亢:民女愿立军令状。若不成,甘受任何处罚。
他又看向稷丘:这粟种,在贫瘠之地真能成活?
稷丘瓮声瓮气地回答:俺在山地种了三年。
康的目光扫过那些持反对意见的大臣,最终落回三位异乡客身上。
他朗声大笑,心中的疑虑一扫而空(勿疑)。
寡人曾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三位不辞辛劳,远道而来,献上利国利民之策,此乃康国之幸!寡人之幸!
他当即下令:
封稷丘为司稼下大夫,专司山地作物推广。
封女桑为织室令,总管蚕桑织造革新。
封胥臣为行人司职方,参赞军务,绘制天下图志。
如此破格任用,让朝野为之震动。
但这仅仅是个开始。
康王不计出身、唯才是举的名声,随着商旅和使节的车马,迅速传遍四方。
接下来的数月里,不断有身怀绝技的匠人、饱读诗书的学者、精通律法的士子、善于经营的商贾从各地赶来。他们像涓涓细流,汇聚到康国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
康来者不拒。他设立招贤馆,亲自面试重要人选。他不看重对方的门第和国籍,只关心其才能与品德。
这些来自四面八方、背景各异的人才,被康毫无保留的信任和广阔胸襟所感召(勿疑)。他们就像散乱的发丝,被一支名为与的簪子,紧紧地束在了一起(朋盍簪),齐心协力,共谋国是。
稷丘的耐旱粟种在北方山地推广成功,缓解了粮食压力。
女桑的新式织机让康国的丝绸更加精美,远销海外。
胥臣绘制的地图和提供的情报,在后续的边境摩擦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其他贤士也各展所长,在水利、律法、教化、商贸等诸多领域做出了贡献。
康国迎来了空前的繁荣期。国库充盈,军备精良,文化昌盛,百姓安乐。
站在宫城的最高处,俯瞰着这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繁荣、更有活力的都城,康的心中充满了一种踏实而深沉的愉悦。
这愉悦,不再是最初那种轻浮的喧嚣,也不是被赞美时的虚荣。它源于亲眼看到田野里的丰收,源于听到学堂里的书声,源于感受到万民真心的拥戴,源于看到天下英才如繁星般汇聚,共同照亮这片土地。
他终于领悟了的真谛——欢乐之王,不是自己独享欢乐,而是成为那根束发的簪子,将所有的力量与智慧凝聚起来,为天下人创造真正的、持久的欢乐。
通过康王在深刻反思后,领悟到愉悦应源于善政与民心(由豫),从而推行与民同乐的休沐庆典、奖励农耕、推广教化等德政,使得国家仓廪充实、兵力强盛(大有得)。其开明政声远播,吸引四方贤士来投,康王则毫无疑虑地予以信任和重用(勿疑),使这些人才如簪子束发般紧密团结(朋盍簪),各展其才,共铸盛世的故事,生动阐释了豫卦九四爻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的深刻智慧。它揭示了真正的、可持续的愉悦和强大的成就,来源于根基稳固的善政和开放包容的胸怀。唯有以正道生发欢乐,以诚信汇聚英才,方能人心归附,成就宏伟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