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区”联络小组的到来,像一块投入死水的石头,在“曙光”基地内部激起了层层涟漪。普通的幸存者们远远看着那些装备精良、衣着整齐的“外人”,眼神复杂,混杂着一丝对强大势力的敬畏,以及更深藏的对未知的忧虑和自身匮乏带来的窘迫。
陈末以需要静养为由,将具体的接待和初步谈判工作交给了李璐和林雨,自己则退居幕后。这并非完全的托词,他的身体确实到了极限,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精神层面的隐痛,强行支撑只会暴露更多破绽。但他退居幕后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观察、思考,以及应对那无处不在的“心灵探测”。
指挥所被临时改成了他的病房兼战略室。苏晚晴严格限制他的活动,他大部分时间都靠在床头,翻阅着顾明远的笔记和那些从图书馆带回来的、看似天书般的理论书籍。纸张泛黄,字迹时而潦草时而工整,记录着一个孤独灵魂在末日初期对世界剧变的疯狂思考与推测。
“……能量并非凭空产生,迷雾亦非无根之萍。两个世界的规则如同齿轮般强行咬合,摩擦、崩碎、再重组……‘锚点’或许是上古文明留下的‘垫片’,用以减缓这粗暴的融合进程,或者说,引导其向某个可控的方向……”
“……七曜归位……是否指代七个主要锚点的某种能量共振状态?若能齐聚,是否能短暂重构规则,打开一条……生路?亦或是……更深的绝望?”
“……意识……认知……观察者效应在宏观层面的体现?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是否正在反过来塑造这个正在崩塌的世界?”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结合自身与“哀悼者”对抗的经历,以及“驱雾之锚”与“昆仑”信号的共鸣,在陈末的脑海中不断碰撞、重组。他感觉自己正站在一扇巨大而朦胧的门前,门后是世界的真相,而他手中只有几块残缺的钥匙。
【今日情报】如期而至,内容却让陈末目光微凝:
【机缘:顾明远笔记第73页夹层,藏有一张手绘的、关于本地区疑似“世界锚点”能量辐射分布的草图。】
【危机:周炜携带的加密通讯设备,拥有短距离高精度生命体征与能量波动扫描功能,旨在评估基地真实人口与核心能源(驱雾之锚)强度。】
【隐秘:维持低强度信号共鸣,可一定程度上干扰非指向性精神探测与能量扫描,形成“认知迷雾”效果。】
【人物:技术员小李对刘三刀改装的投石机结构极为感兴趣,试图反向推导其设计思路与材料工艺。】
新的博弈已经开始。陈末立刻按照情报提示,在笔记第73页的牛皮纸夹层中,果然找到了一张折叠整齐的草图纸。上面用简陋的线条勾勒出城市的大致轮廓,并用不同颜色的点标记了几个位置。其中一个红点,赫然就在他们现在所在的基地附近,旁边标注着“微弱反应,疑似碎片或次级节点”。而另一个醒目的金色五角星,则标记在城市远郊的某个方位,旁边写着“强烈波动,未探明,极度危险”。
这张图的价值,不言而喻!它不仅证实了“世界锚点”的存在和分散性,更为他们下一步的行动指明了方向——那个金色五角星,很可能就是“驱雾之锚”需要共鸣的“碎片”,或者其他完整的锚点!
同时,情报也揭示了周炜的暗中手段。扫描设备?陈末心中冷笑,果然没安好心。他立刻调整精神,更加专注地维持着与“昆仑”信号的微弱共鸣。那股奇特的谐波频率,如同在他和“驱雾之锚”周围形成了一层无形的、不断波动的干扰场。
另一边,由李璐和林雨主导的“谈判”,在一间清理出来的、相对完整的房间内进行。周炜带着技术员小李和那名灰衣女子林薇出席,三名护卫守在门外。
谈判桌是由几张破旧课桌拼凑而成,上面甚至还有没擦干净的血迹。李璐努力让自己显得镇定,将一份手写的、墨迹未干的物资清单推了过去。清单上的字迹工整,却透着一股心酸:抗生素(各类)、止血带、麻醉剂、手术器械、高热量压缩食品、金属建材、燃油……
林雨则坐在一旁,沉默地观察着对方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和动作,尤其是那个几乎不说话的林薇。
周炜拿起清单,扫了一眼,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凝重”与“为难”:“李主管,林主管,贵方的困难我们非常理解。只是……想必你们也清楚,如今这个世道,资源获取极其艰难。我们‘第七区’虽然有一定储备,但要维持数千人的生存和防御,也是捉襟见肘啊。”
他叹了口气,将清单轻轻放下:“尤其是药品和燃油,这些都是战略储备物资,动用任何一点,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
李璐的心沉了下去,她努力维持着表情:“我们理解贵方的难处。但是,周联络官也看到了,我们基地刚刚经历大战,伤员众多,如果没有药品,很多人可能撑不下去。我们愿意用我们力所能及的东西进行交换。”
“哦?”周炜似乎等的就是这句话,身体微微前倾,露出感兴趣的神色,“不知道贵方有哪些……‘力所能及’的资源呢?比如,你们用来驱动这个安全区的能源技术?或者,你们对抗那种‘特别怪物’的方法?这些信息的价值,或许可以换取可观的物资。”
图穷匕见。他们真正想要的,是“驱雾之锚”的秘密和对抗规则诡异体的知识!
林雨适时开口,声音清冷:“安全区的能源是我们生存的根本,无法交易。至于对抗怪物的方法,无非是拼命而已,牺牲了二十一名队员的性命,才勉强守住,恐怕没有什么值得借鉴的‘技术’。”
她的话堵死了周炜的试探,同时再次强调了己方的惨重损失,既是事实,也是谈判的筹码——我们很弱,但我们有拼命的决心。
周炜眼神闪烁了一下,旁边的林薇几不可察地微微摇头,示意林雨的话语中情绪真实,没有隐瞒的波动。
谈判陷入了僵局。周炜不肯轻易给出实质性援助,而“曙光”方面也不可能交出核心秘密。
就在这时,技术员小李似乎收到了什么信息,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平板,上面显示着通过加密设备扫描到的基地大致数据——人口数量比预估的略少,能量波动源(指挥所方向)的信号强度极其微弱且不稳定,仿佛随时会熄灭。这符合一个依靠某种不稳定遗物或技术、在灾难中损失惨重、艰难求生的幸存者据点形象。
小李对周炜微微点头。
周炜心中有了计较,知道再逼下去也得不到更多,便换上了一副“体谅”的表情:“既然贵方有难处,我们也不强求。这样吧,作为初次见面的善意,我们可以先提供一批基础的急救包和部分食物,数量不多,但希望能解燃眉之急。至于更深度的合作,我们可以后续再慢慢探讨。”
他用一点微不足道的施舍,维持着表面的友好,为后续的渗透和观察留下余地。同时,他也想看看,在得到这点“甜头”后,这个基地和那个神秘的陈末,会有什么反应。
李璐和林雨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奈和一丝屈辱。这点东西,对于基地的需求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但她们没有拒绝的资本。
“感谢周联络官的‘善意’。”李璐的声音有些干涩。
当一箱贴着“第七区”标志的急救包和几袋压缩饼干被搬进来时,房间内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那点物资,与长长的需求清单相比,显得如此讽刺。
“饥饿是最好的谈判专家,它能让骄傲低头,让底线模糊。但真正的强者,是在饥饿中,依旧能看清远方道路的人。”
谈判暂时结束,周炜等人被安排在基地边缘一栋清理出来的小楼休息,美其名曰“避免打扰基地重建”,实则方便他们继续观察和扫描。
李璐和林雨回到指挥所,向陈末汇报了情况,脸上都带着挫败感和愤怒。
“他们根本就没想真心帮助我们!”李璐气呼呼地说。
“他们在试探,也在评估我们的价值底线。”林雨冷静地分析。
陈末听完,脸上没有任何意外之色。他看了看那点可怜的“援助”,又看了看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和忙碌的同伴,目光最终落在那张刚刚发现的草图上。
“他们给的不是援助,是鱼饵。”陈末的声音平静无波,“想用这点东西,钓出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但我们,不是他们鱼塘里的鱼。”
“告诉所有人,我们感激‘第七区’的‘善意’。”他特意加重了这两个字的读音,“然后,把我们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他们看——饥饿、伤病、残缺的工事,以及对每一份物资的珍惜。”
“示弱,有时候是最好的铠甲。”他看向李璐和林雨,“接下来的接触,由你们全权负责。底线就两条:第一,核心秘密不容触碰;第二,尽可能为我们争取实实在在的资源,哪怕是用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或者劳动力去交换。”
他需要时间,需要恢复,需要破解更多的信息,需要找到那个金色的五角星标记点。
“第七区”的到来,是危机,也是催化剂。它迫使“曙光”必须更快地成长,更快地揭开这个世界的面纱。
而在那之前,一场围绕着生存资源的、更加漫长而艰辛的“饥饿游戏”,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