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至天津的官道两侧,早已被闻讯而来的百姓围得水泄不通。秋阳正好,澄澈的天光洒在崭新的铁轨上,两条平行延伸的钢轨泛着冷冽的银灰色光泽,如巨龙的脊背般蜿蜒向远方,直至消失在天际线处。铁轨下,夯实的碎石道床整齐划一,每一块枕木都经过严格甄选,牢牢固定着钢轨的轨距,确保行车安稳。
太和殿的銮驾缓缓行至铁路起点的站台,玄黑色的仪仗队分列两侧,龙旗猎猎作响。王九击身着玄黑龙纹常服,腰佩汉剑,步履沉稳地走下龙辇,身后跟着王文、王九波、李默等核心重臣,以及各部部长、司长与京畿官员,一行数百人,皆面带期许地望向站台尽头。
“陛下,大新1865式蒸汽列车已在待命!”经济与产业部部长李默快步上前,躬身禀报,语气中难掩激动。他身后,一名身着工装、头戴铜质护目镜的工程师紧随其后,正是蒸汽列车厂厂长周正明。
周正明上前跪拜行礼,声音洪亮:“臣周正明,叩见陛下!大新一式蒸汽列车,按陛下旨意研制完成,各项性能均达设计标准,今日特请陛下与诸位大人检阅!”
王九击微微颔首,目光越过人群,落在站台尽头那台庞然大物上。那便是大新1865式蒸汽列车,通体漆成玄黑色,仅在车头两侧用黄铜勾勒出简约的龙纹,与大新的军服、旗帜形成呼应。车头顶部的烟囱高耸,黄铜材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两侧的大型锅炉呈圆柱形,包裹着隔热层,锅炉上方的安全阀与压力表清晰可见;双缸复合式蒸汽机位于车头中部,高压缸与低压缸并排排列,传动连杆连接着中部的四对动轮,动轮直径1.5米,轮缘锃亮,导轮直径0.9米,稳稳支撑着车头前部。
“陛下,此机车采用强化镍钢锅炉,钢板含镍3%,相较普通锅炉,抗压性提升三成,重量却减轻15%,正是得益于军工厂的炼钢技术!”周正明一边引着王九击上前,一边详细介绍,“锅炉工作压力达14标准大气压,加热面积120平方米,还配备了多级过热系统,蒸汽经三级烟管预热后,热效率从设计的8%提升至8.5%,燃煤效率仅1.8公斤\/马力每小时,远优于西洋同类机型。”
王九击伸手触摸列车的锅炉外壳,虽未点火,却能感受到金属的厚重质感。“离心飞球调速器何在?”他问道。
周正明连忙指向机车驾驶室一侧:“陛下请看,此处便是离心飞球调速器。当机车速度过快时,飞球离心力增大,会自动调节蒸汽进气量,控制车速稳定,确保行车安全。另外,汽缸采用自润滑设计,密封环源自后装线膛炮的石墨密封技术,故障率较西洋机车下降40%,维护更为便捷。”
王九波绕着机车走了一圈,伸手拍了拍坚实的动轮,赞叹道:“这大家伙看着就威风!450马力,起动牵引力12吨,持续牵引力8吨,时速能到60公里,比骑兵快多了!日后调兵运粮,可就方便了。”
“九波所言极是。”王九击点头道,“这列车不仅能运兵,还能运货、载人。李默,货车与客车的准备情况如何?”
李默连忙回道:“陛下,货车车厢已准备20节,每节载重40吨,今日装载了煤炭与矿石,总重800吨,正是平原地区的最大编组;客运车厢准备了12节,每节定员100人,分为硬座与卧铺,已安排部分百姓与士兵作为乘客,陪同陛下体验。”
王九击放眼望去,只见机车后方,20节玄黑色的货车车厢依次连接,车厢两侧印着“大新铁路局”的字样,车厢内堆满了乌黑的煤炭与泛着金属光泽的矿石;货车之后,12节客运车厢紧随其后,车厢窗户明亮,内部座椅整齐排列,卧铺车厢则分为上下铺,铺着简朴的被褥,既舒适又不奢华。
“票价定了吗?”王九击突然问道,目光转向铁路局局长。
局长连忙躬身回道:“回陛下,按陛下旨意,票价以百姓能承受为原则。硬座票价,京城至天津仅需5个黑龙分币,卧铺10个黑龙分币;货物运输,每吨每百里收费2个黑龙角币,远低于马车运输的价格。”
“甚好。”王九击满意地点头,“铁路是为百姓修的,为国家建的,绝不能因票价高昂而让百姓望而却步。日后全国铁路网建成,票价也要严格管控,让寻常百姓都能坐得起列车,让商户货物运输更便捷、更廉价。”
“臣遵旨!”铁路局局长连忙应诺。
此时,周正明上前禀报:“陛下,机车已加煤加水,载煤6吨,载水量12吨,按平原续航里程450公里计算,京城至天津往返绰绰有余。是否可以发车?”
王九击环视众人,朗声道:“诸位爱卿,今日朕与你们一同乘坐这列车,体验从京城到天津的极速之旅!让我们亲眼见证,大新的工业之力,如何改变这华夏大地!”
“陛下圣明!”百官齐声应和,声音震彻站台。
王九击率先登上最前方的客运车厢,车厢内早已备好简易的御座,王文、王九波等重臣依次入座,其余官员与百姓、士兵则有序登上后续车厢。车厢内秩序井然,百姓们脸上满是好奇与激动,纷纷抚摸着座椅与窗户,低声议论着这从未见过的“铁龙”。
周正明进入驾驶室,与司机一同启动机车。只见司机拉动操纵杆,点燃锅炉内的燃煤,炉膛内火光熊熊,烟囱开始冒出淡淡的白烟。随着锅炉压力逐渐升高,压力表的指针缓缓上升,当指针指向14标准大气压时,周正明高声喊道:“陛下,机车准备就绪,请求发车!”
王九击透过车窗,高声下令:“发车!”
司机松开刹车,推动节流阀,高压蒸汽涌入双缸复合式蒸汽机,带动连杆与动轮转动。“哐当!哐当!”动轮与钢轨摩擦发出沉闷而有力的声响,机车缓缓启动,起初速度较慢,随着蒸汽持续注入,车速逐渐加快。
站台两侧的百姓们发出阵阵欢呼,挥舞着手臂,目送着玄黑色的列车缓缓驶离站台,向着天津方向疾驰而去。列车行驶平稳,车厢内几乎感受不到颠簸,仅能听到车轮与钢轨撞击的“哐当”声,以及蒸汽机工作的“呼呼”声。
王九击推开车窗,任凭秋风拂面,目光扫过窗外飞速倒退的田野与村庄。昔日从京城到天津,乘坐马车需耗时两日,如今乘坐蒸汽机车,按最高时速60公里计算,不过两个时辰便可抵达。沿途的百姓们看到飞驰的列车,纷纷驻足观望,有的挥手致意,有的面露惊叹,眼中满是对新生活的向往。
“陛下,如今车速已达40公里\/小时,持续牵引力保持在8吨,运行状态稳定!”周正明从驾驶室来到车厢,躬身禀报。
王九波凑到车窗边,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树木,感慨道:“真快!这速度,比咱们骑兵急行军还快三倍!日后北方边境战事,军队与粮草用列车运输,几日之内便可抵达,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长途跋涉,耽误战机了。”
王文点头附和:“不仅如此,铁路贯通后,南北物资流通将更为便捷。南方的丝绸、茶叶,北方的煤炭、矿石,都可通过列车快速运输,既能降低运输成本,又能促进工商发展,实乃强国富民之利器!”
王九击微微一笑:“朕修建铁路,不仅是为了军事与商贸,更是为了拉近南北距离,促进各地交流融合。待全国铁路网建成,无论是京城的百姓,还是西南的土司,都能乘坐列车往来各地,感受大新的一统与繁荣。”
列车一路疾驰,穿过平坦的平原,越过蜿蜒的河流,沿途的车站已初步建成,虽简陋却整洁,站台上插着玄黑色的龙旗,工作人员身着统一的铁路制服,正在有序地忙碌着。
两个时辰后,列车缓缓驶入天津站。天津站的站台同样挤满了百姓,看到列车驶来,纷纷欢呼雀跃。列车稳稳停下,王九击率先走下车厢,天津的地方官员早已在此等候,连忙上前跪拜行礼:“臣等恭迎陛下!陛下圣驾光临天津,乃天津百姓之福!”
王九击扶起官员,笑道:“朕今日并非巡幸,而是乘坐我大新自主研制的蒸汽列车,体验京城至天津的铁路。这铁路修得好,列车也造得好,日后天津必将因铁路而更加繁荣。”
在天津短暂休整半个时辰,补充了少量燃煤与水后,列车开始返程。返程途中,王九击特意来到驾驶室,观看司机操作机车。只见司机熟练地操控着节流阀与制动杆,根据路况调整车速,离心飞球调速器灵活运转,确保列车行驶平稳。
“陛下,此机车采用2-4-0轴式配置,四对动轮提供强大牵引力,即便在坡道上也能稳定行驶。若行驶至山地,只需减少车厢编组,便能保证动力充足,续航里程可达300公里。”周正明在一旁详细讲解。
王九击看着炉膛内熊熊燃烧的燃煤,以及压力表上稳定的指针,心中满是欣慰。这台蒸汽列车,凝聚了大新工匠的智慧与汗水,更是大新工业崛起的象征。从后装枪、后装炮,到蒸汽机车与铁路,大新正以惊人的速度,追赶甚至超越西洋列强。
返程途中,列车的速度一度达到最高时速60公里,窗外的景物如走马灯般飞速倒退,车厢内的百姓们发出阵阵惊呼与赞叹。一名来自京城的老者抚摸着座椅,激动地说道:“活了大半辈子,从未想过能坐这么快的车!以前去天津走亲戚,要颠簸两天,如今两个时辰就到了,这‘铁龙’真是神了!”
一名商人模样的中年男子也说道:“以前运一批货物到天津,用马车要十几天,运费高昂,还容易损坏。如今用列车运输,不仅速度快,运费还便宜,以后做生意可就方便多了!”
王九击听着百姓们的议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知道,铁路的建成,不仅将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与商贸格局,更将推动大新的工业化进程,让这个古老的国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傍晚时分,列车顺利返回京城站。王九击走下车厢,目光再次落在那台玄黑色的蒸汽列车上,语气坚定地说道:“大新1865式蒸汽列车研制成功,京城至天津铁路顺利通车,这是大新工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他转身对百官下令:“传朕旨意!大新铁路局即刻启动天津至汉口的铁路建设,沿途各省需全力配合,提供人力、物力支持,务必在三年内完工!蒸汽列车厂要扩大生产规模,批量制造一式列车头与车厢,满足铁路建设与运营的需求;同时,继续研发更先进的蒸汽列车,提升功率、速度与载重,力争赶超西洋列强!”
“臣等遵旨!”百官齐声应诺,声音震彻云霄。
“另外,”王九击补充道,“铁路运营要以民为本,严格执行既定票价,严禁擅自涨价;同时,要加强铁路安全管理,定期检修列车与铁轨,确保行车安全;在沿线车站设立售票点与货运办理处,方便百姓与商户办理业务。”
铁路局局长连忙躬身道:“臣遵旨!定当严格执行陛下旨意,将铁路办成惠及万民的民生工程!”
王九击点了点头,目光望向远方。京城至天津的铁路,只是大新全国铁路网的开端。待天津至汉口的铁路建成,再逐步修建京城至新京、上海至广州、新京至西安等铁路,最终形成纵横全国的铁路网络,届时,大新的国力必将更加强盛,百姓的生活必将更加富足。
就在王九击与百官沉浸在铁路通车的喜悦之中时,一份八百里加急的捷报从广东香山县传来,送到了王九击手中。捷报之上,字迹工整:“启禀陛下,海军第一分队已于三日前抵达朝鲜海域,‘巨鲨’号重型护卫舰与‘古鲨一号’‘古鲨二号’护卫舰运转正常,朝鲜国王李熙已派使臣前往舰队慰问,倭国舰船暂未出现异动,舰队正按计划在朝鲜海域巡逻护航,守护藩属国安全。”
王九击看完捷报,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铁路通车,海军远航,大新的内政与外交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他将捷报递给王文等人,说道:“海军不负众望,顺利抵达朝鲜海域,震慑倭国,庇护藩属,甚好!”
王文接过捷报,看完后点头道:“铁路贯通南北,海军镇守海疆,大新内外皆稳,假以时日,定能成为世界强国!”
王九击微微颔首,心中豪情万丈。
夕阳西下,余晖为玄黑色的蒸汽列车与铁路镀上一层金边,列车的烟囱依旧冒着淡淡的白烟,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国家工业化的开端。王九击与百官并肩站在站台上,望着延伸向远方的铁轨,眼中满是坚定与憧憬——一个崭新的时代,正随着铁龙的驰骋,缓缓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