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维汉带领师部人员与重伤员,沿着主力部队行进的痕迹加速向北追赶。山势愈发陡峭,林木也更加茂密。所幸王大山的前锋营已开辟出相对安全的路径,并沿途留下联络哨指引方向。
萧远志率领断后部队在原地构筑简易防御工事,静静等待。夜色是他们最好的掩护,但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山林间除了风声和虫鸣再无其他声响,这种寂静反而令人心悸,宛如暴风雨前的宁静。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预想中日军的追击并未到来。派往后方侦察的尖兵数次回报,均未发现日军大部队尾随的迹象,只有零星日军侦察兵在远处活动,显得颇为谨慎。
“师座,看来鬼子是被打怕了?还是他们的主力被我们之前的阻击拖住了?”一名营长低声猜测,语气中带着一丝庆幸。
萧远志却缓缓摇头,眉头紧锁:“鬼子不是怕,是狡诈。他们清楚黑风岭地势险要,夜间贸然追击容易中埋伏。他们这是在调整部署,要么是想等天亮,要么……”他的目光投向更深远的方向,“就是另有阴谋。”
他沉吟片刻,果断下令:“不能在此久留。传令下去,部队呈梯次配置,交替掩护,向主力撤退方向转移。行动要隐秘,痕迹要处理干净。”
断后部队悄无声息地动了起来,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沿着崎岖山路向北撤离。他们行进得极为小心,尽量不发出任何声响,并仔细清除了队伍经过的痕迹。
这一夜,有惊无险。
当黎明前的黑暗过去,天边泛起鱼肚白时,萧远志的断后部队已深入黑风岭近二十里,彻底与日军脱离了接触。清晨的山林笼罩在薄雾之中,空气清冷而湿润。
在预定的集结地点,萧远志遇到了接应的一个连。带队的连长报告,主力部队在顾维汉的带领下已安全通过最险要地段,目前正在前方一个叫“黑石坳”的地方进行短暂休整。
听到这个消息,断后部队的所有人,包括萧远志,都长长松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稍微放松。
“走,去黑石坳!”萧远志命令道,虽然疲惫,但步伐依旧坚定。
中午时分,萧远志终于抵达这个被群山环抱的小山谷。这里地势相对隐蔽,疲惫不堪的士兵们散坐在溪边啃着干粮、处理伤口。看到萧远志等人安全归来,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
王德发、王大山和顾维汉立刻迎了上来。
“师座!”三人几乎异口同声,脸上洋溢着喜悦和如释重负。
“情况怎么样?”萧远志一边接过王大山递来的水壶一边问道。
顾维汉回答:“主力已全部脱离接触,伤员也得到了初步安置。根据侦察兵报告,日军在龙山岭南麓停下了。”
王大山补充道:“师座,我们这算是跳出了小鬼子的合围。接下来怎么办?”
萧远志走到溪边,掬起一捧清凉的溪水洗了把脸,冰冷的感觉让他精神一振。
“鬼子暂停追击是因为他们已经占领龙山岭,需要巩固阵地。但这不代表他们会就此罢休。我们虽然暂时安全,但此地不可久留。按照原计划,向太湖方向转移,那里有我们的游击区,可以休整补充,并与友军取得联系。”
他看向三位得力部下:“让弟兄们再坚持一下。通知部队,休整两小时,然后继续出发。”
与此同时,31军指挥部里烟雾缭绕,电台的滴答声和参谋们压低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军座,101师萧师长的急电。”参谋长亲自将译好的电文送到他面前,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沉重。
韦云松接过电文,目光迅速扫过:
“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法,多次施放毒气弹……”
“官兵大量伤亡,各级军官伤亡殆尽……”
“阵地工事几被全毁……”
“力战不支,被迫放弃……”
每一个词都像重锤敲击在韦云松心上。他仿佛看见龙山岭上那惨烈的景象:毒气弥漫,火光冲天,英勇的官兵在敌机狂轰滥炸下依然死守阵地,直至最后一人。
然而出乎参谋们的意料,韦云松并没有发怒,也没有叹息。他只是缓缓将电文放在桌上,转身望向墙上那幅巨大的作战地图。
他的目光越过已经失守的龙山岭,落在了更东面的陈家坪。
“龙山岭……已经不重要了。”韦云松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告诉指挥部的每一个人。
参谋长愣了一下:“军座,龙山岭是我军西线的重要屏障,如今失守,日军第十六师团便可长驱直入……”
韦云松摇了摇头,手中的红铅笔终于落下,在陈家坪的位置重重画了一个圈。
“就在三个小时前,日军第十三师团已经攻克了陈家坪。”他的声音里透着深深的疲惫,“135师几乎全军覆没,残部正在向太湖方向溃退。”
指挥部里顿时一片寂静,连电台操作员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陈家坪的失守,意味着日军已经突破了东线防线,整个战场的态势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西线的龙山岭在战略上已经失去了价值。
韦云松缓缓坐回椅子上,双手撑在额前。昏黄的灯光在他花白的头发上投下阴影。
“萧远志和他的101师,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在那样悬殊的兵力火力下,他们坚守了两天两夜,重创了日军第十六师团。正是他们的顽强抵抗,才为我们争取了调整部署的时间。”
他站起身,语气重新变得坚定:“回电101师:龙山岭之役,101师浴血奋战,重创敌军,已完成阻击任务。望
参谋迅速记录着命令。电波载着这道电文,穿越漆黑的夜空,飞向正在崇山峻岭中艰难行军的101师。
韦云松走到指挥部门口,掀开帘布,望向东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