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战王府书房里,墨云柔将一本厚厚的账册摊开在虞怀瑾面前。
母亲您看,墨云柔兴奋地指着账册上的地图标记,柔瑾慈善基金会已在十八个州府设立了分堂,光是上月就救助了三千多户受灾百姓。
虞怀瑾仔细端详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欣慰地点点头:做得不错。
可是......墨云柔突然叹了口气,江南分堂那边出了点问题。
怎么回事?
江南富商们说我们抢了他们的风头,暗中使绊子。墨云柔蹙眉,上周运往江南的赈灾物资,在码头被扣下了。
虞怀瑾还未开口,书房外传来墨骁珩洪亮的声音:谁敢扣我战王府的物资?
父女俩回头,只见墨骁珩大步走进来,一身戎装还未换下。
墨云柔连忙起身:父亲怎么回来了?
听说有人为难我的妻女,我能不回来?墨骁珩冷哼一声,江南那些土财主,真是活腻了!
虞怀瑾给他倒了杯茶,柔声道:王爷息怒。这事让我来处理可好?
墨骁珩接过茶盏,语气缓和下来:你总是这样,什么事都自己扛。
这不是有王爷做后盾嘛。虞怀瑾微微一笑,明日我亲自去江南一趟。
三日后,江南金陵城。
柔瑾慈善基金会江南分堂门前围满了人。几个衣着华贵的富商正对着分堂管事大声嚷嚷:
你们战王府的手也伸得太长了!
江南的慈善事宜,自有我们江南商会打理!
识相的就赶紧关门走人!
管事急得满头大汗:各位爷,我们这是在救助灾民啊......
救助灾民?一个胖商人冷笑,谁知道你们安的什么心!
就在这时,一个清冷的声音响起:那依各位看,我们安的是什么心?
众人回头,只见虞怀瑾不知何时已站在人群后,身后只跟着两个丫鬟。
胖商人愣了一下,随即挺起肚子:王妃娘娘,不是我们不给面子。实在是江南有江南的规矩。
虞怀瑾缓步上前,什么规矩?
江南的慈善,向来由江南商会负责。胖商人得意地说,你们这样横插一杠,坏了规矩。
虞怀瑾环视众人,忽然问道:上月水灾,商会救助了多少灾民?
胖商人支吾起来:这个......还在统计......
三百二十七户。虞怀瑾淡淡接话,其中二百八十户是各位的佃农。而柔瑾基金会救助了一千五百户,都是无依无靠的贫苦百姓。
商人们顿时哑口无言。
虞怀瑾继续道:我今日来,不是要与各位争功。恰恰相反,是想请各位加入基金会的理事会。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
胖商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王、王妃说什么?
江南慈善事业,确实需要各位这样熟悉本地情况的人。虞怀瑾真诚地说,基金会愿意每年拨出五万两白银,请各位共同管理。
商人们面面相觑,都被这个提议惊呆了。
不过,虞怀瑾话锋一转,这笔钱必须专款专用,每笔支出都要公示。各位可愿意?
胖商人最先反应过来,激动得声音发颤:愿意!当然愿意!
其他商人也纷纷表态:
王妃深明大义!
我们一定尽心尽力!
虞怀瑾微微一笑:既然如此,明日就请各位来分堂,商议具体章程。
待商人们千恩万谢地离去后,管事不解地问:王妃,为何要让他们插手?
要想成大事,就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虞怀瑾望着远去的商人背影,他们缺的不是钱,是名声和社会地位。我们给他们这个平台,他们自然会尽心尽力。
果然,不到一个月,江南分堂的善款就翻了三倍。那些原本刁难基金会的商人,如今个个以基金会理事自居,比谁都积极。
消息传回京城,墨云柔佩服得五体投地:母亲这招真是高明!
虞怀瑾正在给各地分堂写信,头也不抬地说:慈善不是施舍,而是要让大家都有参与感。
这时,门外传来通报:北境分堂来信了!
墨云锋的大嗓门老远就听得见:母亲!妹妹!好消息!
他风风火火地闯进来,手里举着一封信:北境分堂上月开办了十个义诊点,救治了五百多名牧民!那些部落首领都要给基金会立长生牌位呢!
虞怀瑾接过信细看,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墨云柔突然想到什么:二哥,你在北境驻守,能不能让将士们也参与进来?
这个主意好!墨云锋一拍大腿,正好让那些新兵蛋子历练历练!
于是,北境的慈善事业又多了军队的支持。将士们帮着修建房屋、开凿水井,很快赢得了牧民们的爱戴。
年底将至,各地分堂的年度总结陆续送到京城。
墨云柔看着厚厚的报告,忍不住感叹:母亲,咱们的慈善网络真的覆盖全国了。
虞怀瑾站在窗前,望着飘落的雪花:这才只是开始。
还要怎么做?墨云柔好奇地问。
我们要建立更完善的制度。虞怀瑾转身,比如善款公示制度、受助人回访制度、分会考核制度......
墨云柔眼睛一亮:就像管理商号一样?
不错。虞怀瑾点头,慈善也要讲究方法,不能光靠一时热情。
就在这时,宫里来了旨意,宣虞怀瑾即刻进宫。
御书房内,皇帝看着柔瑾基金会的年度报告,连连称赞:王妃此举,真乃天下苍生之福啊!
虞怀瑾谦逊地说:陛下过奖了。这都是托陛下的洪福。
朕决定,皇帝正色道,从内帑拨银五十万两,资助基金会在各州府建立善堂。王妃意下如何?
虞怀瑾惊喜万分:臣妾代天下百姓谢陛下恩典!
有了皇家的支持,柔瑾慈善基金会的发展更加迅速。不到半年,各州府都建起了标准的善堂,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慈善网络。
腊月里,战王府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面由各地受助百姓联名绣制的万民伞。
伞面上绣着十八个州府的地标,每个地标旁都绣着受助百姓的签名。
墨骁珩看着这面万民伞,感慨地说:怀瑾,你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达则兼济天下
虞怀瑾轻抚伞面,眼中闪着泪光:这不仅仅是我们一家的功劳,是千千万万善良的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窗外,雪花纷飞。
而在大周王朝的每一个角落,柔瑾慈善基金会的善堂里都温暖如春。无论是江南水乡还是北境草原,无论是西山矿工还是东海渔民,都在这个寒冬感受到了来自京城的温暖。
这张慈善之网,真正连接起了天下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