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资本的獠牙
窗外暴雨如注,密集的雨点敲打着会客室的玻璃窗,发出沉闷而持续的声响,仿佛为这场突如其来的会面擂响了战鼓。室内,灯光温暖,茶香袅袅,气氛却紧绷得如同拉满的弓弦。
林晓与魏谦相对而坐,中间隔着一张古朴的茶海。两人的手握在一起,短暂接触后便即分开,但那一瞬间传递过来的冰冷与力量感,让林晓心中的警铃大作。这个男人,绝不仅仅是普通的投资客。他身上那种混合着精致与危险的气息,比赵铭身上隐约的“铁锈味”更加浓郁,更加不加掩饰。
“魏总监,幸会。”林晓不动声色地收回手,做了个请坐的手势,语气平和,听不出丝毫波澜,“不知顶峰资本的代表冒雨前来,有何指教?”
魏谦优雅地落座,目光依旧带着审视的意味,扫过会客室的布置,最终定格在林晓脸上,那公式化的笑容未曾改变:“指教不敢当。林主厨是行业内的翘楚,一手创立‘山海轩’和这所独特的学院,理念超前,令人钦佩。我们顶峰资本,一向致力于投资有潜力、能重塑行业格局的创新企业。”
他语速不快,咬字清晰,每一个词都仿佛经过精心斟酌,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说服力。“尤其是在当前,‘山海轩’面临一些暂时的……供应链和市场舆论的挑战时,我们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契机。”
林晓心中冷笑,果然是趁着他们困境时上门,意图再明显不过。他没有接话,只是静静地为自己和对方斟了一杯刚泡好的热茶,做出倾听的姿态。
魏谦见林晓不语,便继续他的表演,语气变得更加富有煽动性:“林主厨,餐饮行业的未来在于标准化、规模化和资本化。‘味王集团’的成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而你们,‘山海轩’和这所学院,拥有最宝贵的东西——独特的理念、精湛的技艺,以及这一整套……”他伸出手指,轻轻点了点自己的太阳穴,“……关于食物‘灵魂’的体系。但这套体系,目前就像一颗被泥土包裹的钻石,价值被严重低估了。”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我们顶峰资本,愿意提供充足的资金,帮助‘山海轩’渡过眼前的难关,并支持你们进行品牌扩张,在全国乃至全球开设分店。同时,我们可以将学院的教学体系进行标准化提炼,与顶尖的餐饮管理学院合作,将其打造成一个高端的厨师培训品牌,输出理念和人才。这将是一场双赢的合作。”
描绘的蓝图听起来无比美好,充满了财富与影响力。但林晓敏锐地捕捉到了关键——标准化提炼,输出理念和人才。这几乎就是要将“山海”的核心机密连根拔起,变成他们资本棋盘上的一枚棋子。
“魏总监的提议很有吸引力。”林晓缓缓开口,语气依旧平静,“但不知,顶峰资本所谓的‘合作’,具体是怎样的形式?又需要我们付出什么?”
魏谦脸上的笑容加深了一些,仿佛早已料到林晓会问这个问题。他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份装帧精美的意向书,推到林晓面前。
“我们可以先签署这份意向书。顶峰资本愿意初步注资这个数,”他比划了一个惊人的数字,“帮助‘山海轩’稳定供应链,平息舆论。同时,我们会派出专业的团队,协助你们对学院的课程体系、效能中心的运作模式,以及所有核心菜品的配方与工艺,进行系统的梳理、归纳和数据化建模。这将为未来的大规模复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顿了顿,观察着林晓的反应,声音压低了一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诱惑:“作为交换,顶峰资本需要获得‘山海’品牌百分之五十一的控股权,以及学院和效能中心所有知识产权的独家授权与运营权。林主厨您和您的团队,可以继续负责管理和研发,并享有丰厚的股权激励。这是将‘山海’推向更大舞台的最佳路径,也是目前,我能看到的唯一能让你们迅速摆脱困境的路径。”
赤裸裸的收购!不仅要控股权,还要全部的知识产权!这哪里是合作,这分明是巧取豪夺!一旦签署, “山海”将不再姓林,所谓的独特“灵魂”,将被拆解、标准化、然后无情地复制、稀释,最终沦为资本流水线上的又一个高端商品,失去其最根本的生命力。
林晓看着那份意向书,仿佛看到了一张卖身契。他没有去翻动它,只是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借此平复内心翻涌的怒意。他知道,此刻的愤怒毫无意义。
“魏总监,”林晓放下茶杯,目光迎上魏谦,“‘山海’的理念,源于对食材本味的尊重,对烹饪技艺的极致追求,以及对美食所能传递的情感和文化的坚守。它更像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而不是可以简单复制粘贴的工业模块。您所说的标准化和数据化,或许能复制它的形,但无法复制它的神。这一点,我相信您应该明白。”
魏谦不以为然地笑了笑,带着一种资本家常有的、对“情怀”的轻蔑:“林主厨,我理解您对自身理念的珍视。但市场是现实的,资本是逐利的。再好的理念,如果不能转化为大规模的商业成功,终究只是小圈子的自娱自乐。‘灵魂’?当你的餐厅无法运营,学院无法维持时,所谓的‘灵魂’又将依附何处?”
他的话语尖锐而残酷,直指林晓目前最痛的软肋。“据我们所知,‘山海轩’的现金流已经非常紧张,银行的贷款额度也快见底了吧?如果没有外部输血,恐怕撑不过这个季度。而我们,是唯一能在短时间内,提供足够‘血量’的机构。错过了这次机会,‘山海’可能就真的只能成为一段过往的‘传奇’了。”
他身体靠回椅背,双手交叉放在膝上,语气带着最后通牒般的意味:“林主厨是聪明人,应该懂得审时度势。这份意向书,您可以仔细考虑,但我们希望能在四十八小时内得到初步答复。毕竟,市场的机会,转瞬即逝。”
就在这时,会客室的门被轻轻敲响。苏杭端着一碟刚出炉的、造型精巧如同艺术品的点心走了进来,他面无表情,将点心放在茶海上,嘶哑地说了一句:“尝尝,新调试的。”
他的出现打断了室内凝滞的气氛。魏谦的目光落在苏杭身上,尤其是他那双稳定而有力的手,以及指尖不经意沾染的些许面粉痕迹上,眼神微微闪动了一下。
“这位就是苏杭老师吧?久闻大名,学院的定海神针。”魏谦笑着拿起一块点心,姿态优雅地品尝了一口,点头赞道,“嗯,火候精准,风味层次感极佳。苏老师的手艺,果然名不虚传。这样的技艺,困守于一隅,实在是可惜了。”
苏杭只是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没有回应,转身便走了出去,仿佛只是完成了一项无关紧要的任务。
但林晓注意到,在苏杭放下点心碟的瞬间,他的小指极其轻微地在魏谦放在桌面的手机旁点了一下,留下了一个几乎看不见的白色面粉指印。
魏谦并未在意这个小插曲,他享用完点心,拿起餐巾擦了擦手,再次看向林晓:“那么,林主厨,我就静候佳音了。”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准备告辞。
林晓也站起身,脸上依旧保持着礼貌而疏离的笑容:“感谢魏总监和顶峰资本的看重。这件事关系重大,我需要和团队慎重商议。四十八小时内,无论结果如何,都会给您一个答复。”
“很好。”魏谦满意地点点头,与林晓再次握手,然后转身,迈着从容的步伐离开了会客室。
门被关上的瞬间,林晓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凝重。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那辆黑色的豪华轿车在雨幕中缓缓驶离,如同一个幽灵。
苏杭如同鬼魅般再次出现在他身后。
“他身上的‘味道’,和赵铭同源,更浓,更肆无忌惮。”苏杭嘶哑地说,语气肯定,“那不是商人的铜臭,是……掠夺者的血腥味。”
林晓点了点头,他完全同意苏杭的判断。顶峰资本,来者不善。
“他太自信了,自信到认为吃定了我们。”林晓转过身,目光锐利,“四十八小时……他是在给我们施加最大的压力,逼我们在慌乱中做出决定。”
“你打算怎么办?”苏杭问。
林晓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走到茶海边,看着魏谦留下的那份意向书,如同看着一条毒蛇。他没有去碰它,而是拿出了手机。
“安曼,”他拨通电话,语气沉静而迅速,“魏谦来了,留下了这份意向书。我怀疑上面有东西,可能是某种微型的追踪或窃听装置。你立刻带设备过来,在不触动它的前提下进行扫描检查。”
“另外,”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启动‘捕蛇’计划的下一步。既然他们已经亮出了獠牙,我们也不能再被动挨打了。是时候,让他们尝尝我们为他们准备的‘特色菜’了。”
他看向窗外依旧滂沱的雨幕,眼神冰冷。这场战争,从此刻起,进入了真正的短兵相接。而那份被留在茶海上的意向书,就像一个沉默的引爆器,倒计时,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