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盘山”年度总结大会的会场,挤得满满当当,既有磨盘沟的老伙计,也有省城办事处的骨干。当许青山站在台上,掷地有声地说出“我决定,组建南下考察团,去深圳、广州看看”时,会场瞬间鸦雀无声,紧接着爆发出一片哗然。
“去深圳?”李二狗瞪大了眼睛,手里的烟卷都掉在了地上,“那地方太远了吧,听说还挺乱的!”
陈向东推了推眼镜,眼里却闪着光:“我在报纸上看过,深圳是特区,有很多新东西,去看看肯定有收获!”
议论声中,王振山猛地站起身,眉头皱得像拧成的麻花,语气带着明显的担忧:“青山,你可别冲动!那地方风言风语多,都说有‘资本主义倾向’,咱踏踏实实做买卖就行,去凑那热闹干啥?万一出点事,咱这百多万的家业就全完了!”
这话一出,不少老伙计都纷纷点头。在那个年代,“深圳”对很多人来说,是遥远又“敏感”的存在,“资本主义倾向”的标签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许青山抬手压了压会场的骚动,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坚定:“王叔,您担心的我懂,但时代变了。咱现在是百万资产的公司,可还是靠老经验做事,生产线是手工的,管理是凭感觉的,再守着老路子,迟早会被淘汰!”
他拿起桌上的报纸,指着上面的报道:“你们看,深圳那边已经有现代化的工厂了,流水线生产,科学管理,还有市场经济的新玩法,这些都是咱需要学的。咱去不是凑热闹,是去取经,把人家的好经验学回来,让‘磨盘山’变成真正的现代化企业!”
“可那‘资本主义倾向’……”王振山还是不放心。
“咱是去学技术、学管理,不是去学别的。”许青山笑了笑,“就像当初咱学做调味包、注册商标一样,只要是对公司发展有利的,不管来自哪,咱都要学。改革开放的浪潮已经来了,咱要么迎着浪上,要么被浪拍在沙滩上!”
周晓芸也站起身,轻声补充:“我查过资料,深圳的企业已经开始搞‘股份制’‘品牌连锁’了,这些都是能让‘磨盘山’做大做强的路子。而且,那边还有进出口渠道,说不定咱的粉条以后还能卖到国外去!”
这番话,让不少人动了心。李二狗搓着手说:“要是能学来新法子,让咱的粉条卖得更远,我愿意去!”
“我也去!”陈向东立刻附和,“我想看看那边的现代化商场是怎么运营的。”
许青山看着渐渐统一的意见,当即拍板:“考察团就这么定了!成员包括我、向东、二狗,再选两个生产线的骨干,王叔,您坐镇公司,统筹全局。我们去半个月,争取把有用的经验都带回来!”
王振山看着许青山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身边跃跃欲试的年轻人,最终叹了口气,点了点头:“行,你们去吧,路上注意安全,有啥情况随时发电报回来。”
散会后,考察团的成员立刻忙碌起来,收拾行李、查阅资料、联系行程。许青山站在地图前,手指从磨盘沟、省城,一直滑到南方的深圳、广州,眼里满是期待。他知道,这趟南下之旅,注定充满未知,但只有跳出舒适区,拥抱时代最前沿的变革,才能让“磨盘山”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