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来到一月底,距离农历春节的时间越来越近,周边地区的年味也是越来越足了。
而就在春节前三天,作为最关键的工业基础的化工厂,正式投产了。
新的化工厂和此前闽浙赣根据地的化工厂情况差不多。
这座化工厂,不仅要生产工业发展所需要的三酸两碱,其配套的工厂,也在生产军事上用的炸药和农业上使用的化肥。
当然了,同样的问题,骨干足够,但工人不够。
骨干可以从老根据地抽调,但普通工人,却只能从当地寻找。
但他们到来的时间还有些太短了,虽然已经招募了一些工人,但暂时还不够用,只能一边生产,一边找新工人,一边对工人进行培训。
这种事情急不得,只能慢慢来。
但张浩知道,徐淮地区的大战将起。
就在昨天,日军基本消化了此前在苏南的战果,开始扩大战果了。
日军第13师向凤阳、蚌埠发起进攻,战火已经烧到淮河一线,也就是苏鲁豫皖根据地的外围了。
国军负责防守的第11集团军第31军在池河西岸地区逐次抵抗后,会在下个月上旬,向定远、凤阳以西撤退。
此刻守在淮河一线的,是国军的第51军,而51军,属于东北军的作战序列,其中的情况,也就可以明白一二了。
东北军的领袖小六子如今都被花生米软禁了起来,更何况是下面的东北军部队呢?
张浩知道,51军肯定是守不住的。
但张浩也知道,至少到三月份之前,淮河防线还能维持住。
也就是说,战火至少在三月之前,是烧不到根据地的。
这也是根据地最后的平稳发展时间了。
截止1月27日,根据地的范围,已经覆盖了豫东的永城县,皖北的宿县、五河县、灵璧县、泗县,苏北的泗阳县、宿迁县、睢宁县、邳县、铜山县、徐州、萧县、沛县、砀山县,以及鲁西南的峄县和藤县。
整个根据地,覆盖十七个县区。
而这其中,除了藤县、永城县、砀山县还没有来得及组建民兵大队之外,其他地方都已经成立了相应的民兵大队。
而这些县区之中,较早成立县民兵大队的地方,比如铜山县、萧县,县大队的民兵总人数,都已经超过了一千五百人。
此外,萧县、灵璧县、睢宁县、泗县、邳县这五个县大队,也都是拥有了超过一千的民兵。
而剩下的其他县大队的民兵人数,则是都在500-1000人之间。
当然了,有一个地方比较例外,那就是徐州。
徐州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大城,而且还是兵家必争之地。
别的不说,光说一组数据,截止民国25年的人口数据,徐州光是城市人口,就有13万人。
而除此之外的农村人口,更是城市人口的数倍。
再加上徐州的特殊性,位于苏豫皖军区和苏鲁豫军区的交界处,所以,为了方便管理,徐州的民兵,分成了两支队伍,分别是徐北民兵大队和徐南民兵大队。
这两支民兵大队的民兵人数,也都是超过了一千人的。
整个根据地,目前总计十五个县大队,民兵总人数已经超过1.3万人,接近1.4万人了。
不要觉得少,要知道,先头部队抵达,也才不到三个月,主力部队抵达,更是才刚满一个月,就已经能动员出一万多人的民兵了。
等到一年以后呢?
张浩感觉,十万甚至二十万,恐怕都打不住。
没办法,徐淮地区,本身自古以来就是人口密集之地。
而为此,张浩先后也是已经批下去了三千支三八式步枪和45挺轻机枪,用以加强民兵部队的火力。
当然了,民兵毕竟是民兵,并不是正规部队。
现如今的八路军的很多正规部队,配枪率都达不到一半,而本地的民兵配枪率超过了两成,已经很不错了。
打不了大仗、硬仗,干一些协助后勤部门的辅助性工作,或者一些袭扰任务,还是没问题的。
而为了提高民兵部队的战斗力,张浩也是从根据地各部队之中抽调人员教官,前往根据地各部队,加强各部队的组织建设和军事训练水平。
这也是为未来部队扩军做准备。
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可以按照之前在闽浙赣根据地的时候,按照群众-民兵-地方守备部队-主力部队四级兵源供应体系来进行建设。
如果按照闽浙赣根据地的征兵比例,现有的根据地,六百多万人口,至少能动员出五十万民兵、15-20万地方守备部队和主力部队。
这还是为了保证地方正常的发展不受影响的情况下的征兵比例。
君不见,解放战争的时候,东北不到三千万人口,便有百万大军呢。
但现在说这些还有些早,现在的重点,是先把根据地发展好,发展好了,自然就有更多的武器和更多的兵员了。
化工厂投产,似乎是一个信号一般,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各大工厂也都是全部陆续建设完毕,并且开始投产。
与此同时,为了未来的长久发展,军政学校自然也是要组建的。
在和上级联系后,也为了和陕北同步,最终在军区司令部东北方向大约四公里的一处当地名为桃花坞的山坳之中,建立了抗大桃花坞校区。
抗大桃花坞校区的级别,比陕北的抗大低一级,最高只能对营团一级军官进行培训,但对现在的苏鲁豫皖军区,倒是也足够用了。
虽然苏鲁豫皖军区现在的架子搭起来了,但为了保持战斗力,截至目前,还并没有直接进行大规模的扩军,主力部队的总兵力,如今只有1.8万人左右。
就比如苏鲁豫军区,下设三个分区,但三个分区的主力部队,都只有各一个团,总共两千多人罢了,其中一个团,还是从之前的333旅旅部和下面的两个团的骨干成员挑选出来,新组建的一个团。
只能说,根据地的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