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的第一场雪落下来时,藤网的气根早已织成了暖棚,将家家户户都护在浓荫里。红果林的枝桠上积着薄雪,雪光映着藤叶的暖光,竟像挂满了细碎的水晶,风一吹,簌簌落下的雪粒都带着红果的甜香。
迁徙部落的毡房里,首领的小儿子正围着藤编的暖炉打转。暖炉里烧着林海送来的松柴,火苗舔着柴薪,映得毡布上的藤网纹样明明灭灭。“阿娘,藤网又在发光啦!”小娃指着毡房角落的藤须,那些藤须正缠着块冰原的雪晶,雪晶在暖炉的热气里慢慢融化,滴落在陶碗里,竟积成了半碗清水。
“这是冰原的亲人送来的雪水,”妇人笑着把陶碗递给丈夫,“听说用这水煮红果干,能治风寒呢。”首领接过陶碗,水汽里混着五域的气息,喝一口,暖得从舌尖一直热到心里。
古城的老族长家更热闹。阿春和阿夏带着中谷的茶叶来看他,正帮着他用藤叶包裹新晒的麦饼。“把麦饼裹在藤叶里,放在暖炉边烘着,”阿春边包边说,“等会儿五域的亲人通过藤网传信时,咱们就能一起吃热乎的了。”老族长点头,浑浊的眼睛望着墙上挂着的护藤图,图上的五域人正围着篝火,像极了此刻的光景。
红果林旁的酒窖里,阿枣正和族人分装新酿的红果酒。酒坛用藤须缠着,坛口封着中谷的茶纸,纸上印着藤网的纹路。“每坛酒都留个小口,”阿枣说,“让藤网把酒香传到五域,他们闻着味儿,就像和咱们一起守岁了。”话音刚落,酒窖里的藤须突然晃动起来,传来渡口舟舟的声音:“阿枣丫头,酒酿好了没?我们这儿的鱼干都备好了,就等你的酒呢!”
阿枣笑着对着藤须喊:“早就酿好啦!等会儿就顺着藤脉给你们送过去,保证比去年的甜!”
冰原的极光带着阿雪,通过藤网给荒原的孩子们送来了礼物——用冰丝编的小手套,手套上绣着五域的图案。“戴上这手套,摸雪都不冷,”阿雪对着藤叶说,小脸上沾着雪粒,“等春天来了,我还要去荒原看红果树!”藤叶的光晃了晃,映出阿枣的笑脸:“我等着你!给你留最大的红果!”
除夕夜,荒原的人们聚在晒谷场的大暖棚下。棚中央燃着最大的篝火,篝火边摆着五域的食物:林海的松籽、渡口的鱼干、中谷的茶叶、戈壁的红果干、冰原的冻浆果,还有荒原自己种的麦饼和羊肉。藤网的气根在棚顶织成了星灯,光珠里映着五域的守岁景象,像把所有人都圈在了同一个暖炉边。
老族长举起酒碗,颤巍巍地说:“我活了一辈子,从没见过这样的年——有吃有穿,有五域的亲人陪着,还有藤网护着。”他对着藤网深深一拜,“谢藤网,谢所有记着咱们的人!”
“干杯!”满场的酒碗碰在一起,红果酒的甜香混着松柴的烟火气,在暖棚里漫开。孩子们围着篝火转圈,唱着五域的歌谣,他们的笑声撞在藤须上,顺着藤脉往五域传去,引得那边的孩子也跟着唱起来,歌声在夜色里缠缠绕绕,像根看不见的线,把所有的暖都串在了一起。
藤生望着棚顶的星灯,光珠里五域的笑脸和荒原的笑脸慢慢重叠。他忽然明白,阿爷当年种下第一株藤苗时,盼的或许就是这样的时刻——不管相隔多远,不管来自哪片土地,都能在藤网的荫蔽下,守着同一个暖炉,说着同一句祝福,把日子过成彼此牵挂的模样。
雪还在下,落在暖棚外,悄无声息。但棚内的暖,却顺着藤网的气根,往更远的地方漫去,像句温柔的承诺:只要藤还在,暖就不会散,岁末的守岁,会年复一年,暖透每一个等待春天的心房。
守岁的篝火越烧越旺,暖棚里的藤须被火光照得透亮,上面挂着的五域信物轻轻晃动——林海的猎哨、渡口的贝壳、冰原的雪晶、草原的马鬃、古城的胡杨木片,碰在一起发出细碎的声响,像在跟着众人的笑闹打拍子。
松生的儿子阿木不知从哪摸来把小鼓,鼓面蒙着林海的鹿皮,敲起来咚咚响。他踩着鼓点围着篝火转圈,腰间挂着的藤哨跟着晃动,哨声混着鼓声,引得迁徙部落的孩子们也跟着跳起来,他们的羊皮袄扫过藤须,带起串串光珠,落在火里,噼啪作响。
舟舟的儿子阿浪正和草原的长辫姑娘比赛编藤灯。阿浪的藤灯编得方方正正,像艘小渡船;姑娘的藤灯则带着草原的花纹,提在手里像朵绽放的花。两人把灯往篝火边一凑,灯里的烛火立刻亮起来,顺着藤须的光往暖棚顶飘,竟在棚顶映出片流动的星河。
“快看!”阿夏指着星河,那里的光珠正慢慢聚成阿爷的模样,老人笑着挥了挥手,身影就散在光里,“阿爷也来陪咱们守岁了!”
老族长摸出藏了多年的胡杨木笛,笛身上缠着最早的藤网须。他对着篝火吹起来,笛声里有古城的风沙,有荒原的新绿,还有五域的暖。藤网的气根跟着笛声轻轻摇晃,把笛声往四野传去,远处的羊群听到了,都抬起头对着暖棚的方向咩咩叫,像是在应和。
阿枣端来新酿的红果酒,给每个人的碗里都斟了点。酒液在碗里晃出红光,映得人脸上发烫。“这酒里加了冰原的雪水,”她笑着说,“喝了不打头,还能暖一整夜呢!”迁徙部落的首领喝了一大口,抹了抹嘴:“好!明年咱们多酿些,让藤网顺着气根送遍所有有藤须的地方!”
午夜的钟声快敲响时,众人都安静下来,望着暖棚中央的篝火。藤生从怀里掏出块玉佩,上面刻着主藤的银叶,轻轻放在篝火边。玉佩刚碰到火,就放出柔和的光,光里慢慢浮出五域、草原、古城、荒原的地图,所有的地域都被藤网的脉络连在一起,像幅完整的锦绣。
“阿爷说,守岁守的不是时间,是念想。”藤生轻声说,“咱们守着这藤网,守着彼此,就是守着最好的日子。”
钟声敲响的刹那,暖棚顶的星灯突然爆发出强光,气根上的信物同时亮起,把每个人的影子都投在棚顶的地图上。五域的影子、草原的影子、古城的影子、荒原的影子重叠在一起,竟变成了株巨大的藤,藤上结满了红果、麦穗、松籽、菱角,还有无数张笑脸。
“新年好!”满场的祝福声震得光珠落下来,砸在酒碗里、篝火里、每个人的手心里,暖得像团火。
雪还在暖棚外飘,却像是被棚内的暖融化了,落在藤须上都变成了水珠,顺着气根往土地里渗,滋养着沉睡的种子。藤生知道,等开春时,这些种子会带着守岁的暖,长出更繁茂的绿,而藤网的气根,会把这个除夕夜的热闹和温暖,传到更远的地方,让所有被藤荫护着的人都明白:
最好的岁末,是有人陪你守着炉火;最好的新年,是知道藤的那头,总有人盼着你,记着你,和你一起,把日子往暖里过。
夜色渐浅,暖棚里的笑声还在继续,藤须上的光珠亮了整夜,像串永不熄灭的灯笼,照着每个人走向新岁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