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的震动声不合时宜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与温情。林微漾看到屏幕上“周教授”三个字时,心中莫名一紧。在这个他与家庭彻底划清界限的敏感时刻,这位德高望重、对他亦师亦父的教授突然来电,意味着什么?
陆司辰也看到了来电显示,他松开林微漾,眉头微蹙,示意她接听。
林微漾按下接听键,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静:“周教授,您好。”
“微漾啊,没打扰你们吧?”周教授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和蔼,但细听之下,似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
“没有,教授您请讲。”
“司辰……他在你旁边吗?”周教授问。
“在的。”林微漾看了陆司辰一眼,将手机递给了他。
陆司辰接过手机,语气恭敬:“周教授。”
“司辰,”周教授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刚才……你母亲给我打了个电话。”
陆司辰的眼神瞬间冷了下去,握着手机的手指收紧。林微漾的心也提了起来,难道他母亲还不肯罢休,将状告到了周教授这里?
然而,周教授接下来的话却出乎他们的意料。
“她情绪很激动,说了一些……决绝的话。”周教授的声音带着深深的叹息,“我跟她认识几十年,从未见过她如此失态。她让我转告你……你好自为之。”
这不像是指责,更像是一种……无奈的传话,甚至带着一丝告别意味。
陆司辰沉默着,没有回应。
周教授也没有等他回应,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郑重起来:“司辰,我给你打这个电话,主要不是为了这件事。而是有另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想拜托你,还有微漾。”
“您请说。”陆司辰沉声道。
“下个月,在青海冷湖观测站,有一个为期三周的跨学科联合观测项目,主要研究暗物质分布与早期宇宙结构。这个项目级别很高,机会难得。”周教授说道,“原本定下的负责人,也是我的老朋友,突发疾病住院了。临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顶上。”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与托付:“我希望,由你来担任这个项目的临时负责人。”
陆司辰愣住了。林微漾也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冷湖观测站?那是国内乃至世界顶尖的天文观测基地之一,地处高原,环境艰苦,但观测条件极佳。让陆司辰一个尚未正式毕业的博士生去担任如此重要项目的临时负责人?这简直是破格中的破格!
“教授,我……”陆司辰下意识地想说什么,或许是觉得自己资历尚浅。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周教授打断他,“论资历,你是差了些。但论能力、论对相关领域的理解深度,尤其是你那份将物理与人文视角结合的独特敏锐度,你是最合适的人选。我相信你能胜任。”
他继续说道:“这个项目,不仅仅是一次观测,更是一次尝试,尝试打破学科壁垒,从更宏观的视角理解宇宙。这和你之前的研究方向不谋而合。我希望你能抓住这个机会,把它做好。”
“另外,”周教授的语气缓和了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怀,“出去走一走,换换环境,对你来说,或许也不是坏事。”
这最后一句,意有所指。显然,周教授知道了些什么,他用这种方式,给了他一个暂时远离风暴中心、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沉淀和证明自己的机会。
陆司辰握着手机,久久没有说话。他能感受到周教授这份托付的重量,以及那份隐藏在严厉之下的、深切的关怀与保护。
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在他与过去彻底割裂后,重新确认自身价值和方向的契机。
他抬起头,看向林微漾。林微漾也正看着他,眼中带着询问,但更多的是无条件的支持。无论他做什么决定,她都会在他身边。
陆司辰深吸一口气,对着电话那头,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谢谢教授的信任。这个任务,我接受。”
“好!好!”周教授的声音里透出欣慰,“相关的资料和联络方式,我稍后发给你。时间比较紧,你需要尽快准备。”
挂断电话,客厅里再次安静下来。气氛却与之前截然不同,少了几分决裂后的沉重,多了几分面对新挑战的凝重与隐隐的兴奋。
“青海,冷湖……”林微漾轻声重复着这个名字,脑海里浮现出的是荒凉、壮阔、以及璀璨星空的画面。
“嗯,那里有亚洲最好的光学天文观测条件。”陆司辰走到电脑前,开始接收周教授发来的资料,眼神已经进入了工作状态,“环境会比较艰苦,高原,偏远。”
他一边快速浏览着项目概要,一边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林微漾说:“三周时间,项目涉及多个单位协调,数据实时处理和分析压力会很大……”
林微漾看着他迅速投入状态的侧脸,忽然开口,打断了他的思绪:
“我跟你一起去。”
陆司辰敲击键盘的手指顿住了,有些愕然地转头看她。
“我的实习期刚好快结束了,可以申请一段假期。”林微漾走到他身边,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高原心理学,也是我的兴趣方向之一。极端封闭环境下的团队协作与个体心理适应,这是个很好的观察机会。”
她看着他,眼神清澈而坚定:“而且,你需要一个能帮你处理协调事务、照顾你生活,还能从不同角度给你灵感的……‘助手’兼‘伴侣’。”
她用了“助手”和“伴侣”两个词,既专业,又亲密。
陆司辰看着她,看着她眼中那份不容置疑的决心和陪伴,胸腔里那股因为家庭决裂而残留的最后一丝滞涩,仿佛也被这股暖流彻底冲散。他不需要独自面对任何挑战,从今往后,他身边永远会有她。
他没有说任何感谢的话,只是伸出手,紧紧握住了她的手,重重地点了点头:
“好。”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进入了紧张的准备工作。办理手续,查阅资料,准备高原所需的物资和药品。
在陆司辰忙碌地与技术团队沟通、熟悉观测设备时,林微漾则默默地承担起了所有的后勤保障和文书工作,同时开始大量阅读关于高原环境、团队动力学以及极端条件下心理支持的文献。
出发前夜,他们最后一次检查行李。
陆司辰合上装满资料的行李箱,抬头看向正在仔细核对药品清单的林微漾。窗外的月光洒在她专注的侧脸上,柔和而坚定。
他走过去,从背后轻轻拥住她,将下巴搁在她的肩头。
“准备好了吗?”他低声问。
林微漾放下清单,放松地靠在他怀里,看着窗外那轮清晰的弦月,轻轻“嗯”了一声。
“准备好了。”她说,“去我们的星辰大海。”
陆司辰收紧了手臂,在她耳边低语,声音里带着对未知的期待与绝对的笃定:
“嗯,我们的。”
然而,就在他们沉浸在对未来观测任务的憧憬中时,陆司辰的电子邮箱再次提示收到新邮件。发件人赫然是那个之前关于他祖父手稿的“海外学者”地址。而这一次,邮件的主题更加令人不安——
「紧急:关于冷湖观测项目核心设备安全性的匿名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