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锐的哨声撕裂了鹿儿岛湾上空训练后的短暂宁静,集合的命令来得突兀而急促。
小林信夫少尉刚刚解开飞行服的领口,汗水还未完全干透,和所有正在休息的飞行员一样,他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从长椅上弹起,冲向集合点。
“紧急集合!全员甲板列队!” 值星官的声音透过扩音器,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没有多余的解释,只有一连串简洁到极致的指令。飞行员们以最快的速度整理好装具,奔向各自的战机所在的机库或甲板。
一股难以言喻的紧张气氛迅速取代了平日的喧嚣,每个人都能感觉到,这次绝非寻常的演练或短期…任务。
地勤人员的表情比往日更加肃穆,动作也更加迅捷。小林在奔跑中与同期的中村对视了一眼,彼此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猜测与凝重——那一天,或许真的要来了。
此时的他们胸中激荡的一腔热血,他们即将参与一场史诗级的空袭,而这场空袭的胜利,将会为他们至高无上的天皇带去荣耀,将会把他们所热爱的帝国推上顶级列强的宝座。
巨大的锚链在轰鸣声中缓缓收起,庞大的联合舰队如同苏醒的深海巨兽,依次驶出锚地,劈开蔚蓝色的平静海面,向着中国海的方向驶去。
甲板上,一架架战机被升降机源源不断地从机库提升上来,地勤人员正在进行最后的检查。
小林站在飞行预备室里,透过舷窗望着外面渐行渐远的日本海岸线,心中那股前所未有的压力感变得愈发真切。
然而,这支看似庞大的联合舰队并未全员压上。
出于对先锋军可能存在的远程侦察能力和轰炸机威胁的忌惮,以及为了达成战术上的突然性,联合舰队总司令吉田善吾大将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
主力舰队,包括战列舰和重巡洋舰编队,在驶入黄海中部后便减缓了航速,停留在相对安全的距离上进行策应。
真正突入风险莫测的渤海湾的,是一支由四艘航空母舰为核心,辅以少量轻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的精锐先遣舰队。
这支舰队的指挥官,正是力主航母决胜、并一手推动此次大胆突袭计划的山本五十六中将。他的座舰“赤城”号成为了此次行动的实际指挥中枢。
这支精悍的舰队利用冬季末海上的薄雾和复杂水文条件作为掩护,谨慎而坚定地驶向预定的起飞阵位。
先遣舰队内部的气氛更是高度紧张。无线电保持静默,了望哨增加了一倍,反潜巡逻从未间断。
飞行员们被反复告知最后的作战细节和确认程序。
攻击时间被严格定在2月25日早晨7点55分,这个时间计算了日出时间、预计的敌方警戒等级,以及舰载机群抵达目标上空所需的最佳光线条件。
但小林和所有攻击队员都被告知了一个绝对的前提:在机群起飞前,他们必须首先接收到来自后方联合舰队总司令部的确认电报。
电报的内容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暗语——“攀登新高峰”。
只有收到这份电文,才意味着所有潜伏的内应和策反的观察哨都已就位,敌军的兵力调动没有出现差错,各种情报确认无误后,突袭的绿灯最终亮起。
如果,在抵达起飞位置后,直到攻击时间临近仍未收到这封电报,那么无论天气多么良好,无论目标多么诱人,整个攻击计划将被立即取消,所有飞机必须返航。
帝国海军将放弃这次豪赌,庞大的舰队将悄无声息地撤回。
时间在令人窒息的等待中一分一秒地流逝,渤海湾的海水显得格外阴沉。
小林信夫坐在座舱里,检查着仪表,目光不时扫过甲板指挥台和无线电员的方向。
他的拇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操纵杆上的投弹按钮,心中反复默念着那几个字——“攀登新高峰”。
整个先遣舰队的命运,乃至帝国的未来,都悬于这封迟迟未到的电报之上。
另一边,逐渐成为整个华北政治中心的北平,此刻却是一派歌舞升平,这两天,北平市政府一反常态的主动宴请了日方代表团的成员。
北平,六国饭店。
儿玉谦次和须磨弥吉郎被心腹秘书从深沉的宿醉中强行摇醒时,只觉得头痛欲裂,眼前模糊。
当那份来自东京的电报纸被塞到手中时,冰冷的恐惧瞬间压过了身体的不适。
“快!翻译!立刻把所有人都叫来。”儿玉的声音嘶哑而急促。
套房内顿时乱作一团。秘书翻找出密码本,儿玉和须磨强撑着几乎要黏合的眼皮,凭借残存的意志力,对照着密码本上一个字一个字地艰难破译。
他们的手指因酒精和紧张而笨拙,大脑运转迟缓,每一个字符的确认都耗费着宝贵的时间。
破译完成后,还需将日文文本整理、誊写为一份格式正式的中文宣战文书。
这个过程在平时或许只需片刻,在此刻却漫长如年。汗水从他们的额角滑落,滴落在毯上。
几乎在同一时间,北平某处指挥部。
专业监听设备上的指示灯平稳闪烁。一份刚截获的密电,以更快的速度被破译人员解读出来。
“科长,日方宣战文书全文,已破译。”译电员将文件递给林福生。
林福生快速浏览着纸上的内容,脸上没有丝毫意外,他长吁一口气,如释重负。
“立刻通过加密频道,发送给济南。”他的命令简洁明了,随后,拿起另一部电话,接通外勤小组:“客人那边情况如何?”
“刚有动静,灯亮了,估计正在处理电文。”
“按计划执行。确保他们的路,不会那么顺畅。”
“明白。”
……
六国饭店内,儿玉和须磨终于将那份决定着外交姿态的宣战文书整理完毕。
“快!备车!去市政府!必须在规定时间前送到!”儿玉几乎是咆哮着下令。
他们的汽车冲出饭店,朝着北平市政府的方向疾驰。夜色尚未退去,街道空旷,本该一路畅通。
然而,就在一个关键的路口,一场“意外”的交通事故发生了——一辆抛锚的货车和一辆与之发生轻微刮擦的驴车,恰好将道路堵得严严实实。
双方当事人正在路中间激烈地争执,仿佛完全没看到这辆挂着外交牌照的汽车。
日方司机疯狂按着喇叭,儿玉在后座焦急地看着怀表,时间一分一秒地滑向那个致命的时刻——7点55分。
任他们如何心急如焚,那看似偶然形成的路障,却无比牢固地横亘在前方。
而在济南的指挥部,那份内容完整的日方宣战电报,早已被签收并呈送上去。
不宣而战的罪名,已无可辩驳地钉死在了发动袭击的一方。
东京市谷台,大本营地下深处的特别会议室里,高级将官们围坐在巨大的楠木会议桌旁,香烟的烟雾在昏暗的灯光下缭绕不散,几乎凝滞。
“时间……快到了吧?”终于,有人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帝国的命运,就在此刻了!”另一位中将立刻接口,音量刻意拔高,仿佛要用这坚定的语气驱散所有的不安,“想想看,几个小时后,山东的天空将只属于帝国的雄鹰!”
“属于我们……”旁边有人低声附和,但那语调更像是一种自我催眠的重复。
短暂的沉寂之后,一位鬓角花白的老将缓缓开口,他的肩章显示着其至高地位:“攀登新高峰0225……这最后的确认命令一旦由我们共同签署发出,帝国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
他的话语里没有疑问,只有确认事实般的沉重,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决策的同僚。
“回头路?”东条英机的声音猛地炸响,带着近乎粗暴的自信反驳道,“我们何时需要回头路?我们面前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胜利之路!
诸君,今日我们所行,乃是足以照耀帝国史册的伟业!我们的名字,必将与这场辉煌的胜利永久相连!”
“正是如此!为了陛下!” “为了帝国!” 几声呼喊立刻跟进响应。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桌面中央那份待签发的最终命令。负责通讯的军官垂手立在门边,等待着最后的指令。
东条英机深吸一口气,环视全场:“那么,就没有异议了?”
没有人说话,只有沉重的呼吸声。
“很好!”他猛地站起身,看向那位军衔最高的老者,“请阁下签署命令!”
老者沉默地拿起笔,笔尖在纸上停留了一瞬,最终利落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随后,命令簿被依次传递,每一位在场的高级将领都签署了自己的姓名。
命令簿最终传回通讯军官手中。军官接过,无声地敬礼,随即转身快步离去,皮鞋叩击地板的声音在走廊里渐行渐远,每一步都像是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房间里,先前短暂的、刻意营造的亢奋如同潮水般退去,留下的是冰冷的现实和无声弥漫的焦虑。
有人下意识地松了松领口,有人将未吸完的烟用力按熄在烟灰缸里。
没有人再说话,巨大的战争机器已经由他们亲手启动,前方是坦途还是深渊,却完全未知。